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
清华节能楼树立节能典范
日期:2007-02-08 作者:◆本报记者邓佳 来源:中国环境报 复制链接
头顶天花板会“呼吸”、实现人走灯灭人来灯亮自动化,被称作
“世界上最节能的未来建筑”——清华大学中意环境节能楼(SIEEB)
经过近两年的施工于去年竣工,近日开始接受验收。
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坐落于清华大学东南角,是由意大利著名建
筑设计师马利奥·古奇内拉设计,是一座高40米的退台式C形建筑。
地上10层,地下两层,共两万平方米,总造价2.6亿元。此楼是“绿
色建筑”的典范,在建设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人与自然融合
的理念。这幢节能楼不但在形态美学方面区别于校内已有的建筑,更
是采用了各种节能技术,如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
太阳能发电、智能控制等。
清华环境节能楼的工程师吕威介绍,这幢节能建筑采用的C形建
筑形态是由意大利米兰技术大学环境能源分析师完成,经过建筑设计
师后期修改完善的,这在国内还是首例。在国内,盖楼之前一般是开
发商先把基本要求告诉设计师,再在设计师设计出的不同方案中进行
挑选。而清华环境节能楼的第一步设计工作则首先交给了能源分析
师,他首先要分析现场的情况,包括周围建筑物、自然气候条件,再
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从而决定这个位置盖一座什么形状的楼最节
能。
外墙会变色
清华节能楼的外墙极为奇特,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大楼会呈现
出或青白或淡蓝的色彩,墙壁的颜色和透明度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节能建筑要实现冬暖夏凉又节约能源,外墙是节能设计的重要环
节。大楼向北的一面为一片蓝色,向南的一面呈现青白色,因为北墙
背阳和正对风口处,为了减少冬季寒风对大楼的侵袭,墙体采用了完
全不透明的玻璃和保温复合材料。而大楼东西立面看起来通透明亮,
采用了双层幕墙结构,两层墙体之间的距离为55厘米。这样做的目
的是为了减少对流和辐射的热损失,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
巧用自然光
节能楼室内安装了光线感应器,它可以自动调节室内光源的亮
度。无论在何种天气下,桌面上的光强度都能保持在人眼最舒适的程
度。如果室内无人,红外线探头传感器将感知信息,灯自动熄灭,直
到室内有人为止。
节能楼并非没有使用空调,而是你看不见它们,因为它们隐藏在
天花板中。在节能楼内,布满小孔的乳白色铝制天花板后面,隐藏着
众多的铜制毛细管。冬天,发电产生的余热将水加热,在管道中流动,
可以使房间温度增加;夏天,发电的余热又可以用来驱动吸收式制冷
机,将水变冷,通过管道流动使室内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效果。节
能楼可比同等规模的办公楼节省70%的能源。
中庭花园过滤尘埃
这座C形建筑还环抱着一个绿色生态中庭,是整个建筑的核心,
被称为“气候缓冲区”。外籍专家介绍,中庭的树木和其他植物不仅
会给朝南的房间遮阳,同时可过滤尘埃,且中庭与建筑物内部其他区
域的温差还可让空气流动,净化空气。楼内实现分质供水(分生活用
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可回用。为了使
建筑物室内能够最大限度接收到光照并保证中庭花园有更大的空间,
环境节能楼的楼层采取层层退台的方式。
吕威介绍,此建筑最大的节能亮点在于运用了三联供技术。三联
供就是把用电、供暖、冷气一起考虑使用,冬季发电机组产生的废热
直接用于供暖,夏季发电机组产生的废热用于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提
高能源使用率。与同等规模的使用燃煤锅炉供热和火电的建筑相比,
据初步核算,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二氧化硫5吨。
冷暖楼自知
此楼的另一特点是智能化控制系统,南外墙的半透明玻璃板根据
光照强度自动调节角度,夏季可遮蔽强烈的日光,冬季则吸收阳光中
的热量,在室内与室外之间创建了一个温度适中的环境,有效地降低
了室外温度对室内环境的不利影响。智能化控制不仅使室内冷暖气流
分布均匀,而且还能通过感应装置合理使用光以及供给冷气和热气,
在无人时自动停止,大大地节省能源。据初步计算,此楼的能源消耗
与同等规模的建筑相比,可节约70%左右的能源。
这里的玻璃能“发电”——探秘清华大学节能楼
2007-2-8 9:33:58 国际新能源网 网友评论
2005年夏天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清华节能楼是我国首个集示范、展
示、实验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绿色节能建筑,也是绿色奥运建筑前期示范工程。
2月5日,在清华大学秦蓉老师的带领下,笔者走进了这栋节能楼,亲身体会这座集
当今世界50多种先进技术的节能楼的风采。节能灯电脑控制
在节能楼二楼工作区,数个白色节能灯把整个房间照的通明,但四周却很难看到灯的
开关。
秦老师回答了我的这个疑问:“这里的灯都是由电脑控制,当然没有开关了。电脑系统
会根据房间内的光线强弱自动调整开关及亮度。室内光线较强时,节能灯的亮度就会弱些;
室内光线较弱时,节能灯的亮度就会强些,最大限度地节省用电。”
秦老师还介绍,节能楼室内的亮度除了受这些由电脑控制的节能灯影响外,还可由采
光井和百叶窗调控。“窗子上的百叶也是自动控制的。它们可以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自动调
整角度,确保室内时刻都有最好的采光量。”
正是节能灯、采光井、百叶窗三者的相互配合,用最少的能源保证了室内最大的亮度。
个性化送风装置
在节能楼的三楼,每个办公桌上都有着一个类似麦克风的装置,让整个办公室看上去
就像一个广播室。
秦老师介绍,这些都是个性化的送风装置。
“个性化送风装置?”面对笔者的不解,秦老师介绍:“办公室的通风很重要,但每个
人对通风量的要求却是不一样的。个性化送风装置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要求,把清新的风
送到每个人的面前。”
除了个性化送风装置,在三楼地板上,还有几块上面有很多小孔的区域。
“这些都是地板送风装置。”秦老师说,风就是通过这些小孔送到室内,而通过地板送
风可以使室内空气更新速度加快。白天吸热晚间放热的地板
说到地板送风,就不能不提到地板。节能楼室内的地板是用相变材料做成的。秦老师介
绍,这种相变材料地板白天能够把透过百叶窗和采光井投射到室内的太阳能吸收并储存起
来,到了晚间地板则把白天吸收储存的太阳能再释放出来,从而提高晚间室内的温度。这样
一来,即使在冬季寒冷的夜晚也用不着暖气,又能节省不少能源。屋顶花园功能多
一般的楼房屋顶都是用混凝土浇注的平面,而节能楼屋顶则别具一格,是一个屋顶花园:
楼顶共分9块区域,每块区域种植着不同的耐寒抗旱植物。
“其实,这个屋顶花园的作用多着呢,不只是美化环境。”秦老师介绍:“冬天,屋顶
的植物可以有效阻挡楼内热量的散失,确保楼内温度;夏天,楼顶有绿色植物的阻挡,可以
吸收太阳热量,使室内比较凉爽。”
此外,屋顶花园还能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雨水降到屋顶花园的土壤中,花园中植物的
根系在吸收一部分雨水的同时,也把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吸收掉了。经过植物根系过滤净化的
雨水会经过土壤下面的导管集中排泄到楼下的水池中用来养鱼。玻璃可以“发电”
参观完室内,我们又来到室外。
从室外看整个节能楼,除了其新颖美观的外表,更能吸引人的就是镶嵌在大楼表面的各
种功能各异的玻璃,而在这些玻璃中,最神奇的就是节能楼南侧的光电玻璃。
据秦老师介绍,这种光电玻璃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它“发”的电除了供节能楼使
用外,还可以输送到电网上,支援其它地方。
清华节能楼最大的特点就是节能,据秦老师介绍,节能的设计构造使该楼年消耗的能量
仅为普通楼的三分之一。
今年1月30日,同样坐落于清华的另一座节能楼———中意环境能源楼也正式投入使
用。清华节能楼与中意环境能源楼共同成为清华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中国节能建筑的
发展进程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作者手记:为何节能建筑叫好不叫座?
节能建筑优点多,这谁都不会否认,它每年所消耗的能源仅为普通非节能建筑的1/3。
但节能建筑推广难,也是有目共睹的。2005年建设部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
2004年,全国按节能标准设计的建设项目为58.53%,而按节能标准建造的项目仅为
23.25%。
为什么节能建筑叫好而不叫座?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还在于市场
认不认可。节能建筑最终要靠消费者的购买使用,才能实现其价值。一栋房子动辄几十万、
甚至上百万,而节能建筑每平方米增加的100元左右造价,看似一个小数目,但对于消费
者而言,却可能是难以承受的。
消费者不愿意增加费用,开发商当然就不愿意建。而让开发商自行消化节能建筑增加的
那部分成本,也是不现实的。
有没有解决办法?有建筑专家认为,摆脱当前建筑节能推广难的困境,国家相关部门应
采取“大棒”加“胡萝卜”的方针。一方面运用管理手段强制推行,包括出台法规、标准,
用处罚、征税、禁用和淘汰等强制性手段,另一方面则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即利益驱动机制,
包括减免税收、认定、认证、宣传、示范、奖励等,突破政策、技术、市场的壁垒,推动建
筑节能快速的发展。
重庆市节能建筑协会会长许永光则进一步细化道,这项工作首先应由政府主导,由国家
立法,对建筑节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其次要把建筑节能作为实施公共服务、强化资源战略管
理和加强环境建设的重要职能来对待;第三要由政府建筑节能示范小区,通过示范工程以点
带面。从根本上增加推进建筑节能的关键性内容,使相关法规、奖惩办法与标准有法可依,
推动建筑节能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更多推荐
节能,建筑,环境,能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