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尔库斯·维特鲁威·波利奥(Marcus Vitruvius Pollio,约公元前80年或前70年-约公元前25年)
1. 是古罗马的作家、建筑师和工程师,
2. 总结了当时的建筑经验后写成《建筑十书》是世界上遗留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著作。他最早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并且首次谈到了把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并总结出了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为柱式奠定比例范式。
3. 城市规划方面,制定了理想城市规划,是环形+放射性城市形态的先驱。
2. 阿尔伯蒂 L.B. Leon Battista Alberti (1404~1472)
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
2. 他的名著《论建筑》完成于1452年,全文直到1485年才出版。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部完整的建筑理论著作,也是对当时流行的古典建筑的比例、柱式以及城市规划理论和经验的总结。另有《建筑十卷》。
3. 有代表性的是佛罗伦萨的鲁奇兰府邸(1446~1451)、圣玛利亚小教堂正立面(1456~1470)和曼图亚的圣安德烈教堂(1472~1494)等。鲁奇兰府邸立面分三层,每层都有壁柱和水平线脚,第二、三层窗用半圆券,顶部以一个大檐口把整座建筑统一起来。这种手法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他建筑所仿效。
3. 帕拉弟奥
1. 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理论家、建筑师。意大利最后一位建筑大师,他的艺术对欧洲,特别是对美国建筑具有决定性影响,他和维尼奥拉被认为是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原则的奠基者。
2. 著有《建筑学四书》,代表作圆厅别墅,最重要的理论是发明了帕拉迪奥券柱式母题。通过这本书他的设计模型对欧洲的建筑风格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对于古典罗马式理论,我们称作帕拉弟奥主义。帕拉迪奥认为建筑美来自美丽的形状、来自整体和局部的比例,以及来自局部与局部的比例;因此,建筑将像一个单纯的、完美的人体。他追求建筑物端庄、朴素而又高贵的气质,推崇集中式布局,偏爱白色。他说:“最优美、最规则的形状是圆形和正方形,其他形状是由它们导出的。”还说:“在全部色彩中,最适合于神殿的是白
色,因为这种色彩的纯洁,正如生活的纯洁一样,上帝是最喜爱的。”
3. 作品有:维琴察的巴西利卡,维琴察的圆厅别墅
4. 创造了帕拉迪奥母题,券柱式手法沿用至今。
4. 克劳德 佩罗Perrault Claude
1. 17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理论家、古建修护家。
2. 佩罗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典型代表,贬低对维特鲁威及其后继者的建筑美学原则,最主要的攻击是有关比例的概念,1673年佩罗将《建筑十书》译为现代法文本,标志着现代建筑理论开始;另外在声学研究上也做了显著贡献;
3. 主要作品为卢浮宫东立面。
5. 皮拉内西
1. 18世纪启蒙时期意大利画家、建筑师,历史主义者的一位伟大先驱。
2. 以罗马的版画和“监狱”系列而闻名,皮拉内西的建筑画不以真实性为标准,富于幻想。强烈的光影和空间对比以及对细节的准确描绘是他作品的特点。他的理论对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有深远的影响;
3. 著作有《关于宏伟壮丽与罗马建筑》《观察建筑》《壁炉的各种装饰方法》,
6. 列杜
1. 18世纪启蒙时期法国建筑师,类型学先驱。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倡导者之一。师从布隆德尔。
2. 独到之处是他从社会秩序的角度重新揭示了建筑规则,并在晚年提出了建筑学中“均等”的概念,很可能是“隐喻风格”和“表现主义”的先驱,开创了“会说话建筑”的先例,可称之为早期的概念设计萌芽,他的理论对后来的理想城市规划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3. 著作有《作为艺术、习惯与成规的建筑》,代表作品有军人咖啡馆、铁环制造者之家、麦田守望者住宅。
7. 迪郎 Durand
1. 法国19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理论家、教育家之一,现代建筑先驱者,彼得·柯林斯在(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一书中将他与约翰·索恩E-L·布雷、C-N·勒杜并称为现代建筑的先驱者。
2. 他倡导了建筑教育领域的深远变革。聚集于建筑的实用意义和经济意义,动摇了建筑理论基础:美观、均衡和象征性。对古典建筑进行了类型学的研究。创建了平面、立面和剖面的形式系统,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建筑设计成为对称和简洁几何体的选择性的标准化的类型学。又画法几何引申出两种设计手段:轴线和网格。
3. 代表作《古代与现代:各类大型建筑对照汇编》将古典建筑的平面及立面整理出一些基本类型,明晰了建筑类型的概念。《巴黎理工学院建筑学课程概要》包括建筑元素、整体构图、类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明晰了建筑类型的概念。
8. 勒迪克
1. 19世纪法国建筑师与理论家,同时也是古建修复家,法国哥特复兴的核心人物,其思想深刻影响19世纪后半夜不眨的教学,启发了现代建筑。
2. 其建筑概念中考虑了技术、形式、以及几乎所有系统历史因素,18世纪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概念,包括室内设计、建筑技术和材料的真实性在勒迪克这里都得到了体现。其理论和现代主义精神密切相关。
3. 其理论最著名的是“建筑复原修缮理论”认为复原着对原来的历史环境的重建,而是将现代原则投射到过去,其实践包括对巴黎圣母院的修复。
9. 塔夫里
1. 意大利人,当代最重要的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史学家,左派知识分子象征人物。威尼斯建筑学院建筑历史教授。威尼斯学派棋手。
2. 著有《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建筑与乌托邦》、《现代建筑》、《球与迷宫----从皮拉内西到20世纪70年代的先锋派和建筑》等著作。
3. 主要方法是意识形态批判 和历史计划,其先锋研究本质是一次批判的历史实践。
10. 安东尼 维德勒
1. 著名的历史学家、理论家和批评家。维德勒因对欧洲建筑和启蒙运动时期建筑师列杜的研究以及当代批评而著名。库伯联盟建筑学院院长。
2. 他的著作包括对当前影响至深的《建筑学的不可思议》(1992),
研究列杜与18世纪建筑理论的权威著作《墙的书写:启蒙运动晚期的建筑理论》(1987)
《克劳德・尼古拉斯-列杜:旧政体终结时的社会变革和建筑学》(1990)。
3. 他当前的工作涉及现代都市的视觉与心理-地理学。近年的著作有《弯曲的城市:艺术、建筑和现代文化中的焦虑》(2000)等。
11. 柯林罗
1. 美国人,当代最重要的建筑理论家,评论家和建筑教育家。
2. 从事建筑与都市议题的研究,提出透明性理论。在著作中揭示了现代主义建筑与古典主义建筑之间的联系,也是组早宣布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失败的人之一。
3. 代表作《拼贴城市》、《理想别墅的数学》《透明性》《文集:诚如我过去所言》。
12. 鲁宾伊文斯
1. 英国建筑理论家、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毕业于伦敦AA建筑学院
2. 著作有《The Projective Cast: architecture and its three geometries》其中探讨了空间的意义,感知与图像之间的关系,
《Translation from drawing to building and other essays》是当代理论界探讨制图(drawing)最重要的文献。
《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
13. 库哈斯
1. 荷兰大都会建筑公司(OMA)首席建筑师,哈佛大学教授。当今最富有浪漫及乌托邦色彩的建筑师和理论家,2000年普利策奖得主;库哈斯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多元、矛盾和冲突的不确定性才是建筑在每一个时代的永恒主题,也是建筑得以不被历史淘汰的根本所在。他本人一开始便是这种浪漫的实有主义者,更是具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家和时代观念的创造者。
2. 著作有《癫狂的纽约----一部曼哈顿的回溯式宣言》;运用社会学研究建筑问题的开端,世纪末消费社会的建筑都市宣言;
《S\M\L\XL》用现象学的知识思考建筑概念;此书为库哈斯及同事运用现象学的种种知识思考建筑概念的纪录;
《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2002年) 此书为库哈斯在成为哈佛建筑和都市研究院的教授后研究建筑和都市状况的研究成果,他以“城市项目”为单位,包括对中国珠江三角洲五座城市的研究;不能用西方现成的知识来拯救中国,要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来了解当代的建筑学
《Content》
3. 作品:CCTV新楼,法国图书馆,荷兰驻德国大使馆。拉维莱特公园(1982年)、波尔多住宅(1994年)
他的建筑总是走向世界,而不是回到旧世界,是一个现代文化的捍卫者和实践者。
14. 海杜克
1. 美国建筑师、理论家、建筑教育家和诗人,敏感易变、善于怀疑且极富个人主义色彩,对美国乃至西方的建筑领域都具有重大的影响。“纽约五”成员、“德州骑警”成员,曾指教德州大学、耶鲁大学,长期担任库伯联盟建筑学院院长。评论家拜茨基(A.Betsky)将其誉为当代建筑的“四教父”之一。
2. 终其一生海杜克都在对建筑学的本质内涵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其中住宅研究和假面舞会在海杜克建筑生涯中举足轻重。
住宅研究是海杜克对建筑形式的自律性创作的全面、深入的探索;
假面舞会研究则是海杜克后期关于许是研究的第一个主要内容,二者都是探索和研究一种极度强烈的存在方式。
3. 海杜克重要的著作是三部曲《美杜萨的面具》(Mask of Medusa)、《符拉迪沃斯托克》《Soundings》;诗集有《作为记忆的场所——1953-1996年的诗》和《边界:无火可烧》
15. 罗西
1. 20世纪意大利建筑师、理论家,是60年代流行于意大利的新理性主义建筑思潮的代表人物,1990年普利策奖得主;一直致力于城市建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并形成他独特的理论体系,认为古往今来,建筑中也划分为种种具有典型性质的类型,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征。罗西还提倡相似性的原则,由此扩大到城市范围,就出现了所谓“相似性城市”的主张。罗西将城市比作一个剧场,他非常重视城市中的场所、纪念物和建筑的类型。
2. 提倡理性主义类型学和“类似性城市”思想。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要求设计回到建筑的原形,
3. 1966年出版著作《城市建筑》,把类型学方法用于建筑学,将建筑与城市紧紧联系起来,提出城市是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urban facts)的聚集体,它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特定生活相关联。
在《城市建筑学》中批判了历史的传统城市建筑学的复杂,用类型学的方法研究了建筑和城市,认为两者是不可分的。反对自由变化,设想返回一种人人皆可理解的简单的典型的形式。讲究朴素的设计语言,尽可能减少设计中元素的类型。
建筑作品有桑卡达尔多墓地、卡罗菲利斯剧院、马儿堡博物馆、威尼斯水上剧院等。
16. 丹·霍夫曼
1. 美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当代重要的先锋建筑师,研究身体;
2. 毕业于库伯联盟建筑学院,曾在Edward Barnes事务所工作,1986—1996年曾任匡溪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
更多推荐
建筑,城市,研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