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那木拉)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第一节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说明
Ⅰ、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施工部署、施工方案和施工总进度的要求,施工期间所需临时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将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仓库、材料堆场、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布置,以图纸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正确处理,以指导现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工,是布置施工现场的依据。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依据:
施工平面图编制前充分了解建筑总平面图和施工现场地形图,要踏勘施工现场了解现有水源、电源、场地大小和可利用的房屋等情况,根据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经过精心的计算并遵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编制施工平面图。其设计依据如下:
1、各种资料,可以分为施工场地的原始资料和设计资料两类。
⑴建设地区的原始资料:
①自然条件调查资料,用来解决当地自然条件引起的相关问题。如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资料,用于布置降水措施的选择,降水观测点的选择;气候、风向的资料,用于确定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源设施布置等。
②建设地域的竖向设计资料和土方平衡图。用来解决水、电管线的布置和土方的填挖及弃土、取土位置。
③建设单位及工地内可供工人临时居住的房屋、场地、加工设备及生活设施。用来决定临时建筑及设施所需面积及其空间位置。
⑵设计资料:
①总平面图,用来正确确定临时建筑及其他设施的位置,以及修建工地运输道路和解决排水等所需的资料;
②地下、地上管道位置,用来决定原有管道的利用或拆除、新管线的敷设及各管道与其他工程的关系,并注意不能在拟建管道的位置上搭设临时建筑。
3、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施工准备、部署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总进度计
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及有关参数。
6、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
施工技术人员根据设计依据,通过现场踏勘,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进行设计。由于施工现场的情况随着施工阶段的不同而变化施工平面图按阶段编制施工平面图。在阶段性进度目标开始实施前,应通过参与施工各方的协调、确认后再认真实施。
二、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要求
1、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平面布置应紧凑,尽量少占土地、力求节约用地。
2、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地运输费,做到短运输少搬运、二次搬运减到最少。
3、在满足施工需要的条件下,临时工程费用应尽量减少。为了降低临时工程的费用,首先应力求减少临时建筑和设施的工程量,其途径是最大可能利用现有建筑物以及可供使用的设施,争取提前施工拟建永久建筑物、道路、上下水管网和电力设备等。对于临时工程的结构,应尽量采用简装式结构或采用标准设计,尽可能使用当地廉价材料。临时道路的选线,可考虑沿自然标高修筑以减少土方工程量。材料堆场和仓库,使二次搬运最短,供应方便。
三、总平面布置的总体设计思路
1、基础工程施工阶段:
⑴本工程单体建筑较多,土方工程量较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空地无法存放回填用土(挖出土方均运到场外指定区域)。
⑵根据平面图所示,设置多台塔吊进行各种施工材料的运输,生产设施布置在塔吊附近。根据天津建交委要求,全市推广采用商品砂浆,预拌砂浆供应站设在场地内部施工道路旁。
⑶进驻现场后首要任务是结合各阶段现场情况,统筹安排修筑坚固便捷的施工通道,沿道路敷设临时水电管线和排水管线,保证现场内机械的畅通、高效运行。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机械施工优势,大幅度提高施工生产效率。为了充分发挥塔吊的作用,塔吊基础优先安排浇筑,尤其是天津地区表层地耐力较小,必须采用放大基础或打桩的措施提前落实。
2、基础工程施工阶段:
本阶段施工期间施工道路计划设在基坑外侧,土方开挖阶段施工道路先做好基层(撒碎石子后用压路机压实),防止运土重车将道路压坏,土方工程结束后再做正式施工道路。进驻现场后首要任务是结合各阶段现场情况,统筹安排修筑坚固便捷的施工通道,沿道路敷设临时水电管线和排水管线,保证现场内机械的畅通、高效运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机械施工优势,大幅度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基础混凝土浇筑均采用混凝土地泵。
3、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⑴主要是大量的钢筋、模板、钢管等要在现场组装及堆放,保证大宗材料进场、贮存、加工,搬运是该阶段施工现场布置的重点。塔吊有效合理的布置是该阶段现场布置的关键。同时该阶段要连续进行混凝土浇注,所有工作面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保证混凝土泵车和混凝土运输罐车的合理有序高效的布置和运转。同时各施工作业面还要保证场内运输机械翻斗车、叉车、汽车吊的运行和布置。
⑵当主体结构封顶后,安装施工电梯,供二次结构砌块、砂浆的垂直运输,提高工作效率。二次结构所用砌块等材料,就近堆放于施工电梯附近。
4、装修阶段:
塔吊在将屋面重的机械设备吊装上以后可拆除,该阶段建筑装修材料的品种数量大大增多,设置受天气影响小的材料仓库,设置危险品材料仓库。所有场外材料的贮存应尽量靠近垂直运输设备,以利于搬运。室内材料的贮存应保证不影响施工作业面的大面积展开,组织好物资运输路线和存放地点。同时要求建立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防火防盗工作,对于危爆物品应专门存放在室外库区。
四、施工现场交通组织:
1、平面交通体系
除考虑现场施工场地的平面临时道路系统之外,还应重点考虑土方施工阶段挖土作业时的车流组织、结构施工阶段的物流组织、主体结顶后建筑物内部交通组织。同时注意施工围挡出入口及建筑物施工临时出入口的设置,它们的位置和
数量对现场的交通影响很大。进场后,先沿基坑修筑施工道路基层,(由测量组放出道路边线,由推土机和挖掘机先将路基整平,撒上碎石子后用10吨压路机压实)。现场不具备存土条件,挖出的土方运至到场外指定地点。土方回填完成后,沿基坑设置混凝土施工通道,最终完成的施工道路详见平面布置图。该通道设明显标识,严禁堆放任何材料。该通道与现场主要施工出入口、通往现场办公区及现场仓库道路相连并修筑成砂石混合料垫层+200mm厚C20混凝土路面的正式施工道路,路边设置必要的隔离措施和排水设施并派专人对场内交通进行指挥,保证全天候畅通,同时由养护人员对现场道路进行养护。
2、垂直运输体系:
⑴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需要吊装大量的钢筋、模板等,因此组织好垂直运输显得尤其重要。根据新建建筑的占地面积及建筑高度,进度要求,布置多台塔吊。
⑵二次结构和装修施工阶段:
二次结构和装修施工阶段设置施工电梯。
五、施工现场临时办公用房:
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以便于施工统筹协调。均采用双层防火彩钢板房。主要设施有:业主、监理办公室、总承包项目管理部办公室、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办公室内统一配备办公桌椅,会议室内配备拼装式长型会议桌,微机房配备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设施,办公室、会议室安装空调机,电源插座和电话,传真机等。
六、生活设施布置:
在场外设置职工生活区,其主要设施有:管理人员宿舍、职工宿舍、食堂、餐厅、淋浴间、厕所等。
1、临时用房使用双层防火钢结构彩板房,以满足施工人员生活需要。职工宿舍内,上下铺,床架被褥统一、实行公寓化管理。生活区食堂内配冰柜,蒸箱、炉灶等设施,要求通风、卫生,经常保持清洁,生熟间要分隔,内墙要铺贴2米高的白磁片,其余部分抹平、扫白,厨房内灶台、工作台等设施和售饭窗口内外窗台也铺贴白磁片,门窗及洞口要设置纱窗,地面铺贴马赛克,排水良好。
2、现场浴室、厕所远离食堂,内设自动冲淋装置,内墙面贴1.5m高白磁片墙裙,便池便槽侧壁贴白磁片,地面贴防滑地砖。整个生活区,派人定时进行卫生打扫,做到干净、整洁、无异味、排水通畅、道路整齐,并进行适当绿化、美化,为工人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展现企业形象。
七、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和加工场地布置
因本工程施工工程量较大,各种物资材料数量较多,既要保证现场消防通道宽度要求,又保证现场材料的运输的同时,还要搭建各种临时的材料贮存仓库、施工器具仓库、散装材料仓库等临时设施,半成品加工厂(如通风管道、水暖电管道加工、防锈处理等工作)按照施工的不同阶段,在整体布局保持连续一致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现场的施工平面的布置,包括如下阶段:挖土施工阶段、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饰施工阶段等四个阶段。
1、挖土施工阶段:此阶段工作比较单一,仅需布置好临时道路,最大限度满足土方运输车辆在现场内的行驶及因场地狭小造成的材料堆放场地不足其他设施伴随着挖土工作即将结束时开展布置。
2、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设置部分施工器具房、周转材料堆放场地,根据不同的施工区域分别堆放,距离塔吊最近。施工材料进出场按照施工进度和材料需求量进行到场,留出部分余量,避免大量材料积压占场。将各种堆放区及库房等紧邻基坑外边线的安全范围以外布置,尽量布置在塔吊的运送范围内。使材料一次到位,减少场地内的二次搬运。
3、装修施工阶段:根据各施工区段的需要设置装修材料仓库、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电气工程等设备、材料仓库。根据各部分材料的需求量,直接将材料运至施工作业面,防止施工现场内的重复搬运,提高材料的运输效率。部分易燃易爆危险品及可燃物品装修材料单独远离主要库区存放。
八、现场卫生设施:
办公、生活设施附近设置封闭式垃圾箱,分类回收,集中处理。每施工段设置建筑垃圾站,分类存放,每天清理出场。在现场大门处设置洗车池、沉淀池,门内铺设专门的清理轮胎泥土的“搓板路”,防止车轮胎夹杂泥土出施工现场,造成遗洒环境污染。

更多推荐
施工,阶段,材料,现场,设施,道路,设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