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鲍倚云)
.-
1.4定义
1)air gap(空气距离):从空口最低任何管道或其他供水装置到水箱或配件溢流线的垂直距离
2)bidet 妇洗器:个人卫生清洗器,可供冷水或热水,用于清洗下身。
3)blister 水泡:表面突起的部分,最大尺寸不超过1/8”(3mm)。
4)blister large 大水泡:表面突起的部分,最大尺寸大于1/8”(3mm)。
5)blowout action 喷射式冲刷: 座便器的一种冲刷方式,借助喷射水流直接冲击管道入水口,将底座内的物体冲入管道,通过(管道内)围堰,进入重力排污系统。
6)blowout bowl type: 喷射式底座: 非虹吸式的底座,拥有完整的座圈, 管道在底座的后部,可见的或隐藏式的喷射口,并采用喷射式冲刷。
7)bubble 气泡:表面的突起的部分,或沙斑点,最大尺寸小于1/32”(1mm)。
8)crack 开裂:釉面或坯体开裂,但不是风惊或裂纹。
9)craze 裂纹:细的开裂,在釉面。
10)critical lever (C/L) 关键线;当水达到这个位置时,会因重力和/或低于大气压而倒流回供水管。
11)discoloration 色差:一个有色的区域,最大尺寸超过1/4”(6mm),或大量的斑点或污点使产生变色的效果。
12)dull or eggshell finish 无光泽或蛋壳式活粗:无光泽的或平坦的表面处理,未烧熟的釉,或有很多小釉泡的半施釉的表面,或暗淡的不平滑的表面,不能与是为了装饰目的而制造缎面或哑光效果的表面混淆。
13)dunt 风惊:因为生产过程中的应力导致的穿透坯体的细裂缝。
14)exposed body 缺釉:未施釉的部分,最大尺寸达到1/16“(2mm)或更大。
15)fill valve 进水阀:供水阀(常被称为ballcock),由浮球或其他类似装置控制开启或关闭,用于向水箱供水。防虹吸式进水阀在被认证的空气距离内有防虹吸装置,防倒流装置(或防真空装置),作为进水阀的一个部分,被安置在供水控制阀的排水一侧。
16)finish 表面活粗:表面的质地和状况,但不指颜色。
17)fire check: 烧裂:坯体内细小的浅的开裂,且未被釉面覆盖(当被釉面覆盖,并容易清洗时,它就并非有害的)
18)first quality一级品:符合本标准的等级界定和其他要求的产品。即“A”级品。
19)fittings 附件:由购买者选择的附件,如小配件和排水塞。
20)fixture 陶瓷件:陶瓷本身,不含配件和/或附件。
21)flood level 溢流位:当陶瓷排水口被关闭或堵塞,水产品上溢出的位置。
22)flow (running)pressure动压:当水流动时,与进水阀连接的供水管内水的压力。
23) flush cycle冲刷周期:座便器或小便斗从进水、洗刷、补水以及水封恢复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24)flushing devices 冲水装置:装在盥洗室内,用于对座便器供水的供水装置,如排水阀、延时阀水箱或延时阀。
25)flushing surface 冲刷面: 安装后可见的,在座便器使用中会被弄湿的面。
26)flushometer tank 冲刷阀水箱:功能与冲洗阀相同,但是被安装在固定的容器内,并连接瓷件的供水口,以有效放大供水管。
27)flushometer valve 冲洗阀:与压力供水管相连的阀,当启动时,它打开管道,使水流直接以能确保底座正常冲刷要求的速度和预定的数量进入瓷件,随后逐渐关闭使水封恢复并防止水捶(水击因水流的突然改变及随之的压力升高而在水管中听到的冲击声)。这种阀所连接的水管自身要有足够大的尺寸,当被开启时,能让冲洗阀内水流以足够的速度通过,确保正常冲刷。
28)flush tank冲刷水箱(重力式):储存了一定量的水的冲刷装置。当开启时,排放出所储存的水(还加上一些从供水系统流入的饮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座便器或小便器。它常是一个储存了
.-
一定量水的容器,并装有进水阀、排水阀,它可以是挂墙式的,也固定在底座上。
29)flush valve 排水阀:用于将水箱里的水排入底座或小便器的特殊的阀。
30)glaze 釉面:陶瓷表面光滑的玻化面,具有防渗透作用,覆盖坯体。
31)gravity water closet 重力式底座: 采用重力方式供水的底座。
32)integral 部件: 注浆或加工的部件,如喷射口、管道、盖板或水箱。
33) low-consumption urinal 低耗水小便器:按照本标准的测试方法测试,平均用水量为1加仑(3.8升)或更少。
34)low-consumption water closet 低耗水座便器:根据本标准规定,测试得出的用水量为1.6加仑(6升)或更低的座便器。
35)low-profile tank 低水箱:水箱内的排水阀低于底座的溢流线。
36)permanent markings 永久性标识: 采用烧、注浆、喷沙、蚀刻、盖章或其他方法使其无法去除,除非采用额外的工作或特殊的方法。
37)pinhole 针孔:在釉面上的小洞,最大尺寸不超过2mm。
38)pit 凹坑釉泡:在釉面上的小洞,尺寸超过2mm。
39)polishing mark抛光痕: 最大尺寸不超过3/8’’(10mm)的斑点,在这个位置上,一些小的斑点已经采用抛光方式去除。
40)pottery square 陶瓷标准面:边长为50mm的正方型面。为外观检验需要,可以在一小张有柔韧性的材料(例如橡皮或纸)的薄片上剪出一个边长为50mm的方形孔,这样就可以在不规则的面上以判断是否需要被隔离。
41)pressurized flushing device 压力式冲刷装置:采用供水系统产生压力,将水排入底座,这与重力式冲刷系统、冲刷阀、冲刷阀水箱不同,采用电子控制的压力式冲刷装置就是一个代表(见ASSE
1037)。
42)rim 座圈:底座畅通的开放式的边沿
43)roughing in measurement 排水距: 从安装墙面或地面到排污口或supply openng或安装孔的中心的距离。
44)sanitary 清洁:本标准中指审美上的清洁程度,而非微生物意义上的清洁。
45)segregation 隔离:在一个标准面内的缺陷超过了可接受的数量。
46)siphonic action 虹吸作用:水流通过底座,产生虹吸,冲走废物。
47)siphonic bowl type 虹吸式底座: 需要有完整的座圈,位于底座前部或后部的管道,和地面或墙面的排污口,采用虹吸作用,有或无喷射口都可。
48)speck 斑点:最大尺寸小于1/32’’(1mm) 的色差区域。最大尺寸小于0.3mm的斑点可忽略不计,除非数量足够多造成色差。
49)spot 斑点色斑:最大尺寸大于1/32”’(1mm) 但不超过1/8”(3mm) 的色差区域。
50)spot large 大色斑斑点:最大尺寸大于1/8”(3mm)的色差区域
51)spud 接口:有螺纹的水用接头,用以伸入产品,连接排水阀或配件。
52)static pressure 静压:在无流动的情况下,从进水口到阀的压力
53)tank fill time 水箱进水时间:从水箱排水阀关闭瞬间到进水阀完全停止进水瞬间的时间。
54)trap 进污口存水湾:附件、设备或底座的一部分,用来提供一个水封,防止废气倒灌,但并不防碍污水或废物通过。
55)trap dip进污口最高点: 从存水湾进入管道的开口的最高点。
56)trap seal depth 水封高度:管道内较低的面最高部分水的垂直高度
57)trim 配件:不是
58)urinal 小便器: 用于液体废物,将废物通过水封排入重力排泻系统。
59)visible after installation 安装后可见面:安装后仍可见的面,不必考虑是否为通常的站立位置。
.-
60)visible surface 可见面:安装后在正常站立位置很容易看见的面。
61)vitreous china: 陶瓷:吸水率小于0.5%,由陶瓷材料制成,经过高温烧成无孔的坯体,外表面覆盖釉面。
62)warpage 翘曲:导致瓷件与安装墙面或地面之间形成凹陷或突起的空隙的缺陷。
63)washdown bowl type 冲刷式座便器:有完整的座圈,墙排或是地排的排污口,主要采用非虹吸作用进行工作。
64)water closet 座便器:可将液体和固体的废物通过管道排入重力排泄系统的管道设备。
65) water saving water closet 节水型座便器: 采用本标准内的测试方法检测,平均用水量超过6升,但未超过13.2升。
66)water surface 水封面: 当管道内的水已经达到管道内的围堰时,存水湾内静止的水面。
67)wavy finish活粗 波纹活粗:一种活粗/表面缺陷,明显有许多流釉,不规则或颜色斑驳。
68)weir 围堰:管道内的障碍,用来控制水封高度。
69)well 存水湾:口袋状,上部开口,内有座便器或小便器的管道入口。
2 陶瓷件要求
2.1 吸水率: 不超过0.5%。
测试方法:见 7.1
2.2 裂纹测试:不允许有裂纹
测试方法 见 7.2
2.3 坯体厚度:任何部位不允许小于1/4”(6mm),不含釉层厚度
2.4 翘曲:必须符合表1或2中对翘曲的要求
测试方法 见7.3
2.5 釉面:釉层必须与坯体完全融合。除了与墙面或地面接触的安装部位和以下部位,其余暴露在外的部位都必须施釉。
(a) 座便器
(1) 水箱的内部、后部和底部
(2) 水箱盖的底部
(3) 座圈下(表)面
(4) 洗净面上位于座圈以下不超过1/4”(6mm)的部位
(5) 安装后不可见的管道的面
(b)盆类
(1) 盆类后部的靠墙面
(2) 溢流口背面
(3) 排水口底部
(4) 台上盆底部
(5) 盆的脚和柱脚的后部
(6) 台下盆的安装边缘
(c)妇洗器
(1) 座圈下(表)面
(2) 洗净面上位于座圈以下不超过1/4”(6mm)的部分
(3) 柱脚后部和内侧
其它品种可根据窑炉要求采用无釉面,但这些无釉面需为不可见面。
2.6 活粗表面:所有瓷件不得有超过表1或2中允许的缺陷
测试方法 见7.4
.-
2.7 材料配方要求
2.7.1 替代材料:如果在座便器上运用了替代原料,它的情况必须与适用材料一致。必须确保达到本标准对品质、强度、效果、耐力和安全的要求。而且是可修补和可替换的。
2.7.2 管道替代材料: 如果在座便器的管道上运用了替代材料,管道需要符合螺栓测试
测试方法 见7.5
2.7.3 绝缘水箱:测试中不会出现压缩的情况
测试方法 见7.6
2.8 挂墙式陶瓷件承重测试
2.8.1 挂墙式座便器:需要承重500磅(2.2kN)
测试方法 见7.7.1
2.8.2 挂墙式洗面器:需要承重250磅(1.1kN)
测试方法见7.7.2
2.8.3 挂墙式小便器:需要承重50磅(0.22kN)
测试方法见7.7.3
2.8.4 瓷件离地支撑座:如有要求,需遵守ASME A 112.6.1M, ASME A112.6.2 或 ASME A112.19.12。
3.尺寸要求
3.1 公差和尺寸
如无其它说明,8”(200mm)及以上的尺寸,允许公差为+/-3%。小于8”(200mm)的,允许公差为+/-5%。
此标准中所提及的“最大”和“最小”尺寸的公差不能超过所要求的限度。
标准中已经确认了尺寸范围,而且没有“最大”和/ 或“最小”的字眼,就认为更大或更小的范围并不重要,可采用合适的公差。
3.2 座便器
3.2.1 排污口构造:排污口构造必须符合图1/2
图1下排,地面安装
图2后排,墙面安装
3.2.2 非标准的排污口构造:如果管道需要采用其它的连接器,而不是采用法兰和蜡圈,在测试中不能出现漏水,而且可以维修和更换。
测试方法 见7.8
3.2.3 安装: 挂墙式产品安装,对于虹吸式底座、冲落式底座,且为2个螺丝固定的产品,需要符合图3中规定的的尺寸。所有用于挂墙式底座的螺栓尺寸最小为7/8”(22mm)。
配合老式产品允许使用加长螺栓
3.2.4 排水距: 座便器的排水距: 可为10”, 12” 或 14” (254mm, 305mm, 356mm),或按照制造商的安装说明。见图4、5
3.2.5 盖板孔: 标准的盖板孔需如图4和5。如果制造商提供合适的盖板,可以不需要按此要求。
3.3 水封高度:座便器和小便器的水封高度不能低于2” ( 50mm)
测试方法见8.2
3.4 水封面: 在平坦的水平面上测得的水封面最小为5”x 4” (125x100mm).
3.5 管道过球:最小必须通过1 1/2”(38mm )的实心球
3.6 接口尺寸:
(a) 延时阀座便器 1 1/2”或 1 1/4”.
(b) 采用挂墙式水箱的座便器 1 1/2”,1 1/4” 或2”
(c) 延时阀小便器 1 1/2”,1 1/4” 或3/4”
(d) 采用延时阀的医用盆 1 1/2”
其他接口尺寸需遵守ASME A112.19.5
.-
接口的位置按图4和5的规定。
3.7 座便器高度
3.7.1 成人座便器: 底部到座圈的高度为最小13 1/2”(343mm)。
3.7.2 青少年座便器:底部到座圈的高度为10 1/2”到13 1/2”(267到 343mm)
3.7.3 儿童座便器:底部到座圈的高度为9 1/2”到 10 1/2”(241到267mm)
3.7.4 易卸座便器:尺寸必须符合ICC/ANSI A 117.1的规定
3.8 盆类
3.8.1 扎孔: 如果提供产品时并未同时提供配件,洗面器的进水口和排污口的扎孔必须符合图6的规定。
3.8.2 溢流水位:不能高于龙头安装面的最低点以下1/2”(13mm)
3.8.3 挂墙式商用洗面器:扎孔必.须符合ASME A112.6.1M的规定
3.9 小便器
3.9.1 管道: 除表3中提出的某些小便器要求较大的管径外,管道需最小通过直径为3/4” (19mm)的球。
3.9.2 小便器尺寸: 最小尺寸见表4
3.10 饮水机
需要有带有斜面或拐角的一体式洗净面,可安装整体的过滤器。喷嘴座需要高于洗净面边缘的溢流口。必须符合 ASME A112.18.1 和 AIR1010.
3.11 妇洗器
3.11.1 尺寸: 底部到座圈的高度式14 到16”(356到406mm),墙距根据需要确定
3.11.2 扎孔:必须可以安装
3.11.3 溢流水位:位于龙头安装面以下不少于1/2”(13mm)处
4 冲刷设备
4.1 要求
所有的冲刷装置都必须能提供足够速度和数量的水,确保底座能达到本标准的功能要求。允许重力式水箱、压力式冲刷装置和其它冲刷方式。空气距离、防真空器和其它防倒流器必须安装在底座和冲刷装置的溢流口或溢流线以上,或根据4.2中的规定配备溢流口。
4.2 重力式冲刷水箱
装好配件的重力式冲刷水箱必须按ASSE 1002的规定配备防虹吸进水阀。每个水箱都必须有溢流口。进水阀上的关键线(C/L)标记必须在水箱溢流口以上至少1”(25mm)。水箱扎孔尺寸必须按照图7中的规定。
低水箱底座的关键线位于座圈溢流线以下,必须配备辅助性的开口,以便当溢流口被堵住或管道堵塞时,水箱内的水能流往地面。这些开口的位置和尺寸以此而定:当进水阀处于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同时水压处于最高位,水位不会升高至进水阀的关键线。
4.3 压力式冲刷装置
压力式冲刷装置必须符合ASSE 1037的规定。延时阀水箱内的最低防虹吸装置的关键线必须至少高于底座座圈溢流线1”(25mm)。
低水箱底座的关键线位于座圈溢流线以下,必须配备辅助性的开口,以便当溢流口被堵住或管道堵塞时,水箱内的水能流往地面。这些开口的位置和尺寸以此而定:当压力式冲刷装置处于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同时水压处于最高位,水位不会升高至压力式冲刷装置的关键线。
表 1 陶瓷底座、水箱和小便器可允许的最大缺陷
.-
位置
底座
水箱、盖子、小便器
缺陷
变形
地面/墙面, 弓形或弧形
摇摆
上表面,两个方向
烧裂
表面波纹
釉泡/凹坑、气泡和针孔
水/气泡、斑点和色斑
坯体外露缺釉
变形
坯体外露缺釉
表面波纹活粗
釉泡/凹坑、气泡和针孔
气/水泡、斑点和色斑
最大允许范围
最大1/8" (3mm)
最大1/16"(1.5mm)
最大 1/4"(6mm)
不允许
不超过 4" 2 (2600mm2)
总共不超过5个
一个标准面内不超过5个,总共不超过10个
不允许
不允许有明显变形
不允许
不超过 4" 2 (2600mm2)
总共不超过5个
一个标准面内不超过5个,总共不超过10个
最大允许范围
任何尺寸的非水平面的平面变形不能超过1/4"(6mm)
靠墙面的 变形不能超过1/8"(3mm)
任何点 1/8"(3mm)
总数不超过2个
总数不超过4个
后面或任一侧不超过1个,总数不超过3个
总数不超过4个
表2 陶瓷洗面器和饮水器可允许的最大缺陷
位置
总体
使用区、龙头安装面
碗盆内部、档板前部
后面和侧面
缺陷
变形
带有边缘的盆类的变形
色斑、气泡和针孔
水泡和斑点
色斑、气泡和针孔
水泡和斑点
P8-16
Fig.4 地排式顶部进水座便器的排水距和盖板安装孔要求:(见3.2.4和3.2.5文字)
盖板安装孔:直径14+-1.5mm——成瓷尺寸
盖板安装孔中心距:140mm
进水孔: 1-1/2 ” 或1-1/4 ”
进水孔中心离墙57mm
盖板安装孔底面周围到外边缘有25mm的空间以安装垫片
盖板安装孔有6mm-16mm不施釉区
排水距:254,305,356mm(排污口中心到墙面的距离)
Fig.5地排式后部进水座便器的排水距和盖板安装孔要求:(见3.2.4和3.2.5文字)
盖板安装孔:直径14+-1.5mm ——成瓷尺寸
盖板安装孔间距:140mm
进水孔: 1-1/2 ”
进水孔中心到墙面的距离57mm
.-
盖板安装孔垫片周围到外边缘有25mm的空间
盖板安装孔有6mm-16mm不施釉区
排水距:254,305 mm(排污口中心到墙面的距离)
底座宽: 356mm
底座高: 356-381mm
盖板安装孔中心到底座前端距离: 470mm
座圈前端到墙面的距离: 749mm
Fig.6 面盆、妇洗器进水孔和排水孔尺寸要求:(见3.8.1和3.11.2文字)
a. 配8”分体式龙头的安装面的龙头孔和孔周围平面区域的要求
龙头孔中心直径至少63mm的区域须平整
每两孔中心之间距离: 102mm
位于外侧的两个龙头孔直径(D1)要求: 31mm<=D1<=38mm
位于中间的龙头孔直径(D2)要求:25mm<=D2<=38mm
各龙头孔无需成一条直线
b. 配4” 标准龙头的安装面的龙头孔和孔周围平面区域的要求
各龙头孔中心前后31mm,位于最左/右侧的龙头孔中心往左/右34mm,龙头孔之间的区域须平整
每两孔中心之间距离: 51mm
各龙头孔直径要求: 25mm-38mm
龙头孔分布需成一条直线
c. 面盆、妇洗器排水孔尺寸要求
排水孔上开口直径: 64mm(参考)
排水孔下开口直径: 41-44mm
排水孔高度: 51+-6mm
Fig.7 连接式和墙挂式面盆、妇洗器进水孔和排水孔尺寸要求:(见3.8.1和3.11.2文字)
4.4 塑料座便器水箱:
与瓷件座便器相配合使用的塑料座便器水箱应符合ANSI Z124.4 的要求。
5. 功能要求:
为了定义座便器、小便斗、盆在住宅中重力冲水系统下的水压功能测试。需要按照段落8中的要求进行测试。
具体测试介质将在附录E中介绍。
5.1座便器
5.1.1功能要求:座便器具体测试压力要求见表 5,或者生产厂建议的最小压力,决不允许有高过80PSI (550KPA)的压力。如果制造商建议的最小压力高于表5要求,那么制造商的说明书、包装箱和安装说明书需要标明最小压力。
5.1.2水封高度要求:座便器的水封高度要求最小不能低于50mm(2英寸),检测方法见8.3
5.1.3用水量:低用水量座便器平均最大用水量不能超过6升 (1.6gpf),直冲式座便器平均最大用水量不超过13.2升(3.5gpf) 。检测方法见8.4。
5.1.4 小颗粒和小球测试:每个产品的前三次冲刷,不允许有超过125个的小颗粒和超过5个直径为1/4”(6.4MM)的小球残留在洗净面。测试方法见8.5.
5.1.5 座圈冲刷测试:在座圈眼孔下1”(25MM)处划一条线,三次测试的平均残留在洗净面的墨迹
.-
总长不能超过2”(50MM),三次冲刷平均残留在洗净面的单条墨迹不能超过1/2”(13MM)。检测方法见8.6。
5.1.6 混合介质测试:所有的座便器须排出22个混合介质(任何海绵物和/或纸巾球), 测试四次须有三次能够排出。检测方法见8.7。
5.1.7 管道搬运测试:平均搬运距离最小为40英尺 (12.2m)。检测方法见8.8。
5.1.8 重力水箱的充分溢流测试:
重力水箱的溢流设备须在进水阀完全打开的情况下能够将水充分排出。检测方法见8.9。
5.1.9 压力要求:
为确保安全和有效的冲刷,测试静压要求:低用水量重力式和延时阀水箱座便器测试静压应不低于20psi(140KPA); 低用水量延迟阀水箱座便器测试静压应不低于35psi(240KPA); 低用水量延迟阀直冲式座便器测试静压应不低于45psi(310KPA)
5.1.10最大安全使用压力:
所有的产品必须遵循制造商的说明的要求。最大使用压力不能超过为820psi(550KPA)。高于此压力将产生不安全情况。
5.2 洗面器溢流
最小溢流能力为2.2 gpm (8.3 升/分钟)。测试方法见.9。
5.3 小便器
5.3.1 功能要求
小便器测试压力见表6或按照制造商建议的最小压力。用水量测试时的压力不能高于表6的要求。如果制造商建议的最小压力高于表6要求,那么制造商的说明书、包装箱和安装说明书需要标明的最小压力。
5.3.2 水封恢复
水封高度不能低于2英寸(50mm)。测试方法见10.3
5.3.3 墨水测试
每次冲刷后,残留在冲刷面的墨汁总长度不能超过1英寸(25mm)。3次冲刷平均单段墨汁长度不能超过1/2英寸(13mm)。测试方法见10.5
5.3.4 稀释测试
3次测试的稀释比例至少是100:1,测试方法见10.5
5.3.5 用水量
最大平均最大用水量为1gpf (3.8 升)。测试方法见10.6
6.标识和安装说明书
6.1产品上的永久性标识
每个符合标准的产品,或每个产品的每个部分,有些产品是有2个或2个以上的部分组成,但柱盆除外,都必须有永久性的标识。可接受的标识有火花、蚀刻、喷砂、盖章(不溶于水的墨)、模印。当它们贴于并不一直处于水面以下的产品表面时,符合UL969标准的不干胶标签也可以作为永久性标识。同时必须符合UL969中7.1和.7.4中的规定。
6.1.1制造商的名称
制造商的名称、注册商标或私人标记、经销商的名称, 必须标识得清晰、容易辨认,位于安装后就可以看到的位置。
6.1.2 产品代号
座便器, 或分体座便器的底座和水箱的产品代号必须标识得清晰、容易辨认,位于安装后就可以看到的位置。
6.1.3生产日期
生产日期(注浆日期)须清晰、容易辨认.
.-
6.1.4 用水量
每个座便器和小便器都须清晰标注用水量。低用水座便器须标注每次冲刷1.6gpf(6.0Lpf)。节水座便器须标注3.5gpf(13.2Lpf), 小便器标注1.0gpf (3.8Lpf). 用水量标记要非常靠近制造商的名称和商标.
6.1.5重力式座便器的水位线标识
制造商须在重力式座便器的水箱上作上永久的水位线标识, 可以在水箱体上、水箱内壁上或排水阀上的溢流管上。水位线标识到水箱溢流管上的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能超过1-1/2”(38mm)。
6.2产品上的非永久性标识
制造商须产品上标注” complies with ASME A112.19.2” 来表示产品符合此标准。这些标识不需要永久性的,但必须在安装时能看得见。可以被使用者撕掉,并需要做此声明。分体座便器的非永久性标识只须出现在水箱或底座其中之一即可。
6.3产品包装箱的标识要求
所有的产品包装都须标注制造商的名称,注册商标,私人标记或标签,经销商的名称,产品型号。对于座便器和小便器,用水量(单位加仑或升)也按6.1.4 的要求标注在包装上。
6.4 安装说明书
除了使用延时阀的产品,制造商必须为所有的产品提供安装说明书。对于分体座便器,只需为底座或水箱提供说明书。安装说明书必须包含保养和维修信息。
6.5 换修配件
制造商须告之最终用户如何获得换修配件。同时也要告诉用户如何换修能保持原有用水量。这些信息须体现在水箱里或出现于印刷品内。
7.玻化陶瓷和更换材料检测程序
7.1 吸水率测试(见2.1)
(a)测试样品须是从同一件产品的3个不同部位上敲取的3个试块。每个试块必须 如果需要重新检验或重新验证,允许从当天报废的产品上取试块,以避免破坏产品。每个试片的无釉面积约5
in2(3200mm2), 厚度不大于16mm(5/8“)的试样。试样须置于110+-5度(230+-9度)的烘箱内烘至恒定重量,然后存放于干燥器内直至冷却至室温。达到室温后,对每个试块进行称量,需精确至0.01 g.
(b) 试块须置于室温的蒸馏水容器内,在试块下加托垫物,使试块与加热容器底部之间互不接触。沸水煮2小时,然后每个试块须在水中浸泡20小时,用拧干的毛巾抹去多余的水,再次称重,称量精确至0.01 g。
(c) 吸水率须表示为原始重量与干燥后的原试块重量的百分比。三个试块的平均吸水率不能超过0.5%。
吸水率%=(Wf-Wo)/ Wo*100%
Wf=经沸水煮并浸泡后的试块重量
Wo=干燥试块的原始重量
7.2龟裂测试(见2.2)
(a)在一件产品上敲取面积不大于3200mm2(5in2), 厚度不超过16mm(5/8“)一面有釉的试块,浸入由质量相等的无水氧化钙和水配成的室温的溶液中,在110+-3度(230+-5F)的温度下浸90分钟。
(b) 然后取出并迅速放入2.5+-0.5度(37+-1F)的冰水中直至其冷却,然后放入浓度为1%的室温的亚甲基兰溶液中浸泡12小时。通过查看兰色溶液的渗透情况来检查裂纹。不允许出现裂纹。
7.3 翘曲测试(见2.4)
将被测试产品放在一个平坦且水平的平面上,检测该产品的边沿有多少个部位没有落在这个水平面上。如果厚度与表1和表2中所允许的总翘曲尺寸相同的塞尺无法毫无阻力地塞入产品底部的,就说明该产品是符合翘曲标准的。如果该产品两个相对角有出现摇摆,将一个厚度与所允许的总翘曲
.-
尺寸相同的塞尺塞入未接触地面的一个角下面,如果另一个同样厚度的塞尺无法塞入产品底面的任何部位之下,就说明该产品是符合翘曲要求的。
7.4 外观质量检查:
检查陶瓷产品外观的光源是部分漫射的日光,如果需要,可采用漫射的的人造光进行补光,使接近所检验产品表面的照明强度至少达到110LX。
(a) 检测人员应在距产品座圈垂直上方约61cm (0.6m) 处,目测检查缺陷,检查时应将产品翻转约45度观察各边和后部。
(b) 底座、水箱和小便器须根据表1定级,如裂纹, 风惊,烧裂或大釉泡等暴露在洗净面表面的缺陷将导致产品被判为不合格。
(c) 面盆和自动饮水机产品按表2定级。产品的立柱和柱脚部分的定级标准与马桶底座相同。缺陷,如裂纹、釉面暗哑、蛋壳表面,风惊、坯体外露、烧裂、大釉泡等,将使产品被判为不合格。
(d) 对于其他未明确提及的产品,检验标准同底座。
7.5 搅龙(auger)实验(见2.7.2)
常规的手动式马桶搅拌管须插入马桶,摇动钻头,使其穿过排污管道,每次测试时须搅拌5次。如果制造商要求,须根据他们推荐使用的排水管。在每次测试之前,底座里的水封须调整到且保持在正常的水封高度。每次都须取出、插入、旋转搅拌管,总共进行100次。测试中当移走搅拌管时,除了管道排污口溢水外不能出现漏水。这个测试须在此标准要求的任何功能测试之前进行。
7.6保温水箱测试(见2.7.3)
该测试在可调控环境的房间里进行。水箱里的水温需调整并保持在45+-2F(7+-1度)。周围温度须保持如下:
(a) 干球温度计=80+-2F(27+-1度)
(b) 湿球温度计=70+-2F(21+-1度)
(c) 相对湿度为63%+-3%
(d) 水箱表面任何部位的气流速度最大为50ft/min(0.25m/sec)
测试持续3个小时,水箱表面不允许有凝结物。
7.7挂墙式产品承重测试。(见2.8)
所有挂墙式洁具须按制造商的安装说明,牢固地安装在坚固的测试台上。支撑装置必须暴露在外,用于此测试。如果制造商有提供支撑装置,则采用其支撑装置进行测试。被测试的产品须完全承重,成功保持至少10分钟,并不允许出现可见的结构性破损。
7.7.1挂墙式座便器
如果挂墙式座便器使用时需配盖板,则须将含有缓冲器的盖板固定在座便器上。将2根直径75mm,长约60cm的美国标准的管道背对背放置,间隔75mm。将一块厚6mm的钢板焊接在两根管的上边沿。将管横放在盖板座圈上,圆形座便器放在离盖板螺栓中心点250mm的位置,加长座便器放在离盖板螺栓中心点300mm的位置。挂墙式座便器应能承受500lbf(2.2K.N)的荷重,包括管道和钢板的重量。
7.7.2 挂墙式面盆
挂墙式面盆须能承受垂直加于其前边缘上表面的250lbf(1.1KN)的荷重。
7.7.3 挂墙式小便器
挂墙式小便器须能承受垂直加于其前边缘上表面的50lbf(0.22KN)的荷重。
7.8 连接密封测试(见3.2.2)
排泄系统与非标准排水装置连接安装时,应按制造商的安装说明进行,且能在15psig(105KPA)的水压下保持至少15分钟无渗漏。
8 座便器功能测试
.-
8.1 概述
该部分介绍座便器测试方法和要求。这些步骤和要求适用所有可适用此标准的产品。
8.1.1测试设备和概括说明。
所有测试中,水压和流量计量设备和供水系统须符合图8(使用水箱的座便器)或图9(使用带延时阀的座便器和小便器)的要求。供水系统须根据图8或图9的要求的步骤进行标准化规范。水温须为65-80F(18-20度)。所有测试,被测试的座便器须放在平坦且水平或垂直的测试台上,排污口和管道须畅通。在所有的测试中,座便器的排泄装置须排往外界。所有测试须按表5 要求的顺序操作。
8.1.2 重力式水箱座便器。
对于重力式座便器,在各项测试所要求的供水压力下,水箱内的水位高度和进水时间都须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和要求进行调整。对于需要更高的最小供水压力的座便器,须根据制造商的要求调节供水压力。一旦水位高度和进水时间调整到可以测试20psi (140kpa)下的用水量,或可以达到制造商要求的最小压力,则在之后的测试中,不允许再对水箱进行调整。这些要求适用于所有的测试。如果没有制造商的说明,进水阀就保持出厂时的状态,不要去做调整。
8.1.3使用延时阀的座便器
对于使用延时阀的座便器,在各项测试所要求的供水压力下,供水停止须根据制造商的说明进行调节。如果制造商没有说明,供水停止则按照图 9进行 调整。
8.1.4延时阀水箱或其他压力式冲水装置座便器。
对于使用延时阀水箱或其他压力式冲水装置座便器,在各项测试所要求的供水压力下,水箱的各部件须根据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调整。如果制造商没有安装说明的,水箱的各部件就保持出厂时的状态,不要去做调整。
8.1.5 测试介质。
如果测试要求使用介质,测试介质须按规定放在座便器底座里,并按要求开启排水装置。座便器须将测试介质排入接物篮内或排污管里。残留在底座里的和接物篮内或排污管里的测试介质都须观察。如果需要,在下次测试开始前,座便器须再冲刷一遍以排出残留在底座和管道里的测试介质。
8.1.6测试结果。
结果须根据每种测试所要求的详细步骤进行评估和报告。测试报告格式见附件D。其他足以所测产品水平的报告格式也可允许。
8.2水封高度测量
8.2.1 设备。
图 10为测量水封的仪器。其他仪器,如钢卷尺或在钢尺的一端固定上垂直于钢尺的水平物,也可以接受。
8.2.2 过程。
探针下移,直到水平边接触到管道入水口的上端部位的底边。此时所对应的刻度记为h1。取出水平边,将探针完全地从底座的存水中移出。为确保底座内的水封高度处于完全恢复状态,可慢慢地往存水湾内加水,直到有少量的水从排污口滴出。当滴水停止,将探针下调,使针尖恰好接触到水封面。此时的刻度记为h2。完全的水封高度为Hf= h1-h2
8.2.3 报告。
完全的水封高度须记录。
8.2.4 功能要求。
完全的水封高度须不低于2”(50mm)
备注:蓝色部分表示不明确
红色部分为修改的
漏:8.8.4后部分和8.8.5全部
.-
8.3 水封恢复
8.3.1 测试器具:与第8.2.1节相同。
8.3.2 测试过程:在做用水量测试时(见8.4),应观察存水湾水封是否完全恢复,而主冲刷结束后若有水从座便器排污口溢流出来就证明水封恢复了。这种溢流就应是水封恢复的充分证明。如果看不到溢流,应中断用水量测试,按照8.2中的要求的测试方法测量存水湾内残留的水封高度,不计另外流入存水湾的水。然后,对这个座便器进行10次冲刷,每次冲刷后都记下残留水的水封高度。每次冲刷后,都要调整探测针,以确保它读出的值恰好是在水面的地方。相应的水封刻度值记为H3。残留水封高度计算后就得到Hr=H1-H3。
8.3.3 测试报告:残留水封(Hr)在每次要求的测试后都要记录下来。
8.3.4 功能要求:每次冲刷后,不小于2”(50mm)的残留水封(Hr)应能够恢复。
8.4 用水量
8.4.1 测试器具:一个容量或载重刻度在校准后不大于0.07加仑(0.25升)的容器,一只刻度不大于0.1秒的秒表或电子计时器用于测量时间,其它容量刻度在0.07加仑(0.25升)以内的容器都是可以测量水量的。
8.4.2 测试过程:应记下静压,然后按动冲水设备一秒钟,同时按动秒表或计时器开始计时。(见APPENDIX D,Table D1)
当主冲刷完成时,即主冲刷的水停止流出排污口时,记下容器中的水量(主冲刷水量)。接着主冲刷,在多余补水停止从排污口流出时,记下用水量(总用水量)。总用水量应四舍五入到接近0.07加仑(0.25升)。当进水阀完全关闭时,同时需关闭秒表或计时器,记录下所用时间(周期时间)。多余补水(主冲刷后流出的水)由总用水量减去主冲刷水量得到。如果没有多余补水,则需测量并记录水封恢复情况以及水封高度(见8.3)。这样,一个冲刷回合算是完成了。这种冲刷需在Table5规定的每个测试压力下分别测三次,并记录下得到的数据。
8.4.3 测试报告:静压、一个周期时间、主冲刷水量与总水量、多余补水(如果有的话)应记录在与Table D1类似的表格中。
8.4.4 功能要求:在Table5所列的不同压力下,低用水座便器的平均总用水量应不超过1.6加仑(6升),省水座便器的平均总用水量应不超过3.5加仑(13.2升)。而且,在任何一个测试压力下,低用水座便器的总用水量应不超过2.6加仑(7.6升),省水座便器总用水量应不超过4.0加仑(15.1升)。以上数据都应是三次测试后的平均数。在任何压力下,平均一个冲刷回合应不超过3分钟。
8.5小颗粒与小球测试
8.5.1 测试介质:测试介质应包括:
(a)65克(约2500个)、圆柱形、直径为0.150±0.010英寸(3.80±0.25mm)、厚度为0.105±0.015英寸(2.64±0.38mm)、批量平均密度为58.7-59.3磅/立方尺(940-950公斤/立方米)的高密度聚乙烯颗粒。
(b)100个、直径为0.25±0.01英寸(6±0.25mm)、批量平均密度为71.8-74.3磅/立方尺(1.15-1.19公斤/立方米)、总重为15至16克的尼龙球。
8.5.2 测试过程:开始测试前,先把小颗粒冲一下。把测试介质倒入底座内,允许尼龙球沉入存水湾底部。按下冲水阀,最多停留一秒钟然后放开。初次冲刷后,查看并记下底座内留下的小颗粒与尼龙球的数量。测量并记下水封高度(见8.2)。做三次这种测试。
8.5.3 测试报告:应以Table D2的方式记录下冲刷后底座内可看见的小颗粒与尼龙球数量。
8.5.4 功能要求:要求是:
(a) 每个初次冲刷后,残留在座便器内可看见的小颗粒应不超过125个(5%)。
.-
(b) 每个初次冲刷后,残留在座便器内可看见的尼龙球应不超过5个(5%)。
8.6 表面洗刷测试
8.6.1 测试介质:墨水线要用较尖的透明水性记号笔划上去。墨水的颜色应与被测底座颜色有鲜明对比。
8.6.2 测试过程:被测试底座的表面需用温和的液体碗碟洗洁剂擦洗,以除去累积或积淀在座便器表面的污渍。然后,冲洗干净并擦干。再在座圈孔下1英寸(25mm)的洗净面涂上一圈墨水线。按下冲水阀,最多停留一秒钟。冲刷过程中和冲刷之后观察墨水线。一个回合冲刷结束后,测量洗净面未被冲掉的墨水线段长度,观察并记下这些墨水线段的大概位置。这样一个表面洗刷测试就完成了。重复做三次这样的测试。
8.6.3 测试报告:以类似于Table D3的格式记录下洗净面残留墨水线段的数量和长度。
8.6.4 功能要求:划在座圈孔1英寸(25mm)下的墨水线,每次冲刷后残留下来的墨水线段,三次平均总长应不超过2英寸(50mm),每一段应不长于1/2英寸(13mm)。
8.7 混合介质与中性浮游废物测试
8.7.1 测试介质:白色的合成的有孔的聚亚安酯海绵条,大小为0.8X0.8(±0.04)X1.1(±0.12)英寸[20X20(±1)X28(±3)mm],密度为1.1±0.11磅/立方尺(17±1.7公斤/立方米)的。使用前,海绵条应放入水中泡10分钟。每次测试应使用新海绵条以作为获得认证(四次)的基础。海绵条需20个。
大小为7-1/2±1/4英寸X6±1/4英寸(190±5mmX150±5mm)、一令486张15磅的无光泽牛皮纸。用手掌将每张纸搓成为直径约1英寸的纸球。使用这些纸球前,先将其放入一个单独的容器泡5到10秒,或根据要求,用于测试前把这些测试介质完全浸湿。需8个纸球用于测试。
8.7.2 测试过程:把规定数量(20个)的海绵条放入底座里,并在水下挤出海绵条中的空气,浸湿这些测试介质。慢慢加水到存水湾直到水封完全恢复。把完全浸湿的8个纸球(见8.7.1)均匀地放入存水湾。按下冲水阀,最多停留一秒钟。当一个回合冲刷完成后,数数并记录下被冲出座便器的海绵条与纸球的数量。再次按下冲水阀,最多停留一秒钟,使残留在座便器里的海绵条与纸球能被排出来。需重复这种“连续性两回冲刷”四次。
8.7.3 测试报告:首次冲刷出的海绵条与纸球数应被记录下来。第二次冲刷出来的海绵条与纸球也应被记录下来。报告格式参考Table D4。
8.7.4 功能要求:在四次测试的三次,首次冲刷必须平均要冲出22个混合介质(海绵条和纸球),如果首次冲刷有残留,则在二次冲刷时必须全部被冲出。
8.8 搬运测试
8.8.1 测试介质:100个聚乙烯小球。直径0.75±0.015英寸(19±0.4mm)、每个球的密度是51.6-53.0磅/立方英寸(827-849公斤/立方米)。100个球的总重为10.5±035盎斯(298±10 克)。
8.8.2 测量器具:一条直径为4英寸、长60英尺(18.3m) 的硬塑料或玻璃管,其一头连着一条直径为4英寸有如ASTM D3311要求的有1/4弯曲的塑料弯管,或者用无轮毂连接或液状粘固剂连接一条直径4英寸的90度弯曲的硼硅盐酸玻璃弯管。测试时,弯管应直接与座便器的地脚法兰相连接。管子应支撑好,放直,只能有2%的倾斜,以利与座便器之间的排污畅通无阻。对于后排式座便器,应根据ASME A112.6M或ASME A112.6.2中的要求,用配件连接并延伸排污管,并使用直径为4英寸的塑料DWV管和卫生用T形管,以使座便器排污口达到生产商所建议的高出地面的高度。见Fig.11
8.8.3 测试过程与安装:
(a) 除非另有规定,供水设备及正常条件应按8.1.1中的要求进行。
(b) 把100个聚乙烯球放入底座。按下冲水阀,最多停留一秒钟。观察每一个球被冲出的距离。在进
.-
行下一轮测试前,应把底座和管中的小球都取出来。
8.8.4 测试报告:为了得到一个全面的功能测试值,冲刷后,应选择八种类别中的一种记录下小球在管里的位置,这些表示小球在管道里的不同距离。这些类别应包括留在底座或管道中的小球、冲出超过60英尺(18.3米)管的小球、以及每增加10英尺(3米)的管道中的小球[比如0-10英尺(0-3米)、10-20英尺(3-6.1米)等等]。
每次首冲刷完成后,都要数数并记下以上每种类别的小球数。应重复三次这样的测试并记录下每次首冲相同的数据。
为了算出搬运距离,相同类别的数据须加在一起,加三次就得到该类别小球的总数量。然后,把该类别的球数乘以如下所示的平均搬运距离。
任何留在底座或管道里的小球都将被视为0距离。在管子里10英尺段的小球可以看作是从产品管道起,通过了平均10英尺长管子[比如,在管子里10-20英尺段里的小球, 可以看作是平均通过了15英尺长的管子]。任何在管子里超过60英尺段的小球, 可以看作是通过了60英尺长的管子。
搬运的平均距离应是所有小球搬运距离的加权结果(三轮测试X100小球=总共300小球)。报告格式参考Table D5。
8.8.5 功能要求:平均搬运距离(所有300个小球在不同段的距离之和)应是40英尺(12.2m)或更大。
8.9 重力水箱溢流测试
8.9.1 测试器具:测试器具应如第8.1.1节中所规定。
8.9.2 测试过程:静压应调到80PSI(550kPa)。打开供水管,让其流5分钟。水箱进水阀也应是完全打开状态。
8.9.3 测试报告:观察并记录下是否有水从水箱漏出或溢流出来。
8.9.4 功能要求:若有水从水箱漏出或溢流出来,则视此水箱为不合格。
9 盆类溢流测试
见第5.2节, 面盆须装上标准的机械排水装置,水平地放在测试台上。盆的排水孔须关闭,把供水设备调到ASME A112.8.1中的规定的水流速度与压力,以使盆的龙头流水量处于最大状态。记录下从水开始流入溢流孔至水从盆流出的时间。从水开始开始流入溢流孔到水就要从盆流出的时间最少应为5分钟。
10 小便斗测试
10.1 概述
本节主要是介绍小便斗的测试方法与功能要求。这些测试方法和功能要求应适用于所有小便斗。
10.2 测试器具和一般说明
测试器具的基本特征应如FIG.9所示。测试的准备和一般说明如下所示。在连接和测试小便斗前,供水设备应按FIG.9进行标准化。
(a)小便斗应是垂直的,管道和排污口应是干净的,如果可能,在测试前应使水封处于满的状态。
(b)在冲水阀小便斗单独测试规定的每个压力下,供水止水阀应按照生产商的指示与规格说明进行调整。若没有这种指示和规格说明,止水阀应按FIG.9中规定进行调整。小便斗测试压力应按Table6来设置。
(c)冲水装置应按常规启动。
.-
(d)每次测试结果应被评估,并按10.3至10.6中规定的具体程序记录下来。
10.3 水封高度的测定
10.3.1 测试器具:Figure10描述了测定水封高度的一个器具。其它如带有垂直水平功能的钢卷尺或钢直尺也是可以的。
10.3.2 测试过程:把探测计放到存水湾最低处直至水平记达到进污口上方。相应的刻度值为h1。然后从探测计上取出水平记,并把探测计取出小便斗的水面。通过缓慢地往小便斗中倒水,直至有少量水从排污口溢出以确保小便斗的水封是满的。当溢流滴水停止时,调节探测计以使其水平记正好位于水面处。相应的刻度值为h2。满封就是Hf=h1-h2。
10.3.3 测试报告:应记录下满封高度。
10.3.4 功能要求:满封高度(Hf)应不于2英寸(50mm)。
10.4 ;墨汁测试
10.4.1 测试器具:测试介质应是与测试产品颜色对比强的水溶性的标签笔。
10.4.2 测试过程:需用温和的液体碗盘洗洁精擦洗洗净面,把积淀在洗净面壁上的脏物去除。再冲洗干净表面并用无油气吹干。在小便斗靠墙面的冲刷孔与水封面之间靠上三分之一的地方划一条水平的墨水线。这条线应有内壁长度的50%长。在内壁没有水位记号的地方,从小便斗上前方划一条参考线直至侧挡板。打开冲洗阀。当管道补水完成后,把残留在洗净面上的墨水线长度量出来。这样,一回冲刷测试就完成了。这样的冲刷应做三回,并记下数据。
10.4.3 测试报告:应记下残留在洗净面的墨水线段的数量和长度。这样的数据应按Table D8的格式记录下来。
10.4.4 功能要求:根据三回冲刷的平均数,残留在洗净面的墨水线总长度不能超过1英寸(25毫米)。单独每条墨水线长度不能超过1/2英寸(13mm)。
10.5 染料测试
10.5.1 测试介质和器具:测试介质应是5克亚甲基蓝色粉末或透明极蓝色染料,一个完全干净的可以容1升染料的容器,一个干净的可装控样(标准样品)的容器。
10.5.2 测试过程:把5克染料粉加入1升水中并完全混合。用于测试的小便斗应被洗干净,冲一次,以利作冲刷测试。取出30毫升染料溶液并倒入小便斗中,与存水完全混合。然后从小便斗中取出10毫升染料溶液加入干净容器中1000毫升干净的水里(也就是稀释率为100:1)。取这种溶液放入一个测试管或用于对比的小容器中,将其放好作为三次测试用的控样。然后冲刷、清洗小便斗,以使染料完全被冲出去。再将30毫升溶液加入小便斗中并混合。按下开启阀,冲刷小便斗。用一个测试管或用于对比小容器装入小便斗中被稀释的溶液,并与控样做比较。测试样与控样相比较的颜色深度应被记录下来。这样,就完成一回测试了。重复做三回这样的测试。
10.5.3 测试报告:测试样应与控样作比较。测试报告应体现测试样品是否比控样淡或相同(通过测试),或更深(不合格)。
10.5.4 功能要求:三次测试中的每次测试,其稀释率都应最小达到100:1,此由测试样与控样对比测得。
10.6 用水量
10.6.1 测量器具:测量器具应包括一个容器,以容积样准,不超过0.07加仑(0.25升),或称重,其可读出的不超过0.07加仑(0.25升)。其它器具的容积在0.07加仑(0.25L)以内的可以接受。
10.6.2 测试过程:记录下静压,然后按动开启阀。当主冲刷完成后,即主排水快结束就将出现接下来的溢流时,记录下容器中接到的水量(主用水量)。继前面观察后,加上溢流出管道的水量(总用
.-
水量)应被记录下来。总用水量应四舍五入到最接近0.07加仑(0.25升)。多余补水量(溢流后的水量)用由总用水量减去主用水量得到。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测试周期。重复三次这样的测试,并根据Table6格式记录下结果。
10.6.3 测试报告:用类似于Table7的格式,记录下静压、主用水量、总用水量以及多余补水(如果有)。
10.6.4 功能要求:在Table6要求的水压下,低用量小便斗的平均用水量应不超过1加仑(3.8升)。以上要求应建立在三次测试的每单次用水量的平均数基础上。

更多推荐
测试,座便器,要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