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发(作者:整体厨房定制十大名牌排名)
岳阳楼联——“一楼何奇?”赏析
岳阳楼联——“一楼何奇?”赏析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
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
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
得来。
【注释】(1)杜少陵五言绝唱:杜少陵即杜甫。汉宣帝许后之陵,
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
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即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江苏吴县人。有《范文正
公集》传世。其中《岳阳楼记》最为著名,尤以其中的“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
“忧”“乐”两字。(3)滕子京百废俱兴:滕子京即滕宗谅,字子京。
北宋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历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阁待制,
因故被贬到岳阳,次年他主持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
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4)吕纯阳三过必醉:吕纯阳即
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为“八仙”
之一。自号纯阳子。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
楼。楼上有他留的字。他的《绝句》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
飞过洞庭湖。”(5)诗耶,儒耶,吏耶,仙耶:诗人吗?儒家吗?官
吏吗?神仙吗?(6)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是改用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中佳句,该诗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佳句。(7)南极潇湘:这里当指南边直到
潇水和湘水。(8)扬子江北通巫峡:扬子江即长江。巫峡为长江三峡
之一,在湖北省巴东县西,与四川巫山县接界。(9)巴陵山西来爽气:
指巴陵山在岳阳西方。巴陵,岳阳古为巴陵郡。古代传说夏后羿曾斩
巴蛇于洞庭湖,积骨成丘陵而得名。爽气即指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10)岳州城
东道崖疆:岳州,隋代置岳州。治所在巴陵(今岳阳市),元改为路,明
改为府,南朝宋置巴陵郡。岳州城即今之岳阳市。东道岩疆指东西接
连高山。岩疆,指山岩之边界。亦有解作“崖州边疆”者,言“崖州
指今广东南部一带”,意恐联想过远。(11)潴者:潴一作渚,水停
聚之地。唐代韩愈《岳阳楼别窦可直》诗有“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
状”句。(12)峙者:直立、耸立着的。(13)镇者:一方的主山称
镇,描绘山势雄镇一方的样子。(14)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改用陶渊明《饮酒》诗中佳句。《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
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
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5)窦游:字
坫,一字子州,号兰泉。云南罗平淑基村人,清道光间官于湖南。该
联一说窦垿撰,何绍基书;一说何绍基撰。据雁寒《岳阳楼长联及作
者窦垿》一文,该联作者当可肯定是窦垿。(16)岳阳楼:是江南三
大著名楼阁之一。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原
为三国东吴鲁肃练水军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
岳州,在此建楼。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次年,重
修岳阳楼,主楼两侧还建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请范仲淹写了
《岳阳楼记》一文,盛传海内,岳阳楼因此声誉倍增。
【鉴赏】这副对联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
出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其显著特点之二是:用典多,作
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描情绘景,抚今迫昔,
抒发作者的情怀淋漓尽致,内涵十分丰富;其显著特点之三是:排比
法的运用颇富表现力,上下联用了两组排比句,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
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著名和雄伟奇
特的原由。
上联一开始就赞叹岳阳楼的奇伟,接着便历数典型史迹予以论述:
首先点出的是杜甫的五言绝唱——为世人称道的《登岳阳楼》诗,让
人们从中去领略洞庭湖的浩瀚宏阔;其次点出使岳阳楼声誉倍添的范
仲淹的佳辞妙句;再次提及岳阳楼的修建及范仲淹文中对滕子京政绩
的评价;最后以吕洞宾的神话和陈子昂的诗句作结,从而把岳阳楼的
奇伟美妙提到最高度。因为在岳阳,流传着许多关于吕洞宾的神话传
说及诗句。其中有一首诗云:“朝游北越暮苍悟,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作者把诗、儒、吏、仙几个方
面的史迹、典故,巧妙地溶入自己的联作之中,把岳阳楼的奇伟写到
了绝处。然而作者到此笔锋顿转,移用陈子昂的佳诗妙句,借以发出
不见前代贤才而悲伤感慨之情,寄寓着自己深沉的思想情感。
下联继续写岳阳楼之奇之美,不过不是借诗文典故,而主要是依
据方位实写。登楼远眺,南可望潇湘,北可及巫峡,西可至巴陵山,
东可穷山岩的边界。那宏阔的湖水,那滚滚奔腾的河流,那耸立的群
峰,那雄镇一方的主峰均映入眼帘。作者写至此,切景着墨:发出了
此中胜景真意,谁领会得来的设问。真是言虽尽而意无穷。
【作者】窦垿(1804-1865),字子玷,号兰泉,云南师宗县淑
基村人。祖籍江南泰川,明代迁居云南。兰泉著作甚丰,有《示儿录》
《续小学铢寸录》《多识录》《四余录》《游艺录》等,统名《晚闻
斋稿》。尤以岳阳楼长联名誉天下。
兰泉祖父窦晟,乾隆戊子科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山西洪洞
县知县,祀本州乡贤祠。其父欲峻,号松溪,乾隆乙酉选拔贡生,历
任浙江杭嘉湖海防兵备道,祀襄阳名宦祠。被称为“一介青天”的兰
泉父亲和祖父皆通经史,精诗文,注重言传身教,给影响兰泉最大。
一家三代勤政爱民,有清白家声和良好家风。兰泉为人刚毅正直,心
直口快,不畏权势,待人以宽,律已以严,拔掖后进,信守诺言,交
往甚广。做官二十多年,生活清贫,仍然“布衣粗食”,从不追求奢
华。
窦垿在京任职时,正值鸦片战争。清王朝腐败无能,加之英法帝
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太平天国风暴席卷半个中国,外患内忧。面对积
重难返的弊政,他满腔忧愤,萌发了强烈的改革意识。当擢升监察御
史的第三天,便向咸丰皇帝上疏条陈九事(第一封奏疏),奏疏涉及
政治、吏治、财政、金融、水利、军事交通等方面,他慷慨陈甜辞,
揭露买官卖官的“捐例”制度,还进谏开言路,起用唐鉴、林则徐二
人为议政大臣。第二封奏疏参劾擅权专横、结党营私、屈辱求和祸国
殃民的穆彰阿、耆英、琦善之辈,主张严加谴责并交部治。但两封奏
疏均“呈之不用”,留中不发。四十七岁的窦兰泉失望了。国事不堪
问,前途甚渺茫,只得以母病为由,辞官归里。途中,经过岳阳楼时
登楼凭吊,触景生情,写下了名满天下的岳阳楼长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
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西来爽气,
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
来?
全联以问句始,以问句终,向读者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
由韪入景,内涵丰富,但是,面对“气向万千”的洞庭湖,窦垿为什
么要“怆然涕下”?他又“领会”了什么呢?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遇到安
禄山叛唐,破潼关,占长安,战乱前后历时八年之久,接着又发生了
吐蕃、回纥的大举入侵。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唐永泰元年(公元
768年),剑南节度使武死后,杜甫生活上失去依靠,离开成都踏上
漂泊之路。两年后,五十七岁的诗人“我今不乐思岳阳”。来到岳州,
登上风景如画的岳阳楼,想到老境逼人,贫病交加,家音阻隔,西北
战火频仍,忍不住在楼头“凭轩涕泗流”,写出名篇《登岳阳楼》。
范仲淹于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因反对权相吕夷简,被罢去“参
知政事”(副相),但却旷达为怀,在名篇《岳阳楼记》中提出不因
处境顺适面喜,不为政治上
失意而悲的见解,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忧乐观”,也就是窦垿联中提到的“两字关情”。滕子京和范仲
淹同时,因被诬陷“枉费用公钱”。由甘肃环庆路都部署兼庆州“政
通人和”。吕岩为唐末进士,两任知县,黄巢起义时移家终南山,传
说后来得道成仙,曾三西醉岳阳楼。
这就是窦垿认为的“四奇”。
在窦垿生活的时代,既有英法等国侵略者滋事的“外患”,也有
太平天国革命的“内忧”,他本人日后也曾到四川避兵。在仕途上,
他参劾过穆彰阿,具有施展政治抱负的求进愿望,但却得不到实现。
遁世学道吗?神仙之事,毕竟渺茫。可见,“四奇”和作者本人的身
世遭遇有着内在联系的!
这样,窦垿由祖国壮丽河山中所获得过且过的“领会”,也就不
难看出了。湖、江、山、城,经过许多朝代兴亡,许多人事沧桑,但
却不因此而改变它们的风貌,依然或潴、或流、或峙、或镇。比起大
自然看不出的缓慢变化,朝代的兴替、个人的得失多么渺小,实在算
不了什么。由上可证,窦垿最后还是想通了,不以个人的坎坷遭遇而
耿耿于心了。所以提问道:这种感受,有几个人能真正领会呢?
窦垿联系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精练的言语,写出这副一百零二字
的楹联,既咏史,也写景,既抒情,又述怀,令人回味无穷。它被推
为岳阳楼的佳联,就不是偶然的了。
“窦联“后由道州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写,悬挂岳阳楼上。后人
把杜诗、范记、孟诗、窦联、何书。合称“五绝”。
更多推荐
洞庭湖,作者,岳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