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
整理书桌
课程目标:
1. 通过整理书桌,理解生活劳动的意义,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
2. 掌握整理书桌的基本方法。
3、能主动用科学方法去分析书桌整理后很快又乱的原因,开展研究并做好归类。
4、养成保持书桌整洁的好习惯。
活动设计:
一、 确立课题,制定方案。
书桌是学生度过一天中大部分时光的场地,凌乱的书桌也能反映出思维的凌
乱,对细节的不重视,所以想要做一个思维严谨,做事有条不紊的人,先从收拾自
己的书桌开始。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整理书桌。
1. 对比图片:先展示凌乱的书桌,再展示整洁的书桌。
2. 探讨喜欢整洁的书桌的原因:清爽、有条理、取放方便等等。
3. 抛出本次课的主题:整理书桌。
4. 展示整理书桌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1) 先将桌面擦净,确保台面卫生。
(2) 然后将书桌上的东西按照书本、文具、本子和其他物品进行分类。
(跟学习或保持专注无关的物品,应请出书桌,给自己一个保持高效和
专注的学习环境。)
(3) 再将书本分为课本、工具书和课外书。文具分为学习必备文具和选用文具
或工具。本子分为学科所需本子和非必需的本子。
(4) 观察自己的书桌是一个平板书桌还是带有书架的书桌。
(5) 将自己的书桌划分区域:活动区域(写作业胳膊覆盖的范围)、固定区域
(活动区域之外的范围)、危险区域(桌子边缘)。
(6) 注意桌子边缘的危险区域和在手肘活动的活动区域,尽量不放置水杯之类
的生活物品,以免跌落。
(7) 工具使用:
必需品:书立、笔筒、笔盒。
备选品:台灯、闹钟、沙漏或便签。
二、 依据方案,开展实践。
按照上面的分类规则,将自己书桌上的物品分类出来,接下来开始摆放。首先
我们将分类好的书本放在固定区域。
1. 采取立式放置(需要用到书立),杜绝堆叠的方式,好处是取放方便,不会倒塌,
2.
3.
4.
5.
从而不会导致整理后很快又恢复凌乱。
常用的课本和工具书放在最方便拿到的位置,即最靠近自己的位置,不常用的
书本放在稍远点的位置。
文具根据种类放进适合的容器里。笔和尺子之类长形的文具放进笔筒里,回形
针、夹子、橡皮、修正带之类的扁形或小型的文具放进较矮的盒状容器里。
如果有多出的固定区域,可以放上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小物品,如闹钟、沙漏或
便签。
总结:学生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养成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的好习惯,
才能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三、 参与实践,百家争鸣。
通过家校配合,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
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
技能,本次课就是教会并鼓励孩子学会整理书桌,给自己营造舒适整洁的学习
环境、打造高效安全的学习台面,既是整理书桌,也是整理思路,学会用清晰
的逻辑,动手参与劳动。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在网络提问,老师在线答疑,确
保每位学生能参与,会参与,乐参与。
四、 考核评价,打造榜样
学生在此次实践结束后,应拍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填写好实践记录表,
撰写实践心得,交给家长签字,再提交给班主任,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选出
“最整洁书桌”、“最高效书桌”、“最靓丽书桌”等称号,激发鼓舞孩子们参与
劳动的意愿和劳动创意。
五、 布置作业,总结提升。
整理好书桌后,拍照留念,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每天在睡前都给自己的书
桌拍张照,对比第一天整理好的状态,记录下来,是保持原样,还是开始凌乱
了,凌乱的东西是什么,是什么原因没有保持好,根据每天的记录复盘,提醒
自己珍惜劳动成果,改进劳动方法,让自己的书桌保持整洁,美观!
更多推荐
书桌,整理,文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