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发(作者:一面墙书柜效果图)

楼盘经典——十大特色建筑风格

NO.1 地中海建筑风格 (Mediterranean Style)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

法国、意大 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

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托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 后

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

漫却不乏宁静的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

墙面通过穿 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建筑

外墙的涂料经 过工匠们一层层、一遍遍的粉刷,颜色就渐渐的沉淀下来;岁月愈久,颜色愈

白,味道愈浓,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手艺精神。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

筑,采用了很 多圆弧形结构,包括墙体、护栏、门窗框架,乃至屋顶上使用的筒瓦。外立

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

构配件,包括 阳台、窗间柱子等多用螺旋形铸铁花饰。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

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 化

石河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N0.2 意大利建筑风格(Italian Style)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

筑空间、建筑 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次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

念。

14世纪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随之资产阶级的象征——市政厅、行会大厦、

广场与钟塔 等建筑兴起,这就是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建筑风格。这种建筑并没有简单地模仿

或照搬希腊、罗马式样、它在建筑艺术、规模和类型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 展,

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次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

的空间概念。

著名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建造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这座建筑对边

12.2米,高达 107米,成了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有名的圣彼得大教堂也是这个时期建

造。各种拱顶、碹廓,特别是柱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构图的主要手段,表现了文艺 复

兴时期的独创精神。

“巴洛克“建筑史17世纪意大利建筑衰退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它突破了欧洲古

典、文艺复 兴时期古典主义的常规,采取了双柱或三柱为一组的节奏不规则跳动的形式,

开间变化很大,突出垂直分划.墙面作为深色的壁案,有意造成出奇反常的新形式,并 且

喜欢大量使用壁画和雕刻,常常将人体雕刻渗透到建筑中去,以显示富丽堂皇的形象。

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

出檐较深, 檐下有很大的托架(Bracket,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

又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 浊。普通的意

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

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

意大利建筑的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

力。其中铁艺 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铸铁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

色,又升华了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彰显着意大利建筑风格 古

老、雄伟的历史感。

NO。3 法式建筑风格(French Style)

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

法式建筑风格在中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甚至更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式建筑

风格随着 欧式建筑风格在中国由南而北全面复苏,成为楼市的一大景观。继意大利文艺复

兴之后,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成了欧洲建筑发展的主流。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 遍应用

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概括而言,法式建筑线条鲜明,凹凸有致,尤其是外观造型

独特,大量采用斜坡面,颜色稳重大气,呈现出一种华贵.

法式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的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的联系,让

人感到有很大 的活动空间。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因此,法式建

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

法式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建筑的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

下工夫。法式 建筑史经典的,而不是时尚的,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筛选和时光打磨留存下

来的。法式建筑十分推崇优雅、高贵和浪漫,它是一种基于对理想情景的考虑,追求建筑 的

诗意、诗境,力求在气质上给人深度的感染。风格偏于庄重大方,整个建筑多采用对称造

型,恢宏的气势,豪华舒适的居住空间,屋顶多采用孟莎式,坡度有转 折,上部平缓,下部

陡直.屋顶上多有精致的老虎窗,且或圆或尖,造型各异。外墙多用石材或仿石材装饰,细

节处理上运用了法式廊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精 细考究。法式建筑呈现出浪漫典雅风

格。

NO.4 英式建筑风格(British Style)

英式建筑空间灵活适用、流动自然,蓝、灰、绿富有艺术的配色处理赋予建筑动态

的韵律与美感。

淡绿的草场、深绿的树林、金黄的麦地,点缀着尖顶的教堂和红顶的小楼,构成了英

国乡村最基本 的图案。

英国的建筑大多保持着红砖在外,斜顶在上,屋顶为深灰色。也有墙面涂成白色的,是

那种很暗的 白或者可以叫做“灰色“。房子一般是由砖、木和钢材等材料构成,很少看见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英国的建筑保暖性或者说隔热性很好,主要是由于房屋建筑的墙式 三

层的,外面一层是红砖;中间层是隔热层,用的是厚的海绵,或者是带金属隔热层的薄海绵;

里面那层是轻质量的灰色砖,比较厚.这样构成的墙体,其隔热性能 可想而知。到了冬天,

房间只要开暖气,马上就热起来了,房间的保暖性很好。

英式别墅主要建筑结构墙体为混凝土砌块,具有简洁的建筑线条,凝重的建筑色彩和独

特的风格, 坡屋顶、老虎窗、女儿墙、阳光室等建筑语言和符号的运用,充分诠释着英式

建筑所特有的庄重、古朴。双坡陡屋面、深檐口、外露木、构架、砖砌底脚等为英式建 筑

的主要特征。郁郁葱葱的草坪和花木映衬着色彩鲜艳的红墙、白窗、黑瓦,显得优雅、庄

重。建材选用手工打制的红砖、碳烤原木木筋、铁艺栏杆、手工窗饰拼花 图案,渗透着自

然的气息。

英式建筑空间灵活适用、流动自然,蓝、灰、绿富有艺术的配色处理赋予建筑动态的

韵律与美感.

NO。5 德国建筑风格(German Style)

德国现代建筑简朴明快,色彩庄重,重视质量和功能,在现代世界建筑上占有重要地位。

去过德国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整个城市建筑整齐、市容美观。市中心一带以楼房

为主,鲜有美 国式的摩天大楼。古迹名胜,特别是古建筑主要分布在内城。这正是德国特

有的建筑风情,表现出高度的规划性、精确性和特有的工业美感。那些随处可见的清晰的 转

角、相对简洁的造型、精确的比例、功能的强调以及良好的施工品质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光

洁而严谨。不对称的平面、粗重的花岗岩、高坡度的楼顶、厚实的砖石 墙、窄小的窗口、

半圆形的拱卷、轻盈剔透的飞扶壁、彩色玻璃镶嵌的修长花窗都是德国风情的建筑元素,

还有造型柔和、运用曲线曲面、追求动态、喜好华丽的装 饰和雕刻的建筑特点主要用于教

堂和宫殿建筑。

德式建筑简洁大气,对人的活动空间非常注重,无论是建筑物的外部,还是建筑的内部,

都通过有 层次的空间营造来满足人的需要,这些空间包括走廊、中庭、院落等。同时追求

工业设计的工艺高度甚至是艺术高度,对精确、尺寸性的到位有极高的要求。

较为纯正的德国建筑设计,具备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外形简练、现代、充满活力,色彩

大胆而时 尚,属于现代简约派;二是功能讲求实用,任何被认为是多余的装饰都几乎被摒

弃;三是材料品质精良,采用德国原装进口的材料和新技术,关注环保于可持续性发 展;

四是注重细节设计。

此外,德国人非常重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风格十分精美精致。总体而言,

德国现代建 筑简朴明快,色彩庄重,重视质量和功能,在现代世界建筑上占有重要地位。

德式建筑风格是最历久弥新的,即使经历百年,这种建筑风格也不会被历史所淘汰,反 而

会随这岁月的积累变得更加珍贵。

N0.6 北美建筑风格(The North American Style)

在中国发展进行的北美风格,更多体现在别墅这种业态上,北美别墅发展成为既简约

大气,又集各 种建筑精华于一身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了简洁大方、轻松的特点,居住常

常具有人性化。

北美建筑风格实际上是一种混合风格,不像欧洲建筑风格是一步步逐渐发展演变而来

的,它在同一 时期接受了许多种成熟的建筑风格,相互之间又有融合和影响,具有注重建

筑细节、有古典情怀、外观简洁大方、融合多种风情于一体的鲜明特点。在北美建筑中, 既

有私密性强的个体居住单位,又有恢弘大气的整体社区气氛。而街区概念的形成,不仅满足

了居住的需要,更要满住一个阶层心灵归属、文化认同、邻里回归的需 要.

北美风格主要依据四个主要时期的建筑风格:古典时期的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

格,中世纪 时期和现代风格。古典时期的风格主要参照了古罗马或古希腊时期的纪念物,

和它较为类似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这两种古典风格具 有

许多相同的建筑细部。第三种传统风格出现在中世纪时期,在时间上连接古典风格和文艺

复兴古典风格,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参照教堂建筑纯正的哥特风 格,也有居住建筑。

这一时期英国和法国的建筑对北美住宅的影响最大。第四种传统风格是现代主义风格,开始

于19世纪晚期并延续到现在。它没有过多的装饰, 外部效果简洁明朗,新的结构技术的应

用使其空间有了变化的余地。其他影响北美住宅的风格有西班牙风格,包括北美地区西班

牙殖民地的简单建筑和西班牙本土精 巧的建筑。东方和埃及的建筑或多或少也成为北美住

宅的参照.

北美建筑的明显特点,是大窗、阁楼、坡屋顶、丰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街区氛围追

求悠闲活 力、自由开放。美式别墅的建筑体量普遍比英式别墅大;美式别墅多为木结构,

体现了乡村感;运用侧山墙、双折线屋顶以及哥特式样的尖顶等比较典型的北美建筑 的视

觉符号;住宅类建筑个性化和多元化风格成分高。

在中国发展进行的北美风格,更多体现在别墅这种业态上,北美别墅发展为既简约大

气,有集各种 建筑精华于一身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了简洁大方、轻松的特点,居住非常

具有人性化,在别墅市场非常受欢迎.

N0.7 新古典主义建筑 (Neoclassicism Style)

新古典主义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物,它的精华来自古典主义,但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

而是追求 神似。

新古典主义是西方建筑艺术现代变革的产物.它是对18世纪纤巧细腻浮华的洛可可艺

术风尚的反 动,旨在用古罗马文化来振兴当代艺术,推崇高尚质朴的思想和为国献身的英

雄主义.比照罗马建筑的经典元素,新古典主义在檐口、栅化、线条等方面可以说都是 世

界建筑精华的集大成者,因为新古典主义集成的是古典主义及文艺复兴建筑颂扬的人本的

美,在建筑比例上严格符合了人体的黄金比例.这是新古典主义至今在世 界领域被广为采

用、并且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

新古典主义的最早渊源是文艺复兴运动及其在建筑世界的反映和延续。这个意义上的

新古典主义提 倡建筑要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装饰,在格式上与古典主义风格相

仿,追求构图规整和经典而传统的建筑符号。下层通常用重块石或画出仿古砌的线条,显 得

稳重而雄伟;中段用古希腊、古罗马的五种柱式;檐口及天花周边用西洋线脚装饰,正面檐

口或门柱上往往以三角形山花装饰,与底层重块石取得互相呼应的效 果;有的还在屋顶沿

街或转角部位加穹隆顶阁楼亭。

在建筑学层面,新古典主义是从古典主义中提炼出的经典元素,包括线脚、檐口、栅花、

圆柱等, 淘汰了建筑史上所有怪诞的部分,尽管无法达到现代主义绝对的理性,后现代主

义夸张的视觉效果,但都严格符合人性的适宜尺度;在社会人文层面,高端住宅的消 费阶

层,从年龄、阅历、财富积累都经历了褪尽浮华的过程,新古典主义经典、优雅、庄重、

人性、理性的部分为他们所接受,因此这一风格有可能(或正在)成为 当今中国高端住宅

市场最强势的声音。

当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作品超越了“欧陆风”的生硬与“现代简约”的粗糙,设计更

趋精细,品位 更加典雅细腻。新古典主义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物,它的精华来自古典注意,

但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

N0.8 新中式建筑风格(New Chinese Style)

中国传统的建筑主张“天人合一、浑然一体”,居住讲究“静”和“净”,环境的平和

和建筑的含 蓄。

中国传统的建筑主张“天人合一、浑然一体",居住讲究“静”和“净",环境的平和

建筑的含 蓄。无论是写意的江南庭院,还是独立组团的四合院,都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

生:讲究居住环境的稳定、安全和归属感。

新中式建筑在沿袭中国传统建筑精粹的同时,更注重对现代生活价值的精雕细刻。同

单纯的仿古建 筑不同,新中式建筑着力提高的舒适度,比如在设计中更多考虑私密性,增

强采光通风,更有效地提高卫生间、厨房在居室中的地位,更好地使老人、孩子、夫妇间 的

居室环境合理分割与有机协调等。另外,在庭院、地下室的处理中,也吸纳了更多现代生

活流线的创新之笔,如外庭院、下沉庭院、内游廊等,让中式建筑以一种 更自然、更现代、

更具生命力的品相出现。

新中式建筑通过现代材料和手法修改了传统建筑中的各个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

要的演化和抽 象化,外貌上看不到传统建筑的原来模样,但在整体风格上,仍然保留着中式

住宅的神韵和精髓.空间结构上有意遵循了传统住宅的布局格式,延续了传统住宅一贯 采

用的覆瓦坡屋顶,但不遵循守旧,根据各地特色吸收了当地的建筑色彩及建筑风格,能自

成特色.

新中式建筑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两大派系:北方的合院派和南方的园林派.北方的合院

派建筑在外 观上采用了北京四合院的灰色坡屋顶、筒子瓦及一定高度的墙院围合方式;材

质上多选用地域色彩浓厚的灰砖,形成雄浑、宏大的气势;空间结构上则是尽可能多地 设

计庭院空间,以追求四合院的全包围形式。南方园林派则以其“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精

致的景观和空间处理手法独步天下。该派建筑多以苏州园林为主要传承 对象,亭、台、楼、

阁、轩等也多仿造苏州园林样式。景观营造手法借鉴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处理方法,如借景、

漏景、对景、隔景等。白墙青瓦、高大的马头墙、飞 檐是建筑中的突出特色。整体建筑形

象可用“粉墙黛瓦”来形容,如同中国水墨画,淡丽清雅,诗意油然而生。

NO。9 现代主义建筑(Modernism Style)

现代主义建筑,以简洁的造型和线条塑造鲜明的建筑表情。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1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

于全世 界.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这种建筑的

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 件和要求

的崭新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注意和激进主义色彩,又称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

建筑形体和 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

法和纯净的体形;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在20世纪20~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

相近的 形式特征,如平屋顶、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

玻璃窗、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

筑师要研究 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

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 建

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以简洁的造型和线条塑造鲜明的社区表情。通过高耸的建筑外立面和

带有强烈金属 质感的建筑材料堆积出居住者的炫富感,以国际流行的色调和非对称性的手

法,彰显都市感和现代感。竖线条的色彩分割和纯粹抽象的集合风格,凝练硬朗,营造挺 拔

的社区形象。

波浪形态的建筑布局高低跌宕,简单轻松,舒适自然.强调时代感是它最大的特点。

NO。10 综合类建筑风格 (Comprehensive Style)

多种不同建筑风格的组团综合在一起,然后再在不同的区域内建造与之相符的园林景

观,使得整个 社区体现出浓郁的异域风情。

在很多楼盘中,其建筑风格不能单纯用某种风格来概括,因为其建筑结构是由独栋别

墅,联排别 墅,多层、小高层、高层电梯公寓,叠加空中花园洋房等多种建筑形态组成的,

每一座建筑都洋溢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情:西班牙的简洁流畅、北美草原的热烈 奔放、

英伦不列颠的浪漫典雅,以及后现代中式的唯美大气等.多种不同建筑风格的组团综合在一

起,然后再在不同的区域内建造与之相符的园林景观,使得整个社 区体现出浓郁的异域风

情.

也有一些楼盘在建筑外观造型上并没有太明显的风格特征,但是其园林或者景观设计

上却吸引了世 界各民族景观艺术的元素,可以划分为加拿大风情园林、亚热带园林、欧陆

园林、江南园林、新加坡式园林、岭南园林、澳洲风情、海派风情、热带园林、新古典主 义

园林等。各大园区采取渗透、融合的手法,通过植物景观和特色小品表现出地域性景观特征,

赋予不同区域以不同的风情,摩洛哥式的水景、普罗旺斯风情的休闲 广场、大不列颠的棕

榈园、地中海的沙漠绿洲等都为地域性较强的景观特征。

在园林风格中,东南亚风情园林既有着极富特色的热带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又融

合了西方的生 活习惯,文化理念,它的特点是简洁、精巧、轻松、时尚,在楼盘的园林设

计忠得到广泛的运用。曾经一度风靡中国的欧陆风情,其园林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强调轴

线、对称、几何图案为美,其中尤以意大利台地园林和法国园林为甚。通过运用小品元素、

柱廊、残石、断柱、雕塑等典雅相映,水池、喷泉、日光草坪、亲水廊岸 等错落有致,营

造一种体现欧式尊贵的生活格调和方式。江南园林式以苏州园林为样板的园林建筑,体现

江南小镇的风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水景是江南园林 的独特之处.园林内的溪流、桥

廊、小丘和建筑独特的亭台楼阁,更显清幽古雅.

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相结合,合理地运用在楼盘的规划设计中,

成就了一个 个迥异的地产风情,为一个城市的“表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都市增添了一

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更多推荐

建筑,风格,园林