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发(作者:)

铁路隧道浅埋段下穿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 吴小策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 摘要:浅埋隧道下穿城市道路在铁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点,文章通过对某隧道出口下穿城市道路的设 计措施与施工方法的研究,探讨了隧道浅埋下穿道路的设计与施工要点,为同类问题提供实例参考。 关键词:浅埋隧道;下穿城市道路;铁路建设;支护参数;沉降监测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 1)33-0052-03 一、工程概况 量0,317m3/d。 某双线铁路隧道位于山东省沿海地区,隧道全长 5505.0m,最大埋深129.3m,隧道设一个斜井,与隧 道轴线呈50。夹角往左延伸,斜井长580.0m。隧道出 口位于市区内,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埋深较浅,并且 分别下穿风凰台路、楚风三街与只楚路(见图1)。 地质情况为:杂填土、细砂、粗圆砾土、片麻状细粒 图1隧道出霄下穿城市道路平面图 黑云二长花岗岩、大理岩、变粒岩等, 浅埋地段,洞 身穿越地层岩体较破碎,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坍塌 二、设计加强措施 冒顶,地下水位埋深3.0米左右,地下水位线位于洞 浅埋隧道下穿城市道路是隧道施工中需要高度重 身位置,赋水量较大。正常涌水量405m。/d,单位涌水 视的问题。如何保证隧道下穿工程安全施工和道路通 b i t CortexU-M3内核,90MDIPS@72MHz,384K Flash 【I1.国外电子元器件,2008,(10). 程序区,64K SRAM区,3路SPI(18Mbps),2路12C, 【5】DALLAS.DS1302.data sheet[DB/OL].http://datasheets. 5 ̄USART,I ̄USB,l路CAN,51个通用I/0。丰富的 maxim—ic.com/en/ds/DS1302.pdf,REV120208. 硬件资源足以满足以上外围设备选型的要求。 【6】张海忠,又 先明,等.基于PIC18单片机的RS485/CAN 智能转接器的设计Ⅱ】.元器件与应用,2007,(7l 四、结语 ANALOG DEVICES,ADM2587E.data sheet[DB/OL].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带式输送机监护 http://www.analog.com/static/imported—files/zh/data— 系统的硬件设计部分,为以后的软件调试图像处理算 shee ̄/ADM2582E_2587E__cn.pdf,2009. 法提供了硬件平台。O 【8]匿名.sD卡在单片机上的应用[DB/OL].http://www. dzjs.net/hmfl/zonghqishu/2009/l130/3981.html,2009—1 1— 3 0. 参考文献 【9】SOLOMON SYSTECH.SSD1306 data sheet[DB/OL]. 【11】 Texas Instruments.TVP5150 data sheet[DB/OL]ahttp://fo— http://www.adafruit.com/datasheets/SSD1306.p 2008—4. CL15.ti.com/lit/ds/symlinkJtvp5150.pdf,2006 【l0】TI.STM32F103xD data sheet[DB/OL].htrp://www.st.corn ̄ 【2】蒋陈铭,史小军.基于TVP5150的低功耗视频解码模块 intemet/com/TECHNICAL_RESOUR.CES/TECHNI—‘ U] 电子工程师,2008,(4)- CAL-工ITERATURE/DATASHEET/CDOO191185.pdf, 【3】RAMTR.ON.FM25H20 data sheet[DB/OL].http://ram— 2011-4. tron.com/files/datasheets/FM25H20_ds.pdf,2010. 【4]赵振华,杨小庆.串行FRAM FM25H20原理及其应用 (责任编辑:周加转) 52 O中围高新酶} k 201 1.11 

车安全,是设计中的难点。该隧道下穿凤凰台路,采 用暗挖法施工,埋深较浅,施工中容易产生地面沉降 或开裂,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目前明挖段尚未完成 施工图设计,下穿楚风三街、只楚路拟采用明挖法通 过,须要考虑道路临时改移或中断交通等方法施工。 (一)加强支护措施 隧道出口段下穿凤凰台路段采用暗挖通过,对此 设计中下穿凤凰台路衬砌采取了加强措施,主要为: 初喷混凝土厚度30cm,钢架采用I 22a,间距0.5m每 榀;二衬拱墙60am,仰拱70cm,二衬采筋采用 25的 主筋,间距150mm。详见表1: 表1加强支护参数表 超溉 P 扔羯支护 次衬砌 喷混 钢筋 小导管 大管棚女108 锚秆 钢架 凝士: 嘲 拱墙 伸拱 厚度 网格 (∞) (cm) 纵向 设鼹 环向 设嚣 设置 间距 长度 阃 (锄) 问距 规格 间距 部位 间距 部位 部位 (m) for) 距 (cm) 2.o吐/ 拱部 4Ocm/ 拱部 20× 拱、 1.2 l 30 × 4 n 5 60 70 环 l44 根 144。 20 墙 LO 22a C二)超前大管棚 超前支护拱部采用 1 59大管棚,环向间距 40cm,设置里程为DK210+510 ̄DK210+580。 长管棚需设置导向墙,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 截面尺寸为lm*lm,要保证其基础稳定性。为保证长 管棚施工精度,导向墙内设2榀118工字钢架,钢架外 缘设 140壁厚5mm导向钢管,钢管与钢架焊接。钢架 各单元由连接板焊接成型,单元间由螺栓连接,接头 处焊缝高度:腹板h =gmm,翼缘hf=12mm。 长管棚设计参数: 1.钢管规格;热扎无缝钢管及钢花管,外径 159ram,壁厚8mm。每节钢管两端均预加工成外丝扣, 以便连接接头钢管。 2.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3。。 3.’注浆材料:水泥浆或水泥一水玻璃等双液浆。 (三)超前小导管 1.小导管设计参数: (1)材料:钢管采用外径42mm、厚3.5mm的热轧 无缝钢管。为便于超前小导管插入围岩内,钢管前端 宜做成尖锥状,尾部焊上箍筋。 (2)间距:导管环向间距为40cm/根,纵向相 邻两排的水平投影搭接长度不小于lOOcm;外插角: 5。~l0。。 (3)水泥浆液水灰比:1:l(重量比),浆压 力:0.5~1.OMPa。 2.小导管施工要求: (1)小导管安设一般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 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 ̄5mm,然后将 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 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 (2)小导管安设后应对开挖工作面进行喷混凝 土封闭,厚度为10~15cm。封闭范围为开挖工作面及 临近开挖工作面3m范围的环向开挖面。 (3)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 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 (4)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 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 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 (5)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 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 (6)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 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 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 三、施工及监测 (一)施工方法 一般浅埋隧道下穿道路适用的开挖方法有:cD及 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下导洞法、三台阶临时仰拱 法。 CD法第一分部一次开挖方量近80m。,最大一段爆 破用药量较大,很难达到既有隧道底板最大质点振速 4cm/s,故不予考虑。 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因工序过于繁琐且较少应 用于硬岩,故不优先采用。 下导洞法的优点是:掏槽眼(爆破用药量最大) 位置距两隧间岩板较远,安排掏槽眼用药量时余地较 大。缺点是;爆破顺序自下而上,历次爆破均对两隧 间岩板有扰动;初支钢架在开挖完成后一次形成,开 挖过程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将难于控制。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的优点是:爆破顺序自上而 下,上台阶爆破完成后,中下台阶爆破不会对两隧间 岩板产生较大扰动;初支钢架分三步形成,开挖工程 中能及时控制围岩变形,便于紧急情况时采取应急措 施。缺点是:掏槽眼(爆破用药量最大)位置距两隧间 岩板较近,安排掏槽眼用药量时受限较大。 隧道下穿凤凰台路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 (图2、图3)。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施工中应注 意以下几点: 1.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 

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开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爆破时 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3.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 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4.工序变化处之钢架应设锁脚钢管,以确保钢 架基础稳定。 5.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 固。 6.应注意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临时仰供每两榀钢架架设一榀。 7.复合式衬砌段在施工时,须按有关规范及标 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进 行分析,确定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及调整支护参数。 图2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正 图3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纵 面图 断面图 (二)沉降监测 目前暗挖段开挖由DK210+580开挖至DK210+550, 从地表沉降观测看,累计沉降达 ̄U7cm,地表及附近 墙角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见图4)。掌子面从开挖 一直出现涌水。水从超前水平钻孔中渗流出来,水量 不大,但一直未有间断(见图5)。 图4路面裂缝 图5隧道涌水情况 初步确认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了路面及墙 角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通过对一个月的地表沉降 观测数据分析,・目前地表沉降值趋于稳定,沉降速率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减小(见图6、图 7)。目前涌水量及裂缝的发展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但仍需做好监控量测。 ¨。 黜 ㈣ 冀㈣ 图6地面累计沉降 图7地面沉降速率 四、结语 对于浅埋隧道下穿城市道路情况,设计与施工中应 高度重视,对隧道施工的风险要早判断,提前做好应对 措施。根据该隧道的设计及施工经验,总结如下: 1.浅埋隧道下穿道路施工应坚持“管超前、短 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根据目前隧道出口的施工经验,地下水位较 高时,易发生围岩变形,进而影响地面沉降,为确保 施工和公路行车安全,应加强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预 测,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井点降水等措施,有 效控制地下水对隧道的影响,防止塌方。 3.拱脚及墙脚处钢架底部必须按设计要求打设 锁脚锚杆,钢架架设基础要牢固,钢架底部沿隧道纵 向各设一道槽钢。槽钢纵向应焊接成整体,防止产生 不均匀沉降,确保钢架基础稳定,限制拱顶变形,钢 架与岩面间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填塞密实,以免钢架出 现点支撑。 4.下穿道路路段施工时应对地表监测数据进行 分析和预判,必要时可对城市道路进行注浆等加固措 施,提高路基的刚度,降低地层对地下施工的敏感 性,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单液浆。o 参考文献 [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1】S】.中国铁道出版 社,2009. 【2】中国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 204-2008)【s].中国铁 道出版社,2008. 【3】雷位冰.温福铁路璃头岭隧道下穿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8). f4】张鹏,谭忠盛.浅埋隧道下穿公路引起的路面沉降控制 基准Ⅱ】.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5 1 [Sl孙学斌,莫继禄.下穿公路的软基浅埋隧道施工技术研 究【n.西部探矿工程(增刊),2005. 【6】杨奎,王英学,刘大园.铁路隧道下穿公路隧道段的施工 力学数值模拟【I】.岩土工程,2007,(4). (责任编辑:周加转) 


更多推荐

隧道,施工,注浆,开挖,下穿,钢架,设计,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