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
Vol.56,No.04
. 2022
DOI:10.3969/.2095-1205.2022.04.51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SWOT分析与策略探究
——以长丰县马郢村为例
付嘉欣 孙 超
(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 230601)
摘 要
通过了解长丰县马郢村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特色、人文风情等情况,分析当地的“三农”问题,并运用态势
分析法分析马郢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旨在通过设计创新改进扶贫发展新方式,综合运用三
产业联合,三产带动一产、学科融合的方式推动实施马郢村的振兴策略和创新发展模式的施行,从而提高乡村知名度,改善
村民生存条件,吸引人才回乡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马郢村;设计扶贫;SWOT分析;马郢计划
中图分类号:
F592
.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
1205
(
2022
)
04
-
154
-
03
马郢村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境内,该村物1.2 乡村振兴战略SWOT分析
产资源丰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内水泥道路覆1.2.1 优势
盖面广,北与陶店村接壤,西与谷大郢村搭界,东南部被(1)政策支持。近年来,长丰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
四树村环抱,地理位置优越。马郢村的农耕土地面积宽对农业农村领域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长
广,以种植业为主。2014年,马郢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丰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兴旺推动现代农业高
源,着力打造以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等农业观光旅游和以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办法》《长丰县2020年农业支持保护
“马郢计划”为核心的研学旅游,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等政策,用以加快补齐农
注。2020年4月,马郢社区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业短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截
录。2020年8月,马郢社区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至目前,长丰县已落实了多项计划,马郢村朝着健康稳定
村名单。2020年11月,马郢社区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的方向发展。(2)乡旅文化。马郢村结合当地的环境进行
名村名单。2021年1月,马郢社区被认定为2020年度安徽发展创新,以文化发展为特色,以体验农耕为内容,以田
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021年3月,马郢社区被命名为园牧歌为形象,将寂寞的杨树林、空荡的田野和杂乱的农
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舍都变成了景点,变成有验可体、有情可寄的资源,马郢
村按照旅游产品的一般规律,结合周边城市的特点,预设
1 马郢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SWOT分析
合理的投入产出,以市民需求为方向,以乡村资源为对象
或背景进行产品设计,推出休闲农业、饮食文化、民俗风
1.1 马郢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状
情、特色民宿等系列旅游项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
1.2.2 劣势
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要素成为战
(1)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马郢村产业链单一。由
略目标的总要求
[1]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马郢村的田
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留村人口多为老年人,年轻
园综合体项目以其独特模式逐步开展。以“政府、个人、
人外出打工,多数村民未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普遍
社会三位一体”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模式——“马郢计划”,
不高,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有限。目前,村内产业
旨在通过田园综合体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具体表现
链较为单一,农业产量产出效率低下,导致农民的收入偏
为:以马郢田园综合体为总揽,细分实施各子项目,加强
低。相对于周边地区而言,农村发展滞后,产业链资源分
环境治理,推动生态修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2]
。2016年,
散,不足以形成多条完整的产业链。(2)创新产业有阻
马郢村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力,品牌效应不明显。“马郢计划”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
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之初的7.48%下降到0,村集体经济
创业,创业项目内容涵盖了农业的大多数领域,但创业项
收入达到154 028元。如今的马郢,社区内各类经营主体有
目仍处于起步阶段,收益较少,且创业项目在实行过程中
33家,总产值达2 230万元,涵盖餐饮、住宿、文创、陶
仍面临阻力。全县区域公用品牌虽然有“长丰草莓”“下塘
艺、扎染、马术、农耕等文化和旅游体验项目。
龙虾”“吴山贡鹅”“下塘烧饼”等,但与全省乃至全国的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攻关研究类课题“十四五”时期皖中圩堡群文化保护利用策略研究(2021CX152);2021年安徽省高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设计扶贫引领下环境设计策略研究——以长丰县马郢村为例”(S2)
作者简介:付嘉欣(2001- ),女,汉族,江西抚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
154
·
..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产业相比,长丰县现有产品类型特色不明显,且未开
拓出独具特色的拳头产品,加上缺乏强有力、全方位的宣
传,使得当地品牌效应不强。
1.2.3 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新战略,
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为了使互联网
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得乡村产业活化,需要
创新“电商”进农村的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和完善现代农
产业及经营体系,为长丰县马郢村现代化农产业提供更好
的外部有利条件与更大的发展空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近些年,马郢村从落后的贫困村转变为全面振兴的新时代
美丽乡村,其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均得到较大提升。
1.2.4 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各大乡村都把握时机推进
农业农村的发展,在有限的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条件下,
竞争将愈加激烈,综合生产成本日趋上升。在这种背景
下,如何更好地利用马郢村的生态资源,结合周边环境,
融合文化创新,打造具有马郢村特色的乡村旅游空间;如
何避免传统村落的复制和象征符号的拼贴,进而升级游客
的体验感,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
2 马郢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结构趋于单一
马郢村内农产品主要为水稻、草莓、葡萄等,产业结
构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
重较小。农村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农民抗市场风险能
力相对较弱,加上农村资源稀缺,基础建设薄弱,农副产
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缺乏从第一产业转化为第二产
业,再带动地域乡村旅游的第三产业的契机。
2.2 村容村貌缺乏特色
马郢村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导下不断发展,其整体风
貌得到一定的改善,国家对乡村的政策支持促使部分青壮
年回乡创业,但多数原住居民还是老年人、妇女和留守儿
童。许多老旧的房屋未得到及时修缮,导致大多数农村的
房屋破败不堪,村内房屋的历史样貌并未完好留存。
2.3 生态环境有待优化
马郢村的农业生产方式粗放,耕地面积较大,在农业
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导致土
壤中有机物质流失,大部分地面黄土裸露在外,绿化面积
少,土地沙化严重,村内环境质量下降。另外,马郢村的
农民通常没有对畜禽进行合理化养殖,畜牧业以散养为
主,动物随地大小便,粪便堆积,导致道路泥泞脏乱。村
内基础设施不完善,未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堆积
在池塘边的生活垃圾腐败未降解,污染土壤,垃圾堵塞在
河流的出入口,导致水体不流通,影响池塘的水质。整个
村庄的生态环境有待优化。
3 马郢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改进策略
3.1 注重民众需求,设身处地满足
“马郢计划”的实施为马郢村的建设提供了外部条件,
56
马郢村也迎来了大批的旅游团队和研学队伍,在更新改造
过程中得到许多志愿者和学校大力帮扶。其中,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设计实践活动,设计更新老旧
建筑,以吸引更多游客。
此外,还应完善乡村的基础配套公共设施,整合乡村
居民的居住空间,科学规划乡村空间,在科学的布局下利
用其他空地,以乡村振兴为长远目标,坚持“以农为主,
农地农用”的原则,在不触碰生态底线、耕地红线的前提
下,规划出景点打卡区、产品售卖区、旅游休闲区、研学
教育区、特色民宿区等。结合马郢村的地貌、地势,围绕
游客日常活动来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提升游客的体
验感。
3.2 挖掘地域文化,塑造农耕情怀
目前,马郢村的整体风貌比较混杂,居民区的自建房
虽大部分融合了现代居民楼的元素,但仍是城中村旧貌,
并无引人入胜的标志性特色。想要吸引游客,需要在重塑
建筑风貌的同时,保留江淮民居的特色,引用穿斗抬梁、
排屋成巷、黛瓦飞檐等特色的建筑形式;材质方面,因地
制宜使用色彩朴素的传统建筑墙面青砖筑墙;色彩方面,
保留木质或石质的颜色。“马郢计划”实施后,由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邓卫华老师带领的团队参与改造的马郢村项目工
程,使马郢村有了很大的改变,为马郢村带来了崭新的面
貌。在之后的设计进程中也可将本土的特色印记或具有代
表性的事物符号化,融合为马郢村的建筑标志。马郢村的
农耕历史悠久,在重塑建筑风貌的同时,还应保护马郢村
的农耕文化,让更多人更多地了解甚至喜爱农耕文化,如
可建设马郢村农耕文化主题展览馆。
3.3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验空间
目前,马郢村结合当地的产业特色和已有的农业资
源,创设了马郢农耕体验基地、马郢虾稻共养基地等具有
当地产业文化的体验空间。不同的农作物在不同阶段、不
同季节的形态和颜色不一,将不同的农作物在不同阶段种
植在一起,通过颜色和形态的区分使其自然地绘成一幅
画。此外,还可以打造体育项目、艺术活动、美学熏陶等
活动空间,使乡村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3.4 “互联网+”赋能,线上线下联动营销
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中融合互联网思维,从生产组
织、营销服务等环节改造发展传统农业产业链,提供“线
上采摘服务”,开通互联网销售平台。此外,还可以入驻各
大电子商务平台,与知名主播合作销售,产业基地自主直
播销售,改善线下体验感。目前,农业产品同质化愈加严
重,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使品牌更加独特并更具知名度,
需要在品牌文化内涵、产品品质、品牌风格、品牌定位和
后期宣传等方面下功夫
[3-4]
。
马郢村的丰收节也是售卖农产品的好时机,通过线
上线下的展卖活动和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来宣传马郢村的
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构建县村服务网
络,将村内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此外,还可以
宣传“马郢计划”的实践成果,吸引游客前来购买马郢
村特色产品。
3.5 打造研学空间,推动休旅升级
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社会
·
155
·
.. All Rights Reserved.
56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经济”。(2)建立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参
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各与投资,帮助群众实现增收增益。
大中小学校都积极响应,乡村研学空间也越来越受欢迎。马郢计划是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架设桥梁为己任,大
然而,目前马郢村研学空间设计并不完善,为了能让学生力实施助学、助农、助村行动,全面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们真正了解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还需对研学的路线进行旅游品牌建设,依托本土农耕文化,开发文创产品,加强
合理设计,根据马郢村的农耕文化和历史文化,升级农产乡村空间设计、乡创学堂创办、特色乡村农产品售卖等主
品种植体验研学。 要形式的乡村创业创新的发展,实现乡村旅游新发展,乡
在水稻、芋头、油菜花、草莓等农产品种植和收割这村经济的新突破。
两个时期,可组织学生进行农业劳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种
植和收获的过程,由研学团队的老师和村民带领学生了
4 结语
解、使用农业用具,并通过观察不同阶段的农作物和植
物,掌握农作物的耕作制度,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度思考,
自2014年“马郢计划”开始实施,历时8年,马郢村
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珍惜粮食的品质
[5]
。
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渐提高,打造田园综合体,以乡村
3.6 立足资源整合,创新发展模式
资源为背景进行产品设计,推出了休闲农业、饮食文化、
马郢计划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
民俗风情、特色民宿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如何将理论与实
文旅项目和田园综合体项目,实现“三产融合”,打造独具
践结合,赋予以人为本的乡村建设文化价值,在促进农村
特色的文化乡旅。(1)大力开发荒地、水域等资源,规模
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
化发展养殖产业,如稻虾共养、果蔬花卉等产业。(2)利
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总之,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
用政策支撑,加大发展宣传力度,为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建
略,分析马郢村目前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推动马
设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3)加大人才培养的建设力度,
郢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一位建设者的共同参与。
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人才、资金、信息、文
化、技术等综合资源,培育新型业态。
参考文献
3.7 开发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
[1]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
马郢村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
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6):795-80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大力发展马郢村的旅游业,加强
[2]仇园园.县域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长丰县杨庙镇
旅游品牌和旅游类项目的建设,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完
马郢社区田园综合体为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
版),2019,15(3):321-326.
实行“让鸟回归、让村民回来、让民俗回来”等措施,
[3]朱晓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J].广东
实现环境回归、生态宜居;人才回归、产业兴旺;文化
蚕业,2019,53(6):2.
回归、乡风文明,全面强化马郢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为
[4]郭志龙,张闽,党永锋.贫困县(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品牌的建设、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
SWOT分析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8(21):2.
条件。(1)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乡村生
[5]隋明,张阳,荣加超,等.乡村振兴视野下农业生态旅游发展
活体验基地、农耕体验基地等独特的乡旅文化。如农家
创新[J].广东蚕业,2019,53(6):62,64.
乐、采摘手工处、休闲农耕体验点等,做强做大“旅游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本刊已被《中已许可上述网络媒体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
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核心期刊(遴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化传播本刊全
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教文。本刊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
育阅读网、博看网、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网络媒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
体收录。 明,如有异议,请来函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本刊编辑部现就有关版权做出如下声明:本刊
·
156
·
..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推荐
乡村,发展,振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