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设计初探□摘要:美育活动空间作为儿童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培养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艺术能力发展的重要作余用。该文从多角度分析目前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设计,指出当前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必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思
燕考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设计,归纳了儿童美育活动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提出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美育场所设计策略,试图为儿童美育场所的设计师和美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理论与经验。
关键词:儿童美育活动空间环境设计设计原则
儿童美育活动空间可以
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完善
儿童的人格。目前,部分儿
童美育活动空间设计存在一
些问题,包括活动和空间之
间的互动关系存在问题、活
动空间设计缺乏对儿童不同
年龄段思维特征的关注以及
活动空间设计未能充分考虑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针对
以上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
措施十分必要。
一、儿童美育活动空
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1.儿童美育活动和空间
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问题
儿童往往会用自己的思维观察空间内的一些事物,他们置身于游戏空间内,常常会感到快乐和兴奋,继而提升自身辨别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目前,部分儿童美育活动空间的设计与美育活动之间缺乏互动,并没有给儿童创造更多的游戏机会。以各类培训班为例,一些培训班的空间设计以美术教学空间为主,只关注课堂教学与技法培养的需求,忽视了儿童美育活动与空间的互动。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活动中,部分美育空间只是起到为儿童提供学习场所的作用,没有进一步与儿童产生互动。
2.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设计缺乏对儿童不同年龄段思维特征的关注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各个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思维特征。2至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特征具体表现为泛灵论、自我中心、无法分清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和缺乏守恒;7至11岁的儿童则在思维发展上有了质变,其思维开始具备逻辑推理性、系统性和明确性。
目前,部分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设计往往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大致划分课程阶段,而没有根据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思维特征明确规划各个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活动空间。因此,部分儿童美育活动空间
设计缺乏对儿童不同年龄段思维特征的
关注。
3.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设计未能考虑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应创造一个
适宜的环境,这个环境将促进儿童的天赋
的发展……这应该是所有未来教育的基
础和出发点”皿。在美育空间内,一束花、
一幅画的放置都应该具有美感,每个物品
都有其特定的位置。
目前,部分儿童美育活动空间采用同
一类型的家具,较少顾及儿童的年龄特征
与喜好;某些培训机构在张贴儿童作品时
也未考虑到儿童的视觉感受;在室内装饰
物品中,一些物品没有与儿童产生互动;
部分美术馆的方向指示牌等没有按照儿
童的身心特征进行指引性设计。
二、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设计的
价值
1.加强儿童的互动意识
儿童美育活动空间内的活动区域、设
施、装饰物等都可与儿童产生互动,能够
在各种空间活动中让儿童产生较强的参
与感,从而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与协调能
力,鼓励儿童独立思考,为儿童提供更多
交流、协商的机会,促使儿童成为活动的
主导者。
儿童美育活动空间中的互动存在于
家庭、学校、社区、兴趣班、少年宫、商铺橱
窗、公园、高校、游乐园等场所。如社区,
良好的社区环境会使儿童在户外活动中
获得愉快的体验,滑梯、跷跷板、跳绳网、
沙坑等游乐设施能够让儿童通过蹲、跨、
坐、卧等动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回。都
江堰朝阳区社区为各个年龄段的儿童设
置海洋区、爬行区、蒙台工作室、音乐角、
图书角和秘密花园等。社区“儿童之家”
有服务、有活动、有主题、有创新、有互动。
良好的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还应实现
线上互动。线上聊天作为当前美育开展
的重要方式,可被用于各时间段及场景,
更加灵活、方便。为克服远距离沟通的障
碍、拉近与儿童在心灵上的距离,线上趣
味活动的策划者应试图与儿童建立朋友
关系。
2.强化色彩设计,获得“乐群乐教”的
效果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往往具有不同
的心理特征,对空间的色彩需求也有所不
同。3至6岁的儿童多喜欢鲜明、梦幻的
色彩,如红色、蓝色;7至9岁的儿童开始
有目的、有意识地用绘画的方法再现周围
的事物,在色彩上逐渐采用呈现真实物体
的方式;10至12岁的儿童开始用准确的
图形表现内心想表达的事物,画面色彩更
加丰富;13至16岁的儿童画面更加全
面,多偏爱淡雅、过渡性的色彩。
根据儿童各个年龄段的特征,强化儿
童美育活动空间各区域的色彩设计,往往
会获得“乐群乐教”的效果。“乐群”体现在
当儿童处于舒适的色彩空间内,会更向往
活动和表现自己的个性;“乐教”体现为儿
童的艺术创造力会随色彩与活动的匹配
度提高而发展。同时,教育者可以根据光
源、环境和物体固有色的变化规律,引导
儿童学会观察与表现物体,训练儿童的调
色能力,培养其配色技巧。
3.提高儿童美育活动空间与儿童心
理养育的相互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霍华德•加德纳认
为,流行于世界的智商测试已经落后于时
代,由于人的智能特点不同,应开发儿童
的多元智能,使具有特点的儿童摆脱以往
教育思想的束缚叫因此,重视儿童的可
塑性也是重视儿童的发展性,即形成正确
教育观的心理依据。良好的美育活动空
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儿童合作、沟通的能
力,另一方面能够陪伴儿童成长、发现儿
童本真。美育活动空间对于儿童的性格
塑造、审美能力发展及人际交往等都有潜
移默化的影响。
三、对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设计
的思考
1.以教学空间为例
教学空间的重点在于教学,它应该具
88
有与教学内容相符的高度兼容性。教学空间一方面应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并随着儿童成长不同时期的特征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另一方面应为儿童提供学习、游戏、休憩、独处的空间。因此,教学空间的功能构成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保证特定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满足儿童在同一空间中的思考、休憩、互动交流等行为带来的多种功能需要“吩%在开窗选择上,设计师可根据墙面转折设计相应的开窗形状,并增加开窗方向与开窗造型;在家具配置上,设计师可按区域设置不同的桌椅,或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拼接桌柜,使空间与儿童的习惯和喜好相匹配;在师生需求上,设计师应考虑在教室墙边增设储物柜、置物台等。
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保证教室的采光、通风良好,在教学设备方面应考虑保护儿童的视力。在色彩的选择上,设计师可大面积采用饱和度适中的绿色、蓝色、黄色为主体色彩。绿色能让儿
童感到安全、舒适,舒缓儿童的情绪;蓝色会让儿童觉得干净、和缓,使儿童有平静感。此外,设计师可适当使用紫色、橙色、粉色进行搭配点缀,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营造轻松的氛围旳。
教学空间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如,设计师针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设计偏冷色调的色彩,帮助儿童思考;针对年龄较小的儿童,设计师可多运用暖色或中性色,让儿童感到轻松、温暖。
2.以培训机构空间为例
培训机构空间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美育空间,其目的是促进儿童自主发展。培训机构空间主要由教学空间、工作坊、儿童休闲娱乐区域和公共区域组成。如,WeGrow学校由教室、手工作坊、公共空间、音乐室和其他戏剧场景组成。培训机构空间中的各个区域要有明确的主题和有针对性的色彩。其中,器具如桌椅的高度、设备的尺寸等都需要符合儿童的发展特性,并根据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旳妙鷺对于儿童学习空间的设置,设计师需要尽可能地尊重儿童的习惯和喜好,并鼓励儿童自发形成学习小组,提升儿童学习的自由度,增强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儿童休闲区的设置,设计师在设计时应着重考虑放置趣味性较强的事物,增加对儿童的吸引力。
如,设计师可设置黑板墙绘,为儿童提供
发挥想象力开展创作的空间。对于公共
区域空间的设置,设计师可考虑张贴儿童
的绘画作品并举办主题展览,这有利于激
发儿童的自信心,帮助儿童探索自身的价
值。区域的划分在整体上应尽量保持色
调统一,但各区域空间内的色彩需要保留
各自的个性。
3.以美术馆空间为例
美术馆作为大众在接受艺术教育时
观赏艺术品和交流的场所,具有潜移默化
的教育意义。它不仅为儿童提供了教育
资源和环境,而且可成为儿童的学习空
间,同时也为家长和儿童提供了交流、互
动的平台。
美术馆的空间较大,设计师在设计时
会考虑诸多因素,如色彩、光线、区域分割
等。设计师在色彩上倾向于使用简洁舒
适的色彩,原木色是比较好的选择;较低
的天花板更适合儿童活动。设计师应考
虑儿童室内活动场所表面高度的变化,根
据空间的高度、密度和功能设计活动区
域,通过改变空间的高度,提供更多的光
与声音的变化。为满足儿童发展对多空
间活动的需要,设计师应适当采用多形态
的空间结构,并设置自由度高、可变性较
强的家具,以随时改变空间内部结构,便
于为儿童调整活动位置;为增添不同的触
感、丰富视觉享受,玻璃宜采用复合材料,
并在走廊外侧采取漏洞处理;增设儿童娱
乐区、休息区、阅读区,如在两层楼间的公
共区域设置供儿童攀爬的安全织网;等
等。
美术馆空间设计要统一整体的色彩
基调,并在大范围内采用令人感到宁静、
舒适且饱和度低的色彩,使整体氛围更加
贴近生活。同时,设计师应采用幻灯机、
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电脑投影等工具辅
助教学,配合幻灯片、教学挂图等训练儿
童的视觉思维。
4.儿童美育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
儿童美育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可归
纳为两点:共性原则和区别性原则。共性
原则表现为儿童美育活动空间的设计除
满足场所需求外,还需重视儿童心理养育
和美育空间的相互作用,并关注儿童各阶
段的年龄特征与心理发展情况,充分考虑
儿童的思维特征与习惯喜好等。区别性
原则体现为不同的儿童美育活动空间的
视觉设计
ART EDUCATION RESEARCH
关注方向与设计目标不同。设计师在设
计时应考虑不同的侧重点,相应调整空间
的设计风格、布局结构与内部设施的布置
等。如:教学空间的重点在于教学,美育
活动空间的设计服务于教学需要;培训机
构空间的重点在于以儿童为中心,促进儿
童自主性发展;美术馆空间是让家长和儿
童交流互动的空间,应以大众在接受艺术
教育时的观赏和交流活动为中心。
结语
为了使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设计更加
合理,让儿童美育活动空间能够起到引导
儿童身心发展、培养儿童艺术兴趣的目
的,文章剖析了当前儿童美育活动空间发
展的困境,提出了设计的共性原则与区别
性原则。在儿童美育活动空间的设计中,
设计师应当重视儿童心理养育与美育空
间的相互作用,满足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喜
好与需求;同时,对于不同属性的活动空
间,设计师要打造相应的风格特点。设计
师与教育者应当重视儿童美育活动空间
设计,促进儿童美育的发展,打造与时代
特点相适应的儿童美育体系,通过与环境
相适应的美育活动,培养儿童的动手能
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独立探索的能力,
使儿童在活动中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促进自身的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儿童身心
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晓曦.儿童空间环境设计与儿童审美
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
2009:14-15.
[2]陈曦.行走的美育一少儿自由活动空
间的设计探究[D].广州:广州美术学院,2017:
29-31.
[3]孙志宜,付琳.西方美术教育史[M].合
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杜,2014:177-179.
[4]王媛媛.适应学生成长的小学校园空间
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6.
[5]王借.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小学教学空间
室内装修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
2016:46-48.
[6]马立会.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幼儿园活动
空间设计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6:
26-27.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洗)
编辑缪健
89
更多推荐
儿童,空间,美育,活动,设计,设计师,色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