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
SIGHT
/ 视线
走近日本居民生活小区
文_刘少才
扫一扫,分享本文
与欧美等国的民居构成相比较,日本的民居空间设计表现出比较独特的个性。
笔者曾在当海员时多次去过
日本,疫情前又跟团去了一次。因
此,有机会走近并探秘日本居民生
活小区。
有形的资材和无形的自然素材,这
样就使得日本的民居与环境色调
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一致;另一个是
根据人们的视觉和心理特征去进
行有个性的构成设计,使本来狭小
的居住空间能有比较舒适的视觉
感受。这是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
加上比较特殊的文化结构所决定
的,因此,与欧美等国的民居构成
相比较,日本的民居空间设计表现
出比较独特的个性。
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工业
的发达、技术和材料的进步,对日
本人在居住环境构成的观念意识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日本的民
居较之传统的民居有了很大的变
化,这些变化主要在采光、协调环
境和形态处理等方面更为突出。
适的生活空间,因为光和空气的和
谐构成对人们的生存空间来说是至
关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因素。
此外在民居建筑上,他们一
直注重使用天然材料,注意与环境
色彩的协调。近年来虽然不断在
增加一些新的建筑材料,但还是
很重视材料的天然属性和保护环
境色调。比如民居不论室内还室
外,框架多用优良的木材,而且多
保留木材原来的色彩。
日本现代民居走出传统的木
制结构及设计
走近日本的古城旧区老街,笔
者看到旧式民居几乎都是发暗的
木制建筑,有一个像戴着草帽似
的很大的房檐,狭窄的街道上方
布满蜘蛛网似的高压线。
日本早期传统民居大多以当
地土木材料构建,因为当时条件制
约,这些建筑过分强调空间利用,
对色调与光线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更没有将光、色、形结合起来进行
人性化设计,因此传统的日本民居
虽然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厚重、灰
暗、受光性差等因素已经不符合
现代人们居住环境的要求。
而新式民居,在原材料的使
用与生活环境的色彩协调方面,已
经引起业界人士越来越广泛的重
视:建筑材料已不全是木制结构,
墙体下半部为石料或空心砖。色彩
不再是老式民居暗黑色,而是多种
颜色的组合,色彩斑斓。业内人士
总结说,日本民居的建筑构成有两
大基本特征,一是尽可能地科学
运用本地自然材料,这些材料包括
38
2021.02
日本别墅式现代民居
在日本,无论是大小城市,有
钱人都喜欢住独门独院的民居,也
就是人们说的别墅。但是,纵观这
些别墅可不是我们想象那样大、
宽,无限度地占用土地,因为日本
毕竟是一个岛国,寸土寸金。他们
的别墅多为二层,一般不会超过三
层。占地一百平方米左右,再加上
一个院落,一百多平方米较常见。
院里建有车库,种有花草,有休闲
场地及儿童们玩耍的秋千等。门口
过道摆着白色的花盆,里面开着各
色鲜花,五彩缤纷,争先斗妍。别
墅没有围墙,只是一米高的铁筋焊
的栏栅或木制的栏栅,大门口除标
有门牌号码外,多有主人的姓名。
每家院门口几乎都有一个自来水龙
头,接上软管就能浇花草和清洁过
日本现代民居对环境的改善
和利用
日本是个土地资源和物产资源
非常有限的岛国,合理地运用土地
资源非常重要,也间接推动其建筑
业和空间装饰设计产业迅速发展,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
如在光线的利用方面,日本的设计
师会通过巧妙的空间设计,把光线
作为一种材料资源应用在居室构成
装饰之中,让自然光线与环境色彩
融合在一起而构成一个视觉感舒
道和门前卫生及洗车等,所以别墅很舒适,与环境也很协调,而多是
无论是门里门外都是一尘不染。卧室一面的窗子。
别墅内分客厅、厨房、卫生间
和卧室。卧室内无床,基本都保留
日本居民生活小区的高空间
日本民族风情的“榻榻米”。“榻
利用率
榻米”上干净整洁,一尘不染,还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小,
经过了精心装饰,有的再配上纯毛地震多发的地理环境又不太适合
花纹地毯,文化味浓了些。建高层建筑,所以尽管土地寸土寸
住这样现代化的别墅,睡在金,但并不倡导建高层建筑。其小
“榻榻米”上,有的人家还保留着区及居住面积相对紧凑,特别讲
我国东北三大怪之一的“窗户纸糊究对空间的利用。
在外”的传统,因我国是纸的发明
停车场管理
国,那时还没有玻璃,东北人就将
日本是个车轮子上的国家,对
纸糊在木格的外面,是防止室外的
小区的停车场占用面积都是立体
风将纸刮掉。而日本有些人家虽
式的。大型小区几乎都建有停车
然是将纸糊在外,但却是很讲究的
楼,立体停车配备了自动升降平台
花格纸,而他们窗上的木格也做成
和电子控制系统。只需将车辆停放
带有观赏的各种花样,身在其中,
在升降平台上,其余的工作可统统
视线/
SIGHT
交予控制系统完成,既提高了对空
间的利用,又节约了客户时间。
消防系统
日本现代居民区的公共场所,
如绿地、垃圾箱处都有消防水筏
门,如遇有火灾,消防车可随时加
水。小区楼层电梯厅内部也设置了
防火卷帘门和自闭式防火门,可在
火灾发生时起到隔离火灾现场与
电梯井道的作用,不但能有效地
抑制火情的蔓延,还能在火灾扑救
时有效地保障消防电梯的使用,而
平时却不占用任何公共空间。
此外,由于日本地震多发,原
有的高层建筑背面几乎都加装了
室外逃生梯。像宾馆酒店这样的
公众场所,走廊窗户处加装了逃生
绳装置。位于楼体之外的逃生楼
梯与各层楼面相连,灾难发生时提
高了疏散人员的安全系数,也提高
了楼内空间的使用率。
开放式的日本居民生活小区
日本居民生活小区都是开放
式的,没有围墙,四通八达,所以
不需要保安。尽管如此,小区里也
是很安静,因为日本有法律保护个
人的隐私空间,任何人不能在小区
内大声喧哗,汽车更不能在小区随
意鸣笛。小区也很少会有失盗事件
发生,因为到处都有电子眼。
日本居民生活区中这些看似
司空见惯的东西,有些我们是可以
借鉴的,如小区的绿化、逃生梯、
消防栓、建筑耐火材料,甚至开放
式小区等,这也是笔者多次到日本
看居民区的一点体会。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编辑:马张驰
2021.02
39
更多推荐
日本,民居,小区,环境,构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