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

空调能效标准修订中的种种疑问本刊记者|王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在主持修订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效是否需要考虑相关能源、资源、技术、成本等综合因素?空调能效标准修订中是否被某种利益所左右?的舒适性能,使空调变成了单一制冷工具,而弱化了抽湿功能,回避了产品舒适度要求。就2级门槛的合理性问题,有太多的(GBl2021.3)国家标准,计划到2009年将把能效限定值(即市场入门门槛)从目前能效等级5级提高到2级。提高用能产品的入门门槛,本意无疑,既符合国家节能政策,又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然而,来自格力、美的、海尔、志高、奥克斯、春兰、TCL等国内一线空调品牌的反应却是一致的反对声。据了解,该标准的修订正按正常程序进行,在一片反对声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仍然坚持原方案。空调企业认为,一旦这一方案形成标准,对该标准的调整对象——空调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记者通过多方走访将了解到的信息归纳起来,不禁也产生一些疑问,比如,节能减排的既定国策是否在空调能耗标准修订过程中仅当成了招牌?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的话语权在国家标准制修订中占有多大比重?国外企业和机构在空调能效标准的修订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单一制冷工况能否完整表达空调的能耗状况?制定产品能栏目责任编辑/崔赵蕾/jdkj0911@●从5级到2级带来了什么?提高能效指标,与国家节能政策相吻数据指标反映我们的标准过高,不符合国内现有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发展的现状。单说欧盟的A级指标3.2,因为其允许存在15%的测试误差,实际能效水平不过相当于我国的4级标准。有专业数据表明,大多数国家包括许多发达国家并不过份追求高能效比,我国的能效限定值是相对偏高的,有些偏离中国国情。业内专家指出,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应站在国家的高度,行业的全局以及科学的态度基础之上,而空调能效标准只单纯考虑空调产品本身一个指标,不去顾及随之带来的其他因素的变化,显然与上述方针政策以及科学态度差之甚远。合而肯定能获得上级领导的认可,而反对提高的企业,其理由主要强调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很容易让人感觉商业味道浓重且不顾全局。其实,企业的分析似乎并非仅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他们认为,按现有的技术水平,中国空调器产品要达到能效2级水平,需要消耗更多的铜、铝等资源,如1.5HP空调器从5级能效提高到2级,每台要多消耗铜2.26公斤,加上压缩机增加的用铜0.6公斤,每台实际增加的用铜量为2.86公斤,还要加上增加的铝、钢材、塑料的消耗,而铜、铝、钢材的开采、冶炼与加工均为高能耗产业,这是从技术上很容易验证的结论。业内专家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经过我们的充分论证,就目前的技术和制造水平,2级的高能效空调实际上从整体而言既不节能也不节材,如果国家有关部门放任这种现象,势必会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把行业的发展引向歧路。”另外,从理论上,提高空调能效比以满足新的能效标准,需减少两器的传热温差,蒸发温度提高,送风温度也随之提高,降低了房间的降温速度,降低了空调器的抽湿能力,因而降低了产品应达到●中国空调业的未来掌握在谁的手中?记者了解到,此次空调能效标准的修订,至少有两家国外企业或机构参与其中,他们是国际铜业协会和美国能源基金会。有一种意见认为,现在加入WTO了,中国需要吸引更多发达国家的智慧,需要中国更多地融入世界,邀请国外企业和机构参与中国标准的制修订无可厚非。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WTO向来是国家或利益集团之间利益角逐的场所,在国外势力6


-

更多推荐

空调,能效,标准,修订,企业,中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