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

CH】了解德国装配式建筑及全装修的发展,我国能避免哪些弯路?

⼀、 德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1.1 德国装配式建筑的起源

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发达国家建筑⼯业化起源于1920年代,其推动因素主要有两⽅⾯:

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化发展需要以较低的造价、迅速建设⼤量住宅、办公和⼚房等建筑。

建筑审美因素:建筑及设计界摒弃古典建筑形式及其复杂的装饰,崇尚极简的新型建筑美学,尝试新建筑材料(混凝

⼟、钢材、玻璃)的表现⼒。在雅典宪章所推崇的城市功能分区思想指导下,建设⼤规模居住区,促进了建筑⼯业化的

应⽤。

1920年代以前,欧洲建筑通常呈现为传统建筑形式,套⽤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建筑样式,此类建筑的特点是⼤量应⽤

装饰构件,需要⼤量⼈⼯劳动和⼿⼯艺匠⼈的⾼⽔平技术。随着欧洲国家迈⼊⼯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量流向

城市,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建造⼤量住宅办公和⼚房等建筑。标准化、预制混凝⼟⼤板建造技术能够缩短建造时间、降低

造价因⽽⾸先应运⽽⽣。

德国最早的预制混凝⼟板式建筑是1926—1930年间在柏林利希藤伯格-弗⾥德希菲尔德(Berlin-Lichtenberg,

Friedrichsfelde)建造的战争伤残军⼈住宅区。该项⽬共有138套住宅,为2~3层楼建筑。如今该项⽬的名称是施普朗曼

Splanemann)居住区。该项⽬采⽤现场预制混凝⼟多层复合板材构件,构件最⼤质量达到7t

1.2 ⼆次⼤战后德国⼤规模装配式住宅建设

⼆次⼤战结束以后,由于战争破坏和⼤量战争难民回归本⼟,德国住宅严重紧缺。德国⽤预制混凝⼟⼤板技术建造了⼤

量住宅建筑。这些⼤板建筑为解决当年住宅紧缺问题做出了巨⼤贡献,但今天这些⼤板建筑不再受欢迎,不少缺少维护

更新的⼤板居住区已成为社会底层⼈群聚集地,导致犯罪率⾼等社会问题,深受⼈们的诟病,成为城市更新⾸先要改造

的对象,有些地区已经开始⼤⾯积拆除这些⼤板建筑。

1.3 德国⽬前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与常规现浇加砌体建造⽅式相⽐,预制混凝⼟⼤板技术造价⾼,建筑缺少个性,难以满⾜今天的社会审美要求,1990

以后基本不再使⽤。混凝⼟叠合墙板技术发展较快,应⽤较多。

⽬前,德国的公共建筑、商业建筑、集合住宅项⽬⼤都因地制宜、根据项⽬特点,选择现浇与预制构件混合建造体系或

钢混结构体系建设实施,并不追求⾼装配率,⽽是通过策划、设计、施⼯各个环节的精细化优化过程,寻求项⽬的个性

化、经济性、功能性和⽣态环保性能的综合平衡。随着⼯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BIM技术的应⽤,建筑业⼯业化⽔平不

断提升,德国在建筑上采⽤⼯⼚预制、现场安装的建筑部品愈来愈多,占⽐也愈来愈⼤。

各种建筑技术、建筑⼯具的精细化不断发展进步。⼩范围有钢结构、混凝⼟结构、⽊结构装配式技术体系的研发和实践

应⽤。

⼩住宅建设⽅⾯,装配式建筑占⽐最⾼,2015年达到16%20151~7⽉开⼯建设的住宅中,预制装配式建筑为8934

套。这⼀期间独栋或双拼式住宅新开⼯建设总量较2014年同期增长1.8%;⽽预制装配式住宅同⽐增长7.5%!显⽰出在

这⼀领域装配式建筑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

在新建建筑中所占⽐例,总体平均达到16%左右

单层⼯业⼚房采⽤预制钢结构或预制混凝⼟结构在造价和缩短施⼯周期⽅⾯有明显优势,因⽽⼀直得到较多应⽤。

⼆、德国最新装配式建筑统计数据及相关解读

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建筑⾏业相关统计数据中有装配式建筑⼀项统计内容,有关装配式建筑的统计数据分布在不同的

统计范围及统计⼝径的数据中。笔者根据相关数据,加⼯制成表格,如表 1 2 所⽰。

1 2017 年德国审批通过的新建居住建筑总量与装配式占⽐统计

2 2017 年德国审批通过的新建⾮居住建筑总量与装配式占⽐统计

2.1 1 统计数据说明及解读

1)德国建设活动⽐较理性慎重,前期通常进⾏系统地准备⼯作,⼀旦完成报批图纸⽂件设计、并通过建设审批,项

⽬基本都能够按照计划实施。德国建筑业统计中年度审批通过的建设项⽬相关数据是准确可靠的,其指标的意义有些

类似中国年度开⼯建设量数据的意义。

2)德国建筑业统计中房屋建筑的体积是⼀个重要数据,⽤来衡量建设规模,同时它也是估算建筑造价的依据。因

⽽,许多统计数据以房屋建筑体积为重要因素⽽不是建筑⾯积,表 1 也如此。

3 德国统计数据中的居住建筑指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建筑,包含养⽼院、⽼⼈护理院等建筑。

4 从表 1 可以看出,德国 2017 年获批居住建筑总量(以建筑体积计算)为 161490000 m³ , 其中装配式建筑占

11.91%

11.91%

5 德国 2017 年获批居住建筑总量中钢筋混凝⼟ + 砌体结构占 87.63%,其中只有 2.93% 为装配式建造⽅式。

6 德国 2017 年获批居住建筑总量中 11.24% 是⽊结构,其中 77.08% 为装配式建造⽅式。

7)德国 2017 年获批居住建筑总量中只有 0.02%是钢结构,但其中 95.0% 为装配式建造⽅式。

2.2 2 统计数据说明与解读

1)德国⾮居住建筑指居住建筑以外的建筑,包含农业建筑、⼯业建筑、商业建筑、酒店餐饮及其他⾮居住建筑。

2)德国 2017 年获批⾮居住建筑总量为217472000m²,其中,72.47% 为钢筋混凝⼟ + 砌体结构,24.04% 为钢结

构,5.54% 为⽊结构。

32017 年获批⾮居住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为50.0%

三、德国装配式建造⽅式案例分析

3.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

斯图加特索贝克零能耗钢结构住宅(见图1~3)⼋⼤技术要点:

1)钢结构全装配式结构;

2)建筑全部构件为可回收性材料;

3)⾼效保温防晒节能双腔 PET-Low-E 玻璃幕墙;

4)⾃然通风及效率 70% 以上的热回收系统;

5)⾼效⽔源热泵与低温天花供冷制暖系统;

6)长效地下蓄热装置;

7)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损耗并⽹;

8)智能化⾃动感应控制体系,可从世界各地调控。

1 斯图加特索贝克钢结构住宅外景

1 斯图加特索贝克钢结构住宅外景

2斯图加特索贝克钢结构住宅夜景

3斯图加特索贝克钢结构住宅内景

该建筑的空调采暖能耗计算如下:

最⼤供热负荷为 7~12kW;最⼤制冷负荷为 8kW;所需供暖热量 : 在没有蓄热装置情况下为每年 7600 kW·h;设置蓄热

装置( T60K30m²)之后为 0 ;热泵运转所需电能为每年约 1400 kW·h

3.2 德国⼯⼚化⽣产、全装修⽊结构别墅

德国贺府(HUF)公司在德国传统⽊构桁架建筑(Fachwerkbauten)的基础上,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研发新型⽊构

桁架建筑体系,继承传统⽊构建筑⼯艺,将⼤量优秀的⼯匠⼿艺,构造施⼯技术挖掘整理。逐步转化为⼯⼚化⽣产、现

场组装,并不断融⼊最新建筑科技成果,转化为⾼品质的⼯艺与产品(见图4~6)。这⼀过程经过⼏代⼈的努⼒和沉

淀,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特别是在舒适、健康环保和⽣态节能⽅⾯有突出成就。

4 德国⼯⼚化⽣产、全装修⽊结构别墅外景

5 德国⼯⼚化⽣产、全装修⽊结构别墅内景

6 德国⼯⼚化⽣产、全装修⽊结构别墅内景

从⽊结构的材料加⼯,到现代化的外围护结构,遮阳保温设备,先进的能源系统,⽣态节能技术体系,卫⽣间上下⽔隔

声系统等,设计师始终把建筑艺术美感和舒适环境、⼈性化放在⾸位,通过⼯业化精确加⼯,形成⾼品质整体房屋产

品。

3.3多层混凝⼟结构公寓式住宅

德国多层住宅⼤多采⽤钢筋混凝⼟加砌体结构,电梯核⼼筒多采⽤现浇结构,墙体⼤多为混凝⼟构造柱结合⼈造⽯灰砂

岩砖等⼤尺⼨砌块。部分墙体采⽤叠合墙板加现浇,楼板多采⽤预制叠合楼板加现浇形式。楼梯采⽤预制构件或现浇形

式建造都很常见(见图 7~9)。

7 德国法兰克福欧洲街区多层住宅

8 德国法兰克福欧洲街区多层住宅建设⼯地

电梯核⼼筒采⽤现浇结构

地下室墙体采⽤预制叠合楼板加现浇形式

9 德国法兰克福欧洲街区多层住宅建设⼯地

墙体采⽤混凝⼟构造柱结合⼈造⽯灰砂岩砖等⼤尺⼨砌块

3.4德国超⾼层住宅项⽬

德国⾼层及超⾼层住宅建设量不多。法兰克福塔(Grandtower-frankfurt)是德国⽬前在建的最⾼的居住建筑(见图

10~12)。建筑⾼度达到 172 m,共有 412 个公寓单元,建筑⾯积 ( 不含停车楼 ) 44000 m²

预计竣⼯时间是 2019 8 ⽉。建筑采⽤钢筋混凝⼟核⼼筒,外⽴⾯采⽤管状阳台,造型独特,为⼯业化⽣产部件现场

组装⽽成,这种阳台设计可提供开敞视野和私密性及遮阳功能。

10 德国法兰克福超⾼层公寓法兰克福塔效果图

11 德国法兰克福超⾼层公寓法兰克福塔近景效果图

12 德国法兰克福超⾼层公寓法兰克福塔施⼯现场

3.5德国预制混凝⼟密柱结构办公建筑

2012 年在柏林落成的 Tour Total ⼤厦,是德国预制混凝⼟装配式建筑⾮常有创意的⼀项⼯程。建筑⾯积约 28000 m²

⾼度 68 m。建筑采⽤混凝⼟现浇核⼼筒、预制混凝⼟外墙密柱、现浇混凝⼟楼板(30cm 厚)的结构体系,形成楼层内

部宽敞的⽆柱空间。结构柱外挂预制混凝⼟装饰构件,在结构柱与外观装饰构件之间是保温层和遮阳设施(见图1317

)。

外墙⾯积约 10000 m²,由 1395 个、200 多个不同种类、三维⽅向变化的混凝⼟预制构件装配⽽成。每个构件⾼度

7.35 m,构件误差⼩于 3mm,安装缝误差⼩于 1.5mm。构件由⽩⾊混凝⼟加⼊⽯材粉末颗粒浇铸⽽成,精确、细致的

构件、三维⽅向微妙变化富有雕塑感的预制件,使建筑显得光影丰富、精致耐看。

13 柏林Tour Total ⼤厦外景

14 柏林 Tour Total ⼤厦近景

15 柏林 Tour Total ⼤厦外墙预制装配构件

16柏林 Tour Total ⼤厦外墙预制装配构件分解图

17 柏林 Tour Total ⼤厦标准层办公空间内景

四、德国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措施、发展建设研究

德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规模最⼤、最有影响⼒当属预制混凝⼟⼤板建筑。

4.1 原东德地区的预制混凝⼟⼤板建造技术应⽤

由于⼆战后需要在短期内建设⼤量住宅,东德地区1953年在柏林约翰尼斯塔(Johannisthal)进⾏了预制混凝⼟⼤板

建造技术的第⼀次尝试。1957年在浩耶斯韦达市(Hoyerswerda)的建设中第⼀次⼤规模采⽤预制混凝⼟构件施⼯。此

后,东德⽤预制混凝⼟⼤板技术,⼤量建造预制板式居住区。预制混凝⼟⼤板住宅的建筑风格深受包豪斯理论影响。

1972—1990年,东德地区开展⼤规模住宅建设,并完成300万套住宅确定为重要政治⽬标,预制混凝⼟⼤板技术体系成

为最重要的建造⽅式。这期间⽤混凝⼟⼤板建筑建造了⼤量⼤规模住区、城区,如10万⼈⼝规模的哈勒新城(Halle-

Neustadt)。在1972—1990年⼤规模住宅建设期间,东德地区新建、改建共300万套住宅,其中180~190万套⽤混凝

⼟⼤板建造,占⽐达到60%以上,如果每套建筑按平均60平⽶计算,预制⼤板住宅⾯积在1.1亿以上。东柏林地区

1963—1990年间共新建住宅27.3万套,其中⼤板式住宅占⽐达到93%

住宅建设⼯程耗费了东德⼤量财政收⼊。为节约建造成本和快速建设,设计开发出不同系列产 品,如Q3A,QX,QP,P2

列。预制混凝⼟⼤板住宅项⽬⼤量重复使⽤同样户型、类似的⽴⾯设计。⼤板建筑规划形态僵硬、缺少变化,在⽼城区

通常采⽤推倒重建模式,破坏了原有城市肌理。

虽然⼤板建筑今天饱受诟病,但在当时⼤板住宅符合东德的社会意识形态,⼈⼈平等,整齐划⼀。预制混凝⼟⼤板技术

建造的⼯业化住宅,功能基本合理,拥有现代化的采暖和⽣活热⽔系统,独⽴卫⽣间,⽐未更新改造的20世纪初期建造

建造的⼯业化住宅,功能基本合理,拥有现代化的采暖和⽣活热⽔系统,独⽴卫⽣间,⽐未更新改造的20世纪初期建造

的⽼住宅舒适。由于得到东德政府的⼤量财政补贴,因⽽这种⼯业化住宅租⾦并不很⾼,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量新

建居住区采⽤⼤板建筑,导致原有历史街区中的住宅吸引⼒下降,出租率低,租⾦⽆法⽀持建筑的维护,历史街区中的

建筑逐渐破败。这种现象也导致政策制定者重新思考补贴政策,甚⾄开始尝试⽤预制技术进⾏⽼城历史建筑的改造更

新。

1980年代以后,东德政府开始在⼀些城市的重要地区,尝试从规划和城市空间塑造⽅⾯,借鉴传统城市空间布局与建筑

设计,打破单调的⼤板建筑风格。

4.2 原西德地区的预制混凝⼟⼤板建造应⽤

⼆次⼤战之后,原西德地区也⽤混凝⼟预制⼤板技术建造了⼤量住宅建筑,主要⽤于建设社会保障性住宅。1957年西德

政府通过了《第⼆部住宅建设法》(),将短期内建设满⾜⼤部分社会阶层居民需求的、包括具有适当⾯积、

设施、可承受租⾦的住宅,作为住宅建设的⾸要任务。混凝⼟预制⼤板技术以其建设速度快、造价相对低廉因⽽也在西

德地区有⼤⾯积应⽤。

较著名的项⽬包括:格罗⽪乌斯和科布希埃参与的著名的柏林汉莎街区的住宅项⽬,0.6万居民;慕尼⿊纽帕拉赫居住

区(Neuperlach),5.5万居民;纽伦堡朗⽡萨居住区(Langwasser),3.6万居民;柏林曼基仕居住区

MärkischesViertel),3.6万居民;法兰克福西北新城(Nordweststadt),2.3万居民;汉堡施戴斯胡珀

Steilshoop),2万居民;曼海姆佛格斯唐居住区(Vogelstang),1.3万居民;科隆克崴勒新城(Chorweiler),10

万居民。西德地区有⼤量预制⼤板建筑,虽然在总建设量中占⽐不⾼,但总量估计也有数千万平⽶。西德地区居住使⽤

⾯积1970年为⼈均22 m²1991年上升到⼈均36 m²2007年⼈均超过40 m²

五、德国建筑全装修

5.1 德国房地产开发项⽬基本上都是全装修建筑产品

在室内装修⽅⾯德国并不刻意追求⾼⽐例的预制化率,建筑上采⽤何种装修技术、产品,主要取决于房屋产品功能品质

要求及经济因素。在办公等公共建筑上,吊顶、隔墙,架空地⾯等部位⼤量采⽤⼯⼚化产品,现场⼲作业施⼯安装。在

建筑单元重复率较⾼的建筑中、如经济型酒店、养⽼院等,有整体卫浴、整体装饰墙板等技术的应⽤。在较⾼品质要求

的酒店及主流住宅产品上,更多的采⽤现场施⼯,包括必要的瓷砖、地砖湿作业。轻质隔墙⼤多采⽤轻钢龙⾻⽯膏板隔

墙系统。德国室内装修所采⽤的上下⽔系统、电器系统的产品品质相当⾼,室内装修的施⼯质量整体较好。

5.2 德国商品房的个性化装修

德国商品住房的销售提供较⾼的个性化装修选项。独栋或双拼别墅,通常是业主购买建设⽤地,⾃⼰委托建筑师设计或

选择不同类型的⼯⼚化预制别墅建造系统,房屋内部装修的所有内容都可以挑选定制。

多层、⾼层公寓类商品住房也提供相当⾼的个性化室内装修。住宅户内⾮承重墙位置(房间分割⽅式)、室内门位置,

卫⽣间布置、室内灯具位置、电⽓开关、插头的数量和位置等可以根据购房者需要进⾏调整改变,当然上述设计修改费

⽤不菲。德国商品房室内装修风格基本上都是现代简洁风格。室内装修材料可在菜单中选择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瓷

砖、地板、墙⾯装修、室内门、玻璃门、卫⽣洁具、卫⽣间五⾦件、玻璃淋浴隔断等。所有个性化装修须在设计阶段进

⾏,避免在⼯地上拆改产⽣垃圾,价格透明。

德国全装修住房⼀般不包含橱柜,由于德国许多公寓采⽤开放式厨房,厨房与客厅合为⼀体,橱柜成为客厅家具的重要

组成部分,橱柜的⾊彩、材料质感对室内整体家居风格影响较⼤,且橱柜的档次和价格差别巨⼤,因⽽开发商难以选择

⼏种橱柜做成菜单来满⾜⼤部分客户的需求,⼀般是开发商根据购房者确定的橱柜设计,预留上下⽔、电器点位、铺好

瓷砖,客户从橱柜⽣产⼚家⾃⾏定制橱柜。

5.3德国商品房全装修质量及室内空⽓品质控制

德国商品房(见图 18)全装修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四⽅⾯实现。

18德国商品房内景

5.3.1 ⾏业标准⾼

德国建筑装修各项内容都有详细的技术质量标准,施⼯合同中⼯程质量、验收⽅法等都以此为准,对施⼯⽅有较强约束

⼒,如果没有达标赔偿责任重⼤,因⽽可有效保证⼯程质量。

德国室内装修⼯程相关标准⾮常全⾯细致。对各种建筑材料、产品、分项⼯程都有详细标准。如德国的⽊地板种类划分

较细。仅实⽊地板就分为条块实⽊地板(Stabparkett),马赛克拼花⽊地板(Mosaikparkett),薄实

Lamparkett), 板(Hochkantlamellenparkett),⼤ 板(Parkettdiele),⼤厅

实⽊地板(Massivdiele),⾼档⼤⾯积拼花实⽊地板(Tafelparkett)等不同种类,⽊地板各种相关标准有近百种。

德国⽯材 / 陶瓷地板相关标准也⾮常细致,特别是对材料的各种性能(物理、化学、⼒学、抗⽼化、耐久性等)、粘结

剂的性能、质量要求、有害物释放、检测⽅式等做出详细规定。相关标准也有数⼗种。其他建筑材料与部品如地毯、涂

料墙漆也都有详细标准。

5.3.2 产品质量⾼

德国建筑装修所使⽤的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普遍较⾼、有害物质含量较低。通过建筑产品质量市场准⼊限制、产品质量认

证体系、产品环保性能认证,产品环保性能声明、配合监管体系和⾼额违规惩罚措施,使市场上流通的建筑产品普遍具

有较⾼的质量和环保性能。

5.3.3 施⼯质量⾼

建筑室内装修需要专业熟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装修⼯程的质量。德国建筑⾏业有悠久的⼿⼯艺⼯匠精神传统,进

⼊⼯业社会以来,德国通过建⽴与现代化⼯业相适应的职业培训教育和管理体制,使得⼯匠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光⼤,

专业⼯匠有较⾼的收⼊和⼀定社会地位,各专业⼯种的⼯匠后继有⼈。

5.3.4 ⾼⽔平简洁⾃然的设计

德国新建居住建筑室内装修多为现代简约风格 , 较少采⽤复杂装修,个性化室内风格主要依靠家具、软装、饰品实现。

新建住宅很少⽤复合板材对墙⾯、天花板等部位进⾏装饰,⼏乎没有在现场进⾏家具制作、喷涂油漆等施⼯,有效降低

由于⼤量使⽤各种复合板材、粘结剂等产品造成的污染排放,因⽽很少有新建住宅室内空⽓有害物超标的情况。

六、结语

6.1 德国装配式建筑发展

从德国建筑⼯业化的发展可以看出,20 世纪初伴随着⼈⼝流向城市以及战后居住空间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们试图通

过预制混凝⼟⼤板(PC)建造技术,快速解决住房缺乏的问题,由于当时的规划指导思想的局限性以及经济及技术条

件的限制,PC 建筑过分强调整齐划⼀,建筑单元、户型、建筑构件⼤量重复使⽤,造成这类建筑过分僵化,缺乏特

⾊,缺少⼈性化。有些采⽤预制混凝⼟⼤板(PC)技术建造的城区成为失业者、外来移民等低收⼊、社会下层⼈⼠集

中的地区,带来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部分项⽬被迫拆除。中国在推⼴实践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应避免德国等欧洲国家

在预制混凝⼟⼤板(PC)建造技术应⽤上所⾛的弯路。

预制混凝⼟⼤板建造技术德国从 1990 年代以后基本没有在建项⽬应⽤,取⽽代之的是追求个性化的设计,应⽤现代化

的环保、美观、实⽤、耐久的综合技术解决⽅案,通过精细化的设计。模数化设计,使⼤量建筑部品可以在⼯⼚⾥加⼯

制作,并且不断优化技术体系,如可循环使⽤的模板技术,叠合楼板、多种复合预制外墙板、预制楼梯等。

德国装配式建筑定义与中国装配式建筑定义有所区别,业内⼈⼠需要注意。德国 2017 年居住建筑建设总量中装配式建

筑占 11.91%。居住建筑总量中钢筋混凝⼟及砌体结构占 87.63%,其中 2.93% 为装配式;⽊结构在居住建筑总量中占

11.24%,其中 77.08% 为装配式;钢结构在居住建筑总量中占 0.02%,其中 95.0% 为装配式。

德国 2017 年⾮居住建筑建设总量中 72.47% 为钢筋混凝⼟ + 砌体结构,24.04% 为钢结构,5.54% 为⽊结构,其中装

配式建筑占⽐为50.0%

6.2 德国建筑全装修

德国房地产开发项⽬基本上都是全装修建筑产品,同时提供⾮常⾼的个性化服务。在室内装修⽅⾯并不刻意追求⾼⽐例


-

更多推荐

60平米两室一厅装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