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北京高三一模二模政治汇编:经济生活(材料题)
一.材料题(共15小题)
1.(2021•顺义区二模)青山常在,生机盎然。上亿市场主体(这里的市场主体主要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类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座座青山,2020年受疫情影响,众多市场主体经历了狂风暴雨,通过落实减税降费(减税降费是稳企业、保就业,促进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等政策,而且展现出经济的强大韧性。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一是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二是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再减半征收所得税,该部分所得的税负仅为2.5%,并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结合材料,从经济角度,说明减税降费如何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2.(2021•房山区一模)独角兽企业一般指对于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创办时间在十年以内,还未上市公司的称谓。独角兽企业代表着新经济的活力、行业的大趋势、国家的竞争力。
2020年北京成为“全球独角兽第一城”。
材料一
2020年北京市独角兽产业规模估值走势情况
(1)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北京独角兽企业的特点。
材料二 北京市政府围绕科研管理、绩效评价、科技成果权益等方面不断进行制度突破,在
北京的精准扶持下,特别是加大了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补贴和贷款贴息支持的力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北京市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北京的营商环境显著提升。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对中国主要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中,北京已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北京集聚了全国顶尖高校、科研机构、人才、经费以及尖端科研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北京独角兽企业的蓬勃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北京成为“全球独角兽第一城”的主要原因。
3.(2021•东城区一模)中国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的目标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材料一:
图 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化
注:2020年预计减排目标是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
材料二:
图 中国非石化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绝对量及占比变化
注:非石化能源是相对于煤和石油而言的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
装机容量,指发电厂(站)所装有的全部发电机组额定功率的总和(站)建设规模和电力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截至2020年底,煤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降至50%以下。
材料三:
图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变化 | 图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比重 注: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
材料四:我国政府经过试点,进行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对污染物排放严格监控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有利条件。
(2)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当如何推动此项工作的落实与发展。
4.(2021•房山区一模)发展新能源产业,降低碳排放是保护地球家园的需要。2019年,我国单位光伏发电成本相比2010年降低80%(如图),平价(市场价)上网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现实。2020年光伏类上市公司表现强劲,第三季度光伏行业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7.25%和93.07%。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由“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变化的理解。
5.(2021•海淀区一模)2020年,我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
注:央企一般指中央企业,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突破性创新成果的背后,处处都有国有企业的身影。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有企业为什么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6.(2021•西城区一模)材料一“今日可团:冷鲜牛腱肉、糯玉米、鹌鹑蛋、精选鸭掌和牙膏……”在某小区的一个品牌社区团购微信群里,从蔬菜水果、肉蛋奶食品到居家百货等一应俱全,犹如一家“生活超市”。每天早上“团长”将当日新上架的产品链接发送到团购群里,卖菜成了平台经济的又一个风口。多家平台相继砸重金发展社区团购业务,通过“烧钱大战”补贴平台,例如“一分钱一盒鸡蛋”“九分钱一棵白菜”,以及各种限时抢购的优惠券……
材料二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经营者,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没有正当理由,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
不得通过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方式滥用自主定价权。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严禁以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
﹣﹣《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九不得”》
结合材料,从经济角度分析如何使民生福祉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7.(2021•东城区一模)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要求:“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表1 2021年北京市重点计划工程项目
项目归类 | 具体内容 | 追求目标 |
100个重大 ① 项目 | (1)国铁、高速公路项目; (2)轨道交通、市郊铁路项目; (3)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项目; (4)城市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5)能源、水务、固液态废物处理、应急保障等市政设施项目 | ② |
100个重大③ 项目 | (1)政策性住房项目; (2)教育项目; (3)医疗养老项目; (4)文化体育项目; (5)绿化项目; (6)老旧小区改造及街区更新项目 |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 |
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 | (1)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项目; (2)先进制造业项目; (3)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空间资源项目; (4)文化旅游项目 | ④ |
8.(2021•海淀区一模)北京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分别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结合具体举措,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项目 | 具体举措(节选) | 助力北京经济尚质量发展 |
新基建 | 建设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建设生态系统基础设施,支持各类共享开源平台建设。 | 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新场景 | 实施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建设“10+”综合展现北京城市魅力和重要创新成果的特色示范性场景,复制和推广“100+”城市管理与服务典型新应用 | 建设特色创新应用场景,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从概念走向实践,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治理升级、民生改善。 |
新消费 | 支持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拓展消费新模式;扩大文化旅游消费,培育发展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加快落实国家免税店创新政策 | ① |
新开放 | 全面升级服务业扩大开放,制定服务业扩大开放升级方案,做强双枢纽机场开放平台 | ② |
新服务 |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影响市场主体经营准入的各种隐性壁垒;全面实施一次性告知清单制度,优化新业态“一件事”办理流程;加快打造数字政府 | ③ |
9.(2021•丰台区一模)我国政府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一 如图2012﹣2020年煤炭、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对比图(%)
(1 )如图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新道路,更好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
界。某学习小组围绕“新时代能源发展”做了专栏展板
专栏一走近企业 | 专栏二改革发展 |
某能源集团积极顺应国家政策,开发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矿山资源的再利用,形成能源科技创新上下游联动的协同发展模式。 | 政府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能源领域;积极推进电价、天然气价格改革,成品油价税费联动改革,发展现货、长期合约、期货等交易形式。 |
专栏三法律法规 | 专栏四走出国门 |
国家修订实施《节约能源法》,建立完善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制度;强化标准引领约束作用;加强节能执法监督,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节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有效落实。 |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同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能源合作,积极推动跨国、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联通,为能源资源互补协作和互惠贸易创造条件。 |
(2)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结合专栏内容,谈谈如何推进中国能源发展。
10.(2021•石景山区一模)春节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
材料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春运始终伴随国人生活,每年总客流量都在狂飙突进。从2017年开始,部分沿海省份客流已经出现负增长。
注:高新产业多属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对人才要求较高,但劳动力吸纳能力一般,对于就业的吸纳能力更强。
注:2017年户籍制度改革进入政策落地的关键期,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向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倾斜。武汉、成都、郑州等省会城市纷纷开启了千万级的人口倍增计划。
(1)借助图1和图2的相关信息,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春运客流量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材料二:2021年春节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
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地各单位既努力做好春节防疫,又千方百计保障民生:免费开放公园、景区,以及部分图书馆、博物馆及体育场馆,提供消费券、补贴房租,以岗留工、以薪留工
城乡社区强化综合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基础作用,完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很多人积极响应号召,党员干部率先带头,主动调整假期安排;很多人选择宅家过年,主动减少走亲访友,多了守望相助的力量。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评。
材料三:过年是什么?曾经,过年是携带大包小包奔赴家乡,写春联贴窗花做各种美食,选择就地过年不返乡的人们却呈现出了各种过年新“姿势”:云端式聚会,通过视频、语音连线聚会叙旧,下单一份家乡美食,与亲人隔屏举杯共迎新年,一键群发送祝福,支付宝红包贺岁,用扫地机器人、智能料理机等躺平神器,代替保洁阿姨、外卖送餐,购买“0糖化、0卡化、低脂化”零食,大口吃喝一点儿没胖……
(3)结合材料三,运用哲学观点,谈谈过年的“变”与“不变”。
11.(2021•丰台区一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出生人口三连降的同时,人口出生率也在同步下降,未来我国的出生人口还存在持续下降的风险。
更多推荐
经济,企业,发展,能源,创新,北京,生活,项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