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专业《女装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承担单位[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研组]
制定人[肖世菊] 制定日期[2011.08] 审核人[邬继金] 审核日期[2011.09] 批准人[彭光乔] 批准日期[2011.09]
一、适用对象
初中后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艺
三、课程性质
《女装设计》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针对于服装中高级技术人才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女装设计的概论、特征和美学原理;女装廓型、细节设计、色彩设计、材质设计、分类设计、成衣整体设计、品牌女装模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女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进入专业状态,能用较为专业的眼光来审视女装
设计,并具备服装中高级技术人才所必需的品牌女装成衣设计能力、灵活处理问题、控制问题的能力,面对各类风格迥异的服装企业,能快速适应其设计风格,从而设计出相对应的优秀作品,获得市场认可。
四、课程目标
本课程从工作岗位需求出发,在学习中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养成,以适应将来从事高素质的服装专业从业者的岗位能力需求。
1.专业能力:
(1)使学生了解女装设计的简史、文化、风格、方式、产业、市场、趋势;并能将美学原理灵活运用在女装设计中,具有专业的服装审美能力。
(2)使学生掌握女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廓型设计、细节设计、色彩设计、材质设计、分类设计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
(3)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全面具备服装设计表达的能力,即绘制服装设计效果图、款式图的能力。
(4)使学生掌握企业品牌女装成衣造型设计的思维与方法,具有针对各类女装专项服装的设计能力;
(5)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具有敏锐的捕捉市场流行并能以设计实践表达的能力;具备对时尚的敏锐感觉,设计符合流行趋势;
(6)使学生具备对服装新领域、新材料、新工艺自我学习的能力
(7)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2.方法能力:
(1)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4)能够查找资料功与文献已取得有用的知识。
3.社会能力
(1)具有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精神;
(2)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3)注重工作安全;
(4)遵守职业道德。
4.证书目标
获得行业或劳动部颁发的中级技工证书
五、参考学时_____学分_______
六、设计思路
《女装设计》的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是:与本地区服装企业合作开发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一体、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的课程内容新体系。
通过调研,在对行业岗位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设计助理,而女装设计能力是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从而形成了以女装设计为主线的
课程体系。在学生三年的学习中,
女装设计始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着整个课程体系的始末。女装设计是以设计递进过程(女装廓型设计、细节设计、色彩设计、材质设计、分类设计、成衣整体设计、品牌女装模拟设计)为载体,由浅入深,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女装的分类、掌握服装市场调研及女装设计的方法,能进行典型女装款式设计,并对设计的具体款式打样,然后通过工艺缝制成衣来检验样板,最后完成成品的制作。通过这样一个流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女装款式设计、服装样板制作、服装工艺缝制等方面的相关技能。女装设计是最关键的核心课程,服装制板、服装工艺是后续课程,同时也为前期的女装设计提供知识能力储备,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要同时具备制板与工艺能力。
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典型的设计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本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女装设计表达注重市场性、时尚性,因此在设计课程时首先从女装的发展历史到现状出发,让学生去观察、调研市场,在此基础上,进行服装细节和零部件的设计,并以品牌女装模拟设计为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对各类女装的款式进行设计创新。在教学实施中,根据课程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设计各个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活动,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通过这些活动的完成,完成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素养,从而更好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七、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通过对服装企业设计助理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女装设计》学习领域设计了六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规律进行排序。
1.课时分配表
更多推荐
设计,女装,能力,学生,服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