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牌楼:土山湾 文·图/寿颖之
作者:
来源:《检察风云》2019年第21期
        土山湾,在上海徐家汇地区的南端。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曾经说过:“中西文化之沟通,该处(土山湾)曾有极其珍贵之贡献。土山湾亦有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据记载:“徐家汇南半里许之土山湾,上海县属之廿二八保六图地方,在肇嘉浜中段一转弯角嘴弯上,有二丈高,十余丈长之泥墩一座,此地俗名土山湾。”明清两代流经徐家汇的有三条河:肇嘉浜、法华泾和蒲汇塘。在林则徐任职江苏巡抚期间,积极疏浚徐家汇境内的河道,为节省劳力,淤泥就近在蒲汇塘转角处堆积成丘,故而得名“土山湾”。它的位置就是现在徐汇区政府南面、上海电影制片厂对面,漕溪北路、蒲汇塘路一带。
        上海徐家汇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1864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将土山削平,设立土山湾孤儿院,同时,创办了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孤儿们在风琴作、图画间、印书馆、照相部、中西鞋作、五金部里学习木工、制鞋、成衣、雕刻、镀金、绘画、印刷等实用技艺,以便将来谋生于社会。从此,出自土山湾的优秀艺术作品相继问世,“土山湾”成为 “海派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中国工艺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先导。
        走进位于土山湾孤儿院旧址的土山湾博物馆,你一定会被一座木雕牌楼所震撼。这就是土山湾工艺院制作的中国牌楼。该木雕牌楼高达5.8米、宽5.2米,四柱三間庑殿顶。这座牌楼细节雕刻的生动繁复远远胜于一般的石牌楼,布局巧妙,比例精当,技艺高超。令人惊讶的是,如此鬼斧神工的木雕牌楼的制作者并非是工艺大师,而是数十名孤儿。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木工部主任葛承亮带领他们,历经一年多的时间雕琢而成。它是中西方雕刻工艺与艺术融合的产物,是为参加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而制作的。当时它就陈列在中国馆的教育馆供世界各地人士参观瞻仰,一举获得了该届世博会头等大奖章。

更多推荐

土山,牌楼,工艺,雕刻,中国,肇嘉浜,世界,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