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脚架须量体裁衣

三脚架和云台是摄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套重要辅助工具,尽管时下新型单反和数码相机在镜头和机身防抖、高感光度补偿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依然有很多对画质有着较高要求的场景,离不开三脚架提供的稳定支持,是拍摄风光和使用B门长时间曝光拍摄夜景时,手持拍摄很少能够实现满意的效果。因而,建议有专业追求的摄影人在挑选称心相机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脚架与云台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的三脚架从材质上分有常见的碳纤维、不锈钢、铝镁合金,以及不多见的木质和火山石等;而云台主要以结构划分为三维云台和球形云台。品牌和型号繁多,可谓琳琅满目,作为初窥摄影门径的新人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为此,我在归纳前辈经验心得的基础上,简单总结了几点“量体裁衣”的脚架、云台选购建议。

脚架选规格,稳固压倒一切

是否足够稳固,是选择三脚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三脚架根据材质和管径大小,大体划分为轻量、中型和大型三种。对使用者来说,并不是重的适合,还要结合自身器材状况综合考虑。在满足器材稳定承载的前提下,相对轻便、高性价比的三脚架才是。一般来说,使用消费类数码相机和无反相机,只需承载力达到1.5公斤的三脚架足矣,更加粗壮的三脚架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理,使用全画幅旗舰单反配长焦镜头,系统全重超过5公斤,非大型三脚架不能支撑。

注意工作高度,结合身高选择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三脚架都支持高度可变,但使用多的只有三脚架稳固的状态:完全展开,不升高中轴状态。鉴于多数用户采用眼平取景的拍摄姿态,因此三脚架应该保证用户在略微放松站立的姿态下,能够轻松完成取景动作。假设用户身高180厘米,减去眼睛到头顶距离15厘米,减去放松姿态低于高身高的约5厘米,就是视线轴的建议高度:160厘米,如果再减去相机取景器到云台的高度差约10厘米,剩余标准高度150厘米,就是身高180用户选购脚架+云台组合的建议佳高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不必要的疲劳。

量“力”而行,便携才是硬道理

在选择三脚架时,规格、材质、尺寸和重量几大要素是互相作用的,长度和重量两项参数直接影响携带性。一般典型的四段伸缩式脚架注定比同等承重的三段式脚架可收纳性更出色,但是四段式脚架的尾段往往过于纤细,影响稳定性。另一个方面,钢制和铝镁合金三脚架,重量要大于同尺寸碳纤维三脚架,在不使用配重压载物时,能够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抗风性,不过长期背负对身体也是一个考验。归根结底,量“力”而行,如果采风途中有爱车代步,那么脚架的稳固和性能无疑是考虑的位。反之,如果是一次背包徒步旅行,在性能达标的前提下,三脚架性能要为便携性做出一些牺牲。如果预算允许,还是推荐轻量、高性能的碳纤维三脚架。

量体裁衣,适合自己才是好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云台和三脚架选购知识要点,仅供参考。目前市场上三脚架、云台的价格跨度大,从几十元钱的入门级简易三脚架到动辄万元的专业脚架不一而足。如果预算有限,一线大牌的低端碳素脚架并非明智的选择,相反很多国货精品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终究,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引用摄影师的经验之谈:采购脚架+云台的预算,以“机身+镜头”价格的10%-15%为宜。以入门摄影爱好者标准的万元套机装备而言,三脚架和云台的预算约为1000-1500元。

更多推荐

购买脚架须量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