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

简论“好不好”

现代汉语中的“好不好”实际上有三个,以下分别记为“好不好1”“好不好2”

和“好不好3”。

“好不好1”在句中做谓语,它所在的小句表示征求对方意见,例如:

① 你说这样做好不好啊?

例句中表示说话人向听话人征求对所做(或者打算做)事情的意见或者评价。

“好不好2”只出现在祈使句中,例如:

② 咱们去看电影吧,好不好?

③ 你跟老师去拿材料吧,好不好?

用在祈使句中的“好不好2”还是表示询问,不过此时说话人更希望得到肯定

的答复。从句法形式上看,”好不好2”单独成句。

“好不好2”一般都能用“好吧”替换,而且基本意义保持不变。试比较:

④a.咱们周末去看看老师吧,好不好?

④b.咱们周末去看看老师吧,好吧?

虽然“好不好1” “好不好2”出现的句法位置不同,但是它们都不与过去的时

间相联系,而“好不好3”却只出现在表过去事件的小句之后,例如:

⑤ A: 你怎么没给我打电话呢?

B: 我去北京了,好不好?

说话人B去北京是已经发生的事件,显然“好不好”不是征询意见或是祈求听

话人做某事。

“好不好3”已经没有了词汇意义,它的意思仅在于表达说话人对相关理由的

强调和对听话人误解自己的不满。再如:

⑥ A: 你怎么把试卷给我扔了?

B: 我不知道还有用,好不好?

说话人B为自己误扔掉A的试卷而强调理由,使用“好不好”是加强这种语

气。同时也表示对自己不被理解的些许不满。

“好不好3”与“好不好2”不同,它不能用“好吧”替换,例如:

⑦ A: 你怎么把试卷给我扔了?

*B: 我不知道还有用啊,好吧?

以上我们根据句法环境和意义上的差别将“好不好”区分为三个,事实上,这

三个“好不好”之间存在相关性。

“好不好1”表示对听话人征询意见,实际上也是一种祈使,以①为例,它出

现的语义环境为:

a.我已经/打算这样做

b.我想请求你为我做的事情或者打算做的事情做出评价或者给予建议。

从“好不好1”所在小句的命题结构来看,“好不好1”也暗含祈使义。

“好不好3”事实上也是由表祈使的用法演化而来。

“好不好3”用在一个表示已然事件的句子之后,显然它不再表示向听话人征

求意见。根据语用合作原则,说话人说出“好不好”并没有提供足量的信息,因此

“好不好3”另有其语用意义。

我们认为,“好不好3”也含有祈使义。说话人不征询听话人的意见,而是祈

求听话人考虑自己的正当理由。以⑤为例,“好不好3”所出现的语义环境为:

a.(我之所以没打电话)是因为我去北京了

b.我希望你能理解

由于听话人之前已对说话人施以质询,因此“好不好3”说出之后也意味着说

话人对听话人有所不满。

(李秉震,河北工业大学人事处;王立伟,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镇南中学)


更多推荐

说话,听话,表示,意见,意义,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