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

管道布置

1管道明敷或暗敷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使用要求和建筑平面布置确定。

2 在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0℃以上,且极端最低气温一5℃以上地区,可将管道设置于外墙。

3 高层建筑中室内排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立管宜暗设在管道井或管窿内。

2)立管明设且其管径大于或等于ll0mm时,在立管穿越楼层处应采取防止火灾贯穿的措施。

3) 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的明敷排水横支管接入管道井、 管窿内的立管时,在穿越管

井、管窿壁处应采取防止火灾贯穿的措施。

4 横干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和防火墙;当不可避免确需穿越时,应在管道穿越墙体处的

两侧采取防止火灾贯穿的措 施。

5 防火套管、阻火圈等的耐火极限不宜小于管道贯穿部位的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6 管道不宜布置在热源附近;当不能避免,并导致管道表面温度大于60℃时,应采取隔热措

施。 立管与家用灶具边缘净距不得小于0.4m。

7 管道不得穿越烟道、沉降缝和抗震缝。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当需要穿越时,应设置伸缩

节。

8 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应采取防止渗漏的措施。

9 排水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出管管底的垂直距离h1不得

小于表3.1.9中数值(图3.1.9)。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出管管底的垂直距离 表3.1.9

建筑层数

≤4

5~6

7~12

13~19

≥20

垂直距离 h1 (m)

0.45

0.75

1.20

3.00

6.00

10当排水立管在中间层竖向拐弯时,排水支管与排水立管、排水横管连接,应符合下列

规定(图3.1.10):

1) 排水横支管与立管底部的垂直距离h1应按本规程第3.1.9条确定。

2) 排水支管与横管连接点至立管底部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m。

3) 排水竖支管与立管拐弯处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0.6m。

11 排水立管应设伸顶通气管,顶端应设通气帽。 当无条件设置伸顶通气管时,宜设置补气

阀。

12 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含隔热层)不得小于0.3m,且应大于最大积雪厚度。在经常有人

活动的屋面,通气管伸出屋面不得小于2m。

13 伸顶通气管管径不宜小于排水立管管径。 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 -13℃ 的地区,当伸

顶通气管管径小于或等于125mm时,宜从室内顶棚以下0.3m处管径放大一号, 且最小管

径不宜小于110mm。

14 通气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通气管最小管径应按表3.1.14确定。

通气管最小管径

(mm)表3.1.14

气管名

排水管管径

(mm)

111

126

0 0 5 0

0 5 0

5

0

--

具通气

0 0

形通气

气立管

55

-

0 0 0 0 0

79

1

5 0

0

1

2) 通气立管长度大于50m时,其管径应与污水立管相同。

3) 两根及两根以上污水立管同时与一根通气立管相接时,应以最大一根污水立管按表3.1.14

确定通气立管管径,且其管径不宜小于其余任何一根污水立管管径。

4) 结合通气管管径不宜小于通气立管管径。

15 结合通气管当采用H管时可隔层设置,H管与通气立管的连接点应高出卫生器具上边缘

0.15m。

16 当生活污水立管与生活废水立管合用一根通气立管,且采用H管为连接管件时,H管可

错层分别与生活污水立管和废水立管间隔连接,但最低生活污水横支管连接点以下应装设结

合通气管。

17 管道受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伸缩量可按下式计算:

△L=L·α·△t

式中 △L—— 管道伸缩量(m);

L—— 管道长度(m);

a—— 线胀系数,采用6×10

-5

~8×10

-5

m/(m·℃);

△t—— 温差(℃)。

18管道是否设置伸缩节,应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和管道布置位置确定。

19 当管道设置伸缩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m时,污水立管和通气立管应每层设一伸缩节;当层高大于4m时,

其数量应根据管道设计伸缩量和伸缩节允许伸缩量计算确定。

2) 污水横支管、横干管、器具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和汇合通气管上无汇合管件的直线管段

大于2m时,应设伸缩节,但伸缩节之间最大间距不得大于4m (图3.1.19)。

3) 管道设计伸缩量不应大于表3.1.19中伸缩节的允许伸缩量。

伸缩节最大允许伸缩量(mm) 表3.1.19

管径(mm)

最大允许伸缩量

5

0

1

2 5

5

7

0

1

0

9

2

1

10

2

0

1

25

2

0

1

60

2

5


更多推荐

立管,管道,通气管,伸缩,小于,管径,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