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创新性研究
作者:张玲
来源:《设计》2018年第14
        摘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老人机功能单一、造型笨重。智能机对于老人来说又太过复杂,需求不同于年轻人,这使得他们在使用手机时非常局限。文章根据老年群体的特性,通过对现有老年人手机的分析,给出创新建议。并且提出引导型设计,意在无意识下引导老人获益。同时提出手机设计中应包含健康模块,是针对老人身体状况的保护性质设计。适合老人学习玩耍的趣味性模块设计,意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在服务老年人的生活同时,让他们也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老年人 手机 设计 智能 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7-0128-02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高效,便捷,乐趣的生活。手机已成为每个人生活必需品。小孩拿来学习玩耍,年轻人拿来娱乐、购物、理财,老年人拿着手机却是在盯着看,因为对于他们手机的唯一作用就是打电话,市面上给予老年人的只有老人机,我总结为三超手机,即超大按键,超厚防摔,超大声音,除此并没有适宜老年人的其他功能。显然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上来讲这种手机完全符合,但是它们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吗?我觉得作为辛苦一生的老人,他们值得享受更加乐趣丰富的智能生活,值得拥有一部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宜人学,易操作的手机。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关爱老年人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责任。然而,市场上没有成熟的专门为老年人手机设计的研发部门,较为普遍的老人机大多功能单一、价格低廉、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手机新的开发方向,服务于老年人的生活。
        二、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分析
        (一)老年人生理特征对手机设计的要求
        老年人随着身体器官的衰老,伴随着视力下降、听力衰退、记忆力衰减等问题。智能手机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市面上的三防手机也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这些设计太过粗制滥造不够细腻,没有真正地去解决太多问题,精致的生活不分年龄。比如说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我们除了超大简单按键之外,可以设计成语音定时提醒;老人经常忘带手机我们可以设计成腕带式,这样就可以增加体温、心率的测量,并且可以自动报警;老人的生活水品不一,价格低廉的三防手机并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青睐,并且质量得不到保证;老年人听力不好除了超大声音,也可以是独特的触觉感受,或是专为老年人设计一款蓝牙耳机,这倒显得更为真诚;对于超大按键,若是为了解决拨号问题,没有按键会更好操作,全程语音更为方便;那么这也是一项自动识别全国方言的新功能。防摔不一定要超厚,日本最新研制的自愈材料是手机防摔得一大突破,但目前只限于屏幕材料,不过相信以后机身设计也会出现。老年人的手机设计可以实现的方式很多,粗浅的方式去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我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更多推荐

老年人,手机,设计,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