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和相变思考题
⼯程材料导论(I)思考题
⼀.名词解释:热脆性、冷脆性、回⽕稳定性、⽔韧处理、固溶处理、⼆次硬化、热硬性、临界冷却速度、等温淬⽕、回⽕脆性、马⽒体与回⽕马⽒体、索⽒体与回⽕索⽒体、淬硬性、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低碳贝⽒体钢、淬透性、⾮调质钢、针状铁素体钢、红硬性、亚温淬⽕、调质处理、基体钢。
⼆、填空题
1.钢的热脆性是由()元素在()上形成低熔点共晶体引起的,在钢中加⼊()元素可消除热脆性。
2.在碳素钢中,低碳钢、中碳钢和⾼碳钢的含碳量分别为()、()和()。
3.钢的质量是按()和()含量⾼低进⾏分类的。
4.扩⼤奥⽒体区的元素有:()、()、()、();缩⼩奥⽒体区的元素有:()、()、()、();碳化物形成元素有()、()、()、()。
5.⼏乎所有的合⾦元素[除Co、Al外],都使M
s 、M
f
点(),因此在相同含碳量条件下合
⾦钢淬⽕后⽐碳钢的()增多,使钢的硬度()。
6.⼀些含有()、()、()元素的合⾦钢,容易产⽣第⼆类回⽕脆性。消除第⼆类脆性的⽅法是:(a)();(b)()。
7.从合⾦化的⾓度出发,提⾼钢的耐蚀性的主要途径有:(a)();(b)();(c )()。
8.除()之外,其他合⾦元素都使C曲线向()移动,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其淬透性()。
9.强化⾦属材料的有效⽅法有()、()、()和()四种。
10.1Cr18Ni9Ti钢中Ti的作⽤是(),⽽20CrMnTi钢中Ti的作⽤是()。
11.⼯程材料导论课程具有()、()和()的特点。
12.环境负荷是⼀个()、()和()的综合数据。
13.磨损有()、()、()和()四种形式。
14.特殊性能钢包括()、()和()。
15.⾼锰钢冷作硬化的本质是通过⼤变形在奥⽒体基体上产⽣⼤量()、
()、()和()。
16.GH1131是()型铁基合⾦,GH2130是()型铁基合⾦。
17.1Cr18Ni9Ti钢中Ti的作⽤是(),⽽20CrMnTi钢中Ti的作⽤是()。
18.GCr15钢中Cr的平均含量为(),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
19.现代材料科学与⼯程由材料的()、()、()和()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20.含Mn钢过热敏感性(),含Si钢脱碳倾向性()
21.结构钢⼜分为()和()。⼯模具⽤钢包括()、()和()。
22.共析钢加热时,奥⽒体的形成是由()、()、()和()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
23.钢的淬透性越⾼,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临界冷却速度越()。
24.钢的热处理⼯艺是由()、()和()三个阶段组成。⼀般来讲,它不改变被处理⼯件的(),但却改变其()。
25.当钢中发⽣奥⽒体向马⽒体转变时,原奥⽒体中含碳量越⾼,则Ms点越(),转变后的残余奥⽒体越()。
26.在碳素钢中,共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都()。
27.球化退⽕的主要⽬的是(),它主要适⽤于()钢。
28.亚共析钢的淬⽕温度范围是(),过共析钢的淬⽕温度范围是()。
29.共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亚共析钢(),⽐过共析钢()。
30.⽤T10钢制造车⼑,其⼯艺路线为:下料→锻造→预备热处理()→机加⼯→最终热处理()→磨加⼯。讲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的⼯艺名称填⼊括号中。31.索⽒体和回⽕索⽒体在形态上的区别是(),在性能上的区别是()。
三、选择题:
1.现有下列钢号:(1)Q235;(2)W18Cr4V;(3)5CrNiMo;(4)60Si2Mn;(5)ZGMN13;(6)1Cr13;
(7)Q295;(8)20CrMnTi;(9)9SiCr;(10)1Cr18Ni9Ti;(11)T12;(12)40Cr;(13)GCr15;
(14)Cr12MoV;(15)12CrMoV。
请按⽤途选择钢号:
(1)制造机床齿轮应选⽤();
(2)制造汽车板簧应选⽤();
(3)制造滚动轴承应选⽤();
(4)制造⾼速车⼑应选⽤();
(5)制造桥梁应选⽤();
(6)制造⼤尺⼨冷作模具应选⽤();
(7)制造耐酸容器应选⽤();
(8)制造锉⼑应选⽤()。
2.下列钢种中,以球化退⽕作为预备热处理的钢种是:
(a)40Cr;(b)20Cr;(c)Q275;(d)GCr15。
3.制造⼿⽤锯条应选⽤:
(a)T12钢经淬⽕+低温回⽕;(b)65钢经淬⽕+中温回⽕;(c)45钢经淬⽕+⾼温回⽕;(d)Cr12MoV经淬⽕+低温回⽕。
4.下列钢中最易发⽣晶间腐蚀的是:
(a)00Cr18Ni9Ti;(b)0Cr18Ni9;(c)1Cr18Ni9;(d)1Cr18Ni9Ti。
5.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具有⾼耐磨性,中⼼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
(a)20钢经淬⽕+低温回⽕;(b)40Cr钢经淬⽕+⾼温回⽕;(c)45钢经表⾯淬⽕+低温回⽕;(d)20CrMnTi钢经渗碳淬⽕+低温回⽕。
6.下列钢中热处理时不产⽣⼆次硬化的是:
(a)W18Cr4V;(b)Cr12MoV;(c)3Cr2W8V;(d)5CrNiMo。
7.拖拉机和坦克履带板受到严重的磨损及强烈冲击,应选⽤:
(a)20Cr渗碳淬⽕+低温回⽕;(b)ZGMn13⽔韧处理;(c)W18Cr4V淬⽕+低温回⽕;(d)GCr15钢淬⽕+低温回⽕。
8.GCr15钢中Cr的平均含量为:
(a)1.5%;(b)15%;(c)0.15%;(d)没有表⽰出来。
9.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a)含碳量;(b)冷却介质;(c)冷却⽅法;(d)合⾦元素。
10.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
(a)含碳量;(b)冷却介质;(c)冷却⽅法;(d)合⾦元素。
11.0Cr18Ni9Ti钢进⾏固溶处理的⽬的是:
(a)提⾼强度;(b)增加塑性;(c)提⾼耐蚀性;(d)提⾼切削加⼯性。
12.钢在淬⽕后获得马⽒体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
(a)奥⽒体的本质晶粒度;(b)奥⽒体的实际晶粒度;(c)奥⽒体的起始晶粒度;(d)加热前的原始组织。
13.除Co外,所有合⾦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则钢的淬透性:
(a)降低;(b)提⾼;(c)不改变。
14.完全退⽕主要适⽤于:
(a)亚共析钢;(b)共析钢;(c)过共析钢;(d)⽩⼝铸铁。
15.过共析钢正⽕的⽬的是:
(a)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性能;(b)细化晶粒,为淬⽕做组织准备;(c)消除⽹状⼆次渗碳体;(d)消除内应⼒,防⽌淬⽕变形和开裂。
16.马⽒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
(a)过冷奥⽒体的冷却速度;(b)过冷奥⽒体的转变温度;(c)马⽒体的含碳量;(d)马⽒体的
亚结构。
17.钢在⽔玻璃中淬⽕是:
(a)单液淬⽕;(b)双液淬⽕;(c)分级淬⽕;(d)等温淬⽕。
18.过共析钢球化退⽕前需进⾏:
(a)调质处理;(b)去应⼒退⽕;(c)再结晶退⽕;(d)正⽕处理。
19.⽣产中,常把加热到淬⽕温度的钳⼯扁铲的刃部投⼊⽔中急冷⽚刻后,出⽔停留⼀段时间,再整体投⼊⽔中,出⽔停留⼀定时间是为了使扁铲刃部:
(a)退⽕;(b)正⽕;(c)淬⽕;(d)回⽕。
20.钢的渗碳温度范围是:
(a)600-650℃;(b)800-850℃;(c)900-950℃;(d)1000-1050℃。
21.直径为10毫⽶的45钢钢棒,加热到850℃投⼊⽔中,其显微组织应为:
(a)马⽒体;(b)索⽒体+马⽒体;(c)马⽒体+残余奥⽒体;(d)马⽒体+珠光体。22.T12钢正常淬⽕的组织是:
(a)马⽒体+残余奥⽒体;(b)马⽒体+球状碳化物;(c)马⽒体;(d)马⽒体+残余奥⽒体+球状碳化物。
23.制造⼿⼯锯条应选⽤:
(a)45钢淬⽕+低温回⽕;(b)65Mn淬⽕+中⽂回⽕;(c)T12钢淬⽕+低温回⽕;(d)9SiCr淬⽕+低温回⽕。
24.马⽒体与回⽕马⽒体:
(a)形态与组织结构都不同;(b)形态相同,组织结构不同;(c)形态不同,组织结构相同;(d)形态与组织结构都相同。
四、判断题
1.钢中合⾦元素含量越⾼,其淬透性越好。( )
2.要提⾼奥⽒体不锈钢的强度,只能采⽤冷塑性变形予以强化。( )
3.调质钢的合⾦化主要是考虑提⾼其红硬性。( )
4.⾼速钢反复锻造是为了打碎鱼⾻状共晶莱⽒体,使其均匀分布于基体中。( )
5.40MnB钢中B的作⽤是提⾼淬透性。( )
6.4Cr13钢的耐蚀性不如1Cr13钢。( )
7.20CrMnTi与1Cr18Ni9Ti中的Ti都是起细化晶粒的作⽤。( )
8.0Cr18Ni9Ti钢进⾏固溶处理的⽬的是()。
9.本质细晶粒钢是指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发⽣粗化的钢()。
10.当原始组织为⽚状珠光体的钢加热奥⽒体化时,细⽚状珠光体的奥⽒体化速度⽐粗⽚状珠光体的快()。
11.处于临界点A
1
温度以下的奥⽒体称为过冷奥⽒体()。
12.同⼀钢材,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冷⽐油冷的淬透性好,⼩件⽐⼤件的淬透性好()。
13.马⽒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奥⽒体向马⽒体转变时,体积要收缩()。
14.不论含碳量⾼低,马⽒体都硬⽽脆()。
15.因为过冷奥⽒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位于等温转变曲线的右下⽅,所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临界冷却速度⽐等温转变曲线的⼤()。
16.在共析钢中,未溶碳化物的存在,将使钢的淬透性降低()。
17.亚共析钢加热到A
c1-A
c3
之间的温度时,得到铁素体+奥⽒体的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
中奥⽒体的含碳量总是⼤于钢的含碳量()。
18.为了调整硬度,便于机械加⼯,低碳钢、中碳钢和低碳合⾦钢在锻造后应采⽤正⽕处理()。
五、简答题
前沿与第0章⾦属热处理原理
1.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循环型材料产业的发展⽅向?
2.常⽤合⾦元素有哪些?其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扩⼤γ
区元素有哪些?缩⼩γ区元素有哪些?
3.哪些合⾦元素可使钢在室温下获得铁素体组织?哪些合⾦元素可使钢在室温下获得奥⽒体组织?并说明理由。
4.⽐较说明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完全奥⽒体化的过程。
5.马⽒体硬⽽脆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6.指出下列碳钢的预备热处理并确定其淬⽕温度。碳钢号为20,40,60,65,T8,T10,T12。
7.45钢及T10钢⼩试样经850℃⽔冷,850℃空冷,760℃⽔冷,720℃⽔冷处理后的组织各是怎样的组织?
8.将两T12钢⼩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经保温后以⼤于Vk的速度冷却⾄室温,试问:(1)哪个温度淬⽕后晶粒粗⼤?
(2)哪个温度淬⽕后未溶碳化物较多?
(3)哪个温度淬⽕后残余奥⽒体量较多?
(4)哪个淬⽕温度合适?为什么?
9.⼀根直径为6mm的45钢圆棒,先经840℃加热淬⽕,硬度为HRC55(未回⽕),然后马上从⼀端加热,依靠热传导使45钢圆棒上各点达到如图所⽰温度。试问:
950℃840℃750℃550℃150℃
10.对⼀批45钢零件进⾏热处理时,不慎将淬⽕件和调质件弄混,如何⽤最简便的⽅法将他们区分开?为什么?
11.⽤20钢进⾏表⾯淬⽕和⽤45钢进⾏渗碳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
12.⽣产中常把加热到淬⽕温度的钳⼯扁铲的刃部投⼊⽔中⽚刻后,出⽔停留⼀定时间,再整体投⼊⽔中冷却。试分析两次⽔冷的作⽤及最后的组织。
13.分析⼀下⼏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过冷奥⽒体的冷却速度⼤于Vk时,则冷却速度越快,冷却后钢的硬度越⾼?
(2)钢中合⾦元素含量越⾼,淬⽕后的硬度也越⾼?
(3)本质细晶粒钢加热后的实际晶粒⼀定⽐本质粗晶粒钢的细?
(4)同⼀钢材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总是⽔冷⽐油冷的淬透性好,⼩件⽐⼤件的淬透性好?
14.现有低碳钢齿轮和中碳钢齿轮各⼀只,为了使齿轮表⾯具有⾼的硬度和耐磨性,问各应怎样热处理?⽐较热处理后他们在组织和性能上的异同点。
15.钢经表⾯淬⽕或者经渗碳热处理后,表层或渗碳层的应⼒是拉应⼒还是压应⼒?为什么?对零件的性能有何影响?
16.⽤45钢制造机床齿轮,其⼯艺路线为:锻造→正⽕→粗加⼯→调质→精加⼯→⾼频感应加热表⾯淬⽕→低温回⽕→磨加⼯。说明各热处理⼯序的⽬的及使⽤状态下的组织。
17.分析下列⼯艺曲线,指出各道热处理⼯艺的主要作⽤,热处理后室温下表⾯组织。
更多推荐
热处理,冷却,组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