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为双洞分离式隧道,平均长度4531米,为特长隧道。左洞全长4520米,右洞全长4542米,其中0.5座位于**合同段内,0.5座位于本合同段内(**合同段),本合同段内*****左洞全长2428米(起讫里程:****+780~****+208),右洞全长2452米(起讫里程:****+800~****+252),平均长度2440米。隧道二衬结构渗漏水、裂缝、错台的处理是决定了结构外观质量的关键。同时也保证了隧道内所有设备、管线良好的运转环境和后期使用时工程质量。
一、渗水原因分析
1、隧道光面爆破不佳,初期支护不平顺、外露锚杆头清理不彻底或防水卷材铺设太紧,灌注混凝土时的巨大冲击力作用于防水板造成防水板刺破、拉裂,使防水板丧失防水作用。
2、混凝土浇注不密实,且施工缝处止水带安装不规范,使衬彻背后的游离水可顺利地渗出。
3、横向排水管间距过大或浇注混凝士时对泄水管保护不力而堵塞,使围岩渗水不能顺畅地从横向排水管排除,背后聚积,形成静水压力后渗出。
4、渗漏水多出现在结构薄弱和水压力较大处,如混凝土添加剂掺量、养护不当、温度和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引起的混凝土裂缝,都会产生渗水。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停歇现象,由于混凝土拌合站离浇筑现场距离较远,运输时经过镇中心经常出现堵车、堵路现象,加上恶劣天气影响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间歇时间过长现象。
    二、根据以上原因分析我单位制定以下措施
1、严格控制超欠挖,超挖处挂钢筋网喷平,保证喷射砼表面圆顺;防水层铺设时预留一定松弛度,不得紧绷,根据断面实际情况铺设,遇初支不平顺处按现场实际弧线铺设,不得紧绷,防水层铺设完毕必须仔细全面检查,如有破损或焊接合格处及时修补。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利用插入式振捣器与附着式振动器配合使用,确保拱顶与边墙均振捣到位。止水带安装过程中利用钢筋卡固定止水带,保证止水带无破损,无偏离,如止水带被水泥浆掩埋,脱模后及时使用工具凿出,确保止水带起到止水作用。
3、横向排水管设计为5-15米一道,在一般情况下10米设一道,遇地下水丰富地段按5米一
道设置。横向排水管设计为Φ100mmPVC管,采用三通与纵向排水管连接,接头处用鱼珠胶与防水胶带加固,保证混凝土浆液不渗入排水管内。
4、二衬混凝土设计为C2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6,要求二衬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种材料掺量,确保抗渗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拌合站操作系统及骨料、外加剂及水称必须经过计量单位标定,并定期校核。二衬脱模后及时洒水养护,洞内养护时间延长为14天,矮边墙施工时底部虚渣必须清理干净,避免基地不实造成开裂渗水现象。
5、左洞及右洞二衬混凝土浇筑时间错开,错开后混凝土罐车由每洞两台增加为四台,输送泵添加一台备用泵,如遇输送泵车出现故障及时使用备用泵,避免浇筑停歇出现冷缝
三、针对已出现的渗水部位我单位制定以下方案
机械设备、人员配备计划
1、隧道渗水处理投入设备见下表:
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名  称
数量(台/套)
1
注浆机
1
2
电动空压机
1
3
电锤
2
4
电钻
2
5
手持式砂轮机
2
2、隧道渗水处理投入人员见下表:
主要人员计划表
序号
工  种
人数
备注
1
管理人员
1
2
安全员
1
3
技术员
2
4
试验员
1
5
材料员
1
6
普工
5
7
运输工
2
    渗漏水处理使用材料简要说明
1、堵漏
  堵漏材料:水不漏、瞬间止水剂等。
  “水不漏”是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的高效防潮、抗渗、堵漏材料,也是极好的粘结材料。分“缓凝型”、“速凝型”和“超速凝型”三种,均为单组份灰色粉料。“缓凝型”主要用于防潮、防渗;“速凝型”和“超速凝型”主要用于抗渗、堵漏。其主要技术指标:凝固时间:190分钟;抗压强度:3040MPa;不透水性:>0.7MPa;其主要特点:快速带水堵漏;迎背水面均可使用,施工简便;凝固时间快。
  止水剂是一种不收缩,且具有膨胀性的遇水硬化之粉状聚合物,加水即可使用。接着性很强,在水中或潮湿空气养护条件下,固结体具有微膨胀性(膨胀率为1‰~3‰左右),以填塞所有孔隙达到防水功效,没有氧化和收缩的现象。当温度不低于10°C时,可在46秒内凝固,早期强度高,1小时强度达15Mpa,28天强度达40Mpa,后期强度继续增大;使用年限与一般砼一样长久。
    2、注浆
  注浆材料采用普通水泥和水玻璃。水玻璃为传统注浆材料,对处理混凝土中细微裂缝有独到的效果。
    施工设计程序
  隧道二衬一般在侧墙起拱线以下的墙面上发生渗漏水现象。针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墙面点状渗漏水侧重于堵漏施工,施工缝部位重于注浆施工,但均采用堵漏、注浆、引流相结合的施工工艺。
    渗漏水处理施工工艺
    1、检查墙面,标出渗漏水部位,根据渗漏水情况,确定处理方案。对于点及裂纹渗漏水的,采用凿槽堵漏方案,;对于点渗漏水的,视渗水轻重程度分别采用堵漏和注浆方案;对于施工缝的渗漏水,将采用注浆方案。但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漏水原因而采取最适宜的处理方案。
    2、堵漏施工工艺
    2.1对于裂缝渗漏水,沿裂缝剔凿出宽深各为20mm、40mm的凹型槽,对于渗漏点,则以渗漏点为圆心凿洞,孔洞直径为10~30mm,深为20~40mm,孔洞尽量保持与基面垂直。另外,凿连续墙槽缝要适当加深加宽,按接缝两边的疏松程度而定。
    2.2 彻底清理并清洗凹型槽及孔洞;
    2.3 取适当量的堵漏材料加水拌制成泥状,搓成条形或锥形,迅速将胶泥堵漏到槽(洞)中,并用力挤压密实,保持45~60秒不动。
凿槽堵漏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2.4 对漏水情况严重的,将采用注浆施工方案。
    3、注浆、引流施工工艺
  根据渗漏水情况,采取综合注浆方案。
    3.1 传统注浆工艺
  注浆主要是在施工缝部位,该部位主要是由于浇筑混凝土时处在模板的端头部位,部分施工缝处由于工人施工时操作不到位,混凝土不能完全密实填充,尤其在拱顶部位,这样,
该处的止水带便起不到止水的作用,同样,由于止水条安装不规范,在施工缝整个断面上,都会有漏水的可能,而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因此用采注浆的方法可达到较好的堵漏效果。

更多推荐

混凝土,施工,渗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