胡庆余堂
03/17/2005/10:55
华夏经纬网
1胡庆余堂古建筑群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吴山脚下,是晚清 “红顶商人胡雪岩在1874年而建 造的药堂。
2胡庆余堂非常美观,整个建筑群设计古朴雅致,富有江南亭园特色,布局 别具一格,高墙大门,气象凝重。古建筑群占地面积三千多平米, 是目前晚清工商业古建筑中保留最为完整的一座,一九八八年被 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宽敞                                                                                                                                                                                                                                                                                                                                                                                                                                                 
  在胡庆余堂古建筑群的基础上,一九八七年,由国家旅游局、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资筹建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一 九九一年正式对外开放。中药博物馆由陈列展厅、中药手工作坊 厅、养生保健门诊、营业厅和药膳餐厅五大部分组成,是我国唯 一的国家级中药专业博物馆。(来源:千龙文化)
 
                                                                                                                                                                                                                                                                                                                                                                                                                                                                                                                                                 
                                                                                                                                                                                                                 
胡庆余堂国药号
  又名:胡庆馀堂
  在杭州秀丽的吴山北坐落着气宇轩宏、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国药号。其名取自《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
殃。胡雪岩原欲取其名为余庆堂,后应秦桧用过余庆堂,故改之为庆余堂。它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国药字号,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徽派商业古建筑群。胡庆余堂是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集巨匠、摹江南庭院风格耗白银三十万两于1874年创立,整座建筑犹如仙鹤停驻在吴山脚下。胡庆余堂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广纳名医传统良方,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济世宁人。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传播着"江南药王"长盛不衰的故事。在中国虽然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药号,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而同仁堂与陈李济的古建筑包括作坊已被全部拆掉,换成新造的房子,没有传统特色,只有胡庆余堂保留了下来。古朴中隐现着几分神秘,优雅里蕴藏有文化积淀。在悠久的历史中,胡庆余堂沉淀的丰富独特的文化,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
  溯源
  从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到明、清两代,清河坊一带形成了一条药铺长廊。其中如南宋的保和堂、明朝的朱养心膏药店;晚清的"六大家"胡庆余堂、叶种德堂方回春堂等。胡
庆余堂全面继承了南宋官方制定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药技艺和行业规范。从这一意义上讲,杭州是"古代中医药典"的发迹之地,而胡庆余堂则秉承了这一良好的传统。
  胡庆余堂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济药局方》为基础,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方四百多种,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至今仍继承祖传验方和传统制药技术,保留了大批的传统名牌产品。胡雪岩故世后,胡庆余堂曾数次易主,但店名仍冠以""字,"胡庆余堂"信誉声名远扬。
  文化特色
  在悠久的历史中,胡庆余堂沉淀的丰富独特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也是胡庆余堂百年老店经久不衰的法宝之一,其中要数"戒欺"文化最为深入人心。
  1、是乃仁术
  胡庆余堂门楼上现今还保留着创始人胡雪岩所立"是乃仁术"四个大字,它表达了胡庆余堂创办药业是为了济世、广济于人。这四个字出自《孟子o梁惠王上》:"医者,是乃仁术也。
"更反映了当时就有难能可贵的诚实守信和治病救人的仁义。数百年来胡庆余堂一直铭记这一祖训。
  2、真不二价
  胡庆余堂制药遵守祖训:"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所生产药品质量上乘,所以在竞争上提倡货真价实,"真不二价""真不二价"的横匾至今还悬挂在国药号大厅。
  3、戒欺
  胡庆余堂崇尚戒欺经营,著名的"戒欺"匾额系胡雪岩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所写店训,它告诫属下:"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戒欺的理念,涵盖方方面面,反映在经营上,首推的是"真不二价",即做生意讲诚信,老少无欺,贫富无欺,不能有丝毫掺假,"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戒欺"是胡庆余堂以"江南药王"饮誉120年的立业之本。
  传承价值
  百舸争流,大浪淘沙。翻开胡庆余堂自强不息的历史画卷,百年老号能成为迄今全国重点中成药企业,得益于其深邃的经营谋略和严谨的内部管理,终成方园。创业伊始,胡雪岩即在营业大厅门楣上镌刻上是乃仁术四个大字。大厅内高悬真不二价金字匾额,尤能使庆余人鉴心明意的是至今仍挂在店堂内侧高3m,0.9m戒欺篇,其云:“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寓托了胡庆人的职业道德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当年胡雪岩为保证急救药柴雪丹质量特制的金铲银锅现保存完好,成为佐证和医药行业的珍奇瑰宝。

更多推荐

传统,制药,江南,太平,文化,中药,古建筑群,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