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石洛源)
围栏设计规范
篇一:有关栏杆及楼梯扶手设计规范(全)
有关栏杆及楼梯扶手设计规范
栏杆: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3.7.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7.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
楼梯栏杆防护相关条文:4.1.2、4.1.3、4.1.5、4.2.1
综合强制性标准要求,栏杆围护设计通用内容为:阳台、楼梯等由使用者经常踩踏停留地方,其围护高度标准要求(1.05M)高于短暂停留的窗台设计围护高度标准(0.90M)要求;中高层、高层等较危险处围护高度要求提高(1.10M);栏杆围护除楼梯水平段小于0.5M的扶手高度采用窗的围护标准(0.9M)外,扶手或栏杆高度均采用不低于1.05M(一般)1.10M(特殊)要求;栏杆垂直杆件净空均要求不大于0.11M。 验收量取标准:
窗台高度:从窗台面(也就是窗的下框位置)标高到地面(可踏部位表面)标高的高差
栏杆高度:栏杆顶部标高到可踏部位表面标高高差
附文:
关于住宅窗和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问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居住建筑与设备研究所负责《住宅设计规范》日常解释工作的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林建平作出了相应解释。 栏杆的高度必须足够,应从“可踏部位表面”起计算
栏杆的高度一定要求“净高”,要防止因地面材料做法加厚,造成栏杆安全高度实际降低的事故。栏杆的开始计算部位应从栏杆下部可踏部位起计,以确保安全高度。由于栏杆的做法很多,规范不可能对每种情况作出具体规定,并且规范只是规定出最低限度,设计人员和建设者应该考虑得周到些。以下几种情况如不采取措施,经常属于明显“可踏”:实心栏板与阳台反梁的交接处,低位实心栏板与空心栏杆的交接部位,低位水平空心栏杆;上人屋面女儿墙采用挑砖防水。
在低窗台附加栏杆,重外观效果更得重安全
常见的低窗台距地0.5米左右,如果紧贴内墙增加0.4米栏杆或栅栏肯定达到规范要求的防护措施。但由于美观要求和利用窗台的需求,很多人喜欢将栏杆设在紧贴窗扇的位置,如果窗台台面太大,如凸窗等,小孩经常站在窗台上眺望,而且使用者也必须站到窗台上开启窗户,这时,附加在窗台上的栏杆本身高度应达到0.9米,如果窗台太低,住户往往会无意识攀登到窗台上,不宜简单附加低栏杆,否则危险是没有充分杜绝的。
以固定窗作为低窗台的防护措施时,仍有危险存在
最近,采用低窗台或落地窗的住宅越来越多,有若干情况存在安全问题。如固定窗框强度不够,使用者轻趴在窗框上会导致玻璃破裂;落地窗仅用固定玻璃,没有必要的防护,儿童玩耍、椅子翻倒等正常活动会碰破玻璃,造成险情;在高层住宅的高层套型中采用落地窗时,如果没有必要的防护设施,老年人普遍反映外眺时眩晕。类似情况只要引起投诉,设计人员就
要承担一定责任。同时,根据国外相关规范和我国部分地区标准,2001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斜屋顶下可居住空间技术规程》提出:“当斜屋顶窗的单块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时,应采用安全玻璃”。因此,设计固定扇落地玻璃窗时,务必采取确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封闭阳台的栏杆,不可采用窗台的高度
关于阳台,《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米。中高层、高层住宅的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米”。比窗台护栏要求0.9米高些。规范编制的初衷是,阳台往往三面临空,是全家向外眺望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对栏杆的防护要求应该高些。近年来阳台封闭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工程在设计阶段就按照封闭阳台设计,并认为封闭阳台的栏杆高度可按窗台要求降低。但在施工图审查或工程监理中经常引起争议。质检和监理部门明确认定阳台是阳台,窗户是窗户,指出如果将阳台当窗户,工程图中出现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比如面积计算、日照间距、窗地比指标等。一些工程设计虽然按封闭阳台设计,实施时仍然交给住户自行处理,引起事故或纠纷使设计者十分被动。所以应考虑到,封闭阳台并没有改变阳台三面临空,是全家向外眺望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等性质,并且阳台是否封闭应是住户自己的选择,目前封闭的阳台日后敞开的可能性完全存在,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减少或降低标准,因此封闭阳台的栏杆决不可采用窗台的高度
楼梯扶手
扶手数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2.1:六、楼梯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6.3.3:楼梯段宽度大于3000MM时宜设中间扶手。 扶手高度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2.1: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浅量起不宜小于0.9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住宅设计规范》4.1.3:楼梯?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6.3.5: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3.6.5: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8.2.4:楼梯应设置坚固、连续的扶手,高度不应低于0.85M。 阳台栏杆
*《住宅设计规范》3.7.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措施。
*《住宅设计规范》3.7.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的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
*《住宅设计规范》4.2.1外廊、内天井、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同上。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2.4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5.3 结构性能
5.3.1 栏杆、扶手与梯段安装完毕后,其结构承载能力应能承受GBJ9规定的水平荷载0.5KN/M,最大允许挠度值不应超过H/100(H为扶手高度).
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 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
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 距不应大于0.11m;
5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 大于0.11m。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3.7.4: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M,内侧不应设支撑,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0.11M。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6.2.3: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
6.6 台阶、坡道和栏杆
6.6.1 “室内台阶步数不应少于2级”,从安全考虑应设2级以上,但目前在住宅或公共建筑大空间中营造相对独立空间升一级或降一级的情况很常见,应采取一些注意安全的措施。台阶高度超过0.70m(约4~5级,4×0.15=0.60m)且侧面临空时,人易跌伤,故需采取防护措施。
6.6.3 第2款阳台、外廊等临空处栏杆高度应超过人体重心高度,才能避免人体靠近栏杆时因重心外移而坠落。据有关单位1980年对我国14个省人体测量结果:我国男子平均身高为1656.03mm,换算成人体直立状态下的重心高度是994mm,穿鞋子后的重心高度为994+20=1014mm,因此在国标《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中规定:“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得低于1050mm”,故本条规定24m以下临空高度(相当于低层、多层建筑的高度)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超过24m临空高度(相当于高层及中高层住宅的高度)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对于高层建筑,因高空俯视会有恐惧感,所以加高至1.10m。注中说明当栏杆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按正常人上踏步情况,人很容易踏上并站立眺望(不是攀登),此时,栏杆高度如从楼地面或屋面起算,则至栏杆扶手顶面高度会低于人的重心高度,很不安全,故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见图6.6.3-1。
第4、5款为保护少年儿童生命安全,他们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应采用防止攀登的构造,如不宜做横向花饰、女儿墙防水材
料收头的小沿砖等。做垂直栏杆时,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以防头部带身体穿过而坠落。近几年,在商场等建筑中,有的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在0.20m左右,时有发生儿童坠落事故,因此少年儿童能去活动的场所,单做垂直栏杆时,杆件间的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见图6.6.3-2。
本条也参照了ISO/DIS 12055《房屋建筑——建筑物的护栏系统和栏杆》标准。
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住宅楼梯、栏杆、扶手
本标准规定了住宅楼梯金属栏杆、金属、塑料或木制扶手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楼梯金属栏杆、金属、塑料或木制扶手。
2 引用标准
GBJ96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JGJ37 建筑设计通则(试行)
GB1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JGJ1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GBJ301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BGJ10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术语
3.1 楼梯由一个或若干连续的梯段和平台的组合,用以连接不同标高的建筑平面。
3.2 踏步(Step)踏步面和踏步踢板(或不带踢板)组成的梯级.
3.3 扶手(Handrail)附在墙上或栏杆上的长条配件.
3.4 栏杆(Balustrade)布置在楼梯和平台边缘有一定刚度和安全度的栏隔设施.
3.5 楼梯井(Stair Well)四周为梯段和平台内侧面围绕的空间。
4 产品分类
4.1 按材料分金属、硬质木材和组合材料的栏杆、扶手。
5技术要求
篇二:护栏设计标准
1.室内外平台、楼梯、坡道护栏设计标准
1.1 平台护栏高度(扶手上平面距地面):900mm-1200mm;
1.2护栏立柱垂直间距≦1200mm,玻璃护栏立柱垂直间距≦1000mm;
1.3.护栏立杆垂直间距≦110mm;
1.4扶手与上横杆平衡间距≦110mm,下横杆与地面平衡间距≦110mm;
1.5 管壁的要求:扶手、立柱≧1.4mm;横杆≧1.2mm;立杆≧1.0mm;
1.6 型材饰面:采用阿克苏室外粉高温静电粉末喷涂或氧化电泳的着色生产工艺,颜色按工程设计;
1.7 生产工艺:采用古典插扣快速组合生产工艺,无需焊接、丝接和角码连接;
1.8玻璃护栏技术要求:采用钢化夹胶安全玻璃,厚度12mm,嵌入深度12mm,玻璃四边采用三元乙丙胶条镶嵌;
1.9施工安装技术要求:扶手与墙立面采用铝压铸件内膨胀栓固定,立柱与地面采用铝质连接件内膨胀栓固定。
1.10护栏整体均布荷载≧1000N/m;
1.11管材常用规格
扶手:100mm×50mm×1.2mm、95mm×45mm×1.4 mm、80mm×50mm×1.2mm、80mm×40.5mm×2.0 mm、
70mm×46.9mm×1.2mm、70mm×46.9mm×1.4 mm、80mm×46.9mm×1.4 mm、69mm×46.9mm×1.2mm、70mm×40mm×1.2 mm;
立柱:56.5mm×56.5mm×1.2 mm、60mm×56.5mm×1.2 mm、56.5mm×45mm×1.2mm、49.5mm×49.5mm×1.5 mm、44mm×37.5mm×1.5 mm;
横杆:44mm×37.5mm×1.5 mm、30mm×26.9mm×1.2mm;
立杆:25mm×24mm×1.0 mm、24mm×20mm×1.0 mm.。
适应范围:适应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室内外楼梯、阳台、落地窗、自动电梯开口、玻璃幕墙护栏和挑台、连廊、中庭跑马廊、大桥、交通道路隔离、湖滨、河岸、上人屋面护栏等。
2.室内飘窗护栏设计标准
2.1 飘窗护栏高度(扶手上平面距地面):800mm-900mm;
2.2 护栏立柱垂直间距≦2000mm;
2.3 护栏立杆垂直间距≦110mm;
2.4 扶手与上横杆平衡间距≦110mm,下横杆与地面平衡间距≦110mm;
2.5 管壁的要求:扶手、立柱≧1.4mm;横杆≧1.2mm;立杆≧1.0mm;
2.6 型材饰面:采用阿克苏室外粉高温静电粉末喷涂或氧化电泳的着色生产工艺,颜色按工程设计;
2.7 生产工艺:采用古典插扣快速组合生产工艺,无需焊接、丝接和角码连接;
2.8 施工安装技术要求:扶手与墙立面采用铝压铸件内膨胀栓固定,立柱与地面采用铝质连接件内膨胀栓固定。
2.9 护栏整体均布荷载≧500N/m;
2.10 管材常用规格:
扶手:69mm×46.9mm×1.2mm、70mm×46.9mm×1.2mm、51mm×38mm×1.4mm、36mm×33mm×1.2 mm;
立柱:56mm×56mm×2.0 mm;44mm×37.5mm×1.5 mm;44mm×32mm×1.4 mm; 横杆:30mm×26.9mm×1.2mm;
立杆:24mm×20mm×1.0 mm.
适应范围:适应于民用建筑室内飘窗及幼儿园活动场所等。
3. 空调护栏设计标准
3.1 空调护栏高度(扶手上平面距地面):600mm—900mm;
3.2 护栏立柱垂直间距按照工程设计长度划分;
3.3 横杆平衡间距≦20mm—500mm;
3.4管壁的要求:立柱≧1.5mm;横杆≧1.0mm;
3.5型材饰面:采用阿克苏室外粉高温静电粉末喷涂或氧化电泳的着色生产工艺,颜色按工程设计;
3.6 生产工艺:采用古典插扣快速组合生产工艺,无需焊接、丝接和角码连接;
3.7 施工安装技术要求:横杆与墙立面采用铝压铸件内膨胀栓固定,立柱与地面采用铝质连接件内膨胀栓固定。
3.8 护栏整体均布荷载≧500N/m;
3.9 管材常用规格:
立柱:49.5mm×49.5mm×1.5mm、44mm×37.5mm×1.5mm;
横杆:60mm×45mm×1.5 mm、50mm×25mm×1.0 mm、24mm×20mm×1.0 mm. 适应范围:适应于民用建筑室外空调及建筑外墙装饰等。
4. 围墙护栏设计标准
4.1 围墙护栏高度(立柱上端距地面):1200mm、1500mm、1800mm、2000mm;
4.2 立柱垂直净间距2000mm、2500mm、3000mm;
4.3 立杆垂直间距110mm—120mm;
4.4 立杆上端距立柱上端间距50mm,立杆下端距地面50mm;
4.5 二道横杆的布局:上横杆距立杆上端200mm;下横杆距立杆下端150mm;
4.6 三道横杆布局:上横杆距立杆上端200mm,下横杆距立杆下端150mm,中横杆与上横杆间距120mm-150mm;
4.7 管材常用规格:
立柱:100mm×100mm×2.0mm、80mm×80mm×2.0mm、56mm×56mm×2.0 mm;U型横杆:60mm×45mm×1.5 mm;50mm×34mm×1.5mm;
立杆:70mm×25mm×1.0 mm、46mm×20mm×1.0 mm、35mm×35mm×1.0 mm、25mm×24 mm×1.0 mm、24mm×20
mm×1.0 mm、19mm×19mm×1.0 mm、16mm×16mm×1.0 mm、D22 ×1.0 mm.
4.8型材饰面:采用阿克苏室外粉高温静电粉末喷涂或氧化电泳的着色生产工艺,颜色按工程设计;
4.9 生产工艺:横杆与立杆采用穿插拉铆固定连接方式,避免焊接、丝接和角码连接;立柱与横杆采用铝压铸连接件固定;
4.10 施工安装技术要求:横杆与墙立面或立柱采用铝压铸件内膨胀栓固定,立柱与地面采用镀锌钢质连接件内膨胀栓固定,或预埋固定。
4.11 护栏整体均布荷载≧500-1000N/m;
适应范围:适应于公园、社区、别墅、工厂、学校、工业园区、变电站等需要透绿、装饰、围护的场所。
5. 花坛草坪护栏设计标准
5.1护栏高度(立柱上端距地面):500mm、600mm、700mm、800mm;
5.2 立柱垂直净间距2000mm、2500mm、3000mm;
5.3 立杆垂直间距110mm—150mm;
5.4 立杆上端距立柱上端间距50mm,立杆下端距地面50mm;
5.5 护栏水平荷载≧500N/m;
5.6 管材常用规格:
立柱:100mm×100mm×2.0mm、80mm×80mm×2.0mm、56mm×56mm×2.0 mm; U型横杆:60mm×45mm×1.5 mm;50mm×34mm×1.5mm;
立杆:70mm×25mm×1.0 mm、46mm×20mm×1.0 mm、35mm×35mm×1.0 mm、25mm×24mm×1.0mm、24mm×20mm×1.0
mm、19mm×19mm×1.0 mm、
17mm×17mm×1.0 mm、D22 mm×1.0 mm;
5.7 型材饰面:采用阿克苏室外粉高温静电粉末喷涂或氧化电泳的着色生产工艺,颜色按工程设计;
5.8 生产工艺:采用铣孔拉铆固定连接方式,避免焊接、丝接和角码连接;
5.9 施工安装技术要求:横杆与立柱采用铝压铸件内膨胀栓固定,立柱与地面采用镀锌钢质连接件内膨胀栓固定,或预埋固定。
5.10 护栏整体均布荷载≧500N/m;
适应范围:适应于公园、社区、别墅、工厂、学校、路边等需要绿化围护的不同的场所。
6. 护栏大门设计标准
6.1护栏大门高度(大门最高点端距地面):1200mm、1500mm、1800mm、2000mm、2500 mm、2700mm 、2900mm;.
6.2 大门宽度(门柱垂直净间距)1200mm-4500mm(依照工程设计);
6.3 立杆垂直间距110mm—120mm;
6.4 立杆上端距立柱上端间距50mm,立杆下端距地面50mm;
6.5 二道横杆的布局:上横杆距立杆上端200mm;下横杆距立杆下端150mm;
6.6 三道横杆布局:上横杆距立杆上端200mm,下横杆距立杆下端150mm,中横杆与上横杆间距120mm-150mm;
6.7 四道横杆布局:上横杆距立杆上端200-300mm,下横杆距地面50mm,上两道横杆间距120mm-150mm,上两道横杆间距120mm-150mm;
6.8 管材常用规格:
立柱:100mm×100mm×2.0mm、80mm×80mm×2.5mm、56mm×56mm×2.0 mm;U型横杆:60mm×45mm×1.5 mm;50mm×34mm×1.5mm;
立杆:70mm×25mm×1.0 mm、46mm×20mm×1.0 mm、35mm×35mm×1.0 mm、25mm×24 mm×1.0 mm、24mm×20
mm×1.0 mm、19mm×19mm×1.0 mm、16mm×16mm×1.0 mm、D22 ×1.0 mm.
6.9型材饰面:采用室外粉高温静电粉末喷涂或氧化电泳的着色生产工艺,颜色按工程设计;
6.10生产工艺:大门边框采用专用连接件铆固定连接,横杆与立杆采用铣孔穿插拉铆固定;
6.11施工安装技术要求:大门边框与墙立面或立柱采用不锈钢铰链连接固定,立柱与地面采用镀锌钢质连接件内膨胀栓固定,或预埋固定。
6.12 护栏整体均布荷载≧1000N/m;
篇三: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
一、关于栏杆概念的明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 ) 临空高度在(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0mm;
说明:阳台、外廊等临空处栏杆高度应超过人体重心高度,才能避免人体靠近栏杆时因重心外移而坠落。据有关单位1980年对我国14个省人体测量结果:我国男子平均身高为1656.03mm,换算成人体直立状态下的重心高度是994mm,穿鞋子后的重心高度为994+20=1014mm,因此在国标《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中规定:“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得低于1050mm”,故本条规定24m以下临空高度(相当于低层、多层建筑的高度)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0mm,超过24m临空高度(相当于高层及中高层住宅的高度)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0mm,对于高层建筑,因高空俯视会有恐惧感,所以加高至1100mm。
注中说明当栏杆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220m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450mm的可踏部位,按正常人上踏步情况,人很容易踏上并站立眺望(不是攀登),此时,栏杆高度如从楼地面或屋面起算,则至栏杆扶手顶面高度会低于人的重心高度,很不安全,故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100mm高度内不宜留空;
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110mm;
5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110mm。
二、护栏设计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住宅楼梯金属栏杆、金属、塑料或木制扶手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楼梯金属栏杆、金属、塑料或木制扶手。
2 引用标准
GBJ96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JGJ37 建筑设计通则(试行)
GB1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JGJ1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GBJ301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BGJ10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术语
3.1 楼梯由一个或若干连续的梯段和平台的组合,用以连接不同标高的建筑平面。
3.2 踏步(Step)踏步面和踏步踢板(或不带踢板)组成的梯级.
3.3 扶手(Handrail)附在墙上或栏杆上的长条配件.
3.4 栏杆(Balustrade)布置在楼梯和平台边缘有一定刚度和安全度的栏隔设施.
3.5 楼梯井(Stair Well)四周为梯段和平台内侧面围绕的空间。
4 产品分类
4.1 按材料分金属、硬质木材和组合材料的栏杆、扶手。
5技术要求
5.1.1 室内共用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中心线量起至扶手上皮不宜低于900㎜.水平扶手超过500㎜长时,其高度不宜低于1000㎜.
5.1.2 室外共用楼梯栏杆高度不宜低于1050㎜,中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0㎜.
5.1.3 楼梯井宽度大于200㎜时,不宜选用儿童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垂直杆件之间净空不应大于110㎜.
5.1.4 栏杆、扶手上下或平面转接时,宜保持衔接。
5.2 材料
5.2.1 原材料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5.2.2 制做栏杆、扶手的原材料,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或试验报告,进场时应按批号分批验收。没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必须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物理、化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5.3 结构性能
5.3.1 栏杆、扶手与梯段安装完毕后,其结构承载能力应能随受GBJ9规定的水平荷载0.5Kn/m,最大允许挠度值不应超过h/100(h为扶手高度).
5.4 外观质量
5.4.1 各栏杆、扶手连接处(焊接、螺丝连接)应牢固。金属栏杆与金属、塑料或硬质木材扶手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5.4.2 产品表面应光洁,不应有毛刺、焊渣及明显锤痕等外观缺陷。
5.4.3 栏杆的装饰件切割部位,必须锉平磨光,边角保持整齐,不得留下切割痕迹.
5.4.4 栏杆、扶手直线部位应调直,曲线部位应保持流畅光滑,花型一致.
5.4.5 金属栏杆、扶手在涂防锈漆前,应清除锈蚀、油污。木制扶手应油漆防腐。漆层应均匀、牢固,不应有明显的堆漆、漏漆等缺陷。
三、 阳台栏杆(板)高度的规定
阳台栏杆(板)高度,六层及以下不低于1050,六层以上不低于1100,高层建筑不高于1200.栏杆(板)高度从阳台地面至栏杆(板)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高度低于450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可踏面)计算.
国标--《住宅设计规范》关于阳台栏杆的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03修订版)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3.7 阳台
3.7.1 每套住宅应设阳台或平台。
3.7.2 阳台栏杆设计应防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110m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
措施。
3.7.3 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0mm。封闭阳台
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杆净高要求。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的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
3.7.4 阳台应设置晾、晒衣物的设施;顶层阳台应设雨罩。各套住宅之间毗连的阳台应设分户隔板。
3.7.5 阳台、雨罩均应做有组织排水;雨罩应做防水,阳台宜做防水。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220m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450mm的可 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参照强制标准要求施工,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0mm,高层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0mm.栏杆离地面100mm的高度内不应留空.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居住建筑;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 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0mm。
公共建筑;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0m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
四、楼梯栏杆规范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 设计基本规定
4.2.4 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0m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0mm;
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100mm高度内不应留空;
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3.1 公 共 建 筑《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一87
3.1.4 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6.5 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600m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10mm。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200m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150mm,宽度不应小于260mm。
四、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 99一86
6.3.5 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
楼梯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
3.2 居住建筑《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一1999
3.7.2 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110m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7.3 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 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0mm。
3.9.1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900mm时,应有防护设施。
4.1.2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0m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0m。 4。1.3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0m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75m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900m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500m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0m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110m.
五、阳台栏杆验收标准汇编
关于栏杆高度、窗台高度的有关规范条文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来自: 小龙 文档 网:围栏设计规范)003版
3.7.2 阳台栏杆设计应防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110m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7.3 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0mm。封闭阳台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杆净高要求。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的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
3.9.1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900mm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度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900mm。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条文说明
阳台是儿童活动较多的地方,栏杆(包括栏板局部栏杆)的垂直杆件间距若设计不当,容易造成事故。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栏杆垂直净距应小于110mm,才能防止儿童钻出。同时为
防止因栏杆上放置花盆而坠落伤人,本条要求可搁置花盆的栏杆必须采取防止坠落措施。
3.7.3 根据人体重心和心理要求。阳台栏杆应随建筑高度增高而增高。封闭阳台没有改变人体重心稳定和心理要求。因此,封闭阳台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杆净高要求。对中高层、高层住宅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阳台要求采用实心栏板的理由,一是防止冷风从阳台门灌入室内,二是防止物品从栏杆缝隙处坠落伤人。此外,中高层、高层住宅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封闭阳台的现象很普遍,透空的栏杆难以封闭。
3.9.1 没有邻接阳台或平台的外窗窗台,如距地面净高较低,容易发生儿童坠落事故。本条要求当窗台距地面低于900mm时,采取防护措施。有效的防护高度应保证净高900mm,距离楼(地)面450mm以下的台面、横栏杆等容易造成无意识攀登的可踏面,不应计入窗台净高。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6.6.3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0m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0m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220m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450m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100mm高度内不宜留空;
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110mm;
5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110mm。
6.10.3 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和易于维修、清洗;
2 当采用外开窗时应加强牢固窗扇的措施;
3 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000mm;
4 临空的窗台低于80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由楼地面起计算不应低于800mm; 5 防火墙上必须开设窗洞时,应按防火规范设置;
6 天窗应采用防破碎伤人的透光材料;
7 天窗应有防冷凝水产生或引泄冷凝水的措施;
8 天窗应便于开启、关闭、固定、防渗水,并方便清洗。

更多推荐
栏杆,高度,阳台,采用,扶手,要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