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祥巷二手房-000656金科股份股

我县下山脱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3年9月10日发(作者:林韦辰)

我县下山脱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李剑飞

下山脱贫是加快山区农民致富步伐,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的一项民心工程。近年来,我县以实施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

贫项目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下山脱贫工

作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在具体工作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

问题,本人结合“百名干部蹲点调研活动”,会同下山脱贫

办的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了新兴乡泉庄、金坞、下源口等村,

就我县下山脱贫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供

参考。

一、我县下山脱贫工作现状

据调查,我县地处高山远山地区有12个乡镇9.9万人;

地处库区的后靠行政村有1621387124人;地质灾害

易发地区有5个行政村12自然村)6902400人,其中

列入省级地质灾害点实施整村搬迁的村有3个(枫坪岩坑、

望松砌坛、新兴金坞)。这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突出反映在行路难、小孩读书难、看病难、娶妻难、基础设

施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多样化,

下山脱贫成为这些农民的迫切要求。如金坞村地处新兴乡山

区,海拔450米,全村有108426人,至今未通公路,

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村民纷纷“走下山”谋求生计,目

前全村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外出,留在村里仅80余人。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群众的困难,我县从2000年开始

1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

要求,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着手开展下

山脱贫工作。2005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编制了《松阳

县欠发达地区整体搬迁规划》,计划到2010年,全县建成4

个县级下山移民小区和11个乡镇下山移民点,整体搬迁1

个乡,72个行政村、147个自然村,下山移民6362户、21700

人。在此基础上,2006年又完成《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贫

项目初步设计》并通过会审,被列入省重点工程项目。根据

初步设计,万人下山脱贫项目拟建立筏铺、西坌、铺门和新

溪四个下山移民小区,项目概算总投资33549.39万元,总

用地915.8亩,总建筑面积807105.24平方米,集中安置

9000人,分散安置1000人。

2006年底,全县共建立下山脱贫小区7个,其中县

2个(筏铺、西坌),乡镇级5个(新处乡坳后、板桥乡

桐榔、赤寿乡田岗、西屏乡孙源、望松乡半岭);下山脱贫

10个。2个县级小区已征用土地277亩(筏铺230亩,

西坌47亩)完成投资3020万元,其中筏铺小区安置谢村、

新处下山移民211920人,西坌小区安置四都下山移民

137587人。铺门小区和新溪小区已落实选址工作。全县

累计安置下山移民1983户、7342人,启动了3个地质灾

害点的搬迁工作,搬迁转移36129人。14个自然村实施

整村搬迁,20个村进行了土地整理。

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2

1、土地要素制约明显。当前我县下山脱贫工作遭遇的

最大瓶颈是土地问题。由于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下山

脱贫的用地指标与实际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同时我县基本农

田保护率高达94%,规划安置的下山移民小区(点)一般都

在农保田范围,使得规划中确定的建设用地无法落实,置换

为建设用地的难度大,影响了下山脱贫的进程。2006年底

申报的西坌、铺门两个小区用地指标已被核减,各乡镇下山

移民点、小规模自然村撤并等也由于没有建设用地指标安

排,难以实施。如新兴乡下源口凤凰山脚自然村只有13

36人,强烈要求整村搬迁到中心村,但中心村由于多年未安

排用地指标,有建房意愿的农户就达到3040户,根本无

力安排自然村的搬迁安置用地。另外,下山脱贫工程建设征

用土地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征用成本也越来越高。

2、实际财政支持弱。由于我县经济欠发达,县乡财政

基础薄弱,无力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下山脱贫建设。目前我

县仅四都、板桥、新处、谢村四个欠发达乡镇整村搬迁的农

户享受省政府每人3000元的补助资金,其他乡镇下山移民

享受不到扶持政策,呼声较高,如今年县两代会共收到下山

脱贫提议案9件。同时,农民搬迁成本较高,目前到筏铺小

区入户,仅建造占地 80平方米三层半的一套联建式住宅,

约需资金1213万元,不少农户难以筹集。基础设施投入

资金大,地方没有配套资金,目前我县移民小区(点)建设

仅靠市场运作,乡镇抓下山脱贫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3、行政拉力还不够大。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出台全

3

县性的下山脱贫工作实施意见。对下山脱贫的对象、政策和

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等不明确,导致具体工作中没有可遵循

的政策依据。如移民小区在办理诸如供水、供电等手续时,

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审批费用高;相关部门协调难度大等。

二是部分乡镇对下山脱贫工作在思想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管理和服务不够到位。大部分乡镇对村庄建设规划的非农保

地位置、面积等底细不清,在移民点定位时不同程度存在“随

意定点”的现象,造成报批难。对一些小规模自然村的撤并

工作未加以有效引导和协调,让村级各自为战。三是有限资

源未形成合力。由于康庄工程、农村电网工程、沼气工程、

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一系列工程由不

同的部门分管,各成体系,融合难度大,给下山脱贫工作带

来一些困难。以康庄工程为例,由于其优惠的扶持政策,已

列入下山脱贫规划的村,为了享受到康庄工程扶持政策所带

来的眼前实惠,纷纷动工修建通村机耕路,使得原本可以整

体搬迁下山的村留在了高山深山中,而有的农户虽然康庄工

程通到了门口,但仍强烈要求搬迁下山。

4、面上建设有所忽视。目前,我县将下山脱贫的工作

重点放在四个县级小区建设上,建立了筏铺、西坌等下山脱

力型”,无技术特长,部分农户下山后在就业上难以适应城

镇需求,后续管理服务亟待跟上。

三、主要建议及对策

下山脱贫是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

和有效途径,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做好我县下山脱贫工作,特提出如下

建议对策:

1、多措并举,拓展空间,着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一

是“争取”一部分。抓住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贫项目被列为

省重点项目的契机,结合包装中心镇培育工程、地质灾害点、

村庄整治、小规模自然村撤并等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农用地

转用指标。二是“盘活”一部分。抓住土地规划新一轮修编

的契机,结合整体搬迁规划,积极盘活土地存量,对拟安排

的下山脱贫小区(点)用地,国土部门要早计划、早安排,

确保建设用地。各乡镇在确定下山脱贫小区(点)布点时,

要尽量利用低山缓坡和溪滩、河谷地等非农保地。对于小规

模自然村要求撤并到中心村的,应用好省国土厅出台的可提

供三年周转土地用于村庄整理的政策以及下山脱贫建设用

地复垦项目的周转指标,尽量为其提供启动土地。三是“开

搬迁,其中10户以下的自然村作为搬迁重点,计划每年搬

80个这样的自然村。整体搬迁自然村人员除了享受每平

方米40元至120元的房屋拆迁补助外,每人还可享受4000

元至8000元经济补助金。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县10

户以下的小规模自然村有414个,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

36.4%;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约120平方米,若通过宅基地

整理可获得400多万平方米的折抵指标。建议争取的折抵指

标应主要或优先安排给本乡镇、本行政村,用于下山脱贫建

设。四是“集约”一部分。开展下山移民公寓民工

公寓廉租公寓建设试点,集约利用土地。出台激励

机制鼓励农户通过购买商品房、二手房、农村闲置房等方式

实现“零征地”下山脱贫。

2、整合资源,积极谋划,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在千方

百计争取省委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应结合本县

实际,整合资源,制订和落实下山脱贫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

策:①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下山脱贫工作摆在与工业化、城市

化同等重要的位置,财政预算应安排下山脱贫专项资金,土

地出让金中也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下山脱贫建设。同时建议

出台整村搬迁农户的补助标准,对列入下山脱贫实施范围内

的非211乡镇整体搬迁农户,每人补助3000元。②整合项

目。康庄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有线广播电视、村庄整

治、农民饮用水等工程要与下山脱贫工作紧密结合,交通、

水利、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要努力做到小区建

到哪里,配套项目建设就跟到那里,努力降低下山移民的成

6

本。③对下山移民建房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加大减免力

度,明确减免政策。宅基地复垦的补贴资金应安排一定的比

例返还给农户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④在明确农户为投资主

体的前提下,协调金融机构对下山农户建房、购房提供按揭

贷款。

3、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加大下山脱贫工作力度。一

是要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县、乡(镇)两级组织网络,继

续坚持“乡镇为主,部门协作”的原则,明确 4个县级下山

移民小区分别由所在乡镇组织实施, 11个乡镇移民安置点

以乡镇为业主组织实施。尽快研究出台全县下山脱贫实施意

见,在项目立项、土地审批、项目规划、资金补助、政策处

理、宅基地整理等方面予以明确,规范下山脱贫各项工作。

二是要注重规划。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和“缩减自然村、

合并小型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合理规划村庄布局,科

学安排移民小区(点)。对纳入下山脱贫范围的村庄,要实

行萎缩性管理,交通、水利、通讯等项目资金要转用于下山

脱贫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乡镇还要对本乡镇的下山

移民对象数量和要求、待置换用地的位置和面积等基本情况

做到底细清、情况明。三是要强化服务。要做好村级之间的

地指标,对整体搬迁后的宅基地整理项目要优先立项、验收

和补助;交通部门要结合康庄工程,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帮

助下山脱贫小区(点)做好道路等的设计、测量、指导等工

作;广电、通讯、电力等部门要及时帮助下山农民安装有线

电视,做好通邮、通讯等工作,及时解决施工用电和生产生

活用电。四是要统筹推进。在加快推进筏铺、西坌等县级小

区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乡镇下山移民小区(点)建设和小

规模自然村的撤并工作,按照整体搬迁规划,明确规划范围

内各乡镇下山脱贫的年度工作任务,通过责任制落实到乡

镇,并按年度考核情况,实行以奖代补。

4、强化培训,多方联动,提高下山移民就业能力。

是以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载体,通过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学到一技之长,扩大就业机会。二是鼓励企

业为下山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对吸收下山移民就业的企业,

制定相关政策,实行社会保障费补助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

油烟机的油垢怎么清洗-华铭智能股票

我县下山脱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更多推荐

康庄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