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木家具-6楼带斜顶阁楼装修图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和特色[资料]](/uploads/image/0489.jpg)
2023年4月30日发(作者:房屋装修设计小户型)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巴洛克(Baroque)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其最基本的特
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关于
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
于Baroco。指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一是认为源于葡萄
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则的珍珠,泛
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巴洛克16世纪末期
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整个欧洲。18世纪初期在德国和奥地利
等国仍有较大的影响。巴洛克风格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
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内涵极为复杂,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使
17世纪整个欧洲的建筑及艺术设计呈现出巴洛克气势雄伟、强烈奔
放的特点。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设计作品,使我们欣赏到这个时期艺
术家们智慧的结晶,领悟到他们艺术设计的精巧构思和创作技艺。领
略到他们卓著的艺术思维能力。
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这个名称在当
时含有贬义。有怪异、奇特、粗野或推理错误上的含义。古典主义者
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直到20世纪上半叶,人们对巴
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才给予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巴洛克最早产生于
意大利,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巴洛克是为教会服务并被宗教利用。教
会是其最强有力的支柱。学者王明道将巴洛克的艺术特色总结为以下
几点:一是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色彩;二是它
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
象力;三是极力强调动感。运动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关注
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五是讲究综合性,吸收文学、戏剧、音乐领
域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七是大多数巴洛克艺
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17世纪这个时期是有史以来人类生产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
也是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诞生并取代旧的社会制度的时期。进入17世
纪,资产阶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开始在政治上与封建势力较量。整
个欧洲历经磨难——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动乱,席卷整个欧洲,极大地
震撼了欧洲国家。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和君主制取代教会统治;经济上
出现商业资本主义和君主商业;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集于君主一身,
并以国家的形式出现.形成前所未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能力。以德国
为战场.因路德教会和罗马天主教的冲突引起。几乎所有的欧洲实力
国家都卷人了这场举世闻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这场战争具
有德国内战和国际混战的双重特点。在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法之后.这
场恐怖的战争才结束,每个德国小诸侯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宗教信仰。
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变革与争斗.剧烈地改变着各国的面貌。
30年的战争导致宗教问题目趋严重,最终把北欧和南欧分成新教和
天主教两大宗教派别阵地。德国和西班牙王朝逐渐衰落。尤其在时装
潮流中的统治地位也日趋降低。英国内战连绵不断。灾难接踵而来,
使它无暇顾及时装式样。丹麦和瑞典对战争的加入有扩张疆土的意
图,但最终也消耗了国力。意大利因西班牙的统治而日趋衰败.失去
了往昔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昌盛。罗马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形成了
将统治17世纪的艺术和文化风格——巴洛克风格。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
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
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
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
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
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
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
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
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当然,一些
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
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其具体表现为:
(1)善用动势:不管是实际的,如波形的墙面或不断变化的喷
射状的喷泉:还是含蓄的,如描绘成充满活力或动作显著的人物
(不再如古典文艺复兴时的静态表现,而呈现歪斜配置的动感)。
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
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朔迷离的镜面手法。
(2)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
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
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追求戏剧
性、夸张、透视的效果。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
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巴洛克艺术涉及到的
艺术领域有绘画,雕刻,建筑等。巴洛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比利时
的鲁斯本 ,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等
对于巴洛克艺术的评价: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
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
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
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
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
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但是有些巴
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 ro- caille(贝壳工
艺)。 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
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
琐的艺术样式。巴罗克艺术尽管有呆板的礼仪,有形式上的骄矜和夸
张,但它毕竟是一个阳刚的时期。而紧随其后的时期,即洛可可艺术,
是大约自路易十四 1715年逝世时开始的,则显得更为讲究,更为矫
饰,更为呆板,因而也更为柔弱。
产生背景,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
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
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十八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
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
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
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艺
术的风格,在音乐家莫札特、海顿,文学家蒲伯、艾狄生、福尔泰,
画家华铎、康斯博罗中,贯穿著一种共同主题,它把理性与优美趣味
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
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藉著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
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
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因
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
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
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
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
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
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国人物小陶瓷》,
麦尔,德国,1768)。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
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
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
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洛可可艺术的特质
①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②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③色泽柔和、艳丽。
④崇尚自然。
⑤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
性爱、母爱等
法国洛可可绘画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写全裸或半
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配以天堂般的自然景色或异乡风景(如
威尼斯、罗马)奇物(向日葵、玉米等)。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
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画面完
全摆脱了宗教的题材。愉悦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
殉难。著名画家有华铎(u, 1684~1721),代表作《到西
西瑞岛朝圣》(1717,巴黎罗浮宫)、《小丑》(约1718,巴黎罗
浮宫)。布雪( Boucher, 1703~1770),代表作如《戴安娜入浴》
(1742,巴黎罗浮宫)、《棕发女奴》(约1743,巴黎罗浮宫)、
《庞芭杜夫人》弗拉哥纳尔(ard,1732~1806),代表作
如《阅读的少女》(1776,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荡秋千》,夏
丹( n, 1699~1779)。
英国洛可可绘画
英国到十八世纪才有独特本国风格的绘画出现,虽然也采用洛
可可样式,但不大考虑贵族的需要,无论在风俗画、肖像画或风景画
上,都能反映英国现实生活和民族思想感情。著名画家有霍加斯
(h, 1697~1764),代表作《流行婚姻:婚后》(1743~
45,伦敦国家画廊)。雷诺兹(Sir ds,1723~92),代表
作《高尚的奥古斯都》(1753~54)、《尼丽·厄布来恩》(模特儿
画像,1760 ~62,伦敦华莱士藏)、《海尔阁下》(1788-89,巴
黎罗浮宫)。除此之外还影响到意大利等国家。
建筑方面,洛可可建筑的外型满足于有节奏的布局、自然的建材
或加上一层简单的色调,而内部装潢则五彩缤纷,形式多样。最
大特点是明显带有人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它是人生现世享乐生活
的舞台,主要体现在王宫贵族为自己修建的宫殿上。
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建筑比较:前者讲究线条的韵律感、量
感、空间感和丰富而有变化的立体感,并带有绘画般的效果。后
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更讲究壁面的形式美,利用繁复多变的曲线
和装饰性的绘画布满壁面,甚至利用镜子或烛台等使室内空间变
得更为丰富,喜欢用舶来品(如中国瓷器、日本漆器、东方丝绸
与挂毯、非洲珠宝、意大利水晶灯等)装饰室内。
室内装潢通常以白色为底,利用花朵、草茎、棕榈、海浪、
泡沫或贝壳等作为装饰的图案,带来一种异常纤巧、活泼的趣味,
但却破坏了建筑的均衡、庄重和安定的感觉,尤其是使用金、白、
浅绿、粉红等刺眼的色彩,更令人眼花缭乱,这种繁琐、矫揉造
作的风格,实在是装饰艺术的极端。
代表作品:波夫朗( nd , 1667~1754),巴黎
《苏比玆宅邸》 (1736-9,例如内部的公主大厅)。德国费斯堡
(Wurzburg)住宅内的《凯瑟大听》(Kaisersaal,1749~1754),
由建筑师诺曼(n,1687~1745)领导兴建,提埃波罗
(o,1696~1770)负责装饰天花板上的绘画(1753)。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这两种风气都是文艺复兴之后一段时
期内先后主宰美术领域的审美风格。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在凸显一
种装饰的华丽的气氛,美术史称之为“矫饰主义”。
上述就是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厦门红星美凯龙官网-卫生间地板砖效果图大全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和特色[资料]](/uploads/image/0602.jpg)
更多推荐
巴洛克建筑风格特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