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橱柜效果图片-十大强化地板一线品牌

2023年4月20日发(作者:沙发背景墙图片)
龙源期刊网
心不是隐喻
作者:段子迎
来源:《艺术与设计》2015年第03期
近日,60岁美国雕塑家罗伯特·戈伯(Robert Gober)大型回顾展“心不是隐喻”(The Heart
Is Not a Metaphor)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简称MOMA)闭
幕。戈伯早年在米德尔伯里学院(Middlebury College)学习文学与美术,毕业后曾做过木匠和
手工艺人,后来他为女艺术家伊丽莎白·穆雷(Elizabeth Murray)做了五年助理,按照他自己
的话来说,这样的机会让他大开眼界,也由此碰到了后来的画廊主。此次回顾展独具匠心之处
在于,每一个展厅几乎都在空间和细节上还原了戈伯曾经的个展,展出的作品横跨他40年的
职业生涯。由于戈伯的某些作品是在非机构空间实现的,如户外的水槽状的墓碑作品,
MOMA破格在美术馆的窗外露台做了一片草地将这件作品重新展出。美术馆甚至为一件作品
在地上凿了一个洞:表面上看只是一个旅行箱敞开放在地上,当观众走进看箱子的内部时,才
发现它的底是空的,下面是另一个有水洼的小空间,类似于下水道,在视线所及的边缘处还有
一双站立的脚。“通过画生活中的东西,我发现,在画脏东西的同时必须使它浪漫化。” 戈伯谈
到自己早年绘画经历时这样说,这也难怪人们总能在他作品浪漫化的外表下感受到一种隐秘的
骚动和危险感。
戈伯给自己的回顾展取名为“心不是隐喻”,取自美国女作家伊丽莎白·哈德威克(Elizabeth
Hardwick)的小说《无眠之夜》(Sleepless Night),小说中完整的句子是:“哎,心不是隐
喻,至少它不总是一个隐喻。” 有趣的是,戈伯的作品具有很明显的象征意义和个人特征,其
中蕴含种族、性别、同性恋、宗教等主题。策展人认为要解释戈伯作品中这些富有争议的主
题,必须回溯到艺术家本人所处的时代,尤其是作为他们那一代的遭遇。身为同性恋者,戈伯
认为界定并且向别人解释自己的身份是极其迫切的,艺术创作是他回应这一问题的方式。戈伯
非常强调这次回顾展的叙事性,这样观众可以较为清晰地从展览看出艺术家的创作从何而来又
怎样发展,因此他要为展览策划出一条故事线索,这离不开隐喻构成故事的情节。
水槽雕塑与创伤历史
1983年至1986年, 戈伯创作了超过50个水槽雕塑及相关的草图。展览的第一间展厅就
重新展出了1985年戈伯在洛杉矶韦恩伯格画廊(Daniel Weinberg gallery)个展中主要的白色
水槽作品。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活跃的这些艺术家紧随着极简、观念艺术风潮出现,所
以不难发现戈伯的水槽作品中带有这些风格的痕迹。尽管水槽本身的光秃秃和硬边的外表可能
汲取自60年代极简艺术的形式,显然它们也属于日常用品的范围(最早期的水槽雕塑是现成
品),这又把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初期的杜尚的小便池雕塑,只是这些水槽的形式感以及
集体出现带给人的感觉是病态的,它让人想起医院,想起“清洁”这一寓意含混的词汇。后期戈
伯使用木头,石灰和金属丝制作水槽的主体,用颜料、油漆模仿水槽的搪瓷表面,不过却省去
了最具功能性的物件--水龙头和水管。戈伯将水槽比喻成身体,水槽圆润的两角是肩头,两个
洞是乳头。假水槽被视为当年艾滋流行的隐喻(1981年美国正式发现艾滋病,病源为一部分
玄关进门十大忌讳-合肥墙面刷新

更多推荐
美国墨林水槽官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