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发(作者:家装装修好公司)

本章主要通过一个衣柜的实例,由浅入深地用不同的方法建立衣柜的各个模块的模型,建立

参数化模型,让读者掌握ThinkDesign建模的技巧。

1. 压线组件

① 用ThinkDesign打开“压线.dwg”文件,按【F】键把视图缩放到屏幕大小,使用【移

除重叠】命令连接碎线,如图8-1所示。

图8-1 移除重叠图 8-2 移动至坐标原点

② 全选线条,使用【Ctrl】+【C】把其复制,新建一个模型文件,用【Ctrl】+【V】把线

条粘贴在此;选择图形上的一个交点为起始点,把图形用【移动/复制】

原点,如图8-2所示。

③ 用【选择链】命令选择木线的外轮廓,使用【线性实体】命令进行拉伸,双击绿

命令移动到坐标

色小圆点改为对称拉伸,深度设置为500,然后点击

④ 选择矩形的下边线作为草图,使用【线性实体】

完成操作,如图8-3所示。

命令进行拉伸,点击【更多选项】

的“+”号以展开更多选项,勾选厚度,设置值20,如图8-4所示;

图8-3 线性实体a 图8-4 线性实体b

⑤ 在【深度】处点击右键,选择【激活链接尺寸】,如图8-5所示;选择类型为【最小距

离】,然后选择第一个实体的两个侧面,如图8-6所示。

图8-5 激活链接尺寸 图8-6 最小距离选择

此时深度前出现了尺子

操作。

的小图标,表示尺寸已经连接两个侧面的最小距离,点击

完成

⑥ 点击【交互建模】→【移动面】,选择如图8-7所示面和起始点,绕X轴旋转45°,将

实体的一个角切除,用同样的方法切除另一侧面的角。

图8-7 选择移动面和起始点 图8-8 切除两个角

⑦ 同理,将另外一个实体的两个角切除。

图8-9 切除边角图 8-10 完成切除

⑧ 把第一个实体的深度驱动显示出来。

图8-11 显示驱动尺寸

⑨ 双击【驱动尺寸】可以编辑尺寸值,然后点击重建模型,此时,两个实体的尺寸会同

时变化,此时已经完成木线组件的参数化设计。

图8-12 编辑驱动尺寸

⑩ 最后,把实体生成零件、装配体,然后保存为【智能对象】,注意定义时勾选“选项”

中的“自动拆分”。

图8-13 生成零件、保存智能对象

2. 柜体组件

① 新建模型文件,进入【2D草图】模式,以原点为其中一顶点,绘制一个矩形,并标

注尺寸,短边500,长边1000,如图8-14所示。

②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实体】

拉伸出一块深度为18的背板,如图8-15。

图8-14 绘制矩形 图8-15 绘制背板

③ 把工作平面设置到背板的上表面,然后进入【2D草图】模式,使用【2点直线】

命令绘制一条直线,直线两端点捕捉背板的两个顶点,如图8-16所示。

图8-16 绘制直线

④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实体】拉伸出一块深度为600、厚度为18的侧板,如图8-17

所示。

图8-17 生成侧板

⑤ 把两个实体生成零件,分别命名为“背板”和“侧板”,把工作平面设置到背板表面,

使用【实体阵列】,选择侧板为基础对象。设置:布置:拟合;类型;角度;坐标系Z

轴为第一轴;第一副本数量:2;第一延伸角度:180 deg;把侧板阵列到右边,如图8-18

所示。

图8-18 侧板阵列

⑥ 把侧板前表面设置为工作平面,进入【2D草图】模式,绘制矩形,矩形两个端点捕

捉两块侧板的顶点,并标注尺寸为102,如图8-19所示。

图8-19 矩形绘制

⑦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实体】拉伸出一块深度为18的底板,方向朝柜体内部,如图

8-20所示,并把此实体生成名称为“前板”的零件。

图8-20 底板拉伸

⑧ 把工作平面设置到背板的上表面,然后进入【2D草图】模式,使用【2点直线】

命令绘制一条直线,直线两端点捕捉侧板的两个中点,如图8-21所示。

图8-21 绘制直线

⑨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实体】命令进行拉伸,点击【更多选项】的“+”号以展开更

多选项,勾选厚度,厚度值18,方向对称,深度值600,如图8-22所示,最后把该实体

生成名称为“层板”的零件。

图8-22 层板拉伸

⑩ 使用【移动/复制】,选择对象为层板,点击层板上任意一点为起始点,勾选“副本”,

输入值为2,勾选“更多选项”下的“关联副本”,如图8-23所示,向Y轴方向(向上)

拉伸一定的距离,复制出两块层板。

图8-23 层板复制

11 接着要把两块层板安装到相应的位置,首先要把背板固定,以此作为基准,如图8-24

所示。

12 使用【配合】

图8-25所示。

13 所有零件绘制完成后,使用【新建组件】命令把所有零件生成一个装配体,并命名

命令,用面和面重合的方式把两块层板装配到柜体的上端和下端,如

为“柜体”,如图8-26所示。

图8-24 背板固定 图8-25 层板配合 图8-26 新建柜体

此时,一个完整的柜体已经建立完成。接着要给柜体的主要驱动尺寸赋予参数,用参数表的

方法驱动柜体改变。

① 在模型结构中,找到背板中的线性扫描的草图,右键【2D草图】把驱动尺寸显示出来,

如图8-27所示。

② 右键【柜体】,将其设为“当前”,如图8-28所示。

图8-27 显示驱动尺寸 图8-28 进入柜体环境

③ 打开【数据表】,按图8-29所示进行名称、表达式和注释的设置。

图8-29 柜体数据表参数设置

④ 右键【背板】,将其设为“当前”,打开【数据表】,按图8-30所示进行名称和表

达式的设置。(表达式中输入“组件::名称”代表调用指定组件中某个名称的值。)

图8-30 背板数据表参数设置

⑤ 完成后,点击第一列的序号1,表示选中名称“a”的这一排参数,然后点击数据表左

下方的【赋值】,接着选择模型中背板500的尺寸,表示把这个参数赋值给500,

成功赋值后,500的尺寸会增加一个“<>”,如图8-31所示。

图8-31 参数赋值

⑥ 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项的参数赋值给1000,完成后即可关闭数据表。

⑦ 把“柜体”装配体设为“当前”,打开【数据表】,在数据表里修改表达式的值:

,此时,模型的尺500改为800、1000改为1500,点击数据表右下方的【重建】

寸也会相应变化,如图8-32所示;如果某些零件位置没有改变,可以在模型结构顶端“柜

体.e3”点击鼠标【右键】【全部重建】,以更新整个模型。

图8-32 参数驱动模型

⑧ 完成后,把整个柜体装配体保存为【智能对象】,定义时,注意勾选“选项”中的“自

动拆分”,如图8-33所示。

图8-33 定义智能对象

3. 单芯门组件

① 打开“单芯门组件.e3”文件,选中左侧的一条直线后进入【2D草图】

线的上端用【固定约束】固定,然后标注尺寸,如图8-34所示。

模式,将直

图8-34竖坊草图尺寸标注

②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实体】

所示。

拉伸出一块深度为22、厚度为70的竖坊,如图8-35

图8-35 竖坊绘制

选中上侧的一条直线后进入【2D草图】模式,将直线的左端用【重合约束】与

竖坊一端点重合,然后标注尺寸,如图8-36所示。

图8-36 横坊草图尺寸标注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实体】拉伸出一块深度为22、厚度为70的竖坊,如图8-37

所示。

使用【移动面】命令编辑横坊实体,把横坊两侧的面向内移动70,达到如图8-38

所示的效果。

图8-37 横坊绘制 图8-38 横坊移动面

进入【2D草图】模式,使用【矩形】命令绘制一个矩形,矩形上侧两端点捕

捉横坊的两个顶点,下侧标注尺寸与竖坊底线相距70,如图8-39所示。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实体】拉伸出一块深度为6、偏移为5的芯板,如图8-40

所示。

图8-39 芯板草图绘制

图8-40 芯板绘制

把芯板上表面设置成工作平面,进入【2D草图】模式,使用【平面上偏移】命

令,绘制偏移值为34的矩形,图8-41所示;

图8-41 平面上偏移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凸台】命令拉伸出一块深度为10的凸台,使用【边倒角】

命令,选择“距离+距离”的类型,在凸台的四边绘制出第一距离为10、第二距离为18的

倒角,如图8-42所示。

图8-42 边倒角

使用【移动面】命令编辑芯板实体,把芯板实体的四个侧面向外移动10,达到如

图8-43所示。

图8-43 芯板侧面移动

11

把竖坊的底面设置成工作平面,进入【2D草图】模式,使用【2点直线】命

令,绘制一条直线,把直线右端点用【点在曲线上约束】

后标注尺寸,图8-44所示。

约束在竖坊实体的一边上,然

图8-44 切槽草图绘制

12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切除】命令,选择“全部贯穿”类型,切出一个厚度为6

的槽,如图8-45所示。

图8-45 切槽

13

把工作平面设置为绝对参考坐标系,在剖视图中选择1、2两条刀型曲线并进入【2D

模式,在草图中绘制曲线3、4形成封闭轮廓线,如图8-46所示;退出【2D草草图】

图】模式,把草图使用【定义智能对象】命令定义(定义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定位点,

命令,命名为“刀型”,保存好以便以后调用),如图8-47所示,然后【保存智能对象】

后可以在模型结构树中把该智能对象删除。

图8-46 绘制刀型 图8-47 定义智能对象

14

把竖坊的右面设置成工作平面,使用【插入智能对象】插入 “刀型”,并旋转角

度到相应的位置,如图8-48所示。

图8-48 插入刀型

15

使用【凸缘/凹槽】命令,选择刀型的草图,驱动曲线选择需要走刀型的三条边,

运动模式选择“沿平面”,材料选择“移除”,如图8-49所示。

图8-49 竖坊刀型

16

重复图8-44~图8-49的方法绘制横坊实体的凹槽和刀型,如图8-50所示。

图8-50 横坊凹槽与刀型

17

把横坊的左侧面设置成工作平面,进入【2D草图】模式,使用【2点直线】命

令,绘制一条直线,把直线的两端点约束在横坊实体的点和边上,如图8-51所示。

图8-51 横坊凸台草图

18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凸台】命令拉伸出一块深度为10、厚度为6的凸台,如图

8-52所示。

图8-52 横坊凸台

19

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侧面的凸台绘制出来,达到如图8-53所示效果。

图8-53 横坊左右凸台

20

把以上完成的三个实体用【新建组件】命令生成零件,并分别命名为“单芯门竖

坊”“单芯门横坊”和“单芯门芯板”,如图8-54所示。

图8-54 实体生成零件

21

把横坊的左侧面设置成工作平面,使用【插入智能对象】命令插入【木线】到工

作平面中,点位点暂时选择平面上任意一点,双击【木线】草图进入草图模式下编辑曲线,

把定位点用【重合约束】命令固定在实体右上角顶点上,如图8-55所示。

图8-55 横木线草图约束

22

完成后,使用【线性实体】命令,选择刚刚插入的“木线”为草图,在深度处点

击【鼠标右键】,选择【激活链接尺寸】,如图8-56所示。

图8-56 横木线实体a

23

选择“长度”类型,然后选择箭头所指的边界,最后点击完成线性实体,如图8-57

所示。

图8-57 横木线实体b

24

把竖坊的下底面设置成工作平面,使用【插入智能对象】命令插入“木线”到工

作平面中,点位点暂时选择平面上任意一点,双击“木线”草图进入草图模式下编辑曲线,

把定位点用【重合约束】固定在实体右上角顶点上,如图8-58所示。

图8-58 竖木线草图约束

25

退出草图,使用【线性实体】命令,选择刚刚插入的“木线”为草图,在深度处点

击鼠标【右键】,选择【激活链接尺寸】,如图8-59所示。

图8-59 竖木线实体a

26

选择“长度”类型,然后选择箭头所指的边界,最后点击完成线性实体,如图8-60

所示。

图8-60竖木线实体b

27

使用【移动面】命令,把横木线两侧面向外移动10,把竖木线两侧面向内移动

60,达到如图8-61所示效果。

图8-61 木线移动面

28

使用【移动面】命令,选择如图8-62所示横木线的面和起始点,绕X轴旋转45°,

将实体的一个角切除。

图8-62 横木线一角切除

29

果。

用同样的方法把横木线的另一侧面和竖木线两侧面的角切除,达到如图5-63所示效

图8-63 木线角切除

30

把两个木线实体用【新建组件】命令生成零件,并分别命名为“单芯门横木线”

和“单芯门竖木线”,如图8-64所示。

单芯门横木线

单芯门竖木线

图8-64 木线生成零件

31

把芯板表面设置成工作平面,使用【实体阵列】命令,选竖坊为基础对象。布置

方式:拟合;类型:角度;选择Z轴为旋转轴;第一副本数量:2;第一角度延伸:180;

点完成竖坊的旋转阵列,如图8-65所示。

图8-65 竖坊旋转阵列

32

用上述方法分别把竖木线、横坊和横木线旋转阵列到对应的位置,最后用【新建组件】

把所有零件生成装配体,命名为“单芯门”,如图8-66所示。

图8-66 单芯门装配体

33

把单芯门的总长和总宽的驱动尺寸显示出来,如图8-67和图8-68所示。

图8-67 显示横坊驱动尺寸

图8-68 显示竖坊驱动尺寸

34

更改尺寸测试是否有错误提示,若能正常使用,则把整个装配体使用【定义智能对象】

命令并保存,如图8-69所示。

图8-69 单芯门智能对象

4. 衣柜装配

新建模型,使用【插入智能对象】

打开【数据表】

建】

调入“柜体—智能对象”,把柜体设为“当前”命令,

,把名称A、B的表达式分别改为1000和2500,然后点击右下方的【重

,如图8-70所示;如果某些零件位置没有改变,可以在模型结构顶端“柜体.e3”

点击鼠标【右键】→【全部重建】,以更新整个模型。

图8-70 柜体参数修改

① 使用【插入智能对象】命令调入“单芯门组件—智能对象”,把尺寸修改成长:680、

命令移动到柜体座上角位置,如图8-71所示。 宽:482,把芯板用【移动/复制】

图8-71 单芯门尺寸修改及移动

使用【移动/复制】命令把单芯门向右复制,距离为482,勾选副本和更多选项下

的关联副本,如图8-72所示。

图8-72 向右复制单芯门

使用【插入智能对象】命令调入“双芯门组件—智能对象”,把尺寸修改为:总长:

命令移动到单芯板正下方,1700,宽:482,上芯门长:680,把双芯门用【移动/复制】

如图8-73所示。

图8-73 双芯门尺寸修改及移动

使用【移动/复制】命令把单芯门向右复制,距离为482,勾选副本和更多选项下

的关联副本,如图8-74所示。

图8-74 向右复制双芯门

使用【插入智能对象】命令调入“压线组件—智能对象”,把“木线”零件设为“当

命令把其移动到柜体顶端,如图8-75所示。 前”,把总长修改为1124,用【移动/复制】

图8-75 顶压线尺寸修改及移动

在模型结构树中,把压线组件及其零件名称改为压线组件—上、木条—上、木线—上,

如图8-76所示。

图8-76 上压线名称更改

使用【插入智能对象】命令调入“压线组件—智能对象”,把“木线”零件设为“当

命令把其移动到柜体左端,如图8-77所示。 前”,把总长修改为2562,用【移动/复制】

图8-77 左压线尺寸修改及移动

把“木线”设为“当前”,找到移动面的特征,把对应于柜体下方的特征抑制,然后

更新模型的显示,如图8-78所示。

点击【重建模型】

图8-78 抑制特征

左。

在模型结构树中,把新压线组件及其零件名称改为压线组件—左、木条—左、木线—

重复图8-77和图8-78的步骤,把右压线组件调入、修改、移动并装配到柜体右端,

把整个衣柜装配完整,如图8-79所示。

图8-79 衣柜

5. 衣柜工程图

新建工程图文件,点击【插入】→【工程视图】→【主视图】→【自定义】,如图8-80所

示。

图8-80 自定义工程图

① 浏览“衣柜.e3”文件所在目录,点击【确定】,如图8-81所示。

图8-81 浏览衣柜模型

② 选择默认视角,点击【确定】,如图8-82所示。

图8-82 设置自定义视图

③ 在正视图中【右键】→【插入】→【派生视图】→【投影视图】,投影方向选择右侧,

生成左视图,如图8-83所示。

图8-83 生成左视图

④ 使用定义【定义剖切线】

剖切线,如图8-84所示。

命令,方向类型选择“水平垂直”,画出A-A和B-B两条

图8-84 绘制剖切线

⑤ 鼠标双击正视图把其设为“当前”,点击鼠标【右键】剖切线,选择【剖视图】,生成

A-A和B-B剖视图,如图8-85所。

图8-85 生成剖视图

⑥ 使用【智能尺寸】命令,选择相应的边线为模型标注总体尺寸,如图8-86所示。

图8-86 尺寸标注

⑦ 使用【图纸格式和标题栏】命令。使用以下设置,尺寸:A3;方向:横向;比例:

导入图框和标题栏,并把其拖动到视图1:15;图框:A3横向;标题栏:标准。点击

合适位置,如图8-87所示。

图8-87 图框和标题栏导入

以下是其他组件的工程图:

图8-88 其他组件工程图

衣柜爆炸图:

图8-89 衣柜爆炸图

芯板排料图:

图8-90 芯板排料图

一键拆单:

图8-91 软件自动拆单

导出Excel:

图8-92 生成Excel表格


更多推荐

命令,使用,选择,草图,尺寸,实体,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