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

94 J建筑与装潢 

浅谈中国民居建筑与装饰艺术 

文/安赛 

摘要:中国的民居建筑,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及审美观念的差异,加之各地的 

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的不同,因而各地民居的建筑造型、细部装饰也就不尽相同。门窗装饰作为 

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民居装饰风格的一个缩影,也是地方乡土人情和社会文化观念 

的反映。对中国民居建筑与装饰艺术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也能透 

过其表面去追逐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 

关键词:民居建筑;装饰;纹样;造型 

同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百花争艳的民族特色。因 

前言 

民居建筑是人类生产中出现最早,数量也最为庞大的建筑 

而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在世界建筑史上也较为少见。 

“装饰艺术”英文名为“decorationart”。“装饰”这个词泛指 

类别,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生活 

艺术修饰,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而在中国这个 

以及伦理风俗、宗教信仰和当地传统美学观念融入到民居建筑 词指修饰、打扮,最早出现于5-6世纪。“女求作布衣麻履,织 

《后汉书・梁鸿传 )装饰艺 

中,因此,各地的民居带有明显的民俗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 

作筐绩之具。乃嫁,始装饰入门。”(

的民居建筑。 

术时常被归类于艺术,比如绘画与雕塑,是观赏性大于功能性的 

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艺术,其实,装饰艺术和美术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明显的差 

中华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华夏大地上的中华建筑文明, 

别。装饰艺术作品中包含有装饰艺术元素,以作品作为传播媒 

以稳定的形态绵延数千年,并与各地原有古老的文化及地域环 

介,对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例如伊斯兰的建 

就包含了大量由几何纹样或阿拉伯文 

境相结合,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风格,如西北、西 

筑装饰在许多时期和地区,

南地区的乡土建筑,从结构到布局皆与中原地区有甚大的差异, 

字图案为单位,反复连续使用而构成的著名阿拉伯式花样的装饰 

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古代的中 

性纹样;而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由于深受“天人合一”、“道法自 

国人,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为获得理想的生活环境, 

然”等观念的影响,使得“天人合一”的观念逐渐转化为建筑中 

这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建筑除了内 

在建造房屋时,顺应自然,以朴素的生态观来建造自己的居所, 

的各种装饰艺术造型与纹样,

将景观与建筑相联系,与人的理想相联系,融入了大量自然地 

容丰富以外,外观形式也极富特点,这些都是中华文化自立于世 

 

理、人文地理的内涵,从而创造了最适宜人居住的空间,也赋 

界文化之林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令人骄傲的文化遗产。

予了中国民居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人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 

造出了多种多样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虽没有宏大的建 

民居造型与装饰艺术 

中国的民居建筑,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及审美 

筑规模,但却功能合理、因地制宜。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民 观念的差异,加之各地的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的不同,因而,各 

居建筑是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综合 

地民居的建筑造型、细部装饰以及结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例如 

在建筑艺术上形成了具有创造性的维吾尔 

体现,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情况各不相同,各地的民居建筑 

新疆喀什维吾尔民居,

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人们用象征的或现实的手法,把自己的 柱式系统。早期的喀什维吾尔民居,仅在木柱材料的柱头本身作 

心愿、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把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反映到传统 

鼓形、球形或倒六棱柱形等造型,有的甚至无柱头,柱身直接与 

民居的装饰花纹、色彩以及样式等结构中去。例如云南白族的莲 

柱托相连。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其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域文化 

花、傣族的孔雀、大象、槟榔树图案;汉族的蝙蝠、喜鹊、鹤、 的影响,柱头的造型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并在制作工艺上出现了 

灵芝、万字纹、鹿、梅、竹、百合、回纹等,这样,就形成了不 

彩绘和木拼贴技术。在柱身的装饰上,喀什维吾尔民居采用柱裙 

建筑与装潢I 95 

装饰,柱身造型主要为四棱柱;造型装饰要素主要采用植物及花 

州民居在装饰上都比较崇尚精致、完美。徽州民居装饰强调文 

卉纹样或几何图案。总的来说,柱身在整个柱式装饰中,造型及 化内涵,讲究情趣,而徽州本身又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 

装饰纹样相对较简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维吾尔人依据自己 

而当时徽州这种稳定的经济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徽州文化的发展, 

对美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追溯,在柱式的处理 孕育了徽墨、歙砚、程朱理学等文化,在民居建造上受朱熹平 

上大胆地体现出自己的民族特色。新疆喀什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 淡自然的美学思想影响,民居普遍采用青瓦自墙,使得建筑具 

是传统的伊斯兰风格,经过当地维吾尔族传统艺人们坚持不懈地 有质朴简约的设计美感。徽派民居在材料上也少用金石,多采 

代代传承和不断创新,喀什维吾尔民居柱廊造型装饰才得以保 

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石 木、砖等原始材料;在装饰上则体现了 

存和发展,而传统的“师徒传承”的工匠模式也使得这种建筑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沉稳与含蓄。例如在装饰的颜色上, 

化得以保存并发展下去。因此,我们今天要不断发掘有经验的维 徽州民居一般不上色,表面显露出木料材质本身的美感,而木 

吾尔民间艺人,借助于他们的力量把传统工艺传承下去;与此同 

时,还要积极鼓励年轻人参与到对传统工艺制作的学习中,培养 

新一代的艺人匠师。另外,还要将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学校和 

传统艺人相结合,建立新时代的“师徒制”,多渠道地将喀什维 

吾尔民居的柱廊装饰发展下去。 

二 民居纹样与装饰艺术 

门窗是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具有通 

风和透气的作用,同时不同门窗纹样的艺术形式也为人们带来了 

视觉上的享受。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门窗构件是人们平时接触 

最多,感受也最直观的装饰构件。传统门窗的样式种类繁多、图 

案丰富,是民居住宅中最为突出的装饰构件和不可或缺的结构构 

件。在传统建筑中门窗图案有着广泛的设计素材和丰富的寓意, 

使得建筑更多了一份神秘感。例如陕北窑洞的门窗,作为民居装 

饰的一种艺术语言,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装饰样式和文 

化内涵,同时也对华夏文明中传统艺术的创新具有指导意义。首 

先,陕北窑洞的门窗装饰纹样与陕北众多民俗文化艺术形式一 

样,是陕北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特殊装饰形式。在 

陕北窑洞门窗上人们普遍采用的形态内容主要有动物、人物、图 

符、植物等等。有些装饰运用了艺术的变形手法,或写实、或抽 

象,体现了素材本身的形式美感。另外还有陕北窑洞的窗棂子,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窗格子,一般是镶嵌在窗框里面用来装饰 

门面的,有着很强的实用性。这些窗格子的传统构造十分考究, 

上面雕刻有各种花纹和线槽,能够形成许多优美的图案。从现代 

装饰角度去看,一个好的窗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的画框,让生 

活在窑洞里的人可以透过这扇分割优美的画框来观看室外的景 

色。而在建造过程中为增加装饰性和趣味性,时常会创造一些形 

状不同的窗棂,如福寿延年、仙桃葫芦、扇状瓶形、石榴蝙蝠等 

等。陕北窑洞的每一个院落里的窗棂子上都传承了黄土历史文 

化,具有厚实、淳朴、突出人文气息的艺术特征。 

民居与装饰艺术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陕北窑洞的门窗纹样 

上,在徽州古民居的建筑上也有体现。明清时期的徽商富甲一 

方,为了提高声望,大部分徽商衣锦还乡后,一掷千金,大修 

宅院,建造宗祠、牌坊,光耀门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徽 

雕表面的装饰只是涂一层桐油用来防腐。目前,保存原来风貌 

较好的村落主要有西递、宏村、呈坎、唐模等等,这些地方都 

比较完整地保存及体现了徽州民居独特的装饰风格,整体风格 

中既给人简约平和的感觉又精致完美。 

总之,门窗装饰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民 

居装饰风格的一个缩影,传统民居的门窗在建筑中不仅具有隔 

断空间、装饰空间的功能,还带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同陕北 

的窑洞门窗一样,徽州民居门窗的装饰风格也成为徽州乡土人 

情和社会文化观念的反映。 

三、结语 

中国传统民居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神州大地上, 

保存着大量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传统民居是社会民俗综合条件下的文化产物,在民居建筑装饰 

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吉祥观念,通过刻画动物、植物纹样等表 

达吉祥的寓意。民居建筑的装饰是传统文化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它包含了一个地域的民族、宗教、习俗以及传统的审美价值观 

念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对中国民居建筑与装饰艺术的研究 

可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也能透过其表面去追 

逐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老建 

筑被损毁或拆除,古老的民居越来越少,我们应该加强保护传 

统民居建筑,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传统建筑,更是古老的 

中国居住文化的载体。 

参考文献: 

【1]陆晓云.装饰艺术设计【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 

[21郑军中国装饰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陆元鼎,陆琪.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1 992, 

[5]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安赛,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教师。 

编辑:郭艳红 


更多推荐

装饰,民居,建筑,传统,艺术,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