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
高层住宅建筑论文平面设计论文
摘要:住宅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具体的平面设计中,
需要考虑到居住的舒适度、便利性及实用性,尊重用户的个人喜好进
行建筑结构的调整,在遵循其既定的设计原则之后可以从细节上进行
完善。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需对当前高层住宅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
题进行全面的分析,避免在个人的设计中出现类似问题。突出主次,
做到公共区域视野开阔、空气流通,私人区域独立、安静,促进我国
高层住宅设计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高层住宅建筑分析
1、高层住宅建筑的类型。高层住宅主要指建筑高度大于27M以
上的住宅,这些用户基本需要依靠电梯来解决垂直交通的问题,这样
的高层住宅建筑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以楼层划分建筑类型和
按照建筑布局划分的建筑类型。住在高层建筑的高层用户基于需求因
素考虑必须得重视电梯、安全楼梯的设计。为了提高建筑面积的利用
率,高层建筑靠上的部位侧重于密集型的户型设计,同样,筒状的建
筑结构设计也运用的较为普遍。第二类主要特点为建筑布局的差异
化,这种差异化会给建筑布局的功能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
行高层住宅类型的选择时需做好全面的分析与市场评估。
2、高层住宅平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首先,功能分区合理,睡
眠、活动、就餐等功能区域明确,还要注意干湿分区、动静分区,减
少相互干扰而又分区思路清晰才能提升住宅品质;其次,隔音设计。
对于卧室和书房而言,保障其使用期间的安静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两
个空间的人员流动一般较少,需远离客厅和餐厅。而客卫、客厅及门
厅部位可设计为开放式,在进行门窗部位的设计时需考虑到空气流通
性等因素,必要时可以采用隔断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二、高层住宅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个高层住宅工程的所有设计工作中,平面设计工作应是最基
础的工作。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条件都
是存在了较大的差异的,因此不同区域住宅建筑平面设计工作的出发
点也是有着显著的不同的,南方区域为了保证更好的散热和通风,设
计时通常都是采取采取蝶式平面或是蛙式平面;而北方区域则要保证
向阳和保温的需求,因此其设计时就采取十字型、双十字型或是井字
型的。在此基础上,高层住宅又多了一个“高”的特点,因此其主要
的交通工具就是垂直上下的电梯。和多层建筑相比,高层住宅在供电、
供水、供气等方面的要求都是更高的,并且其平面布局的规划工作也
更为复杂,因此其设计时也更容易出现问题。与多层住宅建筑相比,
高层住宅每个单元需要服务的户数肯定是要更多的,因此高层住宅在
散热、采光以及通风等方面的效果就要差一些,而噪音污染以及视线
干扰也是高层住宅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三、高层住宅平面布局与功能设计探讨
1、卧室区域设计
1.1设计基本原则
卧室区域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卧室及附属的浴厕区域,需要考虑
的一是房间的安静,二是好的朝向,三是浴厕的管道设备单元。这就
需要我们要有取舍。将辅助房间放到北面,包括书房,必要的时候也
需要牺牲一间卧室的南朝向换取起居室的日照。卧室与浴厕区域连接
的紧密程度,主要取决于家庭单位的大小和平面条件。在小户型的平
面布局中,浴室和厕所通常可由公共活动区域直接通达;在大户型的
住宅平面中,主卧的功能性、舒适性在设计中应着重考虑,主卧一般
设置在平面最深处,这样可以以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但是浴
厕远离入口区域,势必要增加独立的管道设备单元。
1.2设计手法
两间以上的卧室相互连接,形成较为独立的区域,通常位于起居
区的后部,远离入口,这是住宅平面设计中常用的手段,有利于动静
分离,并自然形成白天与夜间活动的分隔。卧室可以一字排开、房门
直接开向公共区域,也可以相对设置、房门通过共用前区联系公共区
域,或是所有房门开向一条内走道,以此联系私密区与公共区。
由于不同家庭成员的卧室总是采取就近原则布置,反而提供了另
一种灵活性,即与入口区域相连的独立卧室犹如一套附加的单元,与
其他卧室隔着起居区域相对而立。这个卧室可以被用作儿童房、客房、
工作室等,无论喧哗或是夜间使用,都不会对主卧室造成太大影响。
这间卧室还可以结合入口的洗手区及卫生间布置,有三间卧室以上的
住宅平面尤其适合卧室区域的再分隔。
2、厨房、起居区域设计
我们一般不愿意展示未经整理的厨房,开放式的厨房对于中餐的
烹饪方式不太适用,同时由于中餐的烹饪方式带来大量的油烟,直接
对外的开窗以及与其他功能区域的分隔门受到使用者的欢迎,这种平
面多用于面积较大的户型。起居室则拥有了更为完整和开阔的视觉空
间。此种布局在小户型中,居住者人数不多,做饭只是出于兴趣爱好
偶尔为之,对起居区需求更大;还有一种情况是高层住宅结构造成了
厨房面积过大,结合就餐区可以达到更高的面积利用率。这种组合形
式在满足中式厨房对油烟隔离的要求的同时,厨房后部的就餐区设置
在平面中自然采光最弱的区域,借助客厅及厨房两个方向的间接采光
达到照明目的。在高层住宅中,有限的外墙势必造成内部采光的匾乏,
此种平面以其采光及封闭厨房特有的优势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3、交通区域设计
3.1户内交通
3.1.1内走道式:内走道式—交通空间脱离房间独立存在的平面
形式,早期的内走道为所有房间的连系通道,起居室、餐厅均为独立
封闭房间。现在起居区域开放,使得内走道更多的应用于卧室区,因
此此种布局主要适用于双朝向开间多的板式高层。
3.1.2包厢式:包厢式—公共性的生活区域同时也是内部交通的
结合区域,由此通达各个独立的房间的平面形式。
3.1.3入口分流式:入口分流式—通过入口区将主要居室分离,
一部分朝南,一部分朝北,所有用水房间都集中在居住性能最差的中
央区段,从而使各居室都有与户外的接触面。
3.2户间交通:在高层住宅中,可使用的户间交通联系方式有单
元式、独立点式、廊式、组合式等。我们需要以基础调查的资料为依
据,明晰居住者的生活意象,并根据高层住宅的高度、结构性能、经
济性等条件来选择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由于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以
电梯为主、楼梯为辅,在建筑高度为27m的范围内,消防云梯可以起
到第二条逃生通道的作用;超过27m并且低于54m的时候,可利用安
全楼梯间和出屋面楼梯进行疏散;超过这个建筑高度则必须安装第二
座楼梯。在小高层住宅中,单元式住宅形式较为普遍,住宅平面的设
计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多层住宅的设计手法;12层以上的住宅则更
多的选用独立点式或廊式等连接方式;超高层住宅为了追求结构合理
性和确保容积率,以独立点式及面向中庭的廊式较多。
总结:住宅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具体的平面设计中,
需要考虑到居住的舒适度、便利性及实用性,尊重用户的个人喜好进
行建筑结构的调整,在遵循其既定的设计原则之后可以从细节上进行
完善。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需对当前高层住宅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
题进行全面的分析,避免在个人的设计中出现类似问题。突出主次,
做到公共区域视野开阔、空气流通,私人区域独立、安静,促进我国
高层住宅设计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姬长文.住宅总平面及户型分布设计思路探讨[J].科技创新
导报.2011(03)
[2]肖曙露,陈莉.超高层住宅项目建筑节能经济分析——以合肥
市某超高层住宅建筑项目为例[J].绿色科技.2014(12)
[3]赖智勇.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山
东工业技术.2014(20)
更多推荐
高层住宅,设计,区域,卧室,建筑,独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