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
[面料知识]唐代织锦装饰纹样
2012-4-19 10:18:33
锦是以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线显花的多重丝织物(现称为缎子织),质地厚重,是丝绸中
最为鲜艳华美的产品。唐代的锦,在艺术上有经锦、纬锦的区别。经锦是汉魏以来的传统
技法,是用二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畦纹组织。纬锦是唐代从西方纺织技
术吸收过来的,大约开始于武则天当政前后,是利用多重多色的纬线织出花纹,虽然织机
比较复杂,但操作方便,且纬线可以随时改换,因此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复的花纹及宽幅的
织品。而且能充分显示丝线的光泽,使唐代丝绸更为灵活多变的纹样、更加丰富多彩的色
调与丝线美丽的光泽交相辉映,创造出如琵琶袋牡丹锦(图1)这样富丽堂皇的织物。
图1
一、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造型特征
联珠纹(图2)是萨珊波斯朝最流行的纹样,在西方艺术东进的大潮中被唐代接纳为
装饰艺术元素,成为唐代织锦纹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非常盛行。它由连续的圆珠构
成,时而成条带状,排列在主纹或织物的边缘,时而做菱格形,其内填以花卉,更常见的
是围成珠圈环绕主纹。主纹多系适合于圆的图形,常有鸟、鹿、猪头、花朵、鸭、鸳鸯等
等。其形象往往相当程式化、抽象化。在唐织锦中,联珠纹代替了汉锦中那种卷云和各种
鸟兽横贯全幅、前后连续的布局法,而以联珠圆圈分隔成各个花纹单元。
图2
团窠纹,就是现在所称的团花,唐代丝织中的一种新产品。是把单位纹样组合成圆形,
并按米字格(或井字)骨骼作规则散点排列的纹样形式。通常在四个团窠纹之间的空间,
缀饰以忍冬纹向四面伸展,所以被称为“四出忍冬”。纹样风格受波斯纹饰影响较大,样式
十分丰富。它常以宝相花为团花的主题,其中宝相花的构成综合了牡丹、菊花等花卉特征,
造型富丽堂皇、丰满工整。现存实物有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红地宝相花纹”
锦。花瓣重叠繁复,富丽而优美,体现盛唐风采。
对称纹,多用动物组成左右相对的格式,这也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花纹。采用的动物有:
更多推荐
纹样,花纹,织锦,排列,装饰,团花,主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