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兰-上烟集团北京卷烟厂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上七单元读写训练: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2023年9月28日发(作者:屈杓)

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文本链接

事物静止不动,称为静态;事物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称为动态。课文《鸟

的天堂》先描写了大榕树的大与茂盛,抓住榕树枝、叶、干、根的形态来表现,

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是写鸟的天堂静态的美。然后

着重写了鸟——鸟声、鸟影、鸟欢,如,“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

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是写

鸟的天堂动态的美。课文有动有静,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卷,赞美了“鸟的

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写文章时加强事物的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可以通过两

相对比,使文章更生动具体,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美文品读

乡村的夜晚

向卫华

一轮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浴在玫瑰色

的月光里。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

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如山间湿地里冒出来的一朵褐色的蘑菇,乡村静卧在青龙似的大山脚下,绿

树翠竹掩映着农舍,花香鸟语缠绕着农舍,庄稼果木怀抱着农舍。此时月光像一

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一阵清凉的夜风悠悠吹拂,送来温馨的

泥土气息和庄稼幽香;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

1

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山菊花似

的细碎,星星点点地洒在院子里;几扇窗子染上蜡黄的灯光,隐隐约约从绿纱幔

透射出来,融入月色里。

乡村的夜,轻柔得像湖水,隐约得像烟雾。月光像水一样从天空中泻下来,

静静地泻在农舍上。屋外,田野里的蛙声、地里的虫鸣如潮,“呱呱”声、“嗡嗡”

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从屋角的柴堆里,隐隐传来一阵狗吠,“汪汪”两

声,仿佛一个粗鲁的莽汉突然插进来一句话似的,让人感到吃惊和意外;栏里,

牛正在吃草,一股浓烈的混合了草料的牛粪的气息满溢乡村,由于头部不停地摆

动,脖子下的牛铃便发出“丁零当啷”的声音;白天吸足了阳光的庄稼,此时也

在使劲地拔节疯长,发出“嘎巴嘎巴”的响声。屋里,几个女人散坐在大灯下,

围着电视,一边眼睁睁地瞪着电视,随着剧情的发展,或摇头叹息,或捧腹大笑,

一边穿针引线,白天挥锄舞锹的大手此时变得如此纤巧,把一根根五颜六色的丝

线逗弄得在胸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群汉子头攒在一起,或蹲或坐或站,在下

象棋,白天盖过风雨声的嗓音,此时温柔了许多,沉默了许多,也没有争吵,没

有喧哗,偶尔,从胸中突出一个“将”字,手也只是将棋子轻轻移动一下。

(节选自选自《经典散文》

福中点睛:

美文以“月光”为切入点来表现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夜晚。文章前半部

分,突出夜晚的“静”“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

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通过想象来表现“静”“夜风

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

细雨样的沙沙声。”通过“动”来衬托“静”。后半部分突出夜晚的“动”,抓住

了蛙声、虫鸣、狗吠、正在吃草的牛、拔节的庄稼、看电视的女人、下象棋的汉

子来写,表现充满情趣和活力的夜晚。动静结合,乡村的夜晚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缓缓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2

胡松涛

荷花是夏的心脏,鸣蝉是夏的消息。夏挥汗作雨,气喘为雷,一路上风风

火火。它来到水塘边,不禁“噫”了一声——

水塘里出现一片两片、三片四片圆嫩的叶,在水上柔柔的飘着,碧绿得不似

人间色彩,叫人怀疑是仙女下凡沐浴时遗忘的手绢。

一眨眼功夫,那碧绿的叶便被谁放大了,又被复制了无数面,铺满了水塘。

像江南梅雨季节的学校门口,放学了,一下子布满雨伞,有一两个个头高一些的,

从雨伞下探出俏丽的脸来,出现美丽的形,恰似婷婷荷叶边破水而出的花骨朵。

荷叶一展开,就忙着调整方向。我还没弄清它们的总指挥是谁,就见荷叶的

方向已经调整好了:有的对准印度洋二号卫星的方向,有的对着太平洋三号卫星

的方向,还有的,我不知道那个天空上是什么星,反正她们已经与天上的老家取

得联系,信号很快传递起来,于是她们的脸上欢喜起来。你看那一朵朵盛开的花

就是天地之间信息交流的产物。或者说那荷花就是她们接收到的仙界外婆送来的

礼物。佛有慧眼,一下子就看清了,所以我们见到佛呀菩萨呀都坐在莲花宝座上,

面目慈悲。

荷是仙物,又是静友。一朵花儿忽然笑出声来,笑得摇着脑袋,好像谁挠了

她的胳肢窝。定睛看了,只见一只小鸭从荷叶下游出,又游走了。一只蜻蜓飞过

来,对着笑起来的那朵花说,她们说你遇到了梁武帝。笑的那朵花更羞。梁武帝

赋了一首叫《江南》的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

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荷花们都把如鱼之类的叫了梁武

帝。

荷与荷之间的通信是蝴蝶、蜻蜓、蜜蜂维持的,所以,常常可以看到蝴蝶、

蜻蜓、蜜蜂在荷花间飞来飞去,对这朵花说些什么,又对那朵花说些什么,一个

3

个快乐的样子。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事物,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美好事物只是某一方面美好。

如孔雀是美丽的,可是孔雀一开屏,后面就不太好看了。你看出水的荷,再看它

水中倒影,就知道荷的前面与后面、正面与背面都是一样的美,荷的局部美,整

体也美。荷的身上没有一处瑕疵。

荷,就以这样美好的姿势站在夏天,站成一片清香的风景。

一阵琼珠乱玉,荷花给砸瘫不少。不过,荷的另一种美此时表现出色——雨

打荷叶的声音胜似雨打芭蕉。雨后的荷叶上,留下一粒粒珍珠,诗人说:“香妃

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一个童子折一柄荷叶顶在头上,唱着小曲渐行渐远……

一年一度的盛大荷花聚会结束了。荷尽已无擎雨盖,不过,没关系,我耳有

福:留得残荷,可以听雨。即使是冬日里一塘败荷,也如浓的淡的墨痕,景自天

成,是中国画特有的意境。

枯荷也是美丽的……

我和夏一起来到荷塘边,后来,夏走了,我还在那里,期望着自己站成一棵

柳,坐成一块石头,天天好与荷为伴。

(摘自《散文》

福中点睛:

作者先静态描写荷叶碧绿的颜色、柔柔的情态、逐渐增多的数量和它们像电

视接收器一般张望着天空的形状。然后对荷花进行动态的刻画,如,“一朵花儿

忽然笑出声来,笑得摇着脑袋,好像谁挠了她的胳肢窝。定睛看了,只见一只小

鸭从荷叶下游出,又游走了。”还有那在黄色的花蕊间来往穿梭、传递信息的蜂

飞蝶舞,更是灵动非常。这是一篇盛赞夏日荷花的美文。作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

运用动静结合绘景状物的方法,把人们常见的荷花描写得特别赏心悦目。

湿月亮

4

月亮从窗外探进来,把我看了又看。

为什么,今夜的月儿格外清,为什么,此时的月儿特别亮?是因为下了一场

爽朗的雨吗,把月亮洗得白白又净净?

哦,湿月亮呀。湿月亮!

清爽的月光,像水一样从门外溢进来,一直流进我的小屋。整个小房子,都

浸在月亮柔美的光照下了。

我把月光捧在手心。

呀,清悠悠的月光呀,一直凉到了我的脚底。

(摘自《青年文摘》

福中点睛:

这篇短文把月光写“活”了。月光从窗外探进来,特别明亮,联想到月亮是

被爽朗的雨洗白的,月亮成了湿月亮。一个“湿”字,就把月光由“光线”变成

“流水”,把静态变成了动态。这一变化也与后面的感觉(捧在手心,感觉清悠

悠,一直凉到脚底)达到了一致。月光如水一般地流动着,给人清爽纯净的感觉。

天籁

周同宾

我一个人走进林中。我发现,此地无蝇,也无蚊,却有那么多蝴蝶,蜜蜂,

无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身边飞、耳畔叫。空气里,有松香味,有草木的青气,

闻起来,心里麻酥酥的。巉岩上,一挂飞泉,下面,滴成一个不大的潭,潭边,

流出一股水,扯成一条小溪。潭水,黛青色的;溪水,豆绿色的。鱼儿都露着黑

色的脊梁,唼喋(shà zhá)着小嘴,从潭里出来,游进小溪,玩够了,又顺小

溪游回潭里。我跳水里,濯足,洗脸,水凉而润,顿觉心情神爽。又上岸,在浓

5

阴里盘桓,流连,抚摸每一棵树,摩挲每一块石。最后,索性面对小溪,靠一棵

老松,在一块青石上坐下。我闭上眼,但闻泠泠的水声,细细的风声,和间或一

两声山雀儿的轻悠悠的啼啭。还有一些声音,琐琐的,纤纤的,是蝴蝶飞过的翅

翼声?是小甲虫在树枝上爬行时的足音?是枯叶落花掉地时的颤动?这些声响,

融合在一起,时断时续,似有若无。哦,这是天籁,恐怕自远古的洪荒时代,自

人类的童年,都是这样吧?这些声音,像一个细眼儿的筛子,筛掉了尘嚣嘈杂,

剩下的只有幽静。我自己似乎一下子脱却尘缘,倏忽被净化了,竟忘掉了从世的

纷争,个人的烦恼,似乎也忘掉了自己的存在,忘掉了时间和空间,好像我自己

物化为一棵树,一块石,和这山林成了一体……

(节选自《天籁》

福中点睛:

这个片段文中,写作家去山中找静,但描写的景物大多是动态的,有声的,

如“蝴蝶,蜜蜂,无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身边飞、耳畔叫” 鱼儿都露着黑色

的脊梁,唼喋着小嘴,从潭里出来,游进小溪,玩够了,又顺小溪游回潭里。

“我闭上眼,但闻泠泠的水声,细细的风声,和间或一两声山雀儿的轻悠悠的啼

啭。 虽然写的是动景,但在总体上,特别是从人的感觉上山林显得极幽极静。

为表现静而写动,写了动却得了静,是这个片段的一大特色。

一树一树紫薇花

丁立梅

紫薇是什么时候开始做开花的梦的?四月暮春的天,它还一副沉睡未醒的

样。别的植物早被春光唤醒,争先恐后地兜出自己的好颜色,争奇斗艳,一决高

下。独独它,光溜溜的枝干上,看不出一丝显摆的迹象——它真是沉得住气。

后来的后来,有那么一天,我的眼光,不经意滑过路旁的紫薇,立即顿住了,

6

它的花开,真是不得了的事,端的就是云锦落下来。不是一朵一朵地开,而是一

树一树地开。哗啦哗啦,紫的,白的,红的,蓝的……颜料桶被打翻了,一径泼

洒下来。每瓣花,都镶了蕾丝一般的,打着好看的褶子。瓣瓣亲密地挤在一起,

朵朵亲密地挤在一起,于是你看到的,永远是大团大团的艳。惊艳——它是不鸣

则已,一鸣惊人。

(摘自《扬子晚报》)

福中点睛:

选段话先用对比的方法写紫薇跟别的花不同。别的花在春天里都早已开放

了,它却没有开花的迹象——它在积蓄着巨大的力量。然后写它在那么一天,

力量爆发出来。先写花开得异常繁茂:“不是一朵一朵地开,而是一树一树地开。

再写花开得无比鲜艳:“哗啦哗啦,紫的,白的,红的,蓝的……颜料桶被打翻

了,一径泼洒下来。”接下来写花开的动人姿态:“每瓣花,都镶了蕾丝一般的,

打着好看的褶子。瓣瓣亲密地挤在一起,朵朵亲密地挤在一起,于是你看到的,

永远是大团大团的艳。作者大胆联想,从三方面写了出了紫薇花生命力的蓬勃,

字里行间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佚名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

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

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

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

7

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

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落下,联欢会立刻开始。你

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

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

你……

湖是美的……

边读边悟:

1.本文哪些地方写的是静景,哪些地方写得是动景?

2.请你结合本文,谈谈“动静结合”写法的表达效果。

技法例谈

“动静结合”的三种表现形式

动静组合式。 就是作者在描绘某个画面,或营造某种意境时,构成画面的

事物,有的是动态的事物,有的是静态的事物。《月夜》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

描写:“天色逐渐暗下来,大地笼罩着一片朦胧的夜色。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

它那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村庄、山川、田野好像一座逼真的玉雕,

庄严而美丽……”“奔腾了一天的小河,在月光下慢慢地流淌。晚风吹来,波光

粼粼,就像无数的小鱼在水面追逐、跳跃……”这里的前一段是静态描写,突出

了月夜的清柔、美妙,而后一段是动态描写,则显示了河流的欢跃,这样写给人

以无限的遐想。

以静衬动式。就是选取与表达的主要意思相关的静景,全方位地囊括静景,

并以静景作为背景,以突出动态景物的特征。毕淑敏的《晨炼》中有这样一段:

“小胡同像一道灰色的裂缝,静谧地趴在黑色的城垛边,护城河水粘稠地流动着,

没有一丝声响。开始跑了,我们幼嫩而整齐的步伐,像手指一样从一家家低矮的

门楣前掠过。昏黄的屋灯次第地亮起来了,有婴孩的哭声从院落深处传出。那时

我们还小,不知歉疚,觉得自己既出来锻炼,全世界的人都应该陪我们一道醒来。

我们得意地大嚷‘1234,把古老的小胡同震出一缕尘埃。这段文字先

写环境的静,如,小胡同“静谧地趴在黑色的城垛边”,护城河流动着“没有一

丝声响”;接着写小胡同慢慢地“活跃“起来:先是孩子们的步伐“从门楣前掠

过”,接着屋灯“次第地亮起来了”,有婴孩哭声传出,最后写孩子们“得意地大

声嚷”,以至于“把古老的小胡同震出一缕尘埃”。前面极力渲染环境静,后面夸

张地写孩子们无所顾忌地大声喊。有动有静,互相映衬,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

泼的特点。

以动衬静式。就是将动景作为衬托,以突出所描写的静态景物的特征。史铁

生《我与地坛》有这样一段话:“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

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飘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

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

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

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段文字看起来是在描写园子的动景

——蜂儿飞舞、蚂蚁疾行、飘虫升空、露水坠地,但它要反映的却是园子里的荒

凉、寂静。连露水坠地都能听到“轰然”的声音,草木生长的窸窣声都清晰可辨,

可见园子的安静程度了。

动、静“转化术”

甲:好久不见,听说你最近专心练习写作,掌握了什么写作技巧。

乙:不瞒你说,我在写作上真学会点儿新东西——能把不动的东西写动了,

也能把动的东西写静了。

9

甲:你在文章里能让大山移动、高楼飞跑,还能让飞鸟停歇、河水静止,那

不是不符合实际了吗?

乙:我能做到这样写,还符合情理,你信吗?

甲:你别吹,举个例子让我听听。

乙:这简单。我先给你说说怎样把动的写静吧。你听:葫芦飞船在层峦叠嶂

间穿行,在明媚的阳光间飞舞,向着大海,向着希望奋飞而去。风声在耳边呼呼

作响。一座接一座山峰、一道连一道山谷、一片又一片的树木飞快地向身后跑去。

甲:其实山峰、山谷、树木根本没动,你写的是一种错觉。

乙:我这就是通过错觉把不动的东西写动的。

甲:这不算什么能耐,我也能写。大作家鲁迅的小说《社戏》中也有这样的

语句,描述孩子去看戏的途中,就运用了这种写法——周围的群山,仿佛是踊跃

的铁的兽脊似的,都向船尾远远跑去了。你还能通过别的方法把不动的东西写动

吗?

乙:当然。我还能通过想象,根据自己当时的感受把静物写动。你听:我走

在森林深处,觉得身边的树木都变成某种怪物,张牙舞爪地跟在自己身后。这样

写能表现我极度害怕的心理。 再如,橘子树背着无数黄澄澄的蜜橘,累得弯了

腰,气喘嘘嘘地呼叫:“熟了!熟了!把静态的橘树写动了,赋予了人的感情、

人的行为、人的语言,把丰收的景象、丰收的喜悦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甲: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写得还真不错!那你又是怎样把动的东西写静

的呢?

乙:这也很简单。你听:青蛙和小松鼠爬上了山顶,大海呈现在它们眼前:

大海真大呀,天连着水,水连着天,一眼看不到边;大海真蓝呀,蓝湛湛的,像

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大海波涛滚滚,潮涨潮落,从来不曾停歇,但如果从远处遥

望,大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就会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从某个角度观察,原本动

态的大海,在我们的视野里,就是静态的。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就是一种静态

的美。

甲:远处看大海,感受应该是这样的。这样写不错,真实,忠于自己的感

10

受,不是想当然的写法。还有把动写静的方法吗?

乙:有哇。你接着听:她坐在风雪中,雪在空中凝固了,风在空中凝固了,

一切在这一刻都停止了呼吸,就连高高的烟囱上面飘散出来的浓烟和热气,这一

刻也定格成一种僵硬的造型。一个个人处于一种极度绝望状态,专注于自己内心

的感受,世界的一切在他的心中都定格了——心底感受到的事物都是静态的。

甲:你这人纳鞋不用锥子——真行!”今天我跟你学会了不少知识。我也会

把静写动了,你听:风来了,柳树甩着大辫子在翩翩起舞。我还会把动写静了

你再听:绿绿的大叶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飞机停在机场上。

乙:去你的吧。柳树是你写动的吗?那是风婆婆吹动的。蜻蜓是你写静的吗?

那是它自己停在大叶上休息呢。

佳作展台

虎妈妈和虎宝宝

山东省莒南县第八中学附小四年级一班 沈兰芳

爸爸带我到动物园参观,恰好听说虎妈妈前不久刚刚生下一对虎宝宝,于是

我就拉着爸爸的手,迫不及待地去“老虎山”去看虎宝宝。

看到了!虎妈妈正躺在假山下,搂着虎宝宝一动不动地晒着太阳呐。

阳光洒在虎妈妈和虎宝宝的身上,轻轻柔柔,温温暖暖,真是一副感人的画

面。

我们的脚步惊动了虎妈妈,它立即警觉地抬起头,立起上半截身体,耳朵像

两只小雷达一样,转动着搜索声音的来源,眼睛很凶地瞪起来,观察着周围的环

境,还把虎宝宝更紧地向自己的身体下边拢了拢。

再看两只虎宝宝,根本没有在意外边的声响,照旧在妈妈身体下边安稳地睡

着,它们把四脚松散地展着,把尾巴平稳地拖着,眼睛安静地闭着,一动不动,

一动不动,睡得很香很甜。

11

我们又向前走了几步,虎妈妈腾地从地上完全站了起来,然后迅速用嘴含起

两只虎宝宝,扭头就走。虎宝宝被妈妈含在嘴里,身体像是两只大虾的样子倦起

来,还是一动不动。噢,这两个小家伙,照旧没醒,还是安稳地睡着,睡着。

老虎含着虎宝宝,在假山周围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

放下虎宝宝,把虎宝宝搂在身下。虎宝宝继续睡着,虎妈妈则没有睡,抬头看着

我们。

我对爸爸说:“它认为我们要害它。

爸爸说:“是的,虎妈妈的警惕性很高呀。

我和爸爸慢慢后退,虎妈妈发现“危险”解除,然后才俯下身体,搂着小老

虎一起躺着睡觉。

阳光又洒在虎妈妈和虎宝宝的身上,轻轻柔柔,温温暖暖,还是一副感人的

画面——为了孩子的安全,妈妈总是无比细心。孩子能一直安稳地睡着,因为有

妈妈永远的守护……

(指导教师 史峰)

福中点睛:

习作中虎妈妈的“动”跟虎宝宝的“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远处看,“阳

光洒在虎妈妈和虎宝宝的身上,轻轻柔柔……” 脚步惊动了虎妈妈时,抓住“抬、

立、转动、瞪、拢了拢”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它的警觉,而此时,两只虎宝宝“照

旧在妈妈身体下边安稳地睡着”更接近虎妈妈时,它越发加戒备起来,“腾地站

起”“迅速含起”“扭头就走”“转来转去”,把虎宝宝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此时“虎宝宝继续睡着”。离开“虎山”时,又出现了开头那幅温馨恬静的画面,

照应了开头。虎妈妈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保护虎宝宝,虎宝宝因为有虎妈妈的保

护而安心地做着香甜的梦,本文动静相结合,赞美了伟大的母爱。

游南山

河北省平泉县双洞子中心小学六年级 林坚

12

前几天,我去村前的南山游玩。

顺着山路向南山的方向走,一路上,蔚蓝色的天空中浮游着朵朵白云,有的

像小绵羊在草原上奔跑,有的像两只小狗在打架,有的像小猫在睡觉……空中飞

着无数米粒般大小的小飞虫,仔细地看山路的两边,鹅黄色的草芽已经从土里露

出了小脑袋,好像在向人们报告春的讯息,偶尔还有几棵嫩绿的野菜映入眼帘。

开始进入林中,几棵高大的松树耸立在天地间,真像是支天的柱子,一阵风

吹过来,松树摇头晃脑,松针互相摩擦,发出“簌簌”的响声。地面上覆盖着厚

厚的一层松针,走上去就像踩在地毯上似的,软绵绵的。

走着走着,一块硕大的石头隐隐约约地出现在林中的空地上,这莫非就是人

们常说的“棺材石”?我赶紧跑过去,当我来到它跟前时我惊呆了:这块巨大的

石头长约九米,宽约三米,高约二米。前宽后窄,前高后低,形状真像一口棺材,

怪不得老年人都叫它“棺材石”。棺材石上边的一层十分整齐,就像是人工雕刻

的似的,令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个侧面有道裂缝,据说在月明星

稀的夜晚,里面就会有宝物流出来,可现在的裂缝上却长了一圈圈青苔,看来已

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往外流宝物了。棺材石的下面有大小土包稳稳地支撑着,四周

的大松树就像守卫棺材石的士兵,一阵风吹过来,“呜呜”作响,仿佛在向“来

犯之敌”示威。我傻傻地愣在那里,耳边山风呼啸,心里不禁涌出一种惴惴不安

的感觉,真怕有人掀开棺材盖钻出来。

我越想心里越发毛,赶紧往山下走去……

(指导教师 张子平)

福中点睛:

在这篇小游记中,小作者按着游览顺序描写了路边的景色、山中的树林、

中的棺材石。重点描写了“棺材石”这一奇观。写路边的景色和山中的树林,侧

重动态的描摹,把天上的云、路边的草、林中的树描写得活灵活现;“棺材石”

侧重静态描摹,运用列举数字和打比方的方法准确地描写了石头的大小、形状,

最后由“山风呼啸”产生了联想,顿生恐惧,从侧面衬托了“棺材石”的惟妙惟

肖。本文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突出了大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奇妙。

13

秋天的树叶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小学五年级九班 吴雨奇

秋天的树叶五彩缤纷,给大地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你瞧,一棵棵枫树立在那儿,远远望去,好似一团团火焰,树上的叶子像一

只只小手,红通通的,好像是它们不小心打翻了一大瓶红墨水被染红的。旁边那

棵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金黄的小扇子,一阵微风吹来,树叶轻轻摇动,发出“沙

沙”的响声,炎热的夏天像是被它们赶走的,凉爽的秋天像是被它们接来的。

我走近一棵又高又大的银杏树,一阵风吹来,树上不时有叶子飘落下来。

们有的在空中翻着跟头,歪歪斜斜地坠入地面;有的在空中飞来飞去,一会低,

一会高,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有的在空中打着旋儿,像是在跳回旋舞;有的

比较热情,落在了我的头上、肩上,跟我亲昵。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我踩在上面,叶子发出“吱吱喳喳”的响声,好听极了。我躺在上面,软软的,

挺舒服的,真想长久地呆在上面。

从那厚厚的叶子地毯中,我拾起一片来仔细观察,发现它的颜色淡黄,还夹

杂着一些淡绿色和棕色,叶子的前端是弯弯曲曲的。细小的叶脉一条一条的,

像我们体内的小血管。要是你循着叶脉抚摸的话,是滑滑的感觉;你要是不顺叶

脉抚摸,是一种涩涩的感觉。拿住它的叶柄,摇一摇,真像一把小小的金扇子。

秋天的树叶是美丽的,让大地变成了一张充满活力、绚丽多彩的图画。

(指导老师 包逢祺)

福中点睛:

本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写,从远到近、由面到点慢慢聚焦,描写了秋天的树

叶的。先是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了远看枫叶和银杏树叶的样子,描摹枫叶突

出了色彩的美,描摹银杏叶突出了动态的美;接着把范围缩小,“镜头”聚焦到

飘落的银杏叶,具体写了翻跟头的叶、飞来飞去的叶、打着旋儿的叶等,把树叶

14

刻画得十分灵动。最后范围再缩小,“镜头”聚焦到一片银杏树叶,通过写看的

样子、摸的感受和恰当、有趣的联想,更加突出了银杏树叶的小巧玲珑。小作者

怀揣一颗童心,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把秋天的树叶描写得生机勃勃。

一试身手

请你以“春雨”为题写一篇习作。认真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运用

动静结合和联想的方法展现出一幅春天生机盎然的图画。

15

红树湾家具-四方达股票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上七单元读写训练: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更多推荐

田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