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本部分学生学习的核心句型是Where is …? It’s in/ on/ under …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够在图片和教师帮助下,在语境中运用Where is …? It’s in/ on/ under …来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使用句子核心句型是Where is …? It’s in/ on/ under…来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逐步进行单词和句型的练习,并在语篇中整体感知学习词汇和句型。最后通过角色扮演对所学句型进行巩固。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中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和认识水平,设计了多样的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经过热身之后,都能很快地进入状态。以朗读教学为突破口,即在对本课时基本都理解的基础上,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听中模仿,在读中练,在与同桌之间的交流中提高。本课选自三年级英语课本中第四单元let’s talk
部分,具有很强的知识融合性和概括性。学生们在上学期已经学过有关文具的单词,本册第一单元也已经学过where这个词,因此句型where  is my pen/ruler…? It’s on/in/under…对学生来讲并不太困难。课上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既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又无形中大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教学埋好伏笔。
评测练习
本课时的评测练习主要是四处。第一处课前评测练习,让学生根据图片回答物品位置,是对本课时单词和句型的练习。第二处是跟读对话完成后,学生角色扮演对话,这是对会话内容的进一步熟悉与练习,并可以检测学生的语音学习情况。第三处是会话学习完成后,让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填空,这是对会话内容本身的检测与练习。第四处是让学生根据提示编造自己的对话,此练习是学生对会话学习的提升与运用。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出自新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ere is my car ?》Part A let’s talk 部分,此节课为会话教学。此节课是在完成Part A let’s learn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核心句型where is my ruler? It’s on/in/under the…,以及主要
五个单词in、 on、 under、chair 、 desk,并能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本课时是通
过张鹏和John放学后收拾书包的情景让学生感知该句型的语义及语用情景。除了上节课巩固学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句型单词,本节课中还涉及到两种新的表达方式,let’s go home
和silly me,这对学生而言是新的知识点。本课时是上册运用英语谈论方位的巩固和延续,也是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是在完成A let’s learn 的基础上进行的
1.Warm-up
首先利用探照灯的形式,让学生读出上节课的单词和句型(本节课是在完成A let’s learn 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复习上节课的单词。然后出示一张房间的照片,让学生记忆物品的位置,吸引其注意,让学生回答物品的位置。此任务对学生而言较有意思,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复习句型Where  is  my…? It’s  on/in/under  the  desk/chair…
2.      Presentation
(1)向学生出示早上的时钟,引出并复习句型let’s go to school。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此句型,然后,通过类比引出单词home,进而学习句子let’s go home. Let’s go home 是这节课中新的表达方式。
(2)出示Zoom和Zip图片并展示他俩间的对话。在此情境中,会出现刚刚学到的句子let’s go home,这是为了巩固练习句子let’s go home. 而此图片展示的是,Zoom书包中的文具洒落一地,由此情景引出silly me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在具体的情景中展示silly me 的用法,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
通过(1)(2)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新的表达方式let’s go home.和 silly me。这两处新的表达是学生会话学习的障碍,解决了这两个新的知识点,这为下面的对话学习做出铺垫。
(3)进行对话的学习。首先让学生看对话的视频,然后回答两个有关的问题。这样,学生会对对话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理解,也会再次熟悉本节课的核心句型。
(4)学生跟读课文。学生首先逐句跟读对话,让学生熟悉理解每句话,详细了解对话内容。然后,整体呈现对话,让学生跟读,让其整体感知对话。通过此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读能力。
(5)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同伴间进行角色扮演,对会话内容进行练习。并让学生向大家展示会话。此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际意识。
(6)学生齐读课文并填空。此活动是为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及情况,巩固加强学生对本对话的学习。
3.practice
学生自己进行会话练习。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运用本课的核心句型进行实际的运用。
4.出示两张房间图片,一张零乱,一张整洁,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热爱劳动,保持自己的房间干净整洁。
5.homework作业。背诵课文,课后和同学进行38页的游戏。
效果分析
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听、说、做,表演等活动的进行,更是锻炼了学生多种能力。在对话课时创设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直观动作、图片、情境帮助小学生理解会话内容。最后再把所学的内容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多媒体的理解和反复跟读,学生就很自然地对所学的内容掌握了。这些方法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又符合他们在自然交际和游戏中习得英语的规律,与新的教育观念是吻合的。整堂课下来学生对要掌握的内容掌握的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对教材上的对话练习离开书本进行表演。但由于由于学生基础有所差距,有些学生对会话内容仍然有些生疏,仍需进一步练习。
1.Practice环节的对话表演,过于机械死板,没能真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没能让学生真正运用他们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老师应该提供给更多的表演展示的机会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2.备课时每个单词正音后,都是从个体读到组读或队读,再到全体读。上课时只顾着省点时间,没有单个孩子的读,读音的指导没有跟上。
3.经过仔细的推敲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如:在用英文给学生上课时,比如游戏时部分学生听不懂我的意思,三年级学生词汇量太少,必要时需要用少量汉语进行补充。每节课的游戏不可能是一样的,所以课堂用语也有区别。以后上课时我除了多用一些日常交际语外,尽量多用一些体态语言,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意思。或者请有英语基础的同学和老师进行示范。让学生跟读、操练时要有竞争意思,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多鼓励,在展示完毕后,及时给予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进行,对话,句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