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

维普资讯

_ 1 

红木家具三年暴涨暴跌 

文/和风 

有人对红木家具市场做了这样一个概括: 热门的词汇。而从去年底开始,一路看涨的红 

红木家具是从珍爱到收藏、从收藏变投资、从 木家具身价暴跌,投资者在近5个月的时间里, 

投资变投机,直至最后在疯狂炒作中泡沫破灭, 

跟着手中的红木家具在市场上坐了一回“过山 

价格一落千丈。这样的情况,我们在邮票、兰花、 

车”。 

普洱茶等上都曾听到过、看到过,如今这样的 

宿命再度降临到了红木家具上。 

红木家具为什么这样“红” 

红木家具市场的巨变,从当时的火热到今 

红木家具其实历代都有。据中国收藏家协 

天的冷清,时间跨度不超过3年。从2005年 

会家具收藏委员会秘书长张绍武介绍,红木家 

初开始,国内红木家具的价格被快速拉升,关 

具在明清时期的制造工艺最为精湛,其中明朝 

于红木家具的投资、收藏和原料稀缺等各种说 

的雕刻工艺简约明快,清朝则比较繁复,各朝 

法充斥市场,红木--B, ̄问成了中国家具市场最 

代中都是如下几种材质的家具最受关注:紫檀 

30 2008 6 

麟 

维普资讯

匝一 

木、黄花梨木、鸡翅木以及酸枝木,其中紫檀 

间,巧妙地被商家们画上了等号。热热闹闹的 

家具最为珍贵。 

炒作手法,不仅炒热了消费,炒热了价格,更 

 

红木家具为什么如此昂贵呢?古典家具鉴 

炒热了投资红木家具的资金。从2005年开始,

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胡德生表示,红 

木家具的价格之所以节节攀升,主要与其原材 

料稀缺有关。真正的红木非常珍贵,我国已很 

国内红木家具店的数量开始迅速增加。 

红木家具被炒热了,而做家具毕竟还需要 

时间和精力,只炒作这些做家具的木料,金钱 

少有红木资源,现在生产红木家具所需要的原 似乎来得更加短平快。于是,各路炒家原本对 

料,绝大部分要从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进口。 红木家具的投资,开始向木料转行,一时间, 

红木的价格暴涨到了历史顶点。很多家具企业 

红木家具怎样被炒热 

都是一边做家具,一边买卖木材。2007年初, 

连他自己都觉得始料不及。据他介绍,当时, 

万~270万元,一年内价格上涨了4倍多;印 

度紫檀,从每吨30万元涨到每吨70万~80 

只要是用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这些名贵木材 

万元。2007年的红木家具市场,制造的是更 

做成的家具,价格都是成倍上涨,上涨10倍 

多的一夜暴富的神话。 

以上的家具,可以说比比皆是。很多商家当时 

甚至还贴出告示,回收之前已经卖出的部分红 

木家具,最高的回收价格超出了原来售出价格 

的3倍。这种高价回收的方法使投资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泡沫如何被戳破 

据了解,紫檀的炒作者一般先围货,然后 

 

可以赢得3倍价值回报的消息迅速传播,取得 

在市场上大肆宣传其稀有性,使其价格上扬,

 

了极大的市场效应。后来,市场上更为造极的 

最后抛售。炒作概念、囤积居奇、买空卖空、

炒作手法开始上演,一些红木家具商推出了直 

拉高出货,几乎各种投机手法都在红木家具上 

接用黄金回购红木家具的办法,红木和黄金之 

用到了极点。但炒得越高,跌得也越惨。2007 

31 2008 6 

懿 

维普资讯

年底开始,素有红木代名词之称的小叶紫檀的 以稀为贵时,价格的爆跌是情理之中的事。而 

木料价格从高峰时每吨75万元一路跌到了最 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鉴 

近的每吨35万元左右。5个月的时间,小叶 定专家、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张 

紫檀身价腰斩了一半,这个泡沫到底是怎么被 德祥认为,炒作本身,必然导致紫檀价格的大 

戳破的? 

跌:“恶意囤积,惊慌抛售,造成短时间之内 

2007年1 0月31号,中国文物学会修复 

价格下来了。” 

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材质研究专家周默在北 

京公布了他的印度南部紫檀考察报告。国内炒 

家所宣传的紫檀在印度已经绝迹的神话,在事 

实面前引发轰然大笑。据周默说,造成现在紫 

檀价格急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许多炒家集中 

从周边的国家大量进货,其实,这种木料在市 

场上很多。当谎言被戳破之后,紫檀不再是物 

圈—曩隧 豳  豳 _l _I 

墨 

豳 豳 

l 

嘲— 圈 _u_ 

 l

圈 _麟  

躐 

露 嘲 

圈 

懋 

跚 

i 

—曩 露 l目豳  l 

l 

l 

蠛 露 

l圈

豳 

l  豳

 豳 

砰—圈暖暖暖

嘲嗣 

蕊 

■墨 毓 ■翟圈E曩雹黑蟠瞄 勰

匪 蹶 翟 

嘲 

32 2008 6 

嚣 遣 

对于红木的炒作,给红木市场带来了严重 

的危害。造假的手法越来越多,真正的收藏家 

也要用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未辨别真伪。产于印 

度南部的檀香紫檀,是明清时做家具用的真正 

紫檀,价格应该维持在每吨50万元左右;另 

种是最近进口的产于马达加斯加罗氏黑黄 

檀,价格是每吨8万元到每吨1 5万元,而从 

90年代开始,就有人用后者替代真正的紫檀。 

据了解,现在的红木家具市场,一些商家会在 

原材料中相互混杂,或将外部属性相似的木料 

混合起未做成红木家具,让人真假难辨,谋求 

高额的利润,消费者购买时,很容易上当。 

投资消费要理性 

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许多人转行筹集资金 

杀入红木家具市场。可是,从去年10月原料 

价格开始回落,一些参与炒作的人资金链突然 

发生断裂。因此,对于紫檀的炒作,受到伤害 

的不仅仅是喜爱红木家具的消费者,对于一些 

囤积木料的商家,也是一种极大的风险甚至会 

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那些参与炒作、最终失 

败的投机者成了这一轮市场风险的埋单者。 

在中国近20年来的一些非常态商业行为 

中,从兰花到普洱茶、从邮市到楼市、从钢筋 

到红木,无一不被人们指为炒作。至于炒作的 

方式,不外乎是用文化包装和对材质的过分强 

调,以误导消费者,用不理性的消费把市场搞 

乱。对于一轮又一轮的炒作,投资者一定从中 

得到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囝 

编辑/杜娟 


更多推荐

价格,炒作,红木,市场,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