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 课 班 级
授 课 日 期
课  节
第    课时
课 堂 类 型
课  题
第五节熨烫工艺基础与训练
目  的
要  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服装熨烫工艺的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够独立、正确、熟练的掌握各种熨烫工艺的针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创新的能力,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重  点
难  点
了解服装熨烫工艺的基础知识。
掌握熨烫工艺的正确方法及技巧。
教  具
各种针法的教具、挂图
课的进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组织提问:
三、新授内容:
第五节熨烫工艺基础与训练
一、熨烫工具使用介绍
二、熨烫定型五要素
三、熨烫的基本要领
四、几种最基本的熨烫技法
五、黏合衬的熨烫工艺
四小结
五课后作业
任课教师
 
审查教师签字
教  师  授  课  计  划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操作
(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二、组织提问:1.机缝操作有那些要领
              2.什么是来去缝?
三、新授内容:
第五节  熨烫工艺基础与训练
熨烫是服装缝制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行业常用“三分缝七分烫”来强调熨烫的重要性。熨烫贯穿于缝制工艺的始终。裁剪前,通过喷水熨烫或盖湿布起水熨烫,使衣料缩水,烫平皱褶,以便于画线裁剪。缝制前,高档工艺先把衣片热塑变形,即服装行业所谓的“推、归、拔”工艺。利用衣料纤维的可塑性,改变纤维的伸缩度与织物经纬组织的密度和方向,塑造服装的立体造型,以适应人体体型和活动的需要,弥补裁剪的不足,使服装达到外形美观、穿着舒服的目的。在缝制过程中,很多部位都需要边熨烫、边缝制。由于熨烫的辅助,既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质量。缝制完成后,对整件衣服的熨烫称之为整烫。通过热定型处理,使服装平挺、整齐、美观。
一、熨烫工具使用介绍
1.电熨斗
电熨斗是熨烫的主要工具。随着服装品种、面料的多样化,电熨斗也由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发展。现在常用的电熨斗既能控温,又有蒸汽,还能喷水,使操作更为方便,熨烫效果也更好。日常使用的电熨斗功率有500 W、700 W、1 000 W等区分,功率小的适用于熨烫薄料服装,功率大的适用于熨烫厚料服装。使用时必须注意熨斗温度。
电熨斗
2.喷水壶
能把水均匀地成雾状散开,喷洒在需要熨烫的部位,使熨烫效果更佳。
                        喷水壶
3.烫布
采用脱蜡的全棉本白细布。熨烫时可用一层或两层干的、或湿的烫布,覆盖在衣料上保护衣料。多用于毛呢料服装的熨烫。
4.垫呢
一般采用一或两层毛毯或棉毯,上面包一层白粗布,熨烫时垫在桌板上。垫呢厚度要适当,垫呢厚了,太软;垫呢薄了,太硬,都会影响熨烫质量。
5.铁凳
用铁制成,凳面铺棉花,外包白棉布,扎紧。主要用于熨烫呈弧形或不能放平的部位,如烫肩缝、袖山头,烫西裤的裥、裆缝等。
          铁凳                      布馒头
6.布馒头
用粗白布内包木屑制成,有大小不同的尺寸。用于熨烫衣服上的胖势和弯势等部位,如熨烫袋位、驳头、领头、胸部等。
7.长烫凳
用木料制成,上层板面上铺少许棉花,中央稍厚,四周略薄,用白布包紧。用于熨烫已缝制成圆筒形的缝子,如女裙的折裥、裤子侧袋缝、袖缝等。
                  长烫凳
8.弓形烫板
用木料锯成,两头低,中间拱起成弓形,底面为平面。用于垫烫半成品的袖缝和其他一些弧形缝。
                    弓形烫板
二、熨烫定型五要素
1.熨烫温度
温度的作用是使织物变得柔软,能使织物按要求变形。
2.熨烫湿度
湿度的作用是使织物纤维湿润、膨胀伸展、弹性降低,使织物的可塑性增强,柔软易变形。
3.熨烫压力
压力超过织物纤维的应力,使织物变形。
4.熨烫时间
    由于织物导热性差,因此一定时间的熨烫,能使织物受热达到使其变形要求。持续熨烫将织物中的水分完全烫干、蒸发,才能使织物的变形不还原。
5.熨烫后的冷却
温度、湿度、压力、时间等条件使织物达到预期的变形。但定型不是在加热过程中完成,而要在冷却后实现,手工熨烫一般使用自然冷却。
三、熨烫的基本要领
(一)正确掌握熨烫温度
服装衣料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不同的织物,对熨烫温度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温度过高,衣料会烫焦、变色、软化,甚至熔融;温度过低,达不到预期的熨烫效果。因此,既要了解各种织物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即耐热度,又要掌握控制好熨斗温度。
1.掌握织物耐热度
    在熨烫之前,首先要了解衣料织物的耐热度,还要了解熨斗在原位允许停留的最长时间。对于一些新颖的衣料织物可用边角料先试烫一下,以决定熨烫温度。下面列出部分织物的耐热范围,以及耐热时间。
序号
织物名称
耐热范围/℃
原位熨烫时间/s
1
180~200
4~6
2
150~170
3~5
3
150~170
3~5
4
真丝
110~130
3~4
5
人造丝
110~140
3~4
6
尼丝
90~100
2~3
7
合纤
130~150
3~4
织物熨烫参数
2.掌握熨斗温度
    必须学会控制熨斗温度,有些电熨斗有调温装置,可根据织物熨烫温度的要求进行调节。一般的电熨斗无调温装置,可用滴水法测定熨斗的温度。把水滴在熨斗的底面,听声音、看水滴变化,加以鉴别,见教材。
(二)正确掌握电熨斗各部位的应用
电熨斗底板熨烫部位分熨斗尖、左右两侧、中间、后座五部分,熨烫时一定要正确掌握熨斗的部位。比较平整的大面积部位可以用熨斗中间和后座力量较大的部位去熨烫。有窝势的部位则要用熨斗左侧、右侧或熨斗尖去熨烫。不能将熨斗全部盖没熨烫部位;否则,会把形成的窝势烫平消失。有些不能放平的部位如袖窿、领圈等边沿,也要用熨斗的左侧或右侧并配合使用布馒头、铁凳等熨烫工具辅助熨烫。
(三)熨烫的基本操作方法
(1)熨烫方式有干烫、湿烫、盖布干烫、盖布湿烫和先盖湿布烫、后盖干布烫等几种。可以根据织物的不同性能需要和熨烫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熨烫。
(2)熨烫尽可能在衣料反面进行。需要在衣料正面熨烫时,则应在衣料上面盖布熨烫。
(3)熨烫时需在桌面上铺上垫呢,并根据不同需要,借助熨烫工具进行熨烫。熨烫时,厚料或质地紧密的衣料,熨斗的压力宜重不宜轻,移动速度稍慢些。尤其对缝合较多层面料的部位如止口、领角等需用熨斗用力压实、压薄。薄料或质地疏松的衣料,熨斗的压力宜轻不宜重,移动速度稍快些。平绒、灯芯绒类的衣料不宜重压;否则,会使衣料绒毛倒伏,失去光泽。但任何衣料在熨烫时熨斗都不宜长时间停留或重压衣料的某一部位;否则,会留下熨斗的印痕,甚至烫焦、烫坏衣料。
(4)熨烫时熨斗应沿衣料的经向不停地移动,不要故意拉伸衣料,用力要均匀,移动要有规律。因为无规则的推来推去,不但达不到熨烫效果,还会破坏衣料的经、纬丝绺。服装的许多部位仅平烫是不行的,必须按人体体型要求,借助于熨烫工具,烫出立体形状。熨烫时要双手配合,不握熨斗的手,要配合熨斗走向帮助拉动衣料或理齐衣缝。操作时,一般左手按住被烫物,右手握住熨斗。
四、几种最基本的熨烫技法
1.平烫分缝
在熨烫分缝时,不握熨斗的一只手把缝头边分开、边后退,熨斗向前烫平,达到分缝不伸、不缩、平挺的要求。
教师环视检查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讲授
学生纪录
教师讲解
并演示教具
学生记录。
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教师演示教具
并讲解,
学生记录
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教师演示教具
并讲解,
学生记录
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教师演示教具
并讲解,
学生记录
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小结
巩固
练习
2.拔烫分缝
在熨烫分缝时,不握熨斗的一只手拉住缝头,熨斗往返用力烫,使分缝伸长而不起吊。用于熨烫衣服拔开的部位,如袖底缝、裤子下裆缝等部位。
拔烫分缝
3.归烫分缝
在熨烫分缝时,不握熨斗的一只手按住熨斗前方的衣缝略向熨斗推送,熨斗前进时稍提起熨斗前部,用力压烫,防止衣缝拉宽、斜丝伸长。主要用于熨烫衣服斜丝和归拢部位,如喇叭裙拼缝、袖背缝等部位。
归烫分缝
4.烫扣缝
(1)直扣缝。用左手把所需扣烫的衣缝边折转、边后退,同时熨斗尖跟着折转的缝头向前移动,然后将熨斗底部稍用力来回熨烫。主要用于烫裤腰、贴边、夹里摆缝等需要折转定型的部位。
直扣缝
(2)弧形扣缝。用左手手指按住缝头,右手用熨斗尖先在折转缝头处熨烫,熨斗右侧再压住贴边上口,使上口弧形归缩。用于烫衣、裙下摆。
                    弧形扣缝
  (3)圆形扣缝。在熨烫前先用缝纫机在圆形周围长针脚车缉一道,或用缝针针法缝一道。然后把线抽紧,使圆角处收拢,缝头自然折转。扣烫时先把直丝烫煞,再扣烫圆角。用熨斗尖
的侧面,把圆角处的缝头逐渐往里归拢,熨烫平服。用于烫圆角贴袋。
圆形扣缝
5.平烫
熨斗应沿着衣料的经向,即直丝绺方向,不停地移动,用力要均匀,移动要有规律,不要使衣料拉长或归拢。
6.推、归、拔熨烫
推、归、拔是对织物热塑变型的熨烫工艺。
,就是归拢,把衣片某一部位按预定要求缩短。
,就是拔开,把衣片某一部位按预定要求伸长。
,就是推移,把衣片某一部位的胖势向预定方向推移。     
推、归、拔三者相辅相成,操作时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可谓归中有拔,拔中有归。推又是辅助归拔实现变形的目的。通过推、归、拔工艺,能使制成的服装造型更加符合人体。主要用于毛呢类服装,但是推、归、拔的变形也是有限的,过度归拔会损伤织物纤维的强度。所以进行推、归、拔工艺也要适度。由于推是辅助归,拔是实现变形的,所以推、归、拔常简称为“归、拔”工艺。
(1)归烫。归烫前喷上水花,一手握住熨斗,一手把衣片归拢的部位推进,用力将熨斗由里逐步向外做弧形运行,归量渐增,从而形成表面呈纵向的凸形,经归烫后将衣片某部位的织物缩短。如前胸袖窿、臀部的侧缝等。
            归烫                    拔烫
    (2)拔烫。拔烫前喷上水花,一手握住熨斗,一手拉住衣片拔开的部位,用力将熨斗由外逐步向里做弧形运行,拔量渐减,从而形成表面呈纵向的凹形。经拔烫后使衣片某部位的织物伸展拉长。如衣片的腰节、裤片的中裆、后窿门横丝等。
(3)推烫。推烫前喷上水花,将衣片归烫后的胖势推向中间所需部位,是归的继续。如西服前片中将各方向归烫出现的松势都推向前胸中心位置,形成凸起的胸部,西裤后片臀部周围归烫的松势都推向臀部等。
7.起烫
    衣料表面出现水花、亮光、烙印或绒毛倒伏时,先在衣料上盖一块较湿的水布,再用熨斗轻轻熨烫。注意不要用压力,使水蒸气充分渗入衣料,并反复擦动,使织物纤维恢复原状,达到除去水花、亮光、烙印和绒毛倒伏的现象。
五、黏合衬的熨烫工艺
目前在大多数服装中,黏合衬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毛、麻、棉等衬布,成为服装的主要衬料。
优质的黏合衬能使服装具有轻、薄、软、挺、易洗、造型性能好的优点,而且还有使用方便、简化工艺等优点。
(一)黏合衬的选用
黏合衬可分为织造黏合衬,俗称有纺衬和非织造黏合衬,俗称无纺衬两大类。
织造黏合衬又可分为机织和针织两种,织造黏合衬的厚薄主要由基布的纱支高低所决定。一般粗支织造黏合衬为最厚,其次是为中支、高支。
    非织造黏合衬的厚薄由其基布在单位面积上的克重所决定。常见有10 g、20 g、30 g三种,克重越大的黏合衬越厚、越坚硬;反之,则越薄、越柔软。
除黏合衬的基布外,黏合衬的厚薄还与热熔胶的表面形态有关。一般同样基布,点状黏合衬为最厚,其次为条状、粉状、片状、网状。织造黏合衬耐洗、耐热、保型性能好,但成本较高,一般有条件都用粘合机粘合。非织造黏合衬熔点低,粘合快,成本低,并无经纬向,因此使用方便。选择各类服装所用黏合衬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与面料的厚薄相宜。
(2)与面料的色泽相配。
(3)与面料的耐热性能相应。
(4)与面料缩水率相近。
(5)与面料风格、手感相符。
    (6)与面料的价值相当。
(二)黏合衬粘合三要
1.粘合温度
正确掌握粘合温度,才能取得最佳粘合效果。温度太高,会造成热熔树脂胶熔融流失,或渗透织物程度过大,粘合强度下降。温度太低,则不会发生热熔粘合。
2.粘合压力
在热熔粘合过程中,正确的压力可以使面料与黏合衬之间有紧密的接触,使热熔树脂胶能够均匀地渗入面料纤维中。
3.粘合时间
温度和压力都需要在合理的时间作用下,对黏合衬上的热熔树脂胶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在热熔粘合过程中,正确的温度、压力和时间是保证粘合质量的重要因素;否则,就会导致脱胶或起泡等严重质量问题。如果用专用设备粘合机粘衬,要将正确的粘合工艺参数对粘合机进行调整。为可靠起见,有时还应对黏合衬配合面料进行小样压烫试验,从中选择最佳的粘合工艺参数,以确保粘合的质量。如果用手工粘合,则更需要进行小样压烫试验。
(三)黏合衬熨烫的基本要领
(1)黏合衬与衣片在高温热熔过程中会有热缩现象,尤其是缩率大的面料,裁剪时衣片尺寸四周应略放大1cm左右。
(2)毛样黏合衬裁片四周应略小于衣片0.4cm左右,防止黏衬超出衣片而粘在粘合机上或烫桌上,致使粘合机传送衣片不畅,严重的会使衣片产生无法处理掉的皱褶。
(3)粘合前,衣片位置一定要放正,尤其一些轻薄衣料要把丝绺归正,衣片按样板形状放端正,不然粘上黏合衬后衣片造型会完全走样。
    (4)手工粘烫宜选用蒸汽熨斗,是因为湿热传导比干热传导要快,而且粘烫更充分、全面、彻底。湿热粘烫后的粘合力要强于干热粘烫。粘烫台板必须平整,台面上垫3~4层布,四周绷紧,使台面软硬适中。
(5)粘合温度根据各类黏合衬上的热熔胶熔点不同,掌握在120 ℃-160 ℃左右。毛料、厚料温度略高,混纺、薄料温度略低。
(6)熨烫时不要将熨斗在黏合衬上移来移去,要用力垂直向下压烫,而熨斗每压烫一次在所接触部位停留时间控制在4-10秒左右,也可根据面料与黏合衬的情况而定。
    (7)粘衬时要有序,以防漏烫。可用蒸汽调温熨斗给予极少量蒸汽进行粘合。注意熨斗底部蒸汽眼处没有烫到的地方,也应反复换位进行补烫。
(8)粘衬时,熨斗走向可以从一端走向另一端,粘合面积较大的黏合衬时,应持熨斗从中间开始依次向四周粘合,不能由两端向中间粘合,以免产生四周固定,而中间面与衬大小不符的弊病。
(9)手工熨烫有窝势的部位,可以借助于工具熨烫,使其效果更佳。
(10)粘衬完成后,待彻底冷却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因为没有冷却前,黏合衬基本上的热熔胶还呈熔融状态,操作的活动会使黏合衬基布与衣片分开,产生脱胶。
(11)有绒毛的面料,如灯心绒,压衬时易把毛压倒,与其他裁片会产生明显的色差,解决的方法是:① 在保证其粘合质量的前提下,测试其最小的粘合压力进行粘合;② 把所有不需粘衬的主附件全部在粘合机中走一遍,或用熨斗烫一遍,以减少色差。
(12)如遇到黏合衬粘错而非揭不可时,试用熨斗重新在粘合部位熨烫一遍,趁热将衬揭下来。部位大的一边熨烫,一边剥离。
    (13)以后各道工序中的熨烫温度均不应超过粘合温度,否则,原先的粘合质量会受到影响。
(四)粘贴黏合衬时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熨烫是服装缝制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行业常用“三分缝七分烫”来强调熨烫的重要性。熨烫贯穿于缝制工艺的始终。裁剪前,通过喷水熨烫或盖湿布起水熨烫,使衣料缩水,缝制前,高档工艺先把衣片热塑变形,即服装行业所谓的“推、归、拔”工艺。在缝制过程中,很多部位都需要边熨烫、边缝制。缝制完成后,整烫。
一、熨烫工具使用介绍
二、熨烫定型五要素
三、熨烫的基本要领
四、几种最基本的熨烫技法
五、黏合衬的熨烫工艺
要求:取不同面料、不同部件进行熨烫并总结熨烫前后的变化。
教师演示教具
并讲解,
学生记录
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教师演示教具
并讲解,
学生记录
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教师演示教具
并讲解,
学生记录
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教师演示教具
并讲解,
学生记录
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教师演示教具
并讲解,
学生记录
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教师演示教具
并讲解,
学生记录
教师总结
按教师要求
学生练习

更多推荐

熨烫,熨斗,部位,粘合,黏合,织物,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