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SCP模式分析中国的彩电产业及展望]振兴我国彩电产业出路
摘要:本文主要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运用S-C-P分析理论,对中国彩电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描述产业组织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产业组织理论中国彩电优化组织
我国彩电业起步晚,但经过近40年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最成熟、最成功的民族产业之一,曾连续几年世界产量第一,但直至1996年的彩电业价格战,开始步入了低迷的阶段:效益下滑、价格恶性竞争、导致了量利不同步。因此有必要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提高彩电企业的市场绩效和整个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即优化彩电产业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彩电行业处于结构性转变的过程中。当前中国彩电高端市场已日渐形成液晶、等离子、背投、数字电视等四大系列,在市场竞争中,以等离子和液晶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正快速进入市场,形成彩电市场的主流产品,传统CRT彩电将慢慢退出市场。
一、中国彩电业的市场结构
产业的市场结构是指在特定的市场中,企业与企业间在数量、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是决定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主要用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五个指标来说明产业的市场结构关系。
(一)市场集中度
集中度是市场结构中反映市场垄断和竞争程度最基奉的指标。其中衡量集中度的基本指标又有生产集中度和以绝对集中度为代表的市场集中度。无论从生产集中还是市场集中来看,彩电行业集中趋势已非常明显,出现了象海信、长虹、康佳、TCL等一些大型彩电企业。如下表,2022年中国彩电业的CR4高达50.47%,较2022年56.41%有所下降,但连续两年高市场占额,说明我国彩电业处于中上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
(二)规模经济
(三)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造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产品差别化
是企业在经营上对抗竞争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一种
非价格壁垒,它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技术上而言,我国彩电业的同质化程度相当高,主要是因为生产线及关键的中频解码芯片、立体声丽音芯片等都是靠从国外引进的,产品技术等深层技术是模仿的,我国彩电企业主要以装配机型为主。而所谓的创新仅仅就是增加一些附加功能、局部改进一些电路设计和改变机壳外形和颜色等。目前,虽然我国的彩电企业也掺入开发了高端产品如液晶、等离子、背投、数字电视等产品,但尚无形成规模,无法体现我们彩电的较高差别。
(四)进入和退出壁垒
进入壁垒是指进入某一特定市场所遇到的各种障碍的总和,按照家电业壁垒的性质划分,中国彩电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包括经济性壁垒和行政性壁垒,经济性壁垒又可细分为资源性进入壁垒,技术、信息等经营性壁垒、成本性壁垒、消费者偏好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市场容量壁垒、策略性壁垒、产品差别壁垒。行政性壁垒主要是指由于政策性因素导致的壁垒。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行政壁垒基本消除,全国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中国彩电业的进入壁垒主要是经济性的,且不断提高,但彩电业还未能形成很高的进
入壁垒,许多非彩电业纷纷涉足彩电业就是例证。
退出壁垒是指彩电企业停止或放弃提供某一特定彩电市场的彩电产品和服务,从该市场的业务领域中撤出来。近年来,由于彩电产品的高端化,其生产线和设备投资越来越大,如果要退出市场,将造成大量的固定资产和生产线闲置,导致退出壁垒大大升高,同时解雇需要支付退职金、解雇工资,有时为了改行,需要训练费用和转移费用。
二、中国彩电业的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企业在市场活动中为了获得更太利润和更高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其中主要包括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和组织调整行为三个方面。
(一)价格行为――价格战
价格竞争是最基本的市场行为.我国彩电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库存增加、产品差别化相对比较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必然将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的策略,我国彩电业经过1989年来的十几次降价,虽然提高了其市场集中度和产业规模经济水平,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但致使我国的彩电业也进入了“过度竞争”状态,即
该产业生产能力大量过剩,使许多企业处于低利润率甚至负利润率的状态。
(二)非价格行为
非价格行为是指除丁价格手段以外的厂商行为:如产品多样化选择、广告宣传等。
1、广告宣传
综观我国彩电发展的历程,彩电企业的广告竞争十分激烈,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到品牌和产品的广告宣传上,这成为其赢得市场、争取消费者的重要手段,但实际上其大量广告不仅宣传耗费的资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品牌之间的宣传致使广告的市场效应明显降低。
2、产品创新
(三)资产重组行为
资产重组属于企业结构调整行为,在目前国际竞争激烈,国内企业缺乏彩电生产核心技术而技术创新能力又较弱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兼并重组才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
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应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冲击;同样多元化行为也是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中国彩电业的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指在一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产品价格、产量、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即利润水平、技术进步能力两个方面。
(一)利润水平
我国彩电行业,在1996年之前是处于高盈利状态,但为了抢占市场,大打价格战,于1999年逐渐成为接近社会平均利润的行业。其中1999年至2001年,彩电行业盈利能力呈持续下滑趋势。从数字来看,1999年彩电全行业的利润率为2.26%,2000年为2.11%,2001年为2.05%。2001年中彩电主要生产企业的利润总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在15%至80%之间,其中有多家企业亏损[4]。在其后的若干年里,我国彩电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技术创新等手段有了比较缓慢的发展,而直到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外来彩电品牌纷纷上演价格“高空蹦极”来抢占中国市场:夏普部分机型降价20%,三星部分机型降价25%,
索尼部分机型降价30%,外资品牌价格大战使得其在LCD市场攻下了44%的零售量份额,创下了历史之最。同时近年来,原材料、工资成本也不断上升,致使国内彩电品牌在城市市场的地位受到威胁,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利润再次受到挤压。
更多推荐
市场,彩电,壁垒,企业,产业,行为,产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