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创投-赣锋锂业为什么这么跌呢

2023年9月10日发(作者:邴辅)
茶馆 茶艺
•
浙东运河流域水乡滨水空间与茶文化场所的关联研究
——以绍兴安昌古镇为例
王雪如,徐艳芳,金勉均,谢 滢,陈益龙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摘 要:安昌古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是浙东运河流经区域的水乡古镇。在浙东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及浙东运河航运交通、商业活动等要素的影响下,绍兴城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素有“茶都”之称,柯桥也
有“中国珠茶之乡”之称。本文从建筑空间角度入手,通过安昌古镇滨水空间形态的调研分析,用模型和
图解方式归纳安昌古镇滨水典型空间序列及空间节点,阐述分析其滨水空间形态特征,及其与当地人们茶
文化场所的关联。
关键词:安昌古镇;茶文化;滨水空间;空间序列;空间节点
1 研究背景
1.1 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于春秋晚期,西起杭州
市滨江区西兴镇,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由西向东
贯穿宁绍平原。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相连接,成为京
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延伸段。由于地形因素,浙东运河
河道较为蜿蜒曲折。且地处水网密布的江南地区,浙
东运河连接着宁绍平原的其他水系,支流排列形状为
树枝状水系。浙东运河承载着航运、灌溉、漕运、水
驿的功能。
1.2 绍兴的茶文化
安昌古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绍兴位于浙东地
区,有着深厚的茶文化背景,素有“茶都”之称,柯
桥也被誉为“中国珠茶之乡”。绍兴有茶叶的记载
可以追溯到汉代。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大批
望族、僧侣、士人南下定居,他们热衷饮茶,当时饮
茶之风风靡吴越一带。唐朝时,绍兴茶叶生产遍及各
地,茶叶品质尤其上乘。在浙东运河的航运交通、产
业交流等要素的影响下,绍兴茶文化更是名扬天下。
茶文化除了茶叶种植、生产、制作工艺以及茶
艺、茶道的应用外,很大一部分反应在人们的市井生
活中。清末,城市茶馆兴起,发展成为社会各阶层所
需的活动场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
与戏曲、灯会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在茶文化的影
响下,绍兴当地人们的生活中也少不了以茶交流、会
友、养生、悟道的文化氛围与活动开展,并在其生活
的建筑空间场所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1.3 茶文化背景下的安昌古镇及其滨水空间
绍兴柯桥的安昌古镇是浙东运河流经区域的江南
水乡古镇。其建于北宋时期,因河而建,因河而兴。
(见图1)
图1 运河流域安昌古镇范围及水系肌理
安昌古镇在在运河背景下,形成商住一体式的居
住模式,其空间与运河水系产生紧密关系,滨水空间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城市化影响下浙东地区传统聚落的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N104)、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水乡聚落空间现状及更新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04-
2013200151)。
作者简介:王雪如(1984~),女,汉,浙江义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乡土建筑及文化、传统营建技术、乡村建
设及改造等。
徐艳芳(1999~),女,布依族,浙江丽水人,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
金勉均(1998~),女,汉族,浙江舟山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
谢 滢(1999~),女,汉族,浙江余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
通讯作者:陈益龙(1981~),男,汉族,浙江富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传统营建技术、乡村规划及改造等。
2021 年 第 03 期
103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
更具代表性。在绍兴柯桥区兴盛的茶文化背景下,安
昌古镇的滨水空间更与茶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行为
息息相关。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古镇分布着大量
的茶馆、茶楼及饮茶休憩空间,茶廊、茶铺更是绵延
于水系两旁,具有浓厚的茶文化特色。笔者通过实地
调研提炼安昌古镇滨水空间的各个组成要素,探究这
些组成要素通过组合、拼接形成不同的空间序列及典
型空间节点,并充分解读这些不同的空间序列及空间
节点与茶文化背景下人们生活行为的关联。(见图2)
图2 安昌古镇中随处可见的茶廊茶铺
2 安昌古镇滨水空间的要素及分类
安昌古镇滨水空间丰富多样,为了能更好地解读
分析滨水空间与茶文化的关联性,得到更清晰有效的
分类。笔者结合安昌古镇自身的基础特点,将滨水空
间要素分为河、街道、风雨长廊、建筑及场地等,从
滨水空间的河道、街道、建筑的空间序列关系以及滨
水空间要素组合而成的滨水典型节点空间两个方面对
其滨水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剖析各类空间形态与茶文
化活动的关联性。
3 河道—街道—建筑的不同空间序列关系及与茶
文化场所的关联(见表1)
滨水空间以河道、街道、建筑作为三大元素进
行空间序列组合。根据安昌古镇的实际情况,归纳总
结出两种滨水建筑的河道、街道、建筑的空间序列关
系。
4 滨水建筑典型节点空间及与茶文化场所的关联
(见表2)
空间类型平面剖立面实景图
点状空间
一字形空
间
L形空间
U形空间
大型面状
空间
组合型空
间
表 2 安昌古镇滨水建筑典型节点空间图示
4.1 点状空间
古镇的街巷上经常能看见一些挑出型的建筑或
者平台,成为滨水空间中点状空间节点,具有一定的
标志性。点状空间的出现了一方面起着联系空间的作
用,另一方面打破了单调的滨水线性空间序列,使得
空间变化富有节奏,给人以不同的空间体验。点状空
间在古镇常作为饮茶休憩空间使用,营造独立、安静
的空间场所。
4.2 一字形空间
一字形建筑直接临河,临河通常设置居住或商业
性空间,营造既安静又具良好自然视野的茶肆餐饮空
间空间。这样一字形的建筑中,通常中部会产生一个
小过道。在安昌古镇中,这种小过道都是延伸至河道,
其台阶由石板砌筑。为增加空间功能性,把两旁的建
筑二层相连,形成灰空间。通常悬挂内街商业标牌,
吸引人流出入。当其过道足够宽时,便可作为小型码
头用于停船,作为商家装卸货物的场所,促进了当地
茶馆 茶艺
•
特产物资的供应与流通。
4.3 L形空间
两栋相邻的建筑呈“L”形布置,使其与河岸形成
半封闭形式的空间。 这种“L”形的内侧空间,在古
镇中积极围合出停留空间,具有较强的空间领域感。
在形成封闭稳定空间的同时,也具备较大的自由性。
在安昌古镇中,它往往设置在古镇的转角和端头处,
起着人流聚集、空间起承转合的作用。在这类空间节
点中,人们通常呈现“团聚式”聚集,饮茶、交流及
休憩活动在此展开,相当热闹。
4.4 U形空间
U形空间通常由建筑三面围合,根据场地的大小
尺寸又分成不同的功能。当场地规模较小时,仅做私
家庭院使用,营造个人私密的滨水空间;规模较大时,
周边建筑底层常做商用,围合出古镇商贾中心和航运
码头。
4.5 大型面状空间
四面围合的大型面状空间,在古镇中也时常出
现,其通常为大型的仓储或作坊空间,提供大面积的
茶叶等当地特产的炒制及晾晒空间。
4.6 组合型空间
还有一些节点空间是将上述典型节点空间组合而
成,如在古镇中不难发现“U”形和点状空间组合而成
的空间,其空间相较于本就具有较强归属感的“U”形
空间更为私密。这种组合型空间中的“点”一定程度
的界定了空间,又使其视线具有连续性,在古镇中这
种点状空间常选用戏台、亭子等要素,因此这常成为
人们公共聚会饮茶,聊天下棋的交际场所。
5 结语
安昌古镇的空间序列及典型节点空间多样且有
序,形成丰富的滨水空间组合形式,与茶文化影响下
的古镇居民生活行为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茶文化影响下浙东运河流域水乡聚落滨水空
间风貌。
参考文献:
[1]冯建荣. 浙东运河的历史地位[A].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
究会、浙江省水利厅、绍兴市水利局.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
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论
文集[C].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浙江省水利厅、绍兴市水
利局: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2013:12.
[2]李云鹏.论浙东运河的水利特性[J].中国水利,2013(18):58-
59.
[3]曹俊宇.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安昌古镇空间设计研究[D].浙
江工业大学,2020.
[4]金轶,张健.南浔古镇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研究[J].华中建
筑,2008(06):178-184.
[5]徐境,任文玲.西塘古镇滨水空间解读[J].规划
师,2012,28(S2):69-72.
2021 年 第 03 期
105
广州家居建材市场-东莞晶彩光电有限公司

更多推荐
运河东二手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