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8日发(作者:装修咨询在线)
束苏南:高品质装配式住宅装修一体化设计的全过程控制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住宅产业化
高品质装配式住宅装修一体化设计的全过程控制
——以前滩三湘印象名邸项目为例
Whole Process Control of Design Integrated with Decoration for High Quality
Assembled House
— Taking the Project of Sanxiang Impression Mansion at the Foreshore as an Example
■ 束苏南 SHU Sunan
摘 要:装配式建筑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的方向所在;全装修体系也是国家为了杜绝二次
浪费、减少污染等现象,大力推广的绿色建筑体系。装配式和全装修体系的核心是“集成”,只有高度集成的管理体系才
能有效支撑装配式体系和全装修体系顺利实施。本文以三湘印象名邸项目为例,通过运用数字化平台与BIM模型结合,从
设计全过程对整个项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建筑装饰一体化;BIM技术
Abstract:
Assembled building is a leading development trend in green building, and also an orientation supported by the country greatly.
While full decoration system is just a green building system promoted by the country greatly to avoid waste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core of assembled and full decoration system is “integration”, and only highly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can support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ssembled system and full decoration system. Taking the project of Sanxiang Impression
Mansion as an example, this text analyzes and sets forth the whole process of design for the whole project’s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by using digital platform and BIM model.
Keywords:
assembled house; integr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BIM technology
0 前言
随着全社会对建筑业能耗及环境
等问题的重视,各省市相继出台建筑
工业化推进政策。大多数城市在土地
出让合同中明确规定了预制率及装配
式建筑面积比例,表明装配式建筑是
传统建筑转型升级的契机,也是建筑
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高品质装配式
住宅项目和全装修体系的核心是“集
成”,既要从总体规划到单体建筑以
及结构构件等一系列技术实现装配式
的要求,同时还要对全装修住宅体系
的各专业进行“集成”,因此,建筑
装饰一体化设计全过程控制,是实现
高品质住宅项目装配式和全装修体系
的重要手段。
1 项目概况
上海前滩36-01地块 “三湘印
象名邸”项目位于前滩国际社区的一
线临江区域,用地性质为纯住宅。紧
邻上海世博会片区,是上海“十二五”
规划重点打造区域之一。宜居宜业的
生态型综合性城市社区,地理位置独
特(图1)。
项目占地面积13 965.3
m
2
,总
建筑面积54 010.95
m
2
,由七栋9~13
层高层住宅及相应的住宅配套用房组
成,整体建筑围绕地块周边布置,小
区内部布置集中绿化,形成有强烈围
合感的“花园式宜居社区”。在建筑
形态表现上,采用现代化简约风格,
为装配式住宅建造创造良好的条件。
2021.06/住宅科技
81
束苏南,上海三湘装饰设计有
限公司副总经理。
住宅产业化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束苏南:高品质装配式住宅装修一体化设计的全过程控制
图1 项目区位图
项目对标国家绿色三星建筑标
准体系和德国可持续建筑评价标准
(DGNB评价体系),从可持续性的
生态、经济和社会出发,在强调减少
对于环境和资源压力的同时,发展适
合用户服务导向的指标体系,使“可
持续建筑标准” 更好地帮助指导建筑
项目规划设计,塑造更完美的人居环
境。运用3D模型、BIM技术等数据
化工具,模拟室内、外科技系统与装
配式建筑完美结合,实现了从建筑到
装修一体化设计的全过程控制。
2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技术要求
项目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系
统,住宅建造采用100%的预制装配
式方式,各单体预制率均大于25%,
住宅外墙采用预制墙体或叠合墙体,
其外表预制面积大于外立面总面积的
60%。主体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
土结构,采用了预制夹心保温叠合梁、
夹心保温预制柱、夹心保温预制剪力
墙、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板、预
制阳台等多种类型的预制构件
[1]
。
装配式建筑往往立面形式较简
洁
[2]
,对建筑设计限制较高。前滩
36-01地块项目,既要实现装配式建
筑的要求,又要实现前滩地段标志性
建筑的立面要求,通过装配式与建筑
内外装修的高度一体化,通过如下手
段最终实现预期效果(图2)。
2.1装配式和全装修的“集成”体系
三湘印象名邸项目定位为高端
82
住宅科技/2021.06
绿色科技住宅,集成了“空气净化技调确认,并且定版。然而,由于项目
术”“夹心保温剪力墙系统”“风感各个参与方介入时间不同,产生了很
外遮阳卷帘系统”“断桥铝合金+中多重复性的修改和讨论,比如装修设
空Low—E玻璃门窗”“温湿度独立计是在施工图之后进行的,有很多装
控制”“辐射制冷、制热空调系统”“置修设计与建筑设计方案有冲突,但由
换通风技术”“低温热水地面辐射系于介入太晚,只能进行妥协或者让步,
统”“同层排水系统”“智能家居系使得最终效果大打折扣。
统”“BA楼宇自控系统”等多重绿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就
色科技系统。由建筑师整合PC顾问、是要在建筑空间里进行更为细致深入
设备工程师、装修、绿建、幕墙、泛的室内研究,在建筑设计的初期,室
光等各工种、各单位进行协同设计,内设计提前介入,两者结合起来,统
并协同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通过一呈现设计效果,同时考虑设备及管
绿色科技系统的运用,夹心保温剪力线等的预留和安装
[2]
。从层高分析,
墙结构与幕墙连接
[1]
,全装修与装配设备管线到强弱电点位的定位等等,
式无缝对接,欧洲引进的门窗遮阳系均保持与设计一致。
统与土建系统等的设计整合,实现了装配式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各
装配式住宅的建筑装饰一体化高品质专业间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大量施
设计。工及安装工作均在设计时精准确定,
2.2以一体化设计全过程管理实现装
三湘设计团队通过建筑装饰一体化设
配式与全装修的“集成”
计流程控制(图3),最大限度的配合,
在传统设计流程中,首先开始建实现装配式建筑装饰一体化设计“集
筑设计,到设计深度至一定程度后才成”。
能将相关资料提供给其他专业,其他
2.3以数字化模型为工具的技术集成
专业再进行反馈提资,由建筑设计协
管理机制
三湘印象名邸项目从项目规划开
始,运用数字化平台与BIM模型的
设计管理过程,以设计总承包模式为
前提,以调研考察为基础,以技术协
同体系为机制,以工程信息化应用为
保障,以品质控制措施为手段,以绿
色、科技、精工、以人为本为目标,
图2 小区实景图
高度集成各阶段设计过程,将设计、
图3 装配式住宅建筑装饰一体化流程
束苏南:高品质装配式住宅装修一体化设计的全过程控制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住宅产业化
采购、审批等环节集中协调讨论,通
过数字化平台与BIM模型结合,高
效解决沟通各类复杂技术问题。项目
设计以一体化、数字化的特点,通过
数字化平台及BIM技术沟通协调的
优势,使得装配式体系能够在前滩项
目中完美实施。
3 BIM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
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
型整合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
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
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
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
设计团队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
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
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运用BIM技术,
基于BIM模型开展协同管理工作,
设计各专业、项目参与各方在数字模
拟中平等交流,解决潜在问题,优化
原有设计。
三湘设计管理团队运用BIM技
术,在施工图阶段、管线综合阶段、
管线综合优化阶段解决了各专业之间
存在的碰撞问题,优化了设计,还解
决了各户型重点难点区域管线综合等
问题。
3.1施工图阶段
采用BIM技术设计协同,模拟
建筑信息模型,准确输入各专业设计
信息,验证各专业设计数据的准确性,
精准验证PC预留、预埋管线、点位
以及孔洞等,通过数字化模拟,各专
业根据直观体现的交叉碰撞问题,直
接调整或优化。
3.2管线综合阶段
3.2.1解决管线综合问题
传统的管线综合采用平面的方式
分析设备、管线,优化层高。电气线
管因较易安装,常常在管线综合中被
忽视。但在本项目中,由于智能化程
度较高,管线密集,电气布线复杂,
在管线综合阶段将其纳入考量,做到
详略有度,有目的性的寻找潜在问题,
并优化解决(图4)。
3.2.2优化净高
为最大化利用房屋层高,抬升屋
内净高,提高住户舒适度,室内管线
(除风管外)均考虑穿梁通行。故在
模型中建立专用“留洞占位符”,由
管线综合结果定位留洞位置,并反馈
给结构专业工程师进行复核。未满足
要求处,进行三方协商探讨解决方案。
通过BIM系统的管线梳理,地面新风、
地暖、地板完成面分析,以及顶面
VRV空调设备或辐射制冷设备管线的
调整,在确保设计前提的同时,还优
化了管线综合布线前的预设层高。
3.2.3管线综合优化阶段
装配式建筑结合复杂的室内外科
技系统,设备位置、管线走向、孔洞
预留、层高控制以及施工的可操作程
度,均需要综合优化。土建单体、精
装设计单体、设计各专业、施工单位
通过BIM集成,优化管线综合,最
终解决了各户型重点难点区域——管
线综合及净高问题并确定结构预留洞
位置。
3.2.4指导采购、施工
三湘印象名邸项目BIM系统建
立后,创建了共享平台,成为设计、
采购、施工及运营共享的资源,相关
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提取相关信息,采
购部门通过BIM材料信息提取,实
现了精准采购。施工部门根据BIM
模型直观展示,有序完成施工组织,
精准施工,使得施工阶段的深化及验
证工作与传统相比大幅下降,设计问
题及设计变更签证也大幅减少(图5)。
4运用BIM技术实现全过程管理的最
终设计
4.1建筑和装饰效果协同
在建筑规划和外立面效果确定
的同时,室内效果也同时确定。通过
建筑和室内的3D模型动态模拟,调
整、优化后确定建筑规划、建筑形态
以及建筑材料、材质和色彩,同时确
图4 管线综合图局部
图5 管线综合在装修施工中实施
定室内装饰效果,包括室内装饰用材、
色彩、质地等,最终实现建筑、装饰
施工图与前期方案效果图设计的一致
性。
4.2装配式建筑、装饰与各系统设计
协同
项目采用了十八大绿色科技系
统,为避免系统间整合不到位,影响
设计、施工、工期、造价以及最终的
实际效果,设计通过多系统协同,确
保各设计专业间的无缝对接,确保设
计的统一性、整体性的完成。例如:
夹心保温剪力墙结构与幕墙的连接,
全装修与装配式的无缝对接,欧洲引
进的门窗遮阳系统与土建系统的整
合,等等。
4.3各专业深化设计协同
4.3.1室内层高分析优化
建筑施工图层高标注改变了以往
结构层层高的标注方式,改用在装饰
完成面上标注,以更精确地反映各施
工点的实际标高。通过分析装饰地面
新风、地暖、地板完成面厚度,以及
顶面VRV空调设备或辐射制冷设备
2021.06/住宅科技
83
住宅产业化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束苏南:高品质装配式住宅装修一体化设计的全过程控制
及吊顶完成面的高度,确定建筑层高。
4.3.2设备位置及管线走向、孔洞预
留精准定位
各专业设计的设备、管线位置,
留洞尺寸和位置精准标注,均反映到
各相关专业设计图上。例如空调管线
图和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除了专业
图纸外,结构图、建筑图、装饰图均
有反映。
4.3.3强、弱电点位等准确定位
装饰相关的所有机电图纸,均准
确反映到建筑和机电图纸。开关面板、
插座点位等强、弱电点位的准确尺寸
定位,除了反映在装饰图纸外,同时
准确反映在电气图和预制墙体或其他
墙面。
5结语
在高品质装配式住宅项目中,设
计管理需要做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
管控,才能确保建筑装饰一体化,才
能确保高品质定位,装配式和全装修
体系的核心是“集成”,只有高度集
成的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支撑装配式体
系和全装修体系顺利实施。在项目设
计的不同阶段,通过在BIM中插入、
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
映设计各专业的协同作业,为设计到
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
可靠依据,做到了装配式住宅建筑一
体化设计全过程控制,实现了三湘海
尚名邸项目的建筑、装饰的完美呈现
(图6、7)。三湘印象名邸设计管
理的实践经验,成为同类项目的典型
案例,为未来的更高品质项目提供基
础借鉴。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华东建
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项目技
术与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082-
093.
[2]同济大学.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居住建筑设
图6 室外实景照片
图7 室内实景照片
计规程:DG/TJ 08—2071—2016[S].同济大
学出版社,2016.
(收稿日期:2021-05-27)
·新书推荐·
《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一书正式出版
由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崔庆宏编著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一书,已
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该书对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及其建设的整体情况、建设影响因素以及建设目标绩效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评述。在对主要城市形态及其特征进行回顾的基础
上,进一步总结了智慧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与数字城市的异同,关键支撑技术、系统
架构及两者的关系;回顾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总结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
内容,即建设主体(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研究咨询机构与城市居民)、建设过程(规划
设计与开发实施)与建设行为(逻辑维度与过程维度)3个方面,对智慧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建设目标绩效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 在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从规划设计与开
发实施2个阶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书对智慧城市开发实施阶段中的建设行为从初始期
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期的“系统之系统”的构建以及成熟期的智能服务应用与推广进行
系统论述。在此基础上,以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研究的学术文献为数据来源,借鉴扎根理
论的研究过程使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智慧城市规划设计阶段与开发实施阶段的影响因
素以及建设目标绩效进行探索性研究,得到了12个主范畴、35个范畴及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本书进而提出了智慧城市
建设“因素一行为一绩效”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与相应的研究假设,并通过了理论饱和度的检验。
84
住宅科技/2021.06
更多推荐
设计,建筑,装配式,项目,管线,住宅,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