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杀虫灯设计
(光伏发电技术课程设计)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长期以来,随着化学工业高速发展,农药产品产量和品种增多,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民防治病害虫的需求,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农民对有病害虫的防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特别是对农药乱用、滥用等,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影响了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探索农作物病害虫无害化防治新技术,进一步减少化学药使用量,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是农牧发展的重点。为此国内外从上世纪始研究采用物理机制进行病害虫防治,即利用昆虫的趋光、色、味、性等特性吸引病害虫,再借助高压电、水淹、熏杀等方式将其杀死,其中以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杀虫灯灯光诱杀技术研究最早、技术最为成熟、发展最快。
杀虫灯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灯具设定病害虫所需的波长和强度,将害虫吸引到灯附近,发生复眼效应而眩目打灯,再利用高压,药物,水淹等方式将害虫除掉,但高
压电击效果最佳。利用昆虫趋光性研制的杀虫灯,高压电击是病害虫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发展方向
基于野外、边远山区、广大农村等缺电地区,杀虫灯用电不能得到保证的现实,太阳能杀虫灯的构想便应运而生。太阳能具有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处处均可开发应用、无需开采和运输、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等特点,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太阳能杀虫灯提供电源,有巨大市场前景,不仅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l)电源清洁、无噪声,不污染环境,不受地区限制。
(2)无需架设电线、人员看守及维护,减轻劳动强度及降低成本等。
(3)杀虫谱广、持效期长、控制效果好。杀虫灯一般有个峰值波和一个较宽的波段,可引诱的病害虫种类多,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等夜出性昆虫均有较好的诱杀效果。
(4)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对天敌的杀伤,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兼做病虫测报工具。杀虫灯具是监测昆虫迁飞、扩散、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重要工具,有利于对害虫全面了解,并且杀虫灯具主要诱杀成虫,将病害虫消灭在幼虫期前,真正达到了预防的综合治理措施。
太阳能杀虫装置也是许多研究机构、电器厂家的新产品研究重点。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相关太阳能杀虫装置较系统的研究报道,因此研究太阳能杀虫装置对于有效防止农产品病害虫及提供无公害农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可兼做病虫测报工具。杀虫灯具是监测昆虫迁飞、扩散、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重要工具,有利于对害虫全面了解,并且杀虫灯具主要诱杀成虫,将病害虫消灭在幼虫期前,真正达到了预防的综合治理措施。
太阳能杀虫装置也是许多研究机构、电器厂家的新产品研究重点。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相关太阳能杀虫装置较系统的研究报道,因此研究太阳能杀虫装置对于有效防止农产品病害虫及提供无公害农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2国内外杀虫灯具发展状况
影响昆虫行为的环境因素很多,按自然特征可分为气候因素(如温度、光照、降水等)与生物因素(性、食料、天敌等)两大类[7]。其中光对昆虫行为活动的影响有着特殊意义,或间接上讲,光是昆虫不可缺少的条件,不同昆虫对光的需求各异,但昆虫趋光行为是其行为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
国外最早采用石蜡和乙炔灯(Forst,19s2)采集昆虫开创了应用昆虫趋光性的先河;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在较大面积上用黑光灯或口光灯对美国棉铃虫等害虫进行诱集或驱避防治试验。国内也从1964年开始,在棉田和其他作物田中大面积用黑光灯防治多种害虫,已取得一定的效果。并且国内外从上世纪70年代
开始加强了对昆虫复眼效应(趋光性)的研究,为采用物理机制的方式防治病害虫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外关于杀虫灯具的文章比较少,通过美国专利数据库可以查到美国主要采用黑光灯和白炽灯作为病害虫的防治,如参考文献[6],而我国根据昆虫趋光性研制出的杀虫灯具,品种较多,如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系列灯,频振杀虫灯等。
下面是我国主要使用的几种杀虫灯具
1.白炽灯是最早用作预测昆虫,但做杀虫灯具效果较差。它的主要作用是与其它波长灯组合,制成效果更好的杀虫灯。

更多推荐

杀虫,害虫,昆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