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服装⼚⼤烫师傅经验总结全⽅位解析服装熨烫
⼀、熨烫操作的基本要求
1、识料准确,标准清楚识料准确是对熨烫对象(⾯料)的性质⽽⾔。⾯料属于什么种类的纤维,织物结构如何,要⼼中有数。再以此为基础,合理选择熨烫的温度、时间。标准清楚是对所要熨烫的服装,需要整烫成何种形状造型、从什么部位⼈⼿操作,有明确的概念。
2.定位恰当,运⾏合理定位恰当是要求运⽤推、归、拔熨烫⼯艺塑型的服装部位准确,推、归、拔三位⼀体,有机地结合。运⾏合理是指熨⽃在⾯料上运⾏的线路合理,不重复,不遗漏,既提⾼⼯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使各部位塑造出的形状符合⼈体要求。
3.服装表⾥如⼀,⽆缺陷⾯料和⾥衬要平服⽆皱,整形平直,挺括饱满,对称美观,⽆“极光”和污渍,⾯料⽆损伤。⼆、熨烫的⽅式有⼿⼯熨烫和机器熨烫
1.⼿⼯熨烫⼿⼯熨烫是⼈们在材料给湿后(当然有的不给湿),⽤⼿操作熨⽃发热体,在烫台上,通过掌握熨⽃的⽅向、压⼒⼤⼩、时间长短等使服装表⾯平服或形成服装上各种变形需要进⾏的熨烫。
⼈们总结出“推、归、拔”的⼯艺 :
“推”是通过熨⽃的运动,将服装⾐⽚的多余部分由某⼀部位推向另⼀部位;
“归”是将材料经熨烫后紧缩、耸起,形成胖形弧线;
“拔”是将材料拉伸、拔开。在实际操作中,⼿⼯熨烫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有关。使⽤的基本⽅法有;推烫、注烫、托烫、侧烫、压烫等。
(1)推烫推烫是运⽤熨⽃的推动压⼒对服装进⾏熨烫的⽅法。此⽅法经常被使⽤,特别是在服装熨烫⼀开始时,适于服装上需熨烫的部位⾯积较⼤,⽽其表⾯⼜只是轻微折皱的情况。
(2)注烫注烫是利⽤熨⽃的尖端部位对服装上某些狭⼩的范围进⾏熨烫的⽅法。此⽅法在熨烫纽扣及某些饰品周围时⽐较有效。操作时,将熨⽃后部抬起,使尖部对着需熨烫的部位进⾏加⼒。
(3)托烫托烫是将需熨烫的服装部位⽤⼿或“棉馒头”(⼀种熨烫⼯具,⽤⽩布包裹棉花制成)或烫台端部托起进⾏熨烫的⽅法。此⽅法对于服装的肩部、胸部、袖部等部位⽐较有效。操作时,不能将以上部位平放在烫台上,⽽应⽤⼿或“棉馒头”或烫台端部将其托出,结合推烫进⾏熨烫。
(4)侧烫侧烫即利⽤熨⽃的侧边对服装局部进⾏熨烫。此⽅法对形成服装的筋、裥、缝等部位的熨烫⽐较有效,⽽⼜不影响其他部位。操作时,将熨⽃的⼀个侧⾯对着需熨烫的部位施⼒便可。
(5)压烫压烫即利⽤熨⽃的重量或加重的压⼒对服装需熨烫的部位进⾏往复加压熨烫,有时也称为研磨压烫。此⽅法对服装上需要⼀定光泽的部位采⽤,反之则不能采⽤。操作时,将熨⽃在需熨烫的部位
往复加压熨烫便可。
(6)焖烫焖烫也是利⽤熨⽃的重量或加重的压⼒,缓慢地对服装需熨烫的部位进⾏熨烫。此⽅法主要针对领、袖、折边等不希望产⽣强烈的光泽部位⽐较有效。操作时,对需熨烫的部位重点加压,但不要往复摩擦。
(7)悬烫悬烫是利⽤蒸汽产⽣的⼒量对服装需熨烫的部位进⾏熨烫的⽅法。此⽅法⽤于去掉那些不能加压熨烫的服装折皱,如起绒类的服装。但操作时应注意绒⽑⽅向,以保持原绒⽑状态为原则。
2.机器熨烫机器熨烫是⽤上节所介绍的各种整烫机进⾏熨烫的⽅法。此⽅法⽐⼿⼯熨烫质量统⼀、效率⾼。但由于其是依靠整烫机的模头对服装进⾏的整体熨烫,故对⼀些细微之处难免顾及不到。
(1)温度整烫机的温度是靠蒸汽量与调节两模头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的。蒸汽量有两个使⽤⽅法:⼀是上模头送汽、下模头不送汽;⼆是上、下模头同时送汽。两模头之间的距离⼩,则温度上升;两模头之间距离⼤,则温度下降。因此,整烫机的温度最⼩时是两横头之间距离较⼤且下模头不送汽时;温度最⾼时是两模头之间紧紧相压且上下模头同时送汽
烫机的温度最⼩时是两横头之间距离较⼤且下模头不送汽时;温度最⾼时是两模头之间紧紧相压且上下模头同时送汽时。蒸汽中含有⼀定的⽔分,⼀般在10%~25%,⽔分的多少可通过控制供给的蒸汽量达到。
(2)压⼒整烫机的加压⽅式有两种:机械式加压与⽓动式加压。机械式加压依靠调节上模压⼒调节器控制;⽓动式加压通过调节上模压⼒⽓动阀控制。在操作时可⽤纸张、布试调,同时应考滤到此压⼒与熨⽃加压⽅式的不同。同样的加压,如在硬性物体之间,服装上的压⼒较⼤,如在软性物体之间、软性与硬性物体之间,其柔软的程度会抵消⼀部分压⼒。
(3)冷却服装在熨烫完成后,通过抽湿系统的控制,使底模形成负压,让空⽓迅速透过置于其上的服装,从⽽将服装上的蒸汽热量和⽔分随空⽓⼀起带⾛。
冷却有两种⽅式:
⼀种是合模冷却,也就是当上下模头仍合在⼀起时冷却,此⽅式所需的时间较长,定形效果好;另⼀种是开模冷却,即将上模开启冷却,效果⽐上⼀种稍差,但时间较短。
可按下列步骤进⾏。
第⼀步:将服装放在下模头上;
第⼆步:降下烫台头部,使⽤蒸汽喷射;
第三步:抬起烫台头部,使取形服装以便它平整光滑;
第四步:合拢烫台头部,再⼀次使蒸汽喷射;
第五步:抬起烫台头部,使⽤真空吸湿去除湿⽓和热量。
从第⼆步到第四步常常结合使⽤。
三、服装材料的熨烫
不同的服装材料由于其纤维原料的不同、织物结构的不同、服装结构的不同等熨烫⽅法也有所差异。此处就不同材料的⼀般熨烫原则进⾏介绍。
1.棉织物棉织物的熨烫效果⽐较容易达到,但其在穿⽤过程中保持的时间并不长,它受外⼒后容易再次变形。所以棉织物需经常熨烫。熨烫时⼀般可直接熨烫,此时熨烫可使表⾯平滑且有⼀定的亮光;也可喷⽔熨烫,使服装光泽柔和;对于棉与其他纤维的混纺材料,其熨烫温度应相应降低,特别是氨纶包芯纱织物如弹⼒⽜仔布等,应⽤蒸汽低温压烫,否则易出现个别部位起泡的现象。
2.⿇织物⿇织物同棉织物⼀样也⽐较容易熨烫,但其褶裥处不宜重压,以免纤维脆断;⿇织物的洗可穿性⽐较差,也需经常熨烫。但这⼏年仿⿇织物较多,有的含⿇量少,有的根本不含⿇,应分别对待。
3.蚕丝织物蚕丝织物⽐较精致轻薄,光泽柔和,不宜在织物正⾯熨烫。熨烫可使其平服,但不易形成褶裥;柞蚕丝织物不能湿烫,否则会出现⽔渍。要注意丝绸织物不⼀定全是蚕丝织物,丝绸织物中还有⼤量的化纤长丝织物,应区分对待。
4.⽑织物⽑织物光泽柔和,纤维表⾯有鳞⽚,不宜在织物的正⾯直接熨烫,以免发⽣“极光”现象。在垫湿布的情况下熨烫,可使服装光泽柔和。其熨烫效果在服装⼲态时可保持不变,⼀旦洗涤后,需要重新熨烫,才能使服装平服。5.黏胶织物熨烫⽐较容易,但熨烫时不宜⽤⼒拉扯服装材料,以防变形。
6.涤纶织物要注意第⼀次的熨烫定形,⼀⽅⾯是⼀步到位的变形需要,另⼀⽅⾯是以后要改变必须⽐第⼀次时的温度要⾼,如此会影响效果。在服⽤时,⼀般不必熨烫或仅需稍加轻微熨烫。同时要防⽌热收缩与极光的产⽣。
7.锦纶织物锦纶织物稍加熨烫便可平整,但不易保持,服⽤时较易折皱,挺缝与褶裥也较难形成。
8.腈纶织物由于腈纶织物蓬松,压⼒应适当⼩些,类似于⽑织物。
9.维纶织物必须⼲烫,否则易引起严重的收缩。
10.丙纶、氯纶、氨纶织物⼀般不必熨烫,如需要熨烫时,其熨烫温度⼀定要严格控制。
11.各混纺织物各混纺织物的熨烫⽅法视混纺的纤维品种与混纺的⽐例⽽定,⼀般谁的⽐例⼤,处理标准偏重于谁。
四、熨烫设备使⽤⽅法
熨⽃的使⽤⽅法熨⽃⼏乎可以熨烫所有的服装,是最主要的熨烫⼯具。⽬前,⼀般服装⼚(洗⾐店)使⽤的熨⽃多为蒸汽熨⽃。蒸汽提供⽅式为外接式,熨⽃上设有蒸汽开关,可根据⼯作情况控制蒸汽量。熨烫服装时,由蒸汽熨⽃提供热能和⽔分,操作⼈员提供压⼒,蒸汽的热能使服装纤维膨胀、疏松,纤维分⼦运动加快并变形,提起熨⽃,服装受压消失,温度迅速下降,受热运动的分⼦停留在新位置上,从⽽达到使服装受熨部位定形的⽬的。
(1)使⽤熨⽃时的压⼒熨烫服装时,需要在熨⽃上施加⼀定的压⼒。熨烫不同的服装⾯料,所施加的压⼒不同。对同⼀服装的不同部位,所使⽤的熨烫压⼒也有所不同,如⾐服的领⼦、袖⼝和夹层部位等,需要相对⼤⼀些的压⼒。对于棉、⿇、⽑料织物,⼀般施加在熨⽃上的⼒为70~100N,化纤织物为40~70N,丝织物为20~30N。熨烫服装时,施加在熨⽃上的压⼒并不是绝对的,与熨烫温度和熨烫时间有着⼀定的关系。当熨烫压⼒和温度⼀定时,对单层⾯料部位的熨烫时间⼀般为3~5s。熨烫温度稍⾼⼀些,则熨⽃在服装单层⾯料部位的熨烫时间和压⼒就应该少⼀些,原因在于温度稍⾼时,会使纤维分⼦运动加剧。
(2)熨⽃的使⽤⽅法多种多样,⼤致可以分为以下⼏种:推烫、侧烫、注烫、焖烫、托烫等操作⽅法。操作熨⽃熨烫⾐物时,应根据服装的不同⾯料、皱褶、部位等情况,灵活应⽤不同的熨烫⽅法,以保证熨烫后的服装达到良好的效果。
(3)选⽤熨⽃的基本原则①温度应该适应熨烫织物纤维的需要。主要体现在要能够达到⾼温20℃以上或低温70℃以下(熨烫时如果需要垫烫布,还要增加30~50℃。熨烫时,要能⾃动控制和调节温度,以确保服装熨烫安全,避免事故。②便于操作,能满⾜各种织物的压烫要求,同时降低⼯作时的劳动强度。③加湿均匀,升温时间短。④适⽤于多种场合的熨烫作业。
(4)掌握好熨⽃温度在使⽤电熨⽃时如何辨别熨⽃的温度,怎样正确掌握熨⽃温度的⾼低,是熨烫的关键。
熨⽃温度的⾼低可从三⽅⾯去辨别,即嗅、看、⼿感。
①嗅就是通过对织物熨后产⽣的⽓味来判断温度的⾼低,如果温度⾼了就会发出异味。
②看就是看烫后织物的⾊泽和有⽆折损。如果出现变⾊、变形、⾊发黄,说明温度⾼了;有折皱没熨平,说明温度偏低;如织物原⾊不变,烫后平整⽆折皱,这时的温度就为合适。
③⼿感就是在烫⾐时⼿推熨⽃的感觉。如移动时感到阻⼒较⼤,熨⽃涩发黏,就是温度过⾼,如⾐物
和垫布随熨⽃移动⼜⽆异味,就是熨⽃温度低的原因。
(5)使⽤熨⽃技巧熨烫⾐服⽤熨⽃给⾐服增加压⼒,便于定形。压⼒来⾃两⽅⾯:⼀是熨⽃本⾝重量;⼆是⼿的压⼒。
使⽤熨⽃的⽅法,概括起来可⽤七个字来说明,即轻、重、闷、拱、拍、快、归拨等。根据不同纤维织物和组织织纹、不同部位和不同要求,使⽤不同⼿法。
①轻各种呢绒⽑料与轻薄⾐服、纽扣之处和不是主要部位地⽅,使⽤熨⽃的压⼒只能轻压,便于绒⽑能恢复原状,不出现亮光、不出现扣印。
②重主要部位要重压,因为这⼀部位⼀则较厚,⼆则是腰⾝⾻硬挺的关键地⽅,只能加重压⼒,才能烫出平整挺括、耐久的样式。
③闷闷可以理解为慢,如需要⽔量较⼤和较厚的地⽅,熨⽃⾛的速度要慢⼀些,才能熨平。否则⾐服要回潮,失去硬挺和美观。
④拱有装饰品的⾐服,特别是⼥装的⾐服,只能⽤熨⽃尖在装饰品边缘之处往前拱着烫,不能⽤熨⽃直接压。因为有的装饰品怕⾼温和压⼒。在拼缝、贴边等处,⽤拱的⼿法,才能把线缝劈开、压倒、压平、使之硬挺。
⑤拍如不易熨平之处,有皱纹不易熨开的地⽅,可⽤拍的⽅法,使它烫平归位。拍就是⼿提着熨⽃,在应烫之处,上下熨烫⼏次。
⑥快轻薄织物和不需要闷的部位,熨烫速度要快,尽量不要来回烫,否则会烫坏或烫出亮光。
⑦归拔为了使洗后⾐服不易⾛样、变形和挺括,恢复原样需要⽤“归”和“拔”的⼯艺来完成。归就是归拢,使⾐服熨后紧缩、耸起、形成胖形弧线,如熨衬⾐领底,通过归拔,使领位更显得美观、富有弧线。拔就是使⾐料收缩部位通过拔宽、拉伸恢复原状。操作时先在需要归和拔的部位⽤⽔喷或盖上湿布,通过⽤⼒拉伸,缓慢进⾏,熨⽃移动要按⼀定⽅向流动。
由于⼈体的臀部丰满,所以裤⽚裆缝轮廓弯曲度较⼤,特别是前后裤⽚的弯势和弧度不⼀致。如果不经拔裆,就会出现臀部绷紧,裆缝部位不平,横裆过宽和下裆吊起等弊病。裤⼦的拔裆要以后裤⽚为主,前裤⽚为次。此外裤脚也应进⾏拔烫处理。
五、熨烫四要素
温度:是利⽤熨⽃的温度促使织物纤维内部结构排列发⽣剧烈变化,并通过控制温度的⾼低来控制纤维分⼦运动的程度(膨胀或收缩),从⽽达到熨烫的需要,但是熨烫所⽤的温度是有⼀定限度的,各种⾯料纤维不同,需要的温度也不同,温度过低,不能使纤维分⼦产⽣运动,达不到熨烫的⽬的,相
反,温度过⾼,会使纤维发黄,甚⾄碳化分解,也会使合成纤维收缩,熔蚀,因此掌握适宜的温度,对于熨烫⾐服⾄关重要。
⽔分: 是指⾐物本⾝所携带的⽔分和熨烫时所添加的⽔分(喷⽔、蒸汽),纤维中所含的⽔分也是促使纤维发⽣变形的⼀个重要因素,湿度适当,织物定型快,会加快熨烫的速度,湿度⼩,织物不易定型,⽽湿度过⼤,
⼀是⽔分不易烫⼲,会出现反潮(即烫平后过⼀段时间后⼜回到原状态)
⼆是会对容易缩⽔的织物产⽣不良的影响
压⼒: 熨烫中的压⼒,是指熨⽃⾃⾝的重量加上操作熨⽃时的压⼒(胳膊上的⼒量),对⾐服所起的机械性压迫作⽤,对于不同的纤维,必须根据情况采⽤适当的压⼒。
抽湿冷却:利⽤烫台的吸风,吸⾛⾐物上的⽔分和温度,使⾐物迅速冷却定型,达到熨烫的⽬的。
六、烫台设备
1)蒸汽发⽣器:全密闭⾃动上⽔电加热蒸汽发⽣器,最好使⽤软⽔,国产的蒸汽发⽣器需要⼿动上⽔,可以产⽣4Kg 蒸汽压⼒;
2)熨⽃:蒸汽、电加热两⽤熨⽃,在使⽤过可以任意选择熨⽃的温度或蒸汽的⼤⼩。温度调节:熨⽃底板的直接温度,给熨⽃加热有两个途径,电加热蒸汽加热,在熨⽃上有⼀个调节旋钮,是以⾯料所承受的温度不同来进⾏调节,由低⾄⾼分别是:化纤-丝-⽑-棉-⿇;
3)台板:有两个烫板,⼀个是熨烫⾐物的主烫板,另⼀个是熨烫⾐物袖⼦或⼀些⽐较难烫的部位,由玻璃钢制造,上⾯有⼀些通风⼝,在烫台的侧⾯有⼀个板把控制吸、⿎风在两个烫台上的转换;
4)冷却:由烫台下⾯的踢板控制风机上的风道,使烫台在操作可产⽣吸风和⿎风的效果。(第⼀挡吸风,第⼆档⿎风)烫台的操作(开关机程序)开机打开进⽔阀门和压缩空⽓阀门。接通总电源开关,⽔泵开始向蒸汽发⽣器供⽔;当⽔位达到⼯作⽔位时,⽔泵⾃动停⽌供⽔,加热元件开始⼯作,同时电⽓箱上加热指⽰灯亮必要时打开电熨⽃加热开关、照明开关约15-20分钟后,压⼒表读数达到4-5bar.此时可以开始⼯作。
5)关机:关闭电熨⽃加热开关、照明开关、总电源开关;关闭进⽔阀门、压缩空⽓阀门;在蒸汽发⽣器热状态下(压⼒表读数达到1bar时),缓慢打开排⽔阀门,将蒸汽发⽣器内的⽔排空。在蒸汽排放结束之后,压⼒表读数达到0时,应关闭排⽔阀。
应关闭排⽔阀。
- END -

更多推荐

熨烫,服装,织物,温度,部位,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