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发(作者:瓷砖十大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山水画家必读!黄公望经典口诀33条
黄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陆坚,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
省常熟县人,元代画家。
黄公望写山水诀
1、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
尽心焉。
2、树要四面倶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
3、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
4、树要偃仰稀密相间。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仰枝。
5、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
6、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用方圆之法。须方多圆少。
7、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董石谓之麻皮皴。坡脚
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
重。
8、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
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
9、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
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10、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
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
木皆用此。
11、大概树要填空。(去声)小树大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
各不可相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
12、画石之妙。用藤黄水浸入墨笔。自然润色。不可用多。多则
要滞笔。间用螺靑入墨亦妙。呉妆容易入眼。便墨士气。
13、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
之。分外有发生之意。登楼望空阔处气韵。看云采。即是山头景物。
李成郭煕。皆用此法。郭煕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园画者是也。
14、山水中惟水口最难画。
15、远水无痕。远人无目。
16、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脉。要取活流之源。
17、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相揖逊。万
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写真山之形也。
18、山坡中可以置屋舎。水中可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山腰用云
气。见得山势高不可测。
19、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悪。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侧。皆
可为面。临笔之际。殆要取用。
20、山下有水潭谓之瀬。画此甚存生意。四邉用树簇之。
21、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纔多便入画工之流
矣。
22、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
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粛杀。
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此者为上矣。
23、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有后代
儿孙昌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亦有风水存焉。
24、松树不见根。喩君子在野。雑树喩小人峥嵘之意。
25、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石。小块堆其上。谓之矾头。
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靑。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
26、冬景借地为雪。要薄粉晕山头。
27、山水之法。在乎临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
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纸上难画。绢上矾了好着笔。好用颜色。
易入眼。先命题目。此谓之上品。古人作画。胸次寛阔。布景自然合
古人意趣。画法尽矣。
28、好绢用水喷湿。石上槌眼匾。然后上帧子。矾法春秋胶矾停。
夏日胶多矾少。冬天矾多胶少。
29、着色螺靑拂石上。藤黄入墨。画树甚色润好看。
30、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靑理。
31、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
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32、作画大要,去邪甜俗頼四字。
33、山水之作,昉自汉唐,古笔遗墨,不复多见。米南宫评品称
董北苑无半点李成、范宽俗气,一片江南景也。厥后僧巨然、陆道士
皆宗其法,陆笔罕见,然笔往往有之,亦有逼于董者。其有学于然者
曰:“江贯道用墨轻淡匀洁,林木树叶,排列珠琲,宋人亦珍之,视
然则大有径庭矣。”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推荐
谓之,淡墨,不可,发生,山水,题目,作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