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寓租房-北方稀土股票

髹漆工艺
2023年9月30日发(作者:浦通修)

【油漆髹饰】简介

中国传统油漆,泛指中国特有的、使用历史悠久的、天然形成的涂饰材料

油和漆。

油,指的是干性植物油,如桐油、蓖麻油、亚麻仁油等;漆,指的是天然大

漆,即生漆。古字漆同泰,从象形文字中可理解为:泰字,上部从木,左右各一

撇,像用刀切破树皮,以竹管外导,下部从水,像木汁流出状。

传统的油和漆,像是一对伴侣,分不开,离不去。我国古代制作漆器时,

常在漆中掺入桐油(或其他干性油,下同)在涂饰建筑物时,常在浆灰中加入生

漆或桐油做地仗活(即打底子灰)建筑彩画中用桐油和各种颜料、染料组成的油

彩加绘各种花纹图案来增加装饰性。桐油的抗老化性能虽不及生漆,但它的油膜

质感明显,既具有一定的硬度,又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弹性。而生漆的产量比桐

油低,成本比桐油高,故将桐油作为稀释料加入生漆中,既可改善生漆的性能,

又可降低成本。如此,把油和漆调和起来正可以取长补短,物尽其用。

有时,漆工们常将油和漆当动词用。通常所称油,是指用桐油为主要成膜物

质作刷涂之状;漆,是指用生漆为主要成膜物质作刷、揩、擦涂之状,如布漆、

垸漆、糙漆、魏漆等,均是生漆施工的不同工序。当动词用的油漆,古时又称髹

饰,用漆漆物谓之髹,寓纹饰之意谓之饰,合为髹饰,即为木器、漆器的装饰。

【髹漆工艺】天然油漆材料之生漆(一)

生漆又称大漆或天然漆,是我国著名特产之一。生漆是在漆树上割开树皮,

从韧皮层内流出来的一种乳白色的粘性液体,经过过滤除去杂质后即为生漆。

树原是野生植物,最早产于中国。而人工栽培的漆树,在我国也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从古到今都是我国重要的、具有特殊用途和经济价值的树种。

漆树,多年生落叶乔木,一般树高为515m树杆胸径为1240cm也有高达20m

胸径lm的。植物体各部分几乎都含有白色的漆汁。漆树的幼枝表皮呈淡黄色,

密生棕色绒毛,后逐渐消失,枝上另有心脏形的叶痕与细点状的锈色皮孔,漆树

的根为直根系,主根粗壮,侧根发达。

漆树生长需要气候温润的自然环境。我国漆树的资源极为丰富,分布面较广,

从地理位置分布上看,中国漆树的中心分布区在秦岭、巴山、武当山、武陵山,

乌蒙山区的岚皋、平利、城口、平武、镇雄、毕节、大方、龙川、利川、竹溪、

天水、西峡等近百个县为盛产区。这些地区漆树林生长茂盛,割漆历史悠久,可

谓漆树之乡。

漆树一般分为大木漆树与小木漆树两种。大木漆树树干粗壮、树高、皮厚、生

命力强、耐寒耐旱,寿命一般可达50年以上;小木漆树一般比较矮小,成年树

高约512 m,其寿命比较短。大木漆树开割期较晚,但割漆周期长,所产生漆的

质量较高,分布在湖北利川、建始、恩施等地;小木漆树开割期较早,割漆周期

短,所产生漆的燥性较大木漆差些,分布在平利、岚皋、镇平等地。

【油漆髹饰】传统油漆的发展历史(二)

中国是最早使用生漆的国家

中国传统油漆的开发利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创造,是人类文化史上一朵灿

烂的花朵。中国很早就发现了生漆,并利用它来髹饰器物。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

址出土的朱木漆碗可以证实,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不仅已经使用了生

漆,而且掌握了髹漆调色技术,并能利用天然的氧化铁红将黑漆调制成朱红色漆。

中国漆器一经问世,就揭开了中国漆文化历史的篇章。

【油漆髹饰】天然油漆材料之精制大漆(三)

生漆因有使人过敏、干燥性差、粘度高等缺点,因而直接使用受到限制。现在多

采用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大漆的质量。改性品种很多,这里主要介绍

4种木材用的改性大漆。

1T09-11漆酚清漆

该清漆是将生漆经过常温脱水、活化漆酚、进行氧化聚合反应后用有机溶剂

(二甲苯)稀释而成的。它减少了生漆的毒性,改进了生漆干燥慢、施工不便与含

水量过多的缺点,却完全保持了大漆所具备的一切优点。由于它脱去了生漆中的

大量水分,从而对大漆的某些性能还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它易于施工,具有良好

的物理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家具、木器、漆器以及需要耐酸、抗水、防潮、耐

土壤腐蚀等一切金属、木材表面的涂饰。

2T09-12漆酚缩甲醛清漆(曾用名601快干漆)

该清漆是将大漆里的漆酚提取出来与甲醛进行缩聚,再加入顺丁烯二酸酐季

戊四醇树脂而制成的。其特点是无毒、色浅,可供竹、木、漆器罩光,也可配成

色漆,涂刷家具、漆筷、木碗以及各种车船内外的涂饰。加入颜料后可制成色漆。

3.漆酚聚氨酯清漆

该清漆是用纯漆酚与聚氨酯混合调配而成。其漆膜光泽好、坚硬、低毒、易

刷涂;漆膜流平性好;表干12小时,实干24小时。适用于高级木器的透明涂饰。

41006型漆酚树脂黑烘漆

该漆属于烘干型,160~C的高温下l15小时实干。系将生漆中的漆酚萃

取出来与醋酸铁反应而成。其涂膜色特黑而纯正,质量比特黑氨基烘漆要好,

耐磨、耐热、抗潮、抗水,具优良的冲击强度。

【油漆髹饰】传统油漆的发展历史()

漆艺在建筑、家具领域中的应用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除髹涂漆器之外,

巳采用大漆、桐油和颜料来装饰宫殿、庙宇、官府、民宅和陈设等。中国古代建

筑,特别是统治阶级的建筑,从来都是以雕梁画栋而著称的。雕梁是将梁头或重

点部位予以雕刻,雕琢出各种花纹并油饰后供人们欣赏;画栋是在横梁与横枋的

平面上绘制彩画。除此之外,古建筑大都是木结构,为了保护木材表面免受燥湿、

冷热、风雨和阳光中紫外线的侵蚀,也为了掩盖木材表面的节疤、斑痕以及纹理、

拼缝、色泽不匀等缺陷,运用油饰和彩画手段将木结构的防腐与装饰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通常在彩画下面都有一层厚厚的地仗(即底子灰)再在地仗上刷油。

仗是对木材的直接保护,而油皮则是对地仗的直接保护,同时父间接地保护着木

材。

我国古代建筑与传统家具在应用大漆涂饰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人的意

识中,家具与建筑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建筑在表,家具在内,它们都是为满

足人们日常居家生活的需求和特定的环境服务的。因此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用大漆涂饰建筑物与家具总是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在技术和艺术上也

都体现着这种相同的文化属性,表现为一种相应的文化现象。

【髹漆工艺】天然油漆材料之桐油(五)

桐油质量的鉴别方法

桐油是配制广漆和其他一些生漆制品的重要原料之一,如果生桐油质量不好,

就不可能熬出质量好的熟桐油来,也就不可能配制成光亮度和成膜性能奸的广漆

及其他罩光漆。所以就大漆工艺来说,如何选购质量纯正的生桐油与选购优质生

漆同样重要。鉴别生桐油质量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1)看油色:新产的纯桐油色清,略带嫩黄;陈桐油或杂桐油色较深,带棕色。

(2)看沉淀:新产的纯桐油无白色霜状物沉淀,如有霜状沉淀物,必是陈油,沉

淀越多,陈油的时间越长。

(3)看油花:杂油煎熬时油花水花难分,水花未退,油花就交错出现,聚合时间

也较纯桐油、新桐油长,油色越煎越深,油烟大,怪味重,对人的鼻、眼的刺激

也较大。

(4)看成胶点:一般纯桐油熬炼时油温如达到282℃并持续4575分钟时即

会成黄色胶状物,用不锈钢刀切开成胶物不粘刀,压碾成胶物易碎裂。如果成胶

时间超过75分钟或成胶物切开时会粘刀,这就说明不是纯桐油。

(5)闻气味:如果带有酸味或其他异味,则证明桐油已酸败或掺有其他杂质。

【髹漆工艺】天然油漆材料之生漆(六)

1.滤

直接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漆杂质较多,必须进行过滤。比较古老的做法是

用白布(一般是夏布)做成袋,将生漆装入布袋悬挂起来任其自流,或是用竹片将

布袋里的漆液边压边刮下来;也有的将生漆装入布袋后用手把布袋两头拧紧,

慢挤出漆液,或是将生漆倒入布袋中央使用绞漆架进行过滤。这些过滤方法,

统称之为绞漆。

下面介绍使用绞漆架(如下图)过滤生漆的方法。

取白布50cm,剪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将生漆倒入布的中间(每次倒人量不宜

太多,约250g左右),两边同时包卷起来,装在绞漆架上,两头用麻绳扎紧,两

人同时相反方向慢慢转动旋钮,漆液便从布眼中挤出来了,绞漆架下面用漆桶收

接。流在漆架上的漆液可用牛角刮刀收净,粘附在布眼上的漆液也用牛角刮刀或

漆刷收刮到漆桶内。绞漆时,若绞到一半布眼被漆渣填满不易挤出时,即松出旋

钮取一布包,放在漆架横板上用收刮的漆刷在布包外面将布包中的漆渣推刮到两

头,待摊均匀后再套在绳中旋紧重绞,这样反复推、绞到漆液绞净为止。然后将

布包松开、取下、翻面,用刮刀将粘在布内的漆渣刮去(漆渣不要乱抛,可用废

报纸收集起来)。再重新装入漆液,用上面的同样方法进行第二包、第三包

……反复绞滤。布包破了应更换新布,以免漆渣漏出。绞漆时两人

必须密切配合,用力要均匀。

对于涂饰要求较高的生漆,用白布过滤后还要过棉精滤。所谓过棉,即在

白布内先衬一层丝绵,把漆液倒在丝绵上,然后将布包卷起来放在绞漆架上进行

绞滤过棉,有时也可用毛巾包漆在没有助手帮助绞漆的情况下一人进行过滤(

)。先将大号方毛巾披在大口碗上,把漆液倒入毛巾中间,不要倒得太满,然

后把毛巾的四只角收拢使漆液集中在毛巾中间,左手捏紧,右手用力旋动使漆液

从布眼中慢慢挤出收集在漆桶中。

绞滤生漆是生漆施工的关键工序,古时漆工是非常重视这道工序的。在明

代,名漆匠黄成曾在《髹饰录》一书中这样写道:泉涌,即滤车并币(即夏布)

高原汩汩,回流涓涓。就是讲生漆过滤时,其漆汁如泉之涌出而汨汨往下流也。

古时绞漆架是用硬木制成,其规格是:座板厚二寸,阔八寸,长一尺六寸。两头

离二寸,各竖扁柱一,厚一寸余,阔六寸,高一尺。柱头离一寸,各开圆孔,径

大五、六分。另用好麻制绳二,各长一尺,粗如中指。绳头交并,圈转如环,扎

紧不脱。将绳圈入柱孔内各半,外另以硬木棍,长一尺,粗如大指者一对,各入

柱孔外之绳圈。柱孔内之绳圈,以夏布裹漆,其布头再复缠入绳圈内,即以木棍

旋转,逐渐而紧绞之,其漆流出矣。现在农村仍在使用这种古老的绞架进行绞漆,

其效果比较好。

【髹漆工艺】天然油漆材料之生漆(八)

生漆不溶于水,只溶于酒精、丙酮、二甲苯和汽油等有机溶剂。但漆膜干

固后,几乎不溶干任何溶剂,且具有独特的耐久性、耐磨性、耐水性和耐化学腐

蚀、耐高温及良好的绝缘性。

1.特殊的耐久性

生漆漆膜具有特殊的耐久性。在出土文物中,尽管历经数千年,但漆器依然完奸,

漆膜光彩照人,令人叹为观止。在海中打捞起的唐代沉没的木船,因其表面有生

漆涂装,在海水中浸泡了千余年,木材既未腐烂,又无海生物吸附。因此漆器常

成为人热衷的收藏品之一。

2。突出的耐磨性

生漆漆膜硬度大,光泽好,耐磨性能极好。生漆漆膜的玻璃硬度为065089(

膜值/玻璃值),而一般涂料的漆膜硬度仅为0204(漆膜值/玻璃值)。它可

以经受70kgcm的磨擦力而不损坏,且越打磨越光亮,抛光后光艳夺目。生漆

漆膜的光泽柔和含蓄,质感光滑、丰满、细腻,不管存放多长时间都不会悔光或

发暗,漆膜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越是擦拭就越光亮,是任何其他涂料所不能及

的。因此,大漆产品以其突出的耐磨性为人们所喜爱。

3.优良的耐腐蚀性

生漆漆膜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它能耐酸、耐碱、耐水、耐油、耐多种有

机溶剂,可合成一系列重防腐涂料产品。如采用大漆改良的涂料作为化工防腐涂

料的话,虽然涂装成本要高些,但其涂层的防腐蚀效果却十分明显。据统计,设

备的使用寿命可延长10年以上。大漆的耐化学介质的腐蚀性能参见下表(加三

氧化二铬作填料)

长泰房地产-飞利信股票

髹漆工艺

更多推荐

天然生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