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喻缦云)
龙源期刊网
农产品“天花板”价格与“地板”价格的矛盾及解决对策
作者:郭子欣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2期
【摘 要】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粮价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粮食价格面临国际粮价的压力,国际粮价成为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天花板;而另一方面,国内粮食的生产,由于生产成本使得粮食的成本价格不断高涨;地板的抬升,天花板的下降,造成了农业生产利润的不断降低,针对反映在农产品价格上面的农业生产的种种矛盾,文章认为应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关键词】天花板价格;地板价格;农产品价格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内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对国内影响也不断扩大。2004 年以后,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全面放开,国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来保护农业发展。但近年来,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逐渐走低,国内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高企,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农民增产不增收,粮食收储财政压力也日渐扩大,新时期农产品价格矛盾亟待破解。
一、农产品的天花板价格下降
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外大宗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比重逐渐上升,“洋面”“洋油”“洋米”等大量充斥着中国市场,甚至在国内的小城镇也屡见不鲜。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0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79.2亿美元,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013.9亿美元,其中进口1258.6亿美元,出口755.3亿美元。短短17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扩大倍,伴随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增加7倍多,海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影响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在国家“以粮为纲”的政策指导下,我国国内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017年,达到12358亿斤。市场经济下,商品粮必须通过出售才能取得其价值,粮食丰收,面临竞争加大。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价格,国外大宗农产品价格在市场上构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天花板。因为作为低价格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我国居民对口粮的需求有限,而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在利润追求下,为尽可能缩减成本,总是追求低的原料成本,所以农产品价格无法高于海外农产品完税价格,否则就会出现销售困难。

更多推荐
价格,农产品,农业,粮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