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

渝东北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

张志平;程礼军;曾春林;汪生秀;王巧丽

【摘 要】Shale gas is an important unconventional resource.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geological setting, organ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black shale developed in the

Longmaxi formation of lower Silurian in northeast Chongqing indicate that

this area ha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shale gas reservoir. The potential

shale gas zone has been located for the Longmaxi formation of lower

Silurian in this area by apply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source extent of shale gas is calculated by using analogy

method, volumetric method and Turle Philippines method for the study

area.%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特种油气资源.根据重庆渝东北地区志留系下统龙马

溪组发育的黑色页岩的地质背景、有机地化特征、物性参数等指标综合研究认为,

该区具备发育页岩气藏的地质条件.应用国内外评价标准,结合渝东北地区实际情况,

优选出该区志留下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区,并运用类比法、体积法、特尔菲

法等计算研究区有利区页岩气资源量.

【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

【年(卷),期】2012(019)004

【总页数】4页(P25-28)

【关键词】成藏条件;资源量;页岩气;龙马溪组;志留系;渝东北地区

【作 者】张志平;程礼军;曾春林;汪生秀;王巧丽

【作者单位】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

400042;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重

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E122.3

1.1 区域地层

渝东北地区地层发育较好,出露地层齐全,层序清楚,接触关系明显,层位比较稳

定,化石丰富,特别是早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泛[1-2]。褶皱和断裂主体走向为

东西向,以长轴褶皱为主,区域性断层伴随发育,地层普遍受到构造改造。区内地

层均为沉积岩,除泥盆系、石炭系和第三系缺失外,从上元古界南沱组至第四系均

有出露[3]。

1.2 区域构造

研究区大部分位于北大巴山冒地槽和南大巴山凹褶束2个构造单元内,在漫长的

构造演化史中,主要经历了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准地台褶皱基底形成、

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化和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3个阶段,具有多旋回的特

点。区内断裂褶皱发育,具有东西向密集、大体平行、不对称的背、向斜构造。巫

溪一带构造线呈近东西向,向西至城口构造线逐渐向北发生偏转,由南西向北东褶

皱的强度和密度都显示出由强变弱、由密到疏的特点。区域岩层由于构造作用,小

型断层、褶皱以及大角度倾斜岩层较常见。

1.3 区域沉积

渝东北地区从早志留世开始,海水由南向北侵进,呈海湾状,海水深而不畅,沉积

滞流相黑色页岩和硅质岩,笔石大量聚集,随着海盆扩大,处于潮下—浅海陆棚

环境,沉积了页岩、粉砂岩、泥灰岩等组合;中志留世,沉积区水深加大,多沉积

浅水陆棚相黄灰色、灰绿色粉砂质泥质岩;晚志留世,大部分地区上升为陆,成为

剥蚀区[4]。

研究区烃源岩富含有机质层段厚度适中,普遍为20~68 m,渝东北地区北部咸水

—咸宜一带和南部奉节一带为厚度高值区 (图1),咸水厚度近50 m,向东西两侧

变薄,海平面降低。在高楼和中冈一带较厚,均超过50 m,反映沉积时物源供应

丰富,推测其为当时的沉积中心。研究区页岩自上而下颜色逐渐加深,砂质含量逐

渐减少,页岩中上部普遍含砂质、粉砂质,下部多含硅质及见黄铁矿富集层,地层

以浮游生物、笔石为主要特征,黑色笔石页岩较常见,局部见放射虫、骨针等硅质

生物碎屑。

3.1 有机碳

有机碳含量主要受物源及沉积环境控制[5]。研究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的页岩

中有机碳含量为0.57%~4.96%,样品平均值为2.86%,主体上主要分布在2%~

4%之间。平面上,高有机碳含量区主要集中在开县满月乡、巫溪县寨包、巫溪龙

台一带,有机碳含量为3.03% ~5.01%,平均为3.47%。有机碳含量整体上有向

北减小的变化趋势(图2)。在剖面上,由于向上缺氧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岩性变化,

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小。如在白鹿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剖面中,随着剖面向上,有机碳

含量降低,底部的最大有机碳含量为3.1%,向上减小至0.7%,全段平均为2.3%。

3.2 成熟度

研究区烃源岩总体演化程度较高,未见成熟度Ro小于1%的区域,Ro值范围为

1.21% ~ 1.74%,平均为1.43%。平面上,形成开县满月到三合、巫溪高楼到咸

水、兰英到汾河3个高值区,有机质成熟度Ro均大于1.5%,进入高成熟阶段。

总体上说,有机质成熟度往南逐渐增高(图3)。根据美国经验在成熟度较高的区域

依然有不少页岩气的产出,因此高成熟度不是制约页岩气聚集的主要因素,相反,

高成熟度下页岩气亦能发育聚集[6]。

3.3 有机质类型

渝东北志留系下统的页岩样品中有机显微组分以V(镜质组)为主,MB(腐泥质)、

E(壳质组)、I (惰质组)基本未出现,镜质组形状有块状、脉状、碎屑状,呈灰白色。

依据有机质类型指数(TI)值[7]判断出渝东北地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有机

质类型均为Ⅲ型(表1)。早志留世时,在上扬子板块内的古陆上就已有较为高等的

陆生植物存在,而植物存在的时间还可追溯到古陆开始发育的晚奥陶纪[8]。研

究地区紧邻古陆,古陆上的风化剥蚀作用将大量陆生植物碎屑带入靠近古陆的缓坡

环境中沉积下来,形成现今部分的Ⅲ型干酪根。

4.1 孔隙度、渗透率及裂缝

孔隙度、渗透率及裂缝是评价页岩储层的主要物性指标。从地表采集样品分析结果

来看,研究区页岩均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大致为 4.93% ~7.25%,平均为5.74%。

而渗透率相对较低,为0.014 5×10-3~1.173 3×10-3μm2,平均为0.294 25

×10-3μm2。孔隙度一般与渗透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由于采集的野外样品受风

化作用的影响,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关系不是很明显。

研究区经历过多期次构造运动,区内节理(裂缝)较发育,野外露头的节理发育程度

达到6~7条/m,镜下可观测到微裂缝、解理等,裂缝和节理可以为页岩里面的

游离气提供储集空间,但同时由于构造作用,页岩气的保存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4.2 岩石矿物

通过岩样薄片镜下分析,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岩石中石英、长石、岩屑等陆源碎屑

平均含量为40.3%,杂基、胶结物等填隙物平均含量为59.7%,填隙物含量较高。

而黏土矿物含量为12%~44%,主要为伊利石、伊蒙间层、绿泥石等。其中伊利

石、伊蒙间层含量相对较高,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伊利石含量为42%~53%,平

均为47%;伊蒙间层含量为32%~50%,平均为42.6%。伊利石、伊蒙间层遇水

后容易堵塞孔隙和吼道,降低孔隙度和渗透率,对储层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以看

出,渝东北地区的储层比较容易受到伤害。

5.1 有利区

依照国内外标准[8],结合渝东北地区实际情况,主要选取有机碳含量、有机质

成熟度、厚度及含气量等指标(表2),采用综合信息叠合法对研究地区页岩气发育

有利区进行预测。

研究区龙台—咸水—文峰一带目的层的有效厚度为40~68 m,TOC为2.5% ~

5.0%,Ro值为1.50%~1.65%(图4)。构造相对简单,理论吸附气量为0.6~0.9

m3/t。尤其是咸水地区,地层倾角为45°左右,地形条件较开阔,有利于工程施

工。

5.2 有利区资源量

渝东北地区研究程度相对很低,选择面积丰度类比法和体积法预测目的层页岩气的

资源量[9]。其中,面积丰度类比法计算得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量

为0.099×1012~0.269 ×1012m3;体积法计算得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

源量为0.063×1012~0.432×1012m3。由于研究区研究程度低,评价方法使用

条件具有差异性,因此,采用特尔菲法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渝东北地区志留系下统

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量最终为0.077 3×1012~0.369 0×1012m3。

(1)渝东北地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的页岩厚度适中,且广泛发育,有机碳含量为

0.57% ~4.96%,有机质成熟度Ro为1.21% ~1.74%,有机质类型均为Ⅲ型,

具有页岩气成藏有利的有机地化特征。

(2)渝东北地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度为4.93% ~7.25%,渗透率为

0.014 5×10-3~1.173 3×10-3μm2,节理发育程度达到6~7条/m,石英、

长石、岩屑等陆源碎屑平均含量为40.3%,岩石脆性高,具有页岩气成藏有利的

物性特征。

(4)初步优选出龙台—咸水—文峰一带为渝东北地区的页岩气发育有利区,估算该

区页岩气资源量为0.077×1012~0.369×1012m3。

【相关文献】

[1]李世臻.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地质通报,2010,29(6):31-32.

[2]罗跃.四川省兴文县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特征[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

20(1):30-31.

[3]蒲泊伶,蒋有录,王毅,等.四川盆地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地区分析

[J].石油学报,2010,31(2):225-230.

[4]四川油气区石油地质志编写组.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四川油气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9: 103-107.

[5]张金川.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8,28(2):33-39.

[6]成海燕.陆相烃源岩评价参数浅析[J].海洋地质动态,2008,24(2):6-10.

[7]张金川.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J].现代地质,2003,17(4):5.

[8]聂海宽,包书景.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J].石油学报,

2009,30(4):8.

[9]李艳丽.页岩气储量计算方法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3):14-15.


更多推荐

页岩,龙马,发育,志留系,下统,研究,含量,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