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高-重啤集团

武汉评选99个最美建筑 楚天传媒大厦等获赞
2023年10月2日发(作者:艾春荣)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优秀的建筑可以借助独特的设计,

现地域风格和时代特征,反映城市魅力。615日起,由武汉市国土

资源和规划局全程监督指导、市城市规划协会组织、市规划编制研究

和展示中心承办,推出的“2015武汉首届优秀城市建筑”评选,向全

市“高颜值”建筑发出征集令。

3个月来,全市近十年新建的163个建筑参选,主要分为公共建

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并由专家组初选出99个“最美建筑”。日前,

国家建筑设计大师、湖北建筑师学会会长袁培煌等11位规划、设计、

建设、美学方面的专家经过多轮评审,最终决出10“武汉十佳城市

建筑”14个“武汉优秀城市建筑”。这是我市新建建筑中首次评选出

的“最美建筑”,本报予以展示。

武汉优秀城市建筑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位于水果湖地区,由汉秀剧场、电影乐园及汉街等组成,

是连接沙湖、水果湖的大型公共建筑群体,集文化、娱乐、商业、酒

店、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汉秀剧场是受传统的标志性的灯笼形象

启发,其建筑造型由底部(灯笼穗)、鼓状部分、冠状顶端(灯笼芯)

索网结构(灯笼外皮)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直径约100米,高约70米。

汉街采用民国早期风格,其中穿插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设计整体采

用商业街形式,两侧布置商业、餐饮、娱乐、休闲等建筑。电影乐园

则以编钟为建筑造型概念,是全球第一个室内电影文化公园单体。

武汉十佳城市建筑

武汉优秀城市建筑

(排名不分先后)

武汉市民之家

武汉创意天地

位于金桥大道以西,三环南路以南,是北面进入武汉市区的窗口。

建筑平面采用围合式布局,临金桥大道布置规划展示馆,其余三面均

为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盘旋而上形成绿色景观中庭,既是市民共享的

大客厅,也是政府和市民交流的平台。

由于其临近三环立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人们的视点在起伏和回

旋中不断变化,于是设计者通过塑造一个盘旋上升且张力十足的雕塑

造型,使各立面都具有变化而统一的视觉效果,起伏上升的屋顶还赋

予建筑独特的第五立面。锈红色的金属穿孔板,衬以透明的玻璃,呈

现出斑驳的光影效果。不仅勾勒出简洁有张力的建筑体量,也满足了

建筑内部采光通风的需要。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

位于南湖大道与中环线之间。园区以合美术馆为中心,打造了艺

“楚天鹤舞、智海翔云”为立意,极具鲜明时代风格和荆楚文化义涵。

主体不同曲面凹凸进退构成体块间的穿插组合,外立面横向线条均匀

排列,延绵舒展,既有行云流水的畅美,也有白云黄鹤的飘逸。室内

中庭延续室外立面设计手法,通过遮阳和栏杆扶手的均匀排列,形成

如鹤如凤、似云似水的空间效果。新馆凸显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

念,主体空间将层高、柱网、荷载三者统一,通过拼装组合,灵活隔

断,形成加工、典藏、借阅等八大功能区,其开间宽阔,敞亮通透。

采用室内热环境、风环境、光环境模拟等技术手段专项研究,优化室

内功能、维护结构和家具布置等,呈现给读者舒适化的室内环境。

新城国际博览中心

位于汉阳江畔,与鹦鹉洲白沙洲大桥遥相呼应,是中西部最大、

全国第三的现代化会展综合体。展馆建筑群呈环形布置,以梅花形绿

植庭院为中心,十二个编钟形态的展厅两翼合抱,取“钟鸣盛世,水

韵江流”之意,旨在打造出一座集会展会议、旅游休闲、文化创意、

商业服务于一身的“滨水新城”

万科城市花园

万科城市花园紧临城市三环线。以新都市主义为规划理念,改变

传统社区封闭的模式,形成与城市融合的大社区,更是城市生活的一

部分,享受城市带来的活力和便利,同时创造城市的活力和便利。

采用“两轴双环的开放式布局”改造天虹路构筑社区的主轴——

都市核心路。通过“城市核心道路”“次级市政道路”“区内环行道

路”多级道路形成完善便利的道路交通系统。

项目以低层洋房、多层、小高层、高层项目开发为主,采用多功

能复合道路设计,尺度适宜、弯曲起伏,具备车行、步行、自行车、

景观绿化、居民交流公共空间等多种功能。整个小区空间变化丰富,

现代手法处理的建筑形体配以精心搭配的色彩和小区绿化景致,创造

出宜人的居住环境。

武汉理工大学文体中心

位于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新校区内。包括1个体育场、1座体育馆

以及1座恒温游泳馆。设计突出学校体育建筑特点,以“书山有路勤

为径”和“勇攀高峰”为寓意。从地面广场上到体育馆外观众疏散平

台并一直向游泳馆屋顶延伸的可供学生们休闲活动的屋顶平台“飘带”

也体现了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宽大的平台,铺就木质户外地板,建

成以后成了师生们观景、跳舞、散步的不错的户外活动场所。

体育场的罩棚采用悬臂钢桁架结构,为了强化水平线条的效果,

同时也是为了增强桁架间的水平联系和刚度,设置水平的环向联系桁

架外包铝板自然形成建筑装饰上的水平线条,使建筑形式与结构选型

更为协调。

辛亥革命博物馆

武汉天地商业街

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首义文化区,项目以“勇立潮头、敢为

人先、求新求变”为核心的首义精神为构思重点,强调整体环境和氛

围的营造。项目与红楼在空间上形成围合、在形式上产生对话关系,

体现百年前后历史的呼应与对位,同时,为城市提供了一个集纪念、

集会、文教、休闲于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体现了“公园中的博物馆”

的理念。建筑轮廓意在展示中国建筑的“双屋顶”和“挑檐”,升起的

外墙意味着“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正三角形的建筑主题则蕴含了

积极和创新的含义,表明了武昌首义的成功。建筑的外墙为红色,基

础为黑色,反映了博物馆的“革命性”与“黑暗”的对比,也表现了

楚国时期的古典建筑“红色”与“黑色”的基调对比。

武汉天地商业街坐落于汉口永清片区,紧邻长江及江滩,由一条

贯穿的绿带将商业和相邻住宅进行动静分隔。

民提供高品质公共休憩场所。

群星城

位于武汉四大商圈之一的徐东商圈。群星城紧紧围绕着“自然与

都市”的结合,积极向原生态靠拢,通过创造多彩、富有变化的空间

和时间体验,营造“体验型商业空间”古朴秀美的三峡成为本项目建

筑形态设计的母题。定位为“华中首创剧场式生态购物中心”以青年

时尚、家庭消费为目标客群,融汇国际时尚、娱乐美食、美容休闲、

儿童教育等中高端复合型商业业态。

该建筑以中央广场为核心向3个方向放射延伸。建筑表皮以玻璃

幕墙、彩色陶板、绿化墙体等手法组合,来表现古朴秀美的地层效果。

武汉体育中心

坐落在开发区的中心地带。建设“一场两馆”(60000人体育场、

12000人体育馆、3000人游泳馆)和相关的配套设施,最终形成融体育

竞赛、健身娱乐、文艺演出、旅游休闲、商业、商务会展等功能于一

体的现代化大型主题体育公园。

该建筑采用了广场式布局,利用现有十字街口,多个建筑合成一

个中央广场,烘托出都市空间。建筑造型比较别致,体育馆和游泳馆

采用形体穿插的手法,用纯粹的几何形体,创造丰富的造型,且游泳

馆在形式上与体育馆相协调。建筑形成集群设置,将独立的建筑体进

行一定程度的集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保持总体平衡的态势。

万科润园

华中农业大学第二综合实验楼

原址为中国普天电子设备厂,厂区为50年代建筑,风格统一,

地平整。地块内生长有较多原生或次生木本植物。胸径在15cm以上的

树木达到862棵。

该建筑以尽量保存树木和原状环境特点为宗旨(最终约保留了

668棵乔木、原始水塔及原始中心花园)利用了原厂区中心花园和小

树林。为尽量保护树木,多层建筑的布置基本对应原厂区建筑,区内

道路也对应原厂区道路,且仔细研究场地标高和室外管线布置,并局

部灵活布置一层装置式功能房,因树制宜、树下种房。

户型建筑设计采用标准与非标准相结合的户型设计策略;每户拥

有庭院、平台或屋顶花园,形成有天有地而又节地的都市院墅。

武汉市美术馆

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历史街区,由金城银行等历史建筑改扩建而成。

该建筑既保留了历史建筑风貌,又能根据美术馆建筑的功能和设施的

要求进行扩建,并使得新老建筑在结构、立面、功能等方面获得共生:

结构设计上,历史建筑根据保护要求进行加固,扩建部分结构自成体

;立面设计上,历史建筑依据档案馆资料整旧如旧,扩建部分在体量、

尺度、色彩、材质等方面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功能植入上,原有的历史

建筑通过改造获得了新生,旧城地区也因融入了符合现代使用要求的

新型建筑而功能日趋完善。

该建筑东面紧邻校园核心区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南面直接面向

校园主干道学府路。如何处理好新建筑与校园整体环境的关系,尤其

是协调好与东面图书馆的关系是设计构思的出发点。同时,设计在内

部营造一个独享庭院,作为师生交流场所,给使用者以归属感。建筑

造型上,我们在东立面设计了一个流动的完整界面,以一种既谦逊而

有独特的姿态与图书馆建立对话关系,材质上金属百叶、干挂石材、

玻璃形成对比,在不同的光线下产生不同的光影变化。

汉街万达广场

该建筑紧邻武汉汉街。以“当代性和传统性,过去和未来”为设

计概念,运用特色分明的建筑平面和立面处理手法。平面采用先进的

购物街店铺模式,中部通过购物街环绕出核心岛商铺,依托两个巨大

的圆形通高采光中庭及数个小型的通高中庭形成购物双街,把整个商

业流线串联起来。建筑主墙面采用铝板幕墙装饰与不锈钢球型构件的

琴台文化艺术中心

保利文化广场

地处湖北省行政中心,洪山广场西南侧,中南路和广南路的交汇

处,是武汉市内环线上最重要的节点。以文化主题概念为核心,围绕

42.5×42.5米、高达55.6米的“城市大客厅”这一巨形创意空间—

—展开文化休闲主题功能,将文娱、餐饮、精品商业、展示等功能自

上而下分层分区配置。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建筑造型简洁,采用节点精

美的单层索网玻璃幕墙,使得外空间与景观融为一体,上部塔楼用

LOW-E玻璃结合银色系为主的单元式玻璃幕墙外墙系统,并使建筑体

外墙系统成为和谐统一、完整的墙面。

琴台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汉阳月湖之畔,包括琴台大剧院和琴台音

乐厅。

琴台大剧院建筑外观顺应汉江、月湖东西延伸的形态,构成东西

长向舒展的造型,有如行云流水,富于韵律感。同时,东南侧入口大

堂空间斜向偏转,遥指古琴台,形成历史之轴,宛如沧海之回流,使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紧邻东湖风景区,包括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地

下车库、设备楼及附属配套建筑。建筑采用一主两翼的构图,与主入

口门楼共同形成“楚宫双阕对阳台”的完整格局。以左翼的楚文化馆

为序馆,以居中的综合馆为核心,以右翼的编钟演奏馆为结束,流线

清晰,展示内容丰富完整。建筑造型结合楚式高台建筑的特点加以创

新,主体建筑屋面以传统的坡顶建筑为基础,在覆斗型的体量上作减

法构成,建筑细部方面从基座、台阶、栏杆、墙身、门窗、檐口、脊

饰到室外环境的各方面,均力求古朴而有新意、简洁又耐人寻味。

广发银行大厦

位于江岸区建设大道北侧、杂技厅旁,为超高层高档写字楼项目。

建筑造型着力表现建筑的力度和几何雕塑感,以体现稳重、现代、

向上、严谨的立意。建筑体量高低错落,丰富了城市的天际线;建筑立

面以均匀、重复的竖向线条,结合玻璃和石材的虚实对比来展现建筑

的韵律,小尺度线条与大建筑体量之间的对比,使得建筑群更显气势,

形成视觉上的延续,给人向上的动势,展现优美协调的形体关系。

楚天传媒大厦

位于国家级风景区东湖之滨,是集新闻采编、出版、学术交流、

综合办公、后勤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建筑造型具有浓郁的文化

上的一卷报纸,造型虚实结合,南面为借景东湖的玻璃幕墙,西面实

墙上采用像竹简一样垂直排列的竖向长窗。

生态设计方面,主楼通过45度偏转,获得南北向的布局,且幕墙

在横向铝合金百叶后面隐藏通风窗;西向立面采用凹式洞窗竖向遮阳。

裙楼利用斜屋面导风,结合电动卷闸,调节室内小气候。

华侨城运动生活中心

华侨城运动生活中心为武汉华侨城东湖社区的配套会所。功能包

含两个室内羽毛球馆、一个室内游泳馆和一系列其他运动设施。

建筑设计既考虑了东湖、运动生活中心及社区之间的视线关系,

也呼应了与滨湖带形景观的形态关系,其目的是使这个房子在视觉感

知和流线组织上成为湖滨景观的一部分。生活中心场馆围绕入口广场

和下沉庭院形成H型布局,较大的体量得以化整为零。建筑屋面和墙

面大面积采用种植屋面和垂直绿化技术,使得建筑整体形态与湖滨景

观带的关系更为融合。

403国际艺术中心和运动中心

位于武昌武锅老厂区,即百瑞景中央生活区公共绿地内,包括运

动中心和艺术中心。为保留传统,降低建筑密度,将运动中心的主要

功能放在地下,仅把门厅等放在地上。艺术中心为原403厂房改造,

利用其空间特点,布置两层通高的多功能厅、休闲展示等,并在其东

南两侧外挑平台,与运动中心屋顶花园相连,使运动休闲、室内室外

连为一体,增加功能的延伸性及空间的流动性。在立面设计中,运动

中心运用不同的弧形屋顶与场地结合,使绿化形成一个起伏的整体;

艺术中心尽量保留老厂房面貌,仅在入口处设计大跨度玻璃雨棚突显

建筑个性。该项目在设计、材料及设备等方面采用众多绿色节能技术,

取得了绿色建筑设计二星标识。

武汉民生银行大厦

位于汉口建设大道与新华路交汇口喷泉公园西侧,地处武汉市金

融中心区,南面紧临环亚大厦,与国贸大厦相望,西北面正对建银大

厦,背靠喷泉公园。

武汉民生银行大厦是集证券交易、餐饮、健身、写字楼为一体的

超高层建筑。作为武汉的地标建筑,大厦主体双轴对称,造型力求简

cksjdjev 武汉汗蒸房

丙纶防水卷材-神剑股份讨论社区

武汉评选99个最美建筑 楚天传媒大厦等获赞

更多推荐

武汉万科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