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14日发(作者:)
建筑室内给排水的设计
建筑室内给排水的设计
室内给排水系统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
关。以下是YJBYS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建筑室内给排水的设计,欢迎
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
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一、室内给排水概述
1.1室内给水
从建筑物内部结构来说,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
系统、中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组合给水系统。例如自动排气
阀就是属于给水系统的。设有延时自闭阀的蹲式大便器的室内给水系
统,如学校、旅馆、办公楼等,如果在给水管系统的最顶层设有自闭
阀,最好在管系的最高点增设自动排气装置。因为给水用的延时自闭
阀能很好地控制水流,但却不能很好地控制气流。当系统停水时,给
水管内常积存有大量的空气。系统恢复供水后,管系内空气常会被水
流压缩至管系顶部而形成一个压缩空气区。此时有人再按下延时自闭
果室内设计人员对传统作法稍做改动,则可在很大程度上方便用户。
二、室内给水设计
2.1生活给水系统
建筑物内应尽量利用室外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水压不满足要
求时设加压装置,生活水池及其泵房设在底层,屋顶设水箱,各配水
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同时最高层水压不宜小于0.10MPa,
水压大于0.35MPa的人户管,应设减压设施,且为了利用外管网的水
压,以节省能耗,一般以外管网能满足水压要求的楼层为低压区,空
调冷却塔的补水量一般均较生活用水量大得多,因此有条件的宜将冷
却塔置于低压区。市政压力不能满足要求的给水系统的BA设计小区每
栋单体均设有水池、水箱、水泵,由于数量多,如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务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给管理带来很多不便,一般设计中采用
BA系统对各个水池、水箱、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等进行监视、
控制。BA系统中的自动抄表系统解决了人工抄表带来的诸多不便,更
好地为住户服务。给水系统的BA设计主要是通过液位、压力、流量等
讯号对加压泵、水池、水箱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控制。
2.2热水系统
住宅楼热水由各自煤气、太阳能、电热水器提供,公共建筑热水
由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提供。(1)公共建筑加热设备的选择:加热设备是
热水供应系统的核心,对于热源充足的地区采用半即热式汽水热交换
器,它具有体积小,占地小,自控精确,浮动盘管,自动除垢,自动
过冷,热水出水快,防“军团菌”产生等优点。(2)热水系统的BA设
计:热水系统的BA设计主要是通过压力、温度信号实现对热交换器、
热水循环泵的启停、故障,热水温度的监视控制。
2.3给水支管的布置与敷设
给水供应系统没有固定的形式,设计时应根据用户的要求,结合
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或采用综合评判法确定供水
方式。普通住宅给水系统我们应本着节能、便于管理的原则来选用设
计方案。当一户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卫生间,给水管道需穿越房间时,
横管最好设于楼板垫层中,楼板降低7cm―l0cm,垫层采用渣或细石
混凝土。当有采暖管道穿梁敷设(或贴楼板下安装),给水横管应与采暖
管道并排安装,管道应尽量布置于客厅、餐厅等部位,这些位置是住
户装修的重点区域,便于住户在装修中合理方便的处理管道。给水支
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敷设在找平层或管
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实际上,如果将接往两个或两
个以上用水点给水支管串联在一起,其支管外径均会超过25mm。因
此,为了满足规范要求,给水支管人户后即接入分水器,分水器暗设
于厨房或卫生间墙体内,通过分水器后接往各用水点,其支管外径均
可控制在25mm以下。
三、排水设计
3.1厨房排水管道的设置
厨房洗涤池排水支管可直接在楼板上接人排水立管。而对于厨房
是否设地漏,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建议厨房内不设地漏:现代生活
中厨房地面一般已很少用水冲洗,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就可完成地面的
清洁,厨房地漏由于长时间无水补充,水封内存水蒸发后臭气反由地
漏进入室内。同时,取消地漏还可避免地漏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空
间。
3.2卫生间排水管道的设置
新设计的住宅应致力于取消伸入下层住户空间的排水横管,具体
做法有:(1)使卫生间地板面下沉,管道敷设在填渣层中。(2)使卫生间
地板面不下沉,而使用P形坐便器(后出口式),使得下水管在本层与立
管衔接。地漏采用侧壁式,洗脸盆、浴缸等排水管也在地面以上敷设
与立管衔接。这两种做法均可以使下水管道每层水平分隔开,若需要
检修可以独户进行,不影响邻居。(3)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合问题,传统
钟罩式地漏的水封容易挥发,常常造成下水道异味和排水口溢出的液
体进入室内,形成室内污染。所以在给排水设计中,必须重视这个问
题。
3.3污水系统
室内一般粪便污水和其他废水合流,高层建筑的生活污水立管设
置专用通气立管,粪便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职工食堂和营业的含油污水单独设隔油处理。为改善底层排水条件,
采用底层污水独立出户,地下室污水设污水集水坑及潜污泵,经提升
后排至室外。为减少投资,方便管理,除规模很大的建筑群或有关部
门提出明确的要求需要做中水设计外,一般小规模的中水系统,由于
管理等问题,运行情况都不太好。
3.4给排水管道的设计
给排水立管应尽量置于同一个位置,最好位于通风道附近,以便
于住户进行装修包裹。在有条件时最好设置管道井,可以将水表设于
其中以做到水表出户。当一户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卫生间,给水管道
需要穿越房间时,横管(管径小于De25)最好设于楼板面找平层中。
四、结语
室内给排水系统看似简单,但它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
为给排水设计人员,应本着技术、安全、美观、实用、经济的原则,
-
更多推荐
家装设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