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
跨文化管理期末论文 海尔案例分析
海尔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策略
1. 理论概述
1.1. 跨文化管理概念与特点
跨文化管理是指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存在跨文化差异的员工进行管理 (李伟,2007)。
跨文化管理具有多元性和变革性的特点:多元性特征,是指多种民族文化并存的特征。
跨国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其语言、文化习俗、处事方式等均有所不同。管
理时,需要兼顾各种背景,因此管理的方法及内容就变得多元化。变革性特征,是指公司处
于不同的国际化运营阶段时,人力资源的管理具有着不同的任务和目标(王影,2011)。
1.2. 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策略
跨国公司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会引起文化冲突,解决文化冲突的主要策略有如下几种:
文化移植策略,指把母国的文化习惯全盘移植到子公司中,让子公司里的当地员工逐渐
适应并接受这种外来文化,并按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工作模式来运行公司的日常业务。这种方
式通常低效且容易失败,但适合无差异策略推广单一产品的公司(左慧玲,2007)。
文化嫁接策略,是以母国的文化为基础,把东道国的文化嫁植到母国的文化之上。人力
资源政策以母公司制定的大政策框架为基础,海外子公司根据当地情况,制订具体的政策和
措施。该策略比较灵活,但是否成功取决于两者是否真正融合。
多向交叉策略,指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视为独立的个体,在全球范围内最合理地利用
自然资源、资金、技术乃至人力资源。这种方式能最快、最好地适应当地复杂的企业环境,
但不能形成母公司强硬、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文化相容策略,是指存在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互相排斥,而是互补,能充分发挥跨文化优
势。
文化渗透策略,凭借母国的强大的经济实力所形成的文化优势,对子公司的当地员工进
行逐步的文化渗透(李伟,2007)。
本土化策略,是指依靠当地管理人员经营国外子公司。具体的包括人才、产品、销售渠
道、品牌和促销方式本土化。该策略能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
会文化更好地融合(陈巧霞,2006)。
1.3. 中国跨文化管理的主要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俞文钊(1997)教授从管理心理学跨文化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共同管理文化
(Common Management Culture, CMC)这一管理模式,是目前中国跨文化管理的主要理论。
它是指:合资双方在共同利益基础上,通过双方不同管理文化在特定合资企业的共同经营管
理过程中组合、融合,经双方相互了解、协调而达成的企业双方成员共识的新的管理文化或
模式。
其四个特点为:
具有“中国化”特色的中外管理文化模式;
是体现不同管理文化的“最佳协合”状态的跨文化模式;
以内部合理的企业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为特征;
1
跨文化管理期末论文 海尔案例分析
是个不确定的动态的跨文化管理模式。
共同管理文化的原则包括:因地制宜、可行适宜、系统性、整体性、平等互利、相互了
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协商共事、长远考虑等。
1.4. 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八十年代初才走上国际化之路,目前,我国跨国企业普遍科技含量相对不足,
在国际市场上没有技术优势;投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战略优势;同时,在企业宏观决策和
长远利益上,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理性的战略思考,考虑和判断问题简单,随意性大,国际化
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陈杰夫,2011)。
2. 海尔跨文化管理的文化策略
2.1. 海尔简介
海尔集团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8万
多名员工、2011年营业额1509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
业园,24个制造工厂,10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海
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
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在世界白
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7.8%(海尔官网)。
2.2. 海尔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策略
海尔的跨文化管理中,核心的策略是文化渗透与本土化相结合,同时也满足共同管理文
化模式。
具体而言,海尔的跨文化管理体系中,采用“三融一创”的理念,即融资、融智、融文
化,用海尔的文化创出本土化的世界名牌。当地融资,就是利用当地资本做当地生意,做海
尔自己的品牌,比如,在海外,海尔则采取了合资合作的方式,利用海外本土经销商原有的
营销网来销售海尔产品。当地融智,就是利用当地人力资源,比如,在美国海尔销售公司,
从总裁到员工雇佣的都是美国人。当地融文化,就是注重不同国别之间企业文化的融合,铸
造一支熟悉当地市场的本土化队伍,是海尔国际化棋局中关键的一步。(华莹,2010)。1999
年4月,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占地600亩的美国海尔工业园,这是美国首次接受中国式
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刘重霄,2010)。
从共同管理文化模式的角度分析,海尔的跨文化管理符合其基本的四个特征:
首先,跨文化管理时,海尔始终坚持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以自身独特而先进的管理体
系和理念为主体,使得各国认可海尔的文化,比如海尔的“快速反映,马上行动” “当日
事,当日毕”这些理念,今天已被“海尔美国人”普遍接受(芳芳,2002)。
第二,海尔注重不同文化的“最佳协合”,为了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海尔的管理措施
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注重变通,以适应不同的文化。比如6s大脚印在中国海尔,是每天表
现不佳的员工反省的地方,而争强好胜的美国员工非常接受正面激励,于是,美国的6s脚
印成为了分享工作经验,表扬优秀员工的地方(刘重霄,2010)。
此外,海尔还力图将东方人特有的人情味和亲和力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用东方人独特
2
跨文化管理期末论文 海尔案例分析
的待人接物方法,打破了不同民族和语言的障碍,使海尔文化在最细微处得到了融合。实现
内部体制的高效运转(王吉鹏,2011)。
2.3. 海尔文化策略的落地方式
2.3.1. 先进的管理理念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一理念深入各国海尔员工的内心。海尔向国际化效率效益
看齐,在短短的5年时间建立起9个工业园,平均1天2.3个专利,每个工作日推出1.2个
新产品。海尔凭借这一理念,赢得了无数的商机,有了今天这样的发展(孙健,2002)。
“日清日毕,日清日高”:这是海尔管理理念中广为人知的一点,日清日毕体现了扎扎
实实、干净利落的作风;日清日高体现了稳中求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林建真,2003)。
2.3.2. 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模式”:是海尔“日清日毕、日清日高”理
念具体的管理机制,它包括三个管理原则和九个控制要素:三个管理原则是闭环原则——凡
事要善始善终;比较分析原则——纵向与自己的过去比,横向与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比;木
桶理论——找出薄弱项,并及时整改,提高系统水平。九个控制要素为5W3H1S:5W是w h
y(目的)、w h a t(标准)、w h e r e(地点)、w h o(责任人)、when(进度)等;3H是指how
(方法)、how much(数量)、now much cost(成本);1 S是说s a f e t y(安全)。通过此,
管理者将企业的大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并进行监控和清理(孟娟,2006)。
“内部市场链管理”:即将上下工序,上下岗位之间,用“市场链”串联起来,让员工
们明白每个人的收入来自于自己的市场,服务得有效,按合同可索酬;服务得不好,对方将
索赔;出现争端的,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显示问题,就要“跳闸”警示、制约并解决问题(孙
健,2002)。
“人单合一”: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订单,都要对订单负责,而每一张订单都有人对
它负责。人与市场结合到一体,每人都对市场进行经营。直接营销到位,直接发运、服务到
位是其基础。
这些管理机制引起了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瑞士IMD国际
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孙健,2002)。
2.3.3. 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核心理念是公平
的竞争机制,按能力大小、而不是资历获得升
迁和奖励。
关于员工发展,海尔提出了著名的“斜坡
球体理念”,如左图所示:
拉动力一般包括创新能力与开发能力的增
强,技术水平的提高,人才的不断涌现,员工
素质的提高、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为此企业
除了提供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外,还经常进行企业价值观、文化、目标等方面的灌输。制约
力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讲是指限制或阻碍企业向前发展的人的问题。一般包括员工自满情绪的
3
更多推荐
管理,文化,跨文化,企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