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电视机-中国蓝筹股有哪些股票

也谈谈夷陵之战
2023年9月28日发(作者:申屠友松)

也谈谈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吴蜀之间争夺荆州的

战役,交战于夷亭,决战于猇亭,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

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这场战役是西蜀刘

备发起的,又以刘备失败退回白帝城,东吴全面胜利而告终。那么刘备

为什么会发动这场战争呢?为什么又失败了呢?这值得我们去探索、

思考。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那段历史吧。

公元221年四月(阳历5月),刘备在成都称帝。7月,他率领十

几万大军以为关羽报仇为名,浩浩荡荡,挥师东下。东吴派陆逊为都督,

率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恒、宋谦、鲜于丹等领兵5万人迎战。

开始,刘备派将军吴班、冯习在巫县打败了吴将李异,取得了胜利,接

着又占领了姊归。公元2221月,刘备占领了长江两岸,屯兵夷陵。

2月,刘备到达猇亭,立营数十屯。陆逊坚守有利地形,以逸待劳,而

不与蜀军交战。双方对峙到闰六月,时天气酷热,蜀军移营于深山密林

之中。陆孙抓住时机,火攻蜀营,并趁火烧之机全线出击,攻破蜀军

40余营,蜀军溃败至马鞍山。陆逊督各军乘胜追击,从四面逼进,蜀

军溃不成军,刘备带少数随从逃回白帝城。公元223610日,刘

备死于白帝城。

这场战争是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的战争,是一次决定性的战

争。蜀国经过此战争力量大大地削弱,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从此以后,

再也无力涉足中原,与中原争雄,只能偏安山禺,与魏、吴呈三足鼎立

之势。

那么,刘备为什么会发动这场战争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夺荆州,报关羽之仇。刘备在得了益州之后,实

力大增,诸葛亮的隆中策略本来可以指日可待,只待天时有变。《三国

.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

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

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

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

成,汉室可兴矣。”由此可见荆州的重要性。然而,东吴趁关羽攻打樊

城之际,吕蒙“白衣”过江,从后面突袭关羽的后方,不但荆州丢失了,

而且关羽被擒杀害,使他丧失了一州之地(实际只有荆州的三分之一)

诸葛亮的隆中策略无法实现了,荆州必须夺回来。关羽、张飞被杀,使

他损失了两员大将,而且是“恩若兄弟”的大将。怒气难消,要报仇雪

恨。《三国志.先主传》“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 《三国

.刘晔传》

记载关羽死后,曹丕问群臣,刘备会出兵为关羽报仇不。刘晔认为会,

他说:“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

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始终之分不足。”刘备伐吴,态度

十分坚决,谁也劝阻不住,如果不是荆州丢失,关羽、张飞被害,刘备

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愤怒,一意孤行。如果只是伐吴,可与诸葛亮等从长

计议,不可能如此仓促,也不可能如此浮躁。他为什么在四月份登基,

七月份就出兵伐吴呢?易中天老师为什么又说他在整个夷陵之战中自

始至终是浮躁呢?可见他是心怀愤懑,沉不下心来。

其次,我认为是孙权可恨。孙权和刘备已经结盟,共同抗击曹操,

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孙刘两家只有并存、联手才能抗拒曹操。虽然为

荆州,双方有过争斗,闹过情绪。然而,孙权公开撕下“和平”的面纱,

不但破坏了孙刘联盟,而且从背后捅刀子,夺荆州,杀关羽。还将关羽

的头颅砍下来,交给曹操,企图嫁祸于曹操。张飞被部下范强、张达所

杀,他又招降纳叛,使范强、张达寄禺其下。孙权着实可恨,是可忍,

熟不可忍。刘备也想好好地教训一下孙权,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不

仅仅是恨孙权杀了关羽,夺荆州,孙权可恨的成分也在其中。

再次,我认为是刘备夜郎自大,自以为强大,以为东吴弱小可欺。

刘备自以为可以从曹操手中抢汉中,斩夏侯渊,败张,还怕你小小东

吴。既然你破坏了孙刘联盟,我也就无所谓了,先收拾你小子。这也就

是易中天老师说的东吴弱小可欺,我认为此时的刘备有些飘飘然,找不

到北了。刘备此时也并不比孙权强大,一流的谋士、战将,文不过有诸

葛亮,武不过马超、赵云、魏延而已,而孙权文有张昭、张紘、诸葛谨、

步骘、顾雍,武有陆逊、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恒、丁奉、吕范、

全琮等,都是东吴股肱之臣。荆州之战,关羽败亡,蜀国损兵折将,实

力大减,大部分士兵降吴,随后张飞被部下杀害,更是痛失猛将。东吴

收纳降兵,实力大增。此消彼长,力量差距不言而喻。

第四,我认为刘备是意气用事。刘备伐吴,“群臣多谏”。赵云、

宓劝阻,秦宓因谏“下狱幽闭”,赵云不受信任,“留云督江州

在进军途中,黄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

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刘备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

以防魏师;《三国志.黄权传》。他力排众议,一意孤行,谁劝阻就

不用谁,就关谁。伐吴也没有带上重要的谋士和一流的武将如诸葛亮、

马超、魏延等,可见他是意气用事。

刘备发动了这次战争,为什么又不好好打这场战争?战争为什么又

会失败呢?决定战争胜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我们一起来看战争双方

的战略部署和战争进程吧。

我们首先看战争的发起者-蜀国。公元219年,关羽败亡,“初,先

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但刘备并没有为东征作准备。而是见曹

丕在公元22010月称帝后,自己忙于称帝。于公元2215月,刘

备在成都西北的武旦山即皇帝位。便在6月份不顾群臣反对,一意孤行,

调兵遣将准备伐吴,令张飞率兵到江州会合,结果张飞没有动身就被部

下范强、张达所杀,头颅被送到了孙权那里。7月份,举兵东征。可谓

出师匆忙,准备不足。

再看东吴。他与刘备撕破脸皮,从政治上、军事上都作了充分的准

备,可以说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目的的,从刘备取得益州,他追讨荆

州开始,就可以说在秘密为进攻刘备作准备。在政治上,他积极向曹魏

靠拢,公元217年春,孙权就派人向曹操“请降”。曹操也向孙权示以

友好,和孙权通婚,“誓重结婚”。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孙权向曹丕

称藩。《三国志.刘晔传》裴松之注《傅子》:“权无故求降,必有内急。

权前袭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

又恐中国乘其衅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则假中国之

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可见孙权之用心。在军事上,从争荆州时,

他就派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二万人取长沙、桂阳、零陵,使

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吕蒙袭荆州,获傅士仁,降芳。陆逊别

取宜都、姊归、枝江、夷道,守峡口以备蜀。取荆州后移都武昌,不顾

臣下“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反对,可以说是把指挥部移到了前

线,并在长江沿岸布防,以妨刘备。闻刘备东征,起用陆逊为帅,并假

节,让他放手去干。兵法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可见孙权是有准备

的,而且调度有方。

再从双方将帅人选上来分析一下。蜀国,主帅是刘备自己。刘备,

我不认为他有多大的军事才能,一个征战一生,败多胜少的人,屡战屡

败,五易其主,四失妻子,颠沛流离的人,能统兵打仗吗?且身边没有

一流的谋士,诸葛亮在守成都,庞统、法正已经死亡,仅马良一个二流

谋士而矣。武将,“五虎大将”已死其三(关羽、张飞、黄忠),马超镇

守汉中,以防西凉、魏国。赵云因谏而不用,就连他最信任的将领魏延

也不在身边,所用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二、三流战将如吴班、张南、冯

习、陈式、辅匡、赵融、廖淳、傅彤、杜路、刘宁等。稍有名的黄权也

因谏放置在江北,“令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再看吴国,前敌主帅是陆

逊,是智能之士,吕蒙病重时向孙权推荐曰:“陆逊意味深长,才堪负

重,观其规虑,终可大用。”部下将领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恒、

丁奉、吕范、全琮等都是东吴股肱之臣,是能征善战的一流战将。再者,

蜀国国内是一片反对声,出师,士兵的士气可谓大打折扣。而东吴是一

片主战声,抗拒蜀军,士气高涨。蜀国君臣离心离德,可以说已失去了

“人和”了,而吴国君臣一心,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焉能不胜。

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一起来聊聊战争双方对这场

战争的认识吧。刘备对陆逊可谓知之甚少,在刘备眼里只不过一“书生”

罢了。而陆逊对刘备及其用兵可谓了如指掌,从他给孙权的上疏中可以

看出:“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

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嫌之水陆俱进,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

其布置,必无他变(见《三国志.陆逊传》”并对刘备的诡计,洞若观

火。刘备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陆逊说:“此必有谲,

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

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见《三国志.陆逊传》。陆逊是总览

全局,运筹帷幄。

我们再从行军布阵来看,刘备打仗可以说是毫无章法,不懂行军布

阵之道。起初,蜀军可谓来势汹汹,穷追猛打,占巫县、占姊归,屯猇

亭,恨不得一口气吞了东吴。然而,猇亭前线,被陆逊死死堵住,相峙

几个月,不能前进一步,却毫无办法。刘备连连犯错,放弃水陆并进,

舍船就步。从巫峡到夷陵连立营寨五十多座,绵延七百里。就连曹丕都

看出来这犯了兵家大忌。《三国志.文帝纪》“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

可以拒敌者乎?”远在千里之外的曹丕都看出来了,陆逊当然也可以看

出来,于是他上疏孙权说:“„„臣嫌之水陆俱进,舍船就步,处处结

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以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又对诸将说:

“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

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于是攻一营以试探,找

出了破绽,然后“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

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

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刘备仅带着少数随

从连夜逃回白帝城。他“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以上见《三国志.陆逊传》,可见他败给陆逊这个不知名的书生是不

服气的,对自己的才能是自负的,刘备可谓“夜郎自大”

总观夷陵之战,我认为刘备之所以败,陆逊之所以胜,可以归纳为:

一、刘备是一意孤行,而陆逊是众志成城;二、刘备不知兵机,而陆逊

是晓畅军事;三、刘备不懂对手,而陆逊是知彼知已;四、刘备是盲目

乱打,而陆逊是指挥有度;五、刘备是心浮气躁,而陆逊是沉着应战;

六、刘备是将帅乏人,而陆逊是将帅云集。以此观之,刘备岂能不败乎!

2010118日初稿

2015715日修改

香榭国际-趣头条每天加班

也谈谈夷陵之战

更多推荐

皇浩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