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美国有线电视能跳出机顶盒的大坑吗?
前言:
美国有线电视双巨头康卡斯特和特许通信,联合推广RDK流媒体平台的目标,是推动有线电视网络终端的独立。有线猫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独立,下一个目标是机顶盒独立。
问题是,这个目标能实现吗?【欢迎各位读者文末留言】
1.有线电视的机顶盒独立
1996年,在放松电信产业管制的热潮中,欧盟和美国通过立法,规定电信系统不得排除第三方包括付费电视接收器在内的用户端设备(CPE)。
这实际上是80年代电信系统解除管制的继续。欧美政府打算在电视终端产业上,延续电话产业的繁荣。
1998年,欧盟成员国将“开放接口插座”纳入国家法律,并于当年推出了DVB-CI标准。我国出口欧洲的电视机,大都带有符合该法律的DVB CI插座。
有线电视机顶盒的特殊作用是解密数字广播信号。它的独立,实际上就是加密解密装置的独立。
当时,机顶盒租金是美国有线电视公司的一大笔收入。处于垄断状态的有线电视公司当然不愿意让机顶盒独立,机顶盒独立多次陷入僵局。
【重点】直到2007年7月1日,美国才开始强制实施基于机卡分离的机顶盒独立。《商业周刊》欢呼道,对于全美6500万有线电视用户而言,7月1日是真正的“独立日”(注:7月4号为美国国家独立日)。
由此可见,机顶盒独立对美国通信产业的重要性。
随后,美国市场诞生了大量基于机卡分离的设备,包括机顶盒、PC卡、带有CableCard插座的电视机。
2.失败的标准?
这是美国有线电视最常使用的两种机卡分离装置,接口与DVBCI一样。
但是,如果用户租用运营商机顶盒,他们不知道里面有CableCARD。
如果一个人购买了机卡分离机顶盒,还必须致电有线电视公司捆绑安装激活CableCard,有时还要联系机顶盒厂家。
整个安装激活过程步骤很复杂,有时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因为,有线电视公司害怕CableCard被破解。
不同的CableCard有不同的认证流程
本来老百姓用机顶盒看电视就够麻烦了,再来一个CableCard折腾一遍,除了少数发烧友之外,没有人愿意使用机卡分离。大多数人只能老老实实租用有线电视机顶盒。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在2010年10月表示,自机卡分离政策开始,有线电视运营商已经部署了超过2275万台预装了CableCARD的设备。零售设备中仅有53万台使用了CableCARD,大部分设备的接口闲置。
零售设备不到3%的市场占比,说明了机卡分离的成功有限,相当于失败。
3.改革内忧外患
仗着广播传输优势,美国有线电视公司继续垄断机顶盒,但要承担机顶盒的维修、安装和更新,收取租金有一定的合理性。
时间来到了2016年年初。
【重点】七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联名给FCC主席汤姆·惠勒写信,要求开放机顶盒,以使消费者避免缴纳不必要的月租费,能够更轻松地在订阅电视节目的同时访问在线视频内容。
九月,华盛顿特区——能源和商务委员会主席弗雷德·厄普顿,通信和技术小组委员会主席格雷格·沃尔登,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鲍勃·古德拉特和司法委员会高级委员约翰·科尼尔斯,就上述组织的开放机顶盒提案,向FCC主席汤姆·惠勒发了一封信。
他们表示,虽然还有很多未知之处,但目前清楚的是,该提案将让公众受益。
印象中,这是来自公众给有线电视最后一次开放机顶盒的压力。
随着奈飞、Roku等流媒体逐渐崛起,人们有了新选择,逐渐不再关心有线电视机顶盒独立了,开始用脚投票,有线电视用户逐年加速流失。
4.机顶盒由摇钱树变大坑
美国有线电视是主流的宽带提供商,流媒体的崛起带来了大量宽带用户。
【重点】因为在一条线上既提供宽带业务,也提供电视业务,会受总带宽资源限制。宽带网用得多,广播网就用得少,反之亦然。
有线电视公司会权衡宽带和广播的收益,优先将频谱资源用于收益较大的业务。就像我国有的有线电视公司,认为宽带价值大于电视,通过降低电视图像清晰度给宽带腾出频谱资源。
美国有线电视也有同样的做法。
当宽带业务红火时,电视用户流失就流失吧,只要总收益增加就行。这势必让电视业务的用户体验下降,再加上高收费,导致电视业务恶性循环,“剪线一族”更加壮大。
现在,宽带增长也开始乏力,甚至用户开始流失。
美国有线电视公司不淡定了。
如果继续捆绑机顶盒,DVB技术系统迟迟不能升级,电视业务继续萎缩,有线电视就会失去与传统电信公司竞争的差异化优势,等于挖坑自埋。
很显然,美国有线电视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次机顶盒独立,应该是真心的。
5.美国有线电视能跳出机顶盒大坑吗?
【重点】2022年4月,美国康卡斯特和特许通信两大有线电视公司达成合作,联合提出涵盖DVB、IPTV、OTT的下一代流媒体RDK(参考设计包)开放平台。
该平台涉及DVBC有线电视广播,包含了美国有线电视最常用的两种CableCard,以及我国采用的欧洲DVB CA标准。
康卡斯特表示,大多数Xfinity融合业务,不再将设备成本捆绑到服务费中,用积分鼓励用户购买独立的第三方设备。
有线猫借助行业标准化,已经实现了市场独立,下一步就是机顶盒独立。
目前,美国市场上的机卡分离设备供应商有TiVo, Ceton和Silicondust。
TiVo的产品主要是PVR机顶盒,Ceton和Silicondust的产品是电视路由器。
仅仅这些设备厂显得势单力薄。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主要的是,要跳出机顶盒大坑,首先是CableCard的使用流程要简化,体验要得到用户的认可,不能折腾老百姓,并且通过渠道推广补贴,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才能真正形成产业化良性互动,产生有规模的市场需求。
如果有线电视公司像防黑客一样,用繁琐的流程,提防用户使用Cablecard,机卡分离市场不会太大,支持机卡分离的厂家也不会太多,还不如老老实实定制机顶盒,继续走捆绑机顶盒的老路。
【重点】另一个办法是将安全装置内置电视终端芯片,从源头进行捆绑,将安全管控从终端厂家转移到CA公司手里。
我国也有这样的尝试。
但这对于向互联网视频内容运营转型的终端厂家,绝对是一厢情愿。
即使厂家配合,如果因为安全捆绑导致产品故障、维修、滞销,甚至大面积退货,这个责任由谁负担?
这些问题的背后,依然是“封闭=安全”的思维作祟,或者说开放共赢的诚意还不够,需要改良有线电视封闭的发展基因。这是全世界有线电视运营商的通病。
所以,跳出机顶盒大坑,不是那么容易。
6.殊途同归
发展路径依赖的神奇在于,你明明知道这是一条泥泞路,但你必须往前走。
【重点】延续“封闭=安全”的发展路径,实现机顶盒独立,也只有机卡分离一条路。虽然它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为了简化机卡分离接口,降低终端成本,欧洲DVB标准组织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制定了DVB-CI USB标准和DVB CI+标准。
三星电视上开始有DVB-CI+接口了,增加了模块与主机间的加密传输、水印显示功能,支持DVB流和IP流解密功能。
注:对于将DVB与IP对立起来的网友,请在本号中找科普文章仔细阅读。也会持续更新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如果机卡分离装置成本降低,并成为强制标准,有望规模推广。
有欧洲机构预测,带DVBCI+接口的电视,每年在欧洲出货将达4500万台,DVBCI+安全模块出货达500万个。
7.回归传输服务主业
广播是通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将广播电视传输归纳在通信产业,是基于基本通信理论的判断。
但是,我国将有线电视网络划入文化产业,在定位上容易偏离技术发展方向,需要加强通信技术人才储备,重视通信产业分工,避免继续成为机顶盒运营商。
面对流媒体的竞争,欧美广播电视产业积极推动机卡分离标准演进,跳出机顶盒大坑,聚焦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服务主业,进行更加细致和水平更高的产业分工,产生更多的创新,推动通信媒介技术进步,让传播手段、接收终端多样化,体现了“科技要以人为本”这句话的含义。
美国出现了大量解绑机顶盒的直播电视服务,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我国运营商也有类似的业务,称之为宽带电视,就是将宽带业务与电视业务捆绑的运营商电视业务。我们在《广电宽带电视的未来如何?》一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算力网是其主要支撑,考验的是云计算服务能力。
更多推荐
机顶盒,电视,机卡分离,独立,业务,用户,美国,公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