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海尔集团,公司创立于1984年,1994年成立了美国分部。公司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也是道·琼斯中国88指数之一。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青岛的白色家用电器制造商,是全球第三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和上市公司,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180亿元人民币。2011728日,海尔宣布收购三洋家用的商用洗衣机和家用冰箱业务以及三洋在东南亚4国的白电销售业务。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8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2008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中,海尔集团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2.张瑞敏,一个和新中国同龄的山东莱州人,高级经济师,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
任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集团创始人,十六、十七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他是一位爱读书,对全球政治和经济趋势高度警觉,却不随波逐流的儒商。他才思敏捷,德才兼备,诚实正直,自信并且睿智,就是这样一位拉开了海尔创业的序幕并带领海尔发展成为了时今全球性的企业。
3.
张瑞敏的领导风格属于成就型。在管理实践中,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充满竞争力的海尔文化。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到人单合一的发展模式,再到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 张瑞敏在企业管理上的不断创新赢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评价。到目前为止先后有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共做了十六个案例,涉及企业兼并、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特别是颇具权威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为海尔做的市场链案例已被纳入欧盟案例库。信息化时代,海尔开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着力打造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被管理界称为是海尔的信息化革命
1997年张瑞敏荣获《亚洲周刊》颁发的1997年度企业家成就奖1999年,在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全球30位最具声望的企业家中,张瑞敏排名第26位;20029月,张瑞敏荣获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设立的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最佳捐赠者奖,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2004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6位,是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中排名最靠前的。200511月,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全球50位最受尊敬的商业领袖,张瑞敏荣居第26位,是唯一一位上榜的中国企业家。
他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2001年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张瑞敏的目标是使海尔成为世界名牌。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按销售额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四,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已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
速上升。 张瑞敏和他的同事们已经把一个集体企业变成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并且他们正在通过流程机制的建立和卓越商业模式的打造,创造和满足全球用户需求,使中国在世界市场舞台上有了真正优良的企业形象。他们会以持续的创新丰富这种形象,为振兴民族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4.从个人能力上看,张瑞敏具有以下特点:
1)胆识兼备
    建厂初期张瑞敏就企业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观点观点起步虽晚起点要高。他从起步晚的劣势中看到了起步点高的有利条件清醒地给企业指出了一条优生之路就是这创名牌意识创出了中国家电唯一驰名商标创出了国际十次中标创出了名震海内外的海尔。19911220日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下青岛电冰箱总厂、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厂组建起了青岛海尔集团。兼并后出现种种弊端甚至会失败这种教训屡见不鲜。有人劝告他有人咒他说他是找罪受、下地狱。他听后淡淡一笑,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两个大厂几乎立即起死回生因为集团给他们从技术、资金特别是管理上办刊了大量新鲜血液。1992年两厂分别创下历史最佳记录。1993年海尔工业园将集科、工、贸于一体又与德、日本、意大利等国的
客商在海尔工业园合作共建一批项目高大的脚手架矗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个实力雄厚的中国公司、一个中国的松下集团就在这里出现。
2)创新意识。
    现在的海尔集团其便于收入高达70亿美元,不仅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开设了工厂而且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日本、欧洲以及美国。而作为便于最大的家电市场美国无疑成为了海尔海外扩张策略的重中之重。一直由本土制造商一纺天下的美国家电市场正是由于张瑞敏率海尔抢滩美国将彻底改变这一格局。业内人士分析美国家电市场由此将面临重新洗牌。海尔现象让美国人为之感奋的同时也触发了海内外传媒对海尔真相的深层次探究与揣度。任凭风吹浪打海尔岿然不动。外界评论海尔到美国去风险太大,张瑞敏则以斩截的证据回应:如果不去风险更大。海尔还是那个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举一动无不透着领袖群伦的味道。张瑞敏将海尔2005年美国市场的销售目标锁定在10亿美元,同时打入美国大众家电市场占据美国冰箱市场10%的份额。海尔美国总部的负责人MichaelJemal表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非不可能,海尔的主流产品如空调、洗衣机以及家用冰箱正在逐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对于海尔的实力张瑞敏拥有足够的信心。他为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制定好了一
整套计划。其中海尔在美国卡罗莱州的小镇Camden投资兴建的工厂成了这套计划的中心。海尔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首先如果从中国本土将产品运抵美国销售,这样成本太高。其次,海尔喜欢将工厂和产品设计中心靠近市场设置。目前,海尔已经拥有13家海外工厂和8个海外产品设计中心,在美国实现了本土化设计、本土化制造、本土化营销的三位一体格局。

更多推荐

美国,中国,全球,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